A. 石斛的種植方法
鐵皮石斛怎麼種,鐵皮石斛種植方法
1、時間鐵皮石斛的栽培時間一般是每年的春秋兩季,且春季優於秋季。在浙江地區,鐵皮石斛栽培的時間為每年4月中旬至6月下旬,這段時間氣溫在12~25℃,且空氣濕度較大,出瓶後的試管苗移栽成活率較高且生長時間較長;其次是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此時期移栽特別要做好抗寒防凍工作。
2、水分、濕度水分管理是鐵皮石斛栽培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剛移栽的石斛苗對水分敏感,此時一般應控制基質的含水量在60%~70%為宜,具體操作時以手抓基質有濕感但不滴水為宜。移栽後7天內(幼苗尚未發新根)空氣濕度保持在90%左右,7天後,植株開始發生新根,空氣濕度保持在70%~80%。
3、溫度、光照鐵皮石斛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5~28℃,因而為營建適於其生長的溫度環境,在夏季溫度高時,設施大棚內須加強通風散熱,通過遮陰棚、噴霧降溫、通風降溫等方式調控棚內溫度在一個適宜的范圍內;在冬季氣溫低時,應將設施大棚密封好,必要時可通過各種加熱方式使得設施內溫度上升以防植株。
鐵皮石斛喜陰,應採用遮陰措施以降低光照。生長期的鐵皮石斛遮陰度以60%左右為宜。幼苗剛定植完成時,大棚須蓋有70%遮陰度以上的遮陰網,以防強光曝曬導致幼苗萎蔫,影響成活率。高溫、高強光的夏、秋季,大棚的遮陰網須蓋好、蓋牢,因為高強光很容易讓植株提早封頂,長不高,影響產量。冬季應適當揭開陰棚以利透光,延長生長期。貼樹栽培(附主栽培)的,應在每年冬、春季節適當剪去附主植物過密的枝條
4、注意事項夏秋高溫季節則盡量控制水分,以基質含水量在40%~50%為宜;進入11月以後的冬季,氣溫逐漸降低,溫度在10℃以下時鐵皮石斛基本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對水分的要求很低,應控制基質含水量在30%以內。
B. 鐵皮石斛栽種方法有哪些怎麼種植好
鐵皮石斛栽種方法有哪些?怎麼種植好?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鐵皮石斛的栽種方法有很多,下面一點一點慢慢說:
鐵皮石斛栽種方法一:樹皮栽種鐵皮石斛法:把它種植在柳樹皮,松樹皮,梨子樹皮,櫟樹皮之上,定期澆水,施肥即可,方法簡單,成活率高。
鐵皮石斛栽種法二: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其實非常多,以上只是列舉了其中四種,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吧。若是喜歡,自己也可以種植一些,在種植技術上,注意鐵皮石斛的根系不能水澇,不能長期泡在水裡。
以前有空的時候,我也曾種植過很多鐵皮石斛,特別愛開花,只可惜後來沒有時間管理,導致很多小蟲子咬了它們的根莖,但即便如此,它們也頑強地存活了好幾年,年年開花發芽。
因此,給予大家一個忠告:種植鐵皮石斛非常簡單,但是記得防蟲!
C. 朋友給我鐵皮石斛苗,用什麼土種植
鐵皮石斛苗栽培基質是優質高效栽培的關鍵,鐵皮石斛的生物特性要求栽培基質既有良好的保水性又有通風透氣性,規模化生產要求栽培基質原料易得、操作方便。基質有水苔、碎石、花生殼、苔蘚、椰子皮、松樹皮、木屑、木炭、木塊等,在生產中應用主要是樹皮、木屑,或樹皮、木屑、碎石、有機肥混合物,其中樹皮粉碎成2~3cm以下顆粒。基質應打碎成有玉米粒大小的顆粒狀。種植用的基質首選材料為樹皮,其次為鋸末屑。無論選用何種基質,都要預先經過消毒處理。最簡易的消毒方法有兩種:
1、將水燒開,然後將基質倒進開水中煮一小時以上,撈出晾曬去基質中的水分即可使用。
2、將殺菌劑按比例配成溶液(1g兌1.5-2kg的水),然後把葯液倒進水池或大一些的水桶中。把准備好的基質用裝化肥用的編織袋裝好,扎緊袋口,然後放入葯液中,直接浸泡也行,浸泡五天左右,最少三天,撈出晾曬去水分之後即可使用。
D. 石斛的種植需要什麼土質
石斛的種植需要排水性好、透氣的沙土類土質。
石斛養殖方法:
需用泥炭苔蘚、蕨根、樹皮塊和木炭等輕型、排水好、透氣的基質。同時,盆底多墊瓦片或碎磚屑,以利於根系發育。栽培場所必須光照充足,對石斛生長、開花更加有利。春、夏季生長期,應充分澆水,使假球莖生長加快。9月以後逐漸減少澆水,使假球莖逐趨成熟,能促進開花。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秋季施肥減少,到假球莖成熟期和冬季休眠期,則完全停止施肥。栽培2~3年以上的石斛,植株擁擠,根系滿盆,盆栽材料已腐爛,應及時更換。無論常綠類或是落葉類石斛,均在花後換盆。換盆時要少傷根部,否則遇低溫葉片會黃化脫落。
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扦插和組培繁殖。
①分株繁殖
春季結合換盆進行。將生長密集的母株,從盆內托出,少傷根葉,把蘭苗輕輕掰開,選用3~4株栽15厘米盆,有利於成型和開花。
②扦插繁殖
選擇未開花而生長充實的假鱗莖、從根際剪下,再切成每2~3節一段,直接插入泥炭苔蘚中或用水苔包紮插條基部,保持濕潤,室溫在18~22℃,插後30~40天可生根。待根長3~5厘米盆栽。
③組培繁殖
常以莖尖、葉尖為外植體,在附加2,4-D0.15~0.5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0.5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其分化率可達1:10左右。分化的幼芽轉至含有活性炭。椰乳的MS培養基中(附加2,4--D和6-苄氨基腺嘌呤各0.1毫克/升),即能正常生長,形成無根幼苗,將幼苗轉入含有吲哚丁酸0.2~0
.4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中,能夠誘導生根,形成具有根、莖、葉的完整小植株。
E. 種植石斛用什麼土
種植石斛過程中不用土
F. 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一、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1、種子泡水
鐵皮石斛種植方法裡面最基本的就是用種子進行種植了,它的種子在鐵皮石斛的果子裡面。剖開還沒有完全開放的果子,取出種子,將其放到水裡面進行消毒,最好是可以撒上一點點的生根粉泡上,增加它的發芽率。
2、准備基質
准備基質是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盆栽裡面最基本的,鐵皮石斛是不需要土壤的。選擇稍微大一點的花盆,底部墊上大的石塊,上面鋪上一層透水的石子,最上面用已經發酵好的松樹皮和鋸末屑的混合物,完全不需要土壤。
3、種植
在種鐵皮石斛的種子的時候需要注意,盡量不要將種子埋在基質太深的裡面,其實只要稍稍蓋住種子即可。2~3厘米的深度就已經行了。種完種子之後需要澆水,將盆里的基質」完全濕潤就行。然後放在陰涼通風的環境,1~2星期之後就會發芽了。
二、鐵皮石斛養殖步驟
1、散光環境
鐵皮石斛施肥要在生長期進行,夏天溫度太高和冬天溫度過低,都不是施肥的時機。春秋季的時候,保持一個月施肥3次就行,勤施淡肥,鐵皮石斛的養分才夠,可選擇碧卡水溶肥。
G. 石斛種植用什麼土
石斛種植用的不是土是基質,如花生殼,苔蘚,木屑等,打碎後使用。
栽培基質:
鐵皮石斛的生物特性要求栽培基質既有良好的保水性又有通風透氣性,規模化生產要求栽培基質原料易得、操作方便。
基質有水苔、碎石、花生殼、苔蘚、椰子皮、松樹皮、木屑、木炭、木塊等 。
在生產中應用主要是樹皮、木屑,或樹皮、木屑、碎石、有機肥混合物,其中樹皮粉碎成2~3cm以下顆粒。
H. 石斛的種植,需要什麼土質
石斛含有大量生物鹼。生物鹼是抑制腫瘤細胞形成的重要物質,也可以防止癌細胞的擴散。因此石斛具有一定的抗腫瘤和防癌作用,許多女性喜歡用鐵皮石斛來保持鐵皮石斛的美麗。鐵皮石斛含有多種抗氧化成分,能有效延緩細胞衰老,減少皺紋,使人紅潤有光澤。
石斛是一種附生植物,通常附著在樹乾和岩石上。石斛的根是氣根,對盆腔有很高的要求。首先,放鬆和呼吸。如果通透性不好,石斛就無法存活。石斛根怕水、怕乾旱,喜歡生活在空氣充足的潮濕環境中。石斛的植物材料包括松樹皮、苔蘚、鋸末、磚粒、木炭等。松樹皮富含有機質,具有一定的抗濕性,具有良好的通風排水效果,駝鹿和鋸末也是良好的植物材料,透氣性疏鬆,有機質豐富,尤其在流域地區具有節水作用。
I. 鐵皮石斛如何種植
一、種植方法
鐵皮石斛的最佳種植時間是春天。種植的地點需要選擇半陰半陽的地方。種植一般採用分株繁殖的方式,首先選擇無病害的石斛母株,然後從其上截取2年左右的根莖。之後要將其上過老的枝條剪去,留下2-3cm長的新根即可。種植的時候最好貼著石頭或者貼著大樹進行栽種。
二、後期養護
1、水分:它喜歡空氣濕度較高的生長條件,所以在養殖的時候需要時常為它噴水,增加濕度。
2、追肥:如果栽種它的土壤比較貧瘠,需要時常進行追施碧卡水溶肥,給予它生長所需要的的養分。
3、光照:它對光照的要求比較嚴格。它喜歡半陰的生長條件,陽光不能過少,也不能過強,否則都會影響到它的生長。所以需要時常對它周圍的樹進行修剪,調整遮光度。
J. 鐵皮石斛用什麼土種植
首先,要因地制宜選擇原材料。用於發酵基質的材料很多,園林落葉、枯枝、秸稈、鋸末、樹皮、刨花等一些工農業廢棄物及下腳料都可以,使用時將物料按自身的工藝要求切碎或粉碎到合適尺寸。用戶可根據當地情況來選擇廉價易得的材料,條件好的園林綠化公司還可以選擇一種或多種材料科學組配進行發酵。接下來就是操作了:
1、配營養液。用2.5公斤尿素兌150-200公斤水製成尿素水,均勻地撒物料上,發酵物料的含水量要求控制在60-65%。此過程是給微生物配含"氮"營養液(微生物自身繁殖需要"氮"、"碳"等營養,尿素含"氮"高)。水分合適與否判斷辦法:手緊抓一把物料,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為宜。水少發酵慢,水多通氣差,還會導致"腐敗菌"工作而產生臭味,切記。
2、物料建堆。將調節好水分的物料建堆發酵堆一般要求:堆高1.2~1.5米(切記不能低於80厘米),寬2米,堆的長度可以根據發酵料的多少自由調整,一般長度不要低於2米,單個發酵堆總體積不低於3立方。
3、撒料接種。等到尿素水浸透後,上面加蓋透氣性覆蓋物,自然放置24小時,第二天把2公斤金寶貝微生物發酵菌劑與5公斤米糠混拌成增量菌劑(即把2公斤的發發酵劑"稀釋"成7公斤的料,多點東西便於撒勻,同時也是給菌種提供營養),均勻地撒在已堆好的物料堆中,做到邊翻、邊撒,此過程稱為"接種"(也就是將金寶貝微生物發酵菌劑混和上述其他料撒入堆中,微生物工程技術上稱"接種")。(注:米糠不是統糠,新鮮米糠的營養及通氣性遠優於陳舊米糠。萬一無米糠,可用麩皮、玉米粉等替代)。
4、加蓋翻倒。接完種後,在大堆上面再加蓋透氣性覆蓋物,應做到遮光、避雨。在正常情況下,發酵處理開始後,經過5-10天發酵,溫度可達到55-60℃以上,此時翻動一次,累計2-3次可完成發酵。
5、發酵完成 正常情況下秸稈及落葉類基質發酵時間為15天左右,鋸末類基質25-30天,樹皮類30-40天可發酵完成。發酵完成的物料呈黑褐色,手感柔軟,易碎,涼干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