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教育之父孫維剛的高效數學學習方法有用嗎
肯定還是有用的。
維剛的教學模式是否可以全國推廣與復制,一直是教育界爭論的話題?
中科大[微博]研究所課題小組,通過研究孫維剛教學方法發現,各學科的思維結構和思維原點是相通的、有規律可循的,從思維原點中提煉出一個包含4種基本學習能力的基本模型:發現研究對象的能力、發現研究角度的能力、尋找知識之間聯系規律的能力、建構知識網路製作聯系導圖的能力。
這4種能力的訓練能夠在短時期內使學生站在系統的高度上進行學習。在此基礎上,研發出一個復合學習模型,由6種復合學習能力組成,即理解概念的能力、研究概念的能力、理解原理的能力、研究原理的能力、審題解題的能力和研究試題的能力。課題組認為,學生掌握了這個復合學習模型,提升的是自己智力素質,這樣就可以很輕松自在地將其運用到所有科目中學習去。
在挖掘孫維剛教學方法的同時,課題組又發現到其中蘊含著現代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經過40多組對比實驗,課題組把神經語言程序學(NLP)成功的解讀,這就是孫維剛「結構教學法」,它由 「智力解碼、北斗導航、NLP魔法、精確制導」四大體系組成,融匯「一題多解(達到熟悉)、多解歸一(尋求共性)、多題歸一(尋求規律)」;共歸納了4個大規律,15個中規律,30多個小規律組成,並將其植入到課堂學習與教學管理中,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自我開發大腦,高效的運用到學習中去。
孫維剛教學法研究的價值在於,教育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價值論、模式論、策略論等六論為核心,逐步形成孫維剛教學法體系。如此超常規的創新教學法,創造高考[微博]神話也是必然。
經幾十名教育專家、400多名優秀教師論證,「孫維剛老師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半年多學完3年的數學課程」。能在1年內學完3年的所有課程,這無疑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學習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