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舉例說明教學媒體編制如何體現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人本...
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
1.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強調環境在個體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學習者的學習行為是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該理論強調強化在建立正確行為中的重要作用,並提出了學習是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學習過程是漸進的「嘗試與錯誤」過程、強化是學習成功的關鍵等觀點。
2.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的貢獻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是教學設計吸收的第一個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理論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直接促使教學設計理論的誕生,為教學設計理論的早期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教學設計從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中汲取了接近原理、重復原理和強化原理等重要的學習原理。
二、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
1.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主動的過程,是個體作用於環境;學習的基礎是學習者內部心理結構的形成和改組;學習的發生是學生積極的認知的過程。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注重知識的結構性和概括性,重視認知結構的作用,以此指導的教學設計重視知識的確定性和普遍性,關注分析和抽象。
2.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的貢獻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讓教學設計的研究者開始從教學的行為模式轉向以學習者心理過程為基礎的教學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中的知識生成的研究結論也被應用到了教學設計之中,產生了許多針對學習過程的策略,如問題解決策略、信息組織策略等。
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
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相應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個主要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
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的貢獻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教師是學習者學習的幫助者,把學生的自主地位提到了較高的位置。基於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要求教學設計人員在設計教學材料時要盡可能多的為學習者提供大量的教學相關信息,讓學習者在佔有豐富的教學材料的情況下,重組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結構。
四、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
1.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高到了教育首位,倡導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倡導的教學方法有:構建真實的問題情景、提供學習資源、使用合約等。
2.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的貢獻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讓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的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利於讓學習者發揮學習主動性,學習者可以主動的去獲取知識,而不是接受以前的灌輸式的教學。
五、情境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
1. 情境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情境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社會化的實現,教學應促進學習者社會性的良好發展;學習是學習者參與社會實踐能力的增強,教學應該讓學生形成能乾的實踐者的特徵。
2. 情境主義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的貢獻
情境主義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的影響是從20世界90年代開始,逐步被教學設計的研究人員所重視,並且對教學設計產生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框架的方式的「支架式的教學模式」,就是汲取了情境主義學習了的一些觀念。
六、結論
學習理論是研究人類學習的本質及其形成機制的心理學理論,教學設計正是為了促進學習者有效地進行學習而創造的一門科學,教學設計理論的發展離不開學習理論的發展。在不同的時期,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的發展做出了不同的貢獻。沒有一種理論指導的教學設計是最好的教學設計,只能說沒有最好的教學設計,只有更好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今天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學科,它吸收了傳播理論、學習理論、系統理論、教學理論、混沌理論等多種理論。在這其中,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的發展做出的貢獻是最大的。學習理論種類繁多,據說有一百多種,教學設計要吸收學習理論的精華,拿來為己所用,才能更好的促使向更成熟的方向發展。每一種學習理論指導的教學設計既有優勢,也有缺點,並且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學習理論是促使教學設計發展的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教學設計必須及時積極的吸收學習理論的精華,有鑒別的選擇學習理論,才可以創建出更好的教學設計,促進學習者個體的發展。
『貳』 在教育方法上人本主義學派主張
人本主義學派在教育方法上主張以學生為中心,明確學習者在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地位。這不僅體現在學習內容的選擇上,還在於如何引導學生將學習內容與自身需求相結合,實現有意義的學習。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過程,創造一個和諧、融洽、充滿關愛和理解的環境至關重要。這樣的環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促進其全面成長。在這個氛圍中,學生能夠更加自信地探索未知,勇於面對挑戰。
人本主義學派特別強調從做中學的重要性。通過親身體驗現實問題,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知識的意義,從而在實踐中學會解決問題。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增強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課堂教學模式中,人本主義學派堅持尊重每一位學習者,將他們視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引導者和支持者,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願、情感與需求,並相信他們能夠通過自我探索和努力,發掘自身的潛能,實現自我實現的目標。
這種教育理念強調,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擁有獨特的潛力和需求。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支持,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實現個人成長。
在人本主義學派看來,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一段充滿探索和發現的旅程。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教育能夠幫助他們成為更加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