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訓練方法和手段

訓練方法和手段

發布時間:2022-04-17 08:43:05

什麼是力量素質力量素質的練習方法及手段

力量素質是指人的機體或機體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縮和舒張)時克服內外阻力的能力。外部阻力是指物體的重量、支撐反作用力、摩擦力以及空氣或水的阻力等。

(1)對抗性靜力練習:根據發展某一部位肌肉的需要,確定一定的姿勢,身體姿勢保持不變,用極限力量對抗固定的物體。

(2)負重靜力練習:根據發展某一部位肌肉的需要,確定一定的姿勢,身體姿勢保持不變,負一不定重量練習。

(3)慢速力量練習:動作速度很慢,不藉助反彈和慣性,靠肌肉的緊張收縮完成。效果非常好。

注意事項

(1)力量練習前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練習後及時放鬆肌肉,注意培養肌肉放鬆能力,提高肌肉的彈性。

(2)力量練習以隔天一次為宜。鍛煉過程要在適應原來負荷的基礎上,逐漸增加負荷,才能不斷發展力量。

(3)完成力量練習要注意呼吸。憋氣能增加肌肉用力,但對心血管系統會產生不良影響。只在短時間最大用力時才允許憋氣。在完成練習前不應作最大吸氣,以中度吸氣為宜,用力過程可慢呼吸,以達到憋氣的效果。

(4)力量鍛煉要先練大肌群,後練小肌群。全身不同部位或不同性質的練習交替進行。

(5)不能急於求成,要長期做一些均衡鍛煉,有氧鍛煉。鍛煉時間長,自會讓力量素質直線上升。

㈡ 運動訓練的方法與手段

在現代競技體育百年發展的進程中,科學家、教練員、運動員們創造了許許多多不同的訓練方法,每種訓練方法都有著自己的練習功能和操作要求,正確地掌握和運用不同的訓練方法的功能和特點,則會有助於順利地完成運動訓練過程中不同的訓練任務,有助於運動員有效地發展成功參與比賽所需要的競技能力。

運動訓練方法的意義和作作用有哪些

運動訓練方法是在運動訓練活動中,提高競技運動水平、完成訓練任務的途徑和辦法。運動訓練方法在教練員的「訓」和運動員的「練」的過程中形成的,是教練員和運動員共同完成訓練任務的方法,運動訓練方法是對運動訓練過程中各種訓練方式和辦法的概括,是對各種具體訓練方法的集中解釋。

在運動訓練過程中,運動訓練方法是教練員進行訓練工作、完成訓練任務、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的應用手段,目前現代競技運動發展史表明,運動訓練方法的不斷創新和科學運用對推動各種競技運動整體發展水平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一種科學訓練方法的誕生既是科學訓練原理的具體體現,也是科學訓練實踐的高度表彰,因此,我們應該正確地認識和掌握不同訓練方法的功能和特點,有助於順利地完成運動訓練過程不同時期的訓練任務,更有助於有效地將各種競技運動的發展進程提高的更快,科學訓練能提高不同項目運動員的整體競技能力。

運動訓練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些方法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對各種主要競技能力的發展具有不同的作用,如重復訓練法、比賽訓練法等等,有些方法的食用領域較為專門化,對某一競技能力的因素有著特殊的發展作用,如等動力量訓練方法,則屬於過程式控制制性的,即在運動訓練的某一階段對運動員訓練內容的掌握和競技能力因素的提高具有控製作用。

依照發展競技能力的目的,分為體能訓練方法、技能訓練方法和戰術能力訓練方法,在進一步區分,又能分出力量訓練方法、速度訓練方法和耐力訓練方法等。

此外,還有很多,考慮到理論上的相對完整和實踐應用的方便,我們掌握這些不同訓練方法的基本作用和適合范圍,有助於我們提高運動訓練方法。

㈢ 在跆拳道運動中,重要的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有哪些

跆拳道中常用的心理訓練方法

(一)放鬆訓練為了使運動員保持賽前情緒平穩和肌肉放鬆,對運動員可採用放鬆訓練。主要方法有:呼吸調節訓練模擬在比賽條件下進行放鬆,學會只要意識到自身緊張的信號,馬上進行深呼吸、慢呼氣,使之立即出現一種放鬆反應。自我暗示放鬆主要用默念套語的方式進行自我暗示,如:我的上肢肌肉放鬆了、我的小腿放鬆了等等。音樂調節訓練在賽前,當運動員過度緊張時,可播放輕松、節奏慢的音樂,使其身心逐漸得以放鬆。

以此使運動員適應比賽環境,排除運動員參加比賽時可能產生的不良心理狀態。

㈣ 力量訓練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柔道運動員的力量訓練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有下述各種:

1.負重抗阻力練習:這種練習可作用於機體任何一個部位的肌肉群。這是依靠負荷重量和練習的重復次數刺激肌體發展力量性質,負重抗阻力練習是運動訓練常用手段,負重抗阻力練習有各種各樣,負荷重量級練習次數可隨時調整。

2.對抗性練習:如以兩人擋、拉、推等。這是依靠對抗的雙方以短暫的靜力作用發展力量素質,對抗練習不需要任何器械和設備以個人對抗練習可引起極大興趣。

3.克服有阻力和彈性物體的練習:用拉力器、拉項皮帶等練習,這是依靠彈性物體變形而產生的阻力發展力量。

利用練習力量的聯合器訓練力量是一種有效手段,它可以使身體處在各種不同姿勢下(如坐、立、卧、半站、側卧)進行力量練習,這樣可以直接發展運動員所需的肌肉力量,使用聯合器訓練力量,還可以減輕運動員心理負擔,避免創傷事故發生。

4.克服體重的練習:如引體向上、爬繩、爬桿、倒立、推起、級跳等。這種練習主要是由四肢的末端支持完成練習,使機體局部的部位來承受體重,使機體局部部位的力量得到發展。

㈤ 論述運動訓練方法和手段的異同

  1. 運動訓練方法:是運動訓練活動中,提高競技運動水平完成訓練任務的途徑和辦

    法。

  2. 運動訓練方法的作用:

    正確地認識和掌握不同訓練方法的功能和特點。有助於順

    利地完成運動訓練過程不同時期的訓練任務;有助於有效地控制能力的發展進程;

    有助於科學地提高不同項目運動員的整體競技能力。

  3. 運動訓練方法的基本結構:

    a練習動作及其組合方式。

    b運動負荷及其變化方式。

    c過程安排及其變化方式。

    d信息媒體及其傳遞方式。

    e外部條件及其變化方式。

  4. 運動訓練方法的分類:

    A整體控制方法(模式訓練法、程序訓練法)

    B具體操作方法(完整訓練法、分解訓練法、持續訓練法、間歇訓練法、重復訓練法、變換訓練法、循環訓練法、比賽訓練法

  5. 運動訓練手段:是指在運動訓練過程中,以提高某一競技運動能力,完成某一具

    體的訓練任務所採用的具體練習。

  6. 運動訓練手段的作用:正確選擇合理運用以及創造運用新的訓練手段,都有助於預訂訓練任務的完成和運動員競技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7. 運動訓練手段的動作結構:基本結構:

    A動作特徵:支點、力的大小、力的方向。

    B動作構成姿勢、軌跡、時間、速度、速率、力量、節奏

    C動作過程:動作開始、動作進行、動作結束。

  8. 運動訓練手段的分類:依練習目的(發展體能的訓練手段、改進技術的訓練手段、

    提高戰術能力的訓練手段、改善心理狀態的訓練手段);依訓練手段的效果對專項

    能力的影響(一般訓練手段、專項訓練手段);依在訓練活動中的應用價值(基本

    訓練手段、輔助訓練手段);動作結構(單一動作結構-周期性、混合型;多元動

    作結構-固定性、變異性)


㈥ 靈敏訓練的方法與手段

網球好手跑滿全場,來回拼擊小綠球,速度變化及擊球節奏都得當下判斷。職業足球選手擁有團隊默契及個人優秀能力,突破重重的防守大關,為的是摘下榮耀國家的冠軍獎杯。

不論是溫布頓網球公開賽,還是令全歐洲瘋狂的歐洲杯,每當在觀賞世界一流的賽事時,都會被電視機前職業運動選手所展現的身體素質、比賽技術,深深打動。

特別是「敏捷性」,快速地閃過截球者、追趕網前的小球,迅速 的變化方向,讓對手因為零點幾秒而措手不及……通常是比賽最精彩、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往往也是勝負關鍵。

敏捷性一詞常用在運動員身上,幾乎所有競技運動都需要。通常敏捷性比直線沖刺更強調「減速」與隨後「再加速」,並包括「變換方向與動作」等能力,是項特殊技術。

如果要加強此專項,除了多加練習相關動作外,提升肌力、爆發力與協調性是勢在必行。以下提供幾個訓練方法給大家,使用工具都很簡單,即便是一般人、在健身房也能練。

1、橫向增強式訓練

橫向的移動能力對運動員來說相當重要,不管是籃球場上變換方向運球,拳擊場上邊觀察對手邊移動或是美式足球跑陣需觀察隊友位置,進行加速及變換沖刺方向時,都非常管用。

當然,有了橫向移動還不夠,要如何在短時間內改變運動方向,爆發力在此時即是關鍵。所以訓練敏捷性才會常與增強式訓練排在一起。

註:跳箱、跨欄架都可以練習,而考慮到熟練度與高度,可以先從階梯踏板入手。

2、繩梯敏捷訓練

腳步變化、前後左右轉換方向,繩梯的實用性非常高,也是敏捷訓練的基本配備。想要做好繩梯訓練,勤加練習是基本外,視覺注視的焦點也是關鍵,意思就是眼睛最好固定看同一點,這能幫助你在轉換方向時減少不必要的移動路徑。

3、點狀移動

透過快速移動增強踝、膝關節的強度及靈活性。點狀移動的訓練不難,你可以在地板上畫5個圈圈,做開合、單腳連續跳、前進後退的訓練,同樣能增加身體移動速度,提升敏捷性。

4、跳箱

具體的動作和規范可以參考以下的這3篇文章

25個必做的跳箱動作

跳箱的正確動作示範及常見錯誤動作《一》

跳箱的正確動作示範及常見錯誤動作《二》

快速伸縮復合訓練的代表:跳箱,不只有由下往上跳,連續跳、側邊跳、先落地再跳,諸多變化。

5、欄架

相關動作可查看此文

利用小欄架進行靈敏訓練三個小視頻

欄架比較常在足球員訓練中看到,跟繩梯及跳箱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人也會用小角錐代替,並利用連續跳躍、不同腳步跨越障礙,最後再進行短距離沖刺,提高「再加速」的運動能力。

6、樓梯跑

爬樓梯

如果上述的器材你覺得還是很難找到,那現成的樓梯肯定沒有問題!雖然跑樓梯對敏捷訓練沒有很直接的影響,但能訓練下肢的爆發力,應用在加速的技巧上。

㈦ 什麼叫力量訓練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手段分別有哪些

現代運動訓練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是訓練方法,手段和訓練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作為一名教練員或運動員熟悉、掌握這些方法、手段,並且能結合訓練實際及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合理地運用之,才有可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力量素質練習的基本手段
(一)負重抗阻力練習
這種練習可作用於機體任何一個部位的肌肉群。這種練習主要依靠負荷重量和練習的重復次數刺激機體發展力量素質。負重抗阻力練習的方式多種多樣,負荷的重量及練習的重復次數可隨時調整,它是身體素質練習中常用的一種手段。
(二)對抗性練習
這種練習的雙方力量相當,依靠對方不同肌肉群的互相對抗,以短暫的靜力性等長收縮來發展力量素質。如雙人頂、雙人推、拉等。對抗性練習幾乎不需要任何器械及設備,也容易引起練習者的興趣。
(三)克服彈性物體阻力的練習
這是依靠彈性物體變形而產生阻力發展力量素質,如使用彈簧拉力器、拉橡皮帶等。
(四)利用外部環境阻力的練習
如在沙地、深雪地、草地、水中的跑、跳等。做這種練習要求輕快用力,所用的力量往往在動作結束時較大。
(五)克服自身體重的練習
這種練習主要是由人體四肢的遠端支撐完成的練習,迫使機體的局部部位來承受體重,促使該局部部位的力量得到發展。例如引體向上、倒立推進、縱跳等。
(六)利用特製的力量練習器的練習
這種特製的練習器,可以使練習者的身體處在各種不同的姿勢(坐、卧、站)進行練習。它不但能直接發展所需要的肌肉群力量,還可減輕心理負擔,避免傷害事故發生。另外,還有電刺激發展肌肉力量的練習器。
二、力量素質練習的基本方法與特徵
運動訓練實踐中,教練員們創造了多種多樣發展肌肉力量的方法,或是作用於整個肌肉系統或是有選擇性地作用於某些肌肉群,這些具體的練習形式是形成現代力量訓練方法的基礎。按動力學特徵分類,力量素質練習的方法分為動力性力量練習法、靜力性練習法及電刺激練習法等。動力性力量練習法是指人體採用相對運動的動作形式進行力量素質的練習,主要由克制收縮形式(速度性克制收縮,力量性克制收縮和等動練習),退讓收縮形式的速度性退讓收縮,力量性退讓收縮練習;超等長收縮形式的速度性超等長收縮,力量性超等長收縮練習等等方法所組成。靜力性力量練習法是指人體採用相對靜止的動作形式進行發展力量素質的練習,主要是指等長收縮練習。電刺激法是利用電刺激儀產生的脈沖電流,代替由大腦發出的神經沖動,使肌肉收縮,達到提高肌肉力量之目的。此外還有將動力性力量的不同形式和靜力性力量練習的形式進行不同組合,形成新的發展不同力量素質的組合練習法。
(一)動力性的剋制收縮練習方法的特徵
動力性克制性收縮練習是指肌肉從拉長的狀態中縮短以克服阻力而完成
動作。肌肉在收縮時起止點相互接近,所以動力性克制收縮練習又可看作是肌肉的向心性工作。該方法的最大特點是動作速度快、功率大。能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速度和力量耐力。
(二)動力性退讓收縮練習方法的特徵
該方法是使肌肉產生離心收縮的力量練習。生理學研究證明,肌肉不僅在收縮時能把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同時在外力拉長肌肉做功時,肌肉也能把外能轉為化學能儲存。因此,肌肉的退讓性工作除了即時效應外(例如制動)還能產生積蓄效應(把非代謝能量轉變為肌肉的化學能和彈性勢能),然後再以機械能的形式瞬間釋放。退讓性收縮練習對神經肌肉系統產生超量負荷,可使肌肉力量,特別是最大力量得到明顯增長。
(三)等動練習法的特徵
這種方法的最大特點是,人體接受外部負荷刺激所產生的生理反應強度,在人體動作的變化過程中始終保持恆定,並使關節各個角度的肌肉用力表現出最大用力或恆定用力。
(四)超等長收縮力量練習法的特徵
它的最大特點是利用神經肌肉的牽張反射性,引起神經系統反射性產生更強烈的興奮沖動,從而動員更多的運動單位參加收縮,以產生更大的肌肉收縮力,以達到提高力量的目的。這種練習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形式:
1、各種快速跳躍練習。
2、不同高度和形式的跳深練習。
3、利用專門訓練器械進行的超等長練習。
(五)靜力性練習法的特徵
它的最大特點是物理上表現的功為零,但生物體卻依然存在做功的功能。能更有效地提高肌肉的張力與神經細胞的機能水平。
(六)組合練習法的特徵
從生理和生物力學角度看,各種肌肉收縮方式混合練習,增加了機體對刺激的適應難度。提高刺激的作用,能收到更快提高力量的效果。
(七)電刺激練習法的特徵
最大優點是:訓練部分准確,可根據訓練目的,隨意選擇和確定練習部位;強化專項肌群和薄弱肌群,肌肉收縮的強度和時間可以人為地控制;可最大限度地動員運動單位參與收縮,可在短期內迅速提高肌肉力量;可加大訓練量,緩解大運動量與疲勞恢復的矛盾,可保證受傷期工作肌群的正常訓練。與想像訓練相結合,作為比賽期和比賽前的力量強化手段和興奮刺激手段。
電刺激法增長力量迅速,但用電刺激獲得的力量,一旦停止練習,消退也快。
三、最大力量的訓練
最大力量的提高主要取決於肌肉生理橫斷面和肌肉內協調能力發展與改善。後者對相對力量的提高尤其重要。是田徑徑賽、跳躍和球類運動員提高力量的主要途徑。
下面幾種訓練方法能有效地發展人體最大力量。
(一)靜力性練習
靜力性練習一般多採用較大負荷量,以遞增重量的方法進行練習。所負的重量越大,由肌肉的感覺神經傳至大腦皮質的神經沖動也就越強,從而引起大腦皮質指揮肌肉活動的神經細胞產生強烈興奮,若經常接受這種刺激,就提高了興奮強度,並吸引更多的肌肉纖維參與工作,進而提高了肌肉的最大力量。
總負荷是影響最大力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影響總負荷的因素有負荷重量、練習重復組數、每組持續時間及各組間的間歇時間等。提高最大力量多採用本人最大負荷量的70%進行練習,組數可控制在4組,每組持續在12秒以上,每組間歇3分鍾。若採用本人最大負荷量的70~90%進行練習,組數可控制在4~6組,每組持續時間8~10秒,每組間歇3分鍾。若採用本人負荷量90%以上進行練習,組數不超過4組,每組持續時間3~6秒,每組間歇應增至4分鍾。
(二)持續不斷地重復用力的方法(重復法)
作用在於加強新陳代謝,活躍營養過程,並有助於改進協調性,加強支撐運動器官能力,並能迅速而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
重復用力訓練採用的負荷強度一般是本人最大負荷量的75~90%,組數可進行6~8組,每組重復次數3~6次,每組間歇時間控制在3分鍾。
(三)最大限制的、短促用力的方法(強度法)
短促極限用力的練習方法,保證了神經系統和肌肉作用力的高度集中,使肌肉最大力量得到明顯提高。對於需要最大力量的項目的運動員來說,周期性地舉最大的和接近最大的重量能有效地發展其專項工作能力。
短促極限用力訓練採用負荷強度為本為負荷量的85~100%,練習組數6~10組,每組練習次數1~3次,每組間歇時間控制在3分鍾。
(四)極限強度的方法
極限強度練習方法的顯著特點,非常突出強度,幾乎每周、每天、每項都要求達到、接近甚至超過本人當天最高水平。在計劃規定的時間內要求組數越多越好,組與組之間的間歇以練習者恢復為准,整個訓練全年都是這樣安排的,不作大的調整和變動。
(五)極端用力的方法
這種練習方法的特點是採用一定的負荷量進行練習,次數重復至極限數量,直到完全不能做為止。即至參加訓練的肌肉群再也不能進行收縮。其生理機制是,肌肉越來越疲勞,需要從大腦皮層中發出補充的神經沖動新的運動單位。這樣就把每塊肌肉充分地調動起來,並去激發新的肌肉群(即興奮過程的擴散)。
極端用力練習方法發展力量素質的負荷特徵是一般多採用50~75%的負荷強度,進行3
~5組,每組10~12次,每組間歇時間為3~5分鍾。它對某些運動項目運動員的身體起著最為深刻和全面的結構性的影響,而對運動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更加重要。對發展力量和耐力產生良好的作用,並且是大幅度提高運動成績的基礎。
(六)電刺激法
生理機制是由大腦發出的中樞神經沖動被一種能使肌肉收縮的電刺激所取代。電刺激的優點是:
一是能使肌肉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
二是引起肌肉緊張所維持的時間要比普通方法長、反復次數多,極限力量降低減慢。由於排除了中樞神經系統的疲勞,使運動員在已疲勞後仍可繼續對肌肉進行電刺激訓練,達到真正大運動量訓練;
三是比一般力量訓練方法消耗能量少;
四是對肌肉訓練的針對性強。其缺點是可能對人體協調能力產生不利影響,而且假使訓練量控制不當,會使肌肉負擔過重。該方法分直接刺激法和間接刺激法兩種。直接刺激法是把兩個電極固定在肌肉末端,促使肌肉直接受電刺激,頻率為250赫茲時肌肉收縮最為理想。間接刺激法是把不同的電極放置在有關運動神經部位,使肌肉間接受刺激收縮,頻率為1000赫茲時肌肉收縮最為理想。頻率持續時間為10秒,每塊肌肉的各個刺激周期的間隔時間為50秒。一次訓練的刺激周期為10個。
四、速度力量的訓練
由於速度力量具有速度和力量的綜合特徵,一般都用提高肌肉用力的能力及提高肌肉收縮的速度來提高運動員的速度力量。其中,發展運動員肌肉用力的能力是發展速度力量的基礎,而提高肌肉收縮的速度是發展快速力量的決定"力量"。體育運動項目絕大多數是在快速節奏下或爆發用力的情況下完成的。各種情況下的起動速度、投擲中的鞭打速度、體操的團身、轉體速度等都要肌肉的用力能力和肌肉的收縮速度。表現在體育運動中為起動力量、爆發力、反應力等。
(一)發展起動力的方法
在最短時間內(通常不到150毫秒)最快地發揮下肢力量,稱為起動力。運動實踐證明:最大力量水平是起動力的基本因素。
發展起動力的練習方法多種多樣:
1、利用地形地物做各種短跑練習,如沙地跑、上下坡跑、跑階梯等。
2、利用器械、儀器做各種跑的練習,如穿加重背心的起跑加速、加速跑突然改變方向跑、計時短跑、系鉛腰帶的加速跑、負輕杠鈴短跑等。
3、利用同伴的各種助力做加速跑、牽引跑、各種准備姿勢的聽信號起動跑等。
另外,發展彈跳反應力的練習也都是發展起動力的良好手段。
(二)發展爆發力的方法
以最短的時間(在150毫秒內),以最大的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稱為爆發力。它對於多數的速度力量型項目(如跳遠的起跳動作)是一個決定性因素。爆發力也同樣依賴於最大力量水平。所以任何發展最大力量的方法也適應於發展爆發力練習。但發展爆發力練習的負荷特徵是:負荷強度一般採用70~90%,練習組數3~6組,每組做5~6次,每組間歇3分鍾。前蘇聯運動員安排18周發展爆發力,收到良好效果:前6周從事跳躍練習,中間6周進行大重量的快速杠鈴練習,後6周做跳深練習。
(三)發展反應力的方法
當人體運動時,肌肉鏈牽制著人體運動的速度,引起牽張反應。由於來自迷路、眼、頸部本體感受器的刺激,牽張反射經常受到修正從而發生反射性的運動。這種反射性運動,能使運動著的人體獲得很高的加速度,產生朝相反的方向運動的能力。在制動的離心階段,活動的肌肉被拉長;在加速的向心階段,肌肉迅速收縮。這種形式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來,一種是以跳躍為主的彈跳反應力,一種是以擊打、鞭打、踢踹為主的擊打反應力。
上述兩種形式的差別在於不同的刺激關系。以跳深為典型的反應形式中,肌肉拉長是因刺激向下運動的身體受重力作用被迫進行的。人們習慣稱之為超等長練習。相反,以擊打為典型的反應形式中,肌肉拉長是因對抗肌肉用力引起的,這種被拉長並不是積極的,因此,拉長--收縮周期比跳深慢得多。
1、發展彈跳反應力的方法很多,比較有效的方法有:
(1)跳深:下落高度70~110厘米。若採用較低高度,有利於發展最大速度;若採用較高高度,可發展最大力量。要求跳下後立即向上跳起,盡量高跳。這種練習1周可安排2次,每次4組,每組8~12次,組間間歇2分鍾。疲勞時不宜做此練習。
(2)各種跳躍練習:跨步跳、多級跳、負重連續跳、跳台階、跳上跳下等。優秀運動員往往把短跳練習結合用以提高反應力。
(3)手持4.5公斤的啞鈴蹲跳起:肩負22.5公斤的杠鈴蹲跳起;肩負45公斤杠鈴快速分腿跳;肩負67.5公斤杠鈴等。
2、發展擊打反應力。許多競技運動項目都有擊打、鞭打、出手、踢踹等動作。特別是對抗肌的力量能力是這些運動項目訓練的重要任務。優秀運動員中發展擊打反應力的練習有:
(1)發展對抗肌的退讓性練習。用超過本人最大負荷量的10~50%卧推,要求加助力推起;加保護慢放下。用上述的負荷強度和方法進行深蹲,兩手持啞鈴做仰卧直臂下壓。要求直臂下壓時快,直臂後擺時慢。
(2)發展對抗肌和擊打速度的模仿性練習。利用滑輪拉力器、橡皮筋、小啞鈴、石塊、短棒等模仿擊打、鞭打、投、踢和踹等動作,注意完成動作的幅度。完成動作前的拉長動作以及具有足夠引起鞭打性的肌肉緊張,開始位置(關節角度)必須與比賽中動作的位置一致,根據所選負荷和運動員的訓練狀態,此練習每組不可超過5~8次。
無論發展哪種力量,重要的是把力量與速度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轉化為速度力量。在訓練實踐中,要科學地調整動作力量和動作速度,長時間地採用恆定負荷,就會使動作速度固定,影響速度力量的發展。負荷強度的安排是周期性、波浪式變化的。也應注意使身體局部的速度力量能力與全身速度力量能力結合起來進行。
五、力量耐力的訓練
力量耐力是既有力量又有耐力的綜合性素質。它是在靜力性或動力性工作中長時間保持肌肉緊張而又不降低工作效果的運動能力。運動員的力量耐力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保證工作肌耗氧和供氧和血液循環和呼吸系統的機能能力,無氧代謝的機能能力和工作肌有效地利用氧的能力,以及運動員克服自身疲勞的意志品質。
根據肌肉工作的方式,力量耐力可分為動力性力量耐力和靜力性力量耐力。動力性力量耐力又可細分為最大力量耐力(重復發揮最大力量的能力)和快速力量耐力(重復發揮快速力量的能力)兩種。無論動力性力量耐力或者靜力性力量耐力均與最大力量有密切關系,不同運動員在完成同一負荷重量時的重復次數,主要取決於最大力量。最大力量大,則重復次數多,力量耐力好。
從肌肉物質交換的關系來看,在靜力性力量練習時,肌肉緊張逐漸下降,從而限制了有氧物質和酶作用的供應,肌肉高度緊張時,還會中斷這種供應。在動力性力量耐力練習時,肌肉有節律地交替緊張和放鬆,短時間隨血流供應有氧物質,易於加快消除疲勞的過程。
根據肌肉物質交換的關系,如果發展一般力量耐力,可採用持續間歇練習法、等動練習法、循環練習法和負荷強度較低的靜力性練習法。
(一)持續間歇練習
其特點是負荷重量較小,每次應竭盡全力去達到極限,使肌肉長時間持續收縮工作到最大限度。力量耐力的增長主要表現在重復次數的增加上,每次練習要力爭增加重復次數,當重復次數超過該項目特點的需要時,就應增加負荷重量。由於每個運動項目的特點不同,因此採用的負荷重量和次數應根據各項目的特點而確定。
(二)等動練習法
它是利用一種專門器械(等動練習器)進行力量練習的方法。等動練習器的結構是在一個離心制動器上連一條尼龍繩,拉動尼龍繩時,由於離心制動作用,拉動繩的力量越大,器械產生的阻力也越大,器械所產生的阻力總是和用力大小相關。
肌肉用力大小與骨杠桿位置有著密切關系,即受到肌肉群的牽拉角度與每個杠桿的阻力臂與力臂的相對長度的影響。因此,當人體任何一個環節活動時,在它整個活動范圍內,肌肉所表現的力量並不是均勻一致的。當我們作彎舉時,總會明顯地感覺到肘關節處於90度角左右時最吃力(阻力最大)。因此,在一般的動力性訓練中,由於外加阻力是固定的,所以肌肉在屈肘關節的整個活動范圍內,負擔是不一樣的,開始較小,90度角左右負擔量最大,然後又逐漸減小。當肘關節處於不同角度時,屈肘肌群所受到的刺激作用也就不一樣。而用等動練習器進行訓練時,當骨杠桿處於有利位置時,肌肉如使勁,用力比較大,器械產生的阻力也大;而當骨杠桿處於不當位置時,力量小,器械產生的阻力也就小。這樣實際上就等於在肘關節的整個活動范圍內,給予了屈肘肌群以不同的負荷(即不同的外加阻力),只要練習者盡力去拉,就能保證在整個活動范圍內,肌肉均能受到最大負荷。
進行等動練習時,通常完成次數較多。主要用於發展力量耐力,如果改變負荷要求,亦可用於發展其他力量素質。等動練習可採用以下方法進行:將等動練習器固定在牆壁上、地板上或天花板上,運動員根據各自的專項特點,結合專項動作的方向和幅度,採用不同的負荷進行訓練。
(三)循環練習法
循環練習法是指根據訓練的具體任務,建立若干練習站或點,運動員按照規定的順序、路線、時間依次完成各站規定的練習內容和次數,周而復始地進行練習的方法。其特點是能輪流鍛煉各個肌群,按先後順序發展兩臂、雙肩、兩腿、腹部、背部等部位肌群的力量耐力。
循環練習的內容組織需根據練習者的設想、訓練目的而定,並且應該遵循"漸進負荷"或者"遞增負荷"的原則安排訓練,負荷強度必須針對個人情況而定。
根據國外資料報導,提高肌肉耐力一般採用兩種不同方式的循環練習:
1、大強度間歇循環練習。
該方法運用時採用最大力量的50~80%負荷,重復10~30次,重復速度要快,休息時間應是用力時間的2~3倍。這種方法主要用於短距離高速度項目(短跑、短距離游泳、短跑道速滑)、摔跤、拳擊及其他球類項目的肌肉耐力的訓練。
2、低強度間歇循環練習。
該方法採用較低負荷(最大力量的30~50%),重復次數增加至最高重復次數。完成動作的速度適中或較慢,休息時間比大強度的循環練習時間要短。這種方法主要用於發展周期性運動項目的肌肉耐力,如長跑、長距離游泳、越野滑雪、賽艇等。
制定循環練習計劃時,每組練習的時間短者可安排6種練習,時間適中者可安排9種練習,時間長者可安排12種練習,總持續時間在10~30分鍾之間,循環重復練習2~3組。但具體的練習持續時間、重復次數以及間歇時間,應該根據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和准備發展的身體素質來確定。由於採用循環法練習時各"站"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固定的,所以可以組織與"站"同等數量的人同時參加練習,提高練習者的興趣,活躍練習的氣氛。
發展力量素質,除了學習掌握必要的力量素質教學與訓練的理論外,還應該掌握正確地發展有關肌群力量的技術動作,並在實踐中反復練習。只有這樣,才能迅速促進力量素質的不斷提高。

㈧ 體育運動的幾種基本訓練方法,你知道有哪些嗎

我們在進行體育運動的時候,都會想要去了解一些基本的訓練方法,比如在熱身方面還有就是在日常的鍛煉過程當中,有些運動是能夠讓我們更好的鍛煉特殊的部位,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看到效果,所以說體育運動當中有幾種基本的訓練方法。這些方法對於任何動作和任何運動都是通用的,比如說最基礎的一個鍛煉方法就是重復鍛煉法,因為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能夠繼續堅持下去。因為我們在生理上,只有在長期的堅持才能夠保證我們的肌肉能夠熟練地適應這樣的一個狀態,才能夠讓我們的肌肉不斷地進行成長,在心理上也可以更好地調靜音緊張的情緒,改善生理和心理的狀態。所以說這些體育鍛煉的基本訓練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像我們學習的那種特別快速的養成的一些方法的話,我覺得對於身體的傷害還是非常大,我們基礎的訓練方法對於我們的效果可能並不是特別的迅速,但是我們長期堅持的話一定是對於我們身體最好的一種方法。

㈨ 5種有效的鍛煉方式是什麼

一、做俯卧撐,腹部減脂,二、平板支撐,強健腰部肌肉,三、跑步,鍛煉肺活量,四、跳繩,增強抵抗力,五、繞呼啦圈,鍛煉靈活度。

㈩ 結合某一項目訓練實踐,談一談力量訓練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摘要 一、力量素質練習的基本手段

閱讀全文

與訓練方法和手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狗狗取水最佳方法 瀏覽:350
簡單的編織小金魚的方法 瀏覽:377
產品報廢說明方法有哪些 瀏覽:887
呋喃西林溶液使用方法 瀏覽:88
有哪些對工程信號進行濾波的方法 瀏覽:782
食品添加劑檢測方法 瀏覽:42
尿黃治療方法 瀏覽:283
睡前快速瘦腿方法 瀏覽:615
蟬花蟲草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593
晚期面癱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441
生態科學研究方法 瀏覽:234
種植石斛的方法視頻 瀏覽:370
解決孩子背課文難的10種方法 瀏覽:269
車里起霧的正確方法 瀏覽:279
夢中情人使用方法 瀏覽:538
蛋雞養殖場老鼠的最佳處理方法 瀏覽:7
電子經緯儀測量方法 瀏覽:164
治療駝背的方法圖 瀏覽:71
火龍果種植創意小盆栽管理方法 瀏覽:170
什麼叫學習方法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