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基礎思維方法主題分析法

基礎思維方法主題分析法

發布時間:2025-07-04 04:59:43

A. 詩歌分析的步驟

詩歌賞析文章一般有兩種寫法:

一、綜合分析法——通過對全詩的整體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這種體式下,較完整的寫法是:

1、作者簡介。

2、作品寫作背景簡介。

3、作品意象分析(詩句的解釋或翻譯,詩句所表達的情感、思想,詩句表達的意境)。

4、作品藝術手法分析(通常結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5、作品藝術特點的綜合評價(往往帶有總結的意味)。

二、主題分析法—就詩歌最突出的方面進行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

採用這種寫法時,往往只抓住一個方面,如意境、語言表現力、某一手法的表達思想情感的妙處等等。對於其他方面,則不論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較短小。

(1)基礎思維方法主題分析法擴展閱讀:

古典詩詞賞析是我國文學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語文教材中佔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國語文高考中,古詩詞賞析連考了七年,難度越來越大,題型越來越完善,題量有逐年加大的趨勢,成為高考備考的一個亮點。

無論從教材角度,從高考角度,還是從繼承與創新文學遺產的角度上,培養與提高學生古詩詞的鑒賞能力,成為每一個語文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

古典詩詞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當代學生更要學習、汲取古代智慧,加強自身修養,達到「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內涵,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

古詩詞鑒賞也成為一門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間接培養一個人的思想底蘊,因此在語文科目中佔有的比重比較大,當然學習古詩詞鑒賞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時代背景與表達感情,循序漸進地學好古詩詞鑒賞。

B. 分析問題的分析方法哪些

分析問題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分析問題的方法包括六頂思考帽法、SWOT分析法、麥肯錫7步分析法、思維導圖、金字塔原理、5W2H分析法和魚骨圖分析法。下面將分別對這些方法進行簡要說明。
六頂思考帽法
由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Edward de Bono)博士開發的六頂思考帽法,提供了一種平行思維的工具,避免了時間浪費在互相爭執上。它強調的是「能夠成為什麼」,而非「本身是什麼」,旨在尋求一條向前發展的路,而非爭論誰對誰錯。在工作中的應用可以使混亂的思考變得更清晰,團體中的無意義爭論變成集思廣益的創造,每個人變得更有創造性。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管理學教授提出,由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安德魯斯教授1971年在《公司戰略概念》中最終確立。這種方法用於確定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它適用於各種與商品、貿易、競爭有關的事物,而人也是一種商品。在工作中,這個模型可以幫助你理清現狀,分析問題。
麥肯錫7步分析法
麥肯錫7步分析法是一種善於解決問題的能力,通常是縝密而系統化思維的產物。有序的思維工作方式並不會扼殺靈感及創造力,反而會助長靈感及創造力的產生。這種方法不僅對於解決企業問題非常有效,對於解決任何需要深入思考的復雜問題都值得借鑒。例如,為什麼政府要遏制房價上漲?怎樣獲得升職?成立市場部應該如何規劃?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麥肯錫七步成詩法進行分析,得出較科學的結論。
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由東尼·博贊(Tony Buzan)先生創立的。它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我們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類大腦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不論是感覺、記憶或是想法,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中心,並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呈現出放射性立體結構,而這些關節的連結可以視為您的記憶,也就是您的個人資料庫。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源於巴巴拉·明托著的《金字塔原理》一書,是麥肯錫經典教材。它培養職場人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非常實用。金字塔的基本結構是:中心思想明確,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先重要後次要,先全局後細節,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金字塔訓練表達者關注、挖掘受眾的意圖、需求、利益點、關注點、興趣點和興奮點,想清內容說什麼、怎麼說,掌握表達的標准結構、規范動作。金字塔幫助達到溝通目的:重點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讓受眾有興趣、能理解、能接受、記得住。
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由美國陸軍兵器修理部提出,它廣泛用於企業管理和技術活動,對於決策和執行性的活動措施也非常有幫助,也有助於彌補考慮問題的疏漏。提出疑問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極其重要的。創造力高的人,都具有善於提問題的能力,眾所周知。提出一個好的問題,就意味著問題解決了一半。提問題的技巧高,可以發揮人的想像力。連續以幾個「為什麼」來自問,以追求其根本原因。很多問題都是系統性的,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真正影響大局的不是表面的問題,這種方式可以找到問題根源。選定的項目、工序或操作,都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思考。
魚骨圖分析法
魚骨圖分析法由日本管理大師石川馨先生所發展出來的,故又名石川圖。它是一種發現問題「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現代工商管理教育如MBA、EMBA等將其劃分為問題型、原因型及對策型魚骨分析等幾類先進技術分析。問題的特性總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通過頭腦風暴找出這些因素,並將它們與特性值一起,按相互關聯性整理而成的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因其形狀如魚骨,所以叫魚骨圖。
以上是分析問題的常用方法,每種方法都有其獨特的優點和適用場景。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分析和解決。

C. 如何培養科學思維方法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綜合、比較、概括、歸納、演繹、推理等能力,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是要求學生能把物質及其變化規律,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得出化學概念和化學原理;應用從一般到特殊和從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來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應用有關化學原理來判斷、推理得出物質具有何種特徵,發生何種變化。
思維能力是在思考過程中發展和提高的,而思考過程是別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科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的思考獲取知識,自覺的訓練思維技能,從而達到培養思維能力的目的。筆者在此接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思考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是思的火種,思以疑為起點,沒有問題就無以思維。思維總是從解決問題開始的。因此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提出啟發性問題或質疑性問題,創設新異的教學情境,給學生創造思維的良好環境,讓學生經過思考、分析、比較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硝酸的氧化性時,可提出:酸能跟多種金屬反應放出氫氣,但是為什麼在制備氫氣和硫化氫時,卻要用鹽酸或稀硫酸,而不能應用稀硝酸?在講述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質時,可利用其性質的對比和分析,從而提出除去雜質二氧化氮的方法。在進行硫化氫還原性教學時,啟發學生思考:1、硫化氫是酸性物質,為什麼不用濃硫酸乾燥?2、硫化氫和濃硫酸會發生什麼類型的反應?3、硫化氫在反應中作氧化劑還是還原劑?通過設置總是情境,把學生探索的熱情激發出來。
設置問題時要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的內容應潛伏著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和符合知識積累的邏輯順序,一環扣一環,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叩開學生思維的大門,使學生感到新穎,造成連續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內驅力,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活躍課堂氣氛,有效地調動每個學生的思維積極性,這樣可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二、採用多種形式訓練思維能力
是人們進行科學研究的手段,是使思維運動通向客觀真理的途徑和橋梁。科學史上大量的事實證明,沒有正確的思維往往就沒有科學上的新發現。沒有分類法和歸納法,就沒有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沒有理想實驗方法和演繹法就沒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模型方法就沒有原子世界微觀結構的發現,沒有類比和模擬法,就沒有維納的控制論。
掌握了辯證的思維方法,並實際運用於認識和實踐,就能使我們的主體思維能力發生層次的飛躍。基本思維方法的訓練有:
1、分析、比較思維的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新知識不斷地涌現,新概念不斷的引入,這些知識和要領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比如: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都是容量儀器,都能量出一定體積的液體,所以學生使用時容易混淆。只有引導他們從容量范圍,刻度規格以用形狀對精確度的影響等方面進行比較,找出各自的特點,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每一種儀器的用途,才知道在什麼情況下,用哪一種儀器。
教師應經常將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識地提出來讓學生展開思索,進行比較,注意抓住某些模糊或有錯誤的認識,將原因加以分析,使學生掌握概念的精髓,將錯誤扼殺在萌芽之始,這樣才能使學到的知識正確可靠,而且思路正確,並提高他們的分析比較能力。
2、抽象、概括思維的訓練
信息的輸入誘發了思維,引起了質疑,從而產生了問題,提出問題總是希望解決問題,實際上是尋找解決所需要的信息。對一個問題的解決有時需要幾分鍾或稍長時間,有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從教學的實際出發,學生的認識過程大部分屬於前者,課堂教育更是如此。在很短的時間內要完成對若干對象的認識過程,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認真探討點撥的最佳時機,選擇最優的知識媒體。例如在討論膠體的穩定性時教師提出為什麼製得的膠體沒有沉澱呢?在學生看書討論的基礎上,播放Fe(OH)3膠體的電教錄像,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紅色的膠團在陰極附近上下浮動的情境,僅用五分鍾就看到了Fe(OH)3的制備、凈化和電泳的全過程,使學生很快得出膠體之所以穩定,一是帶電膠粒的相互排斥,二是布朗運動的擴散作用。這一認識結果的完成,實際上是對客觀對象的本質的規律性的反映。是對所見事實抽象、概括的結果。
3、推理能力的訓練
推理是根據一個或幾個已知的判斷,推導出一個新的判斷的思維形式。它可分為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歸納推理是從特殊到一般,即從個別的特殊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推理。例如:在講到導體時,從銅、鐵、鋁、金、銀等金屬導電,推出一切金屬都導電,這就是歸納推理。鐵由鐵原子構成,銅由銅原子構成,推出一切金屬都 原子直接構成。演繹推理則是從一般到特殊,即從一般原理到個別特殊事例的推理。

D. 學生的思維方法怎麼寫

學生的思維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寫:

1、引言:簡要介紹思維方法的重要性和作用。

2、描述學生常見的思維方法:列舉一些學生常用的思維方法,如歸納法、演繹法、比較法、分類法等,並對每種方法進行簡要解釋。

4、歸納法: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一系列實例或數據,總結出它們的共性和規律,從而得出一般性的結論或規律。

5、演繹法:學生將一般性的結論或規律應用到具體的實例或情境中,從而推導出具體的結論或行動方案。

6、聯想思維:學生將不同領域的知識或信息聯系起來,通過聯想和想像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創新點。

7、批判性思維:學生對信息和觀點進行評估和判斷,不盲目接受他人的觀點和意見,而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結論。

E. 思維導圖 基礎篇(03)思維方法-發散/聚合思維

系列文章解讀&說明:

本系列文章主要內容是 思維導圖 基礎課,旨在幫助更多 熱愛學習的夥伴 更具體的了解思維導圖,同時也會讓 更多的夥伴從 思維導圖 認知 誤區中走出,該系列文章將分享以下內容:

思維導圖 基礎篇(01)概述

思維導圖 基礎篇(02)認知大腦

思維導圖 基礎篇(03)思維方法-發散/聚合思維

思維導圖 基礎篇(04)思維方法-水平/垂直 思考法

思維導圖 基礎篇(05)思維方法-高度思維

思維導圖 基礎篇(06)思維方法-曼陀羅思考法

當前章節:思維導圖 基礎篇(03)思維方法-發散/聚合思維

1 發散思維

1.1 概念

發散思維(Divergent Thinking),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 求異思維 ,是指大腦在思鏈兆配考時呈現的一種擴散 狀態 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如「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方式。

1.2 發散思維特點

流暢:在思考/解決問題 過程中 觀念是自由發揮的,快速、高頻 表達新觀念,較快的適應、消化新觀念

變通:克服腦中僵化觀念,打破常規,按照新方法來思索問題,觸類旁通,沿著 不同方向擴散

獨特:盡可能聯想到 不同尋常的 新奇想法,產生超乎預期的頭腦風暴

多感官:不局限於 視覺和聽覺,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並猜判加工信息

1.3 發散思維常見方法

功能發散法:從某事物的功能出發,構想出獲得該功能的各種可能性。

結構發散法:以某事物的結構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該結構的各種可能性。

形態發散法:以事物的形態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某種形態的各種可能性。

組合發散法:以某事物為發散點,盡可能多地把它與別的事物進行組合成新事物。

方法發散法:以某種方法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種可能性。

因果發散法:以某個事物發展的結果為發散點,推測出造成該結果的各種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測出可能產生的各種結果。

1.4 初級訓練要點

以一點為中心,快速、不間斷 思考 的能力,接下來所有的問題 建議 讀者 先思考 再看圖。

@1 給你一個圓圈⭕️,你能想到什麼?(隨機發散)如下:



@2 龜兔賽跑原因 是什麼?(隨機發散) 如下:

@3 「水」 的 發散圖(有向發散)如下所示:

2 聚合/收斂思維

2.1 概念

聚合思維是指從已知信息中產生邏輯結論,從現成資料中尋求正確答案的一種有方向、有條理的思維方式。聚合思維法又稱為求同思維法、集中思維法、輻合思維法和同一思維法棚指等。聚合思維法是把廣闊的思路聚集成一個焦點的方法。

聚合思維更傾向於 我們平時所說的總結 歸納 演繹。。。

2.2 聚合思維特點

封閉性:將發散思維得出的結果從四面八方聚合起來,選擇一個合理的答案

連續性:在解決問題時,每一個假設都有聯系,環環相扣

求實性:對發散思維得到的結果進行篩選,按照標准選出 方案 和 設想

聚焦性:在特定方向上 進行思考,積累足夠的量,形成質的飛躍,最終順利解決問題

2.3 聚合思維常見方法

@1 抽象與概括

抽象是一種思維過程,通過性狀的比較,找出同類事物的相同與不同的性狀,把不同的性狀舍棄,把本類事物有的、其他類事物沒有的性狀抽取出來。例如:把各種果實拿來比較,相同的地方是都有果皮和種子。可以選取的不同維度是: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有的長在地下,有的長在地上;有的果皮堅硬,有的果皮柔軟;顏色,五彩繽紛;大小,各有不同。把不同的性狀去掉,取出二堅硬的果皮和種子組成的閉果」這一共性特徵進行考察就是抽象思維。

概括也是一種思維過程,是在拍象的基礎上進行的。例如:對貓、免生、虎、猴等動物進行比較後,抽象出它們的共同特徵是「有毛、胎生,哺乳」,在思想上聯合起來就會形成「哺乳動物」的概念。

@2 歸納與演繹

在認識過程中,歸納和演繹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

歸納法又稱歸納推理,是從特殊事物推出一般結論的推理方法,即從許多個別事實中概括出般瓊理,到如,實踐中人們經常會接觸瓜,豆這等事物,通過反復實踐,就會逐步認識到「種瓜得壓,種豆得豆」的真諦,然後經過分析推理就會得到一個一般性的認識:龍生龍,鳳生鳳,所有生物都有遺傳現象。這個過程就是一個歸納的過程。

演繹法又叫演繹推理,是從一般到特殊,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對象,推演出有關這個對象的結論。例如,所有的生物都有遺傳現象。從這個原則出發,就可以引申出:老鼠也是生物,所以「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是由演繹推理而得出的一個結論。

@3 比較與類比、分析

比較、類比和分析是一種聯動性思維,不僅可以激發人們的情感,還啟發人們的智慧,提出獨特性的方法。要通過對相關知識進行比較、類比和分析綜合,按照「發散→聚合→再發散→再聚合」和「感性認識→理性認識一具體實踐」的認知過程,培養自己的創造能力。

@4 定性與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主要憑借分析者的直覺、經驗,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對分析對象的性質、特點發展變化規律作出判斷的一種方法。

定量分析就是通過統計調查法或實驗法,建立研究假設,收集精確的數據資料,然後進行統計分析和檢驗的研究過程。

在聚合思維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對單個創意進行分析,也可對一組創意進行評價。

2.4 初級訓練要點(1 2 4題目 答案在最下面)

將所有思考集中到 一個點,或是 從比較窄的視角分析某個問題,比如以下幾個問題:

@1 一個人帶著一隻狗、一隻雞、一些米過河,可是船很小,一次只能帶一樣。但是當人不在的時候,狗會咬雞,雞會吃米。請問這個人要怎樣做才能把3樣東西都帶過河?(邏輯)

@2 一個池塘里有無窮多的水,現有2個水壺,容積分別為5升和6升。如何只用這2個水壺就能從池塘中取得3升的水?(邏輯)

@3 以下名詞如何分類?(歸納)​

@4 二十一點游戲(游戲規則是,大家圍桌而坐,由專人依次發牌,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手中的牌點,決定繼續要還是不要。大家都停止要牌後,就攤牌比大小。在21點范圍內,誰大誰就贏,超過21點就算爆掉,為無條件輸家。所有的閑家都可根據自己的意願停止要牌,只有莊家的牌點必須大於16點)如何 提升勝率?(綜合)

3 發散思維 VS 聚合/收斂思維

兩者的關系即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

3.1 對立

發散思維強調從一到多,聚合/收斂思維強調從多到一,如下(左 發散,右 聚合)所示:



3.2 統一

相互依存:聚合/收斂思維以發散思維為前提,發散思維以聚合/收斂思維為目的;發散思維屬於「放」,聚合思維屬於「收」。沒有「放」,得不到創新成果,只「放」不「收」,沒有最佳方案。

相互轉化:發散之後要聚合/收斂,聚合/收斂之後要發散,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再日常使用中是時而分離、時而交替進行的。

4 自由聯想 & 邏輯聯想

4.1 自由聯想

自由聯想就是天馬行空的想像,沒有要求和目的,隨意性很強

創意思考、頭腦風暴、產品設計等適合 自由聯想

4.2 邏輯聯想

邏輯聯想有一定目的性,存在一定邏輯關系,如:制定計劃必須從幾個確定的維度 思考

工作計劃、會議記錄、問題分析、新聞報道等適合 邏輯聯想

答案:

第一題:

狗 雞 米=========河流==========

第一次運輸分析:

人不在時,邏輯關系為:狗-吃> 雞 -吃>米,第一次拿走一樣,假設是 狗,則雞吃米;假設是米,則狗吃雞;假設是雞,剩下狗和米,沒法吃,滿足條件,所以第一次運送 雞 到河對岸,之後回來,結果如下:

狗 米=========河流==========雞

第二次運輸分析(兩種方式):

此時剩下 狗 和 雞,假設運送狗到對岸,對岸剩下狗和雞,此時留下狗在對岸,把雞從對岸送回來,此時再把米送到對岸,結果如下:

雞=========河流========== 狗 米

同理,此時假設運送米到對岸,對岸 剩下雞和米,此時把米留在對岸,把雞從對岸送回來,此時再把狗送到對岸,結果也是如下:

雞=========河流========== 狗 米

第三次運輸分析:

最後把 雞 送到對岸即可,如下所示:

=========河流========== 狗 米 雞

綜上,實際上有兩種方式 解決該問題,相信以你的智商 一定想得到答案,同時很少有人 想全,那麼你想全了嗎?實際上這里還用到了 思維模型:MECE法則,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之所以想不全是沒有進行完整的假設

第二題:

———————————————————

起點:空瓶子,可以得到5升水

水壺A:===== 5升水

水壺B:====== 6升水

———————————————————

第一步:得到4升水

A水壺 盛滿 5升水,倒入B水壺中,此時

水壺A:=====   0/5升水

水壺B:+++++= 5/6升水

A水壺 盛滿 5升水,倒入B水壺中1升,此時

水壺A:++++=   4/5升水

水壺B:++++++ 6/6升水

———————————————————

第二步:得到3升水

B水壺中水全部倒掉,A水壺 中4升水,全部倒入B水壺中,此時

水壺A:=====   0/5升水

水壺B:++++== 4/6升水

A水壺 盛滿 5升水,倒入B水壺中2升,此時

水壺A:+++==   3/5升水

水壺B:++++++ 6/6升水

———————————————————

到此,3升水就得到了,可問題不在於 這道題的過程,而是這個過程中 我們發現了什麼,按照 步驟 我們還可以得到 2升,1升,只要多幾次即可。

第四題

電影《決勝21點》

閱讀全文

與基礎思維方法主題分析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乘法用什麼方法驗算更簡單 瀏覽:789
冰箱冷藏室打不開的解決方法 瀏覽:506
車庫磁鎖安裝方法 瀏覽:244
怎樣運用簡便方法計算125x16x25 瀏覽:374
最簡單的方法做紅燒魚 瀏覽:13
簡述代理問題的解決方法 瀏覽:429
金立信息背景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05
茅台酒一箱真假鑒別方法圖 瀏覽:821
拉鏈拉不住解決方法 瀏覽:78
大理石裂紋石根的鑒別方法 瀏覽:661
微步使用方法 瀏覽:219
採用方法分析的標題怎麼寫 瀏覽:537
傘齒模數的測量方法 瀏覽:883
懸浮蘋果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374
摻合料安定性檢測實驗方法 瀏覽:162
做橡皮泥的圖片和方法 瀏覽:493
剝大蒜什麼方法剝得快 瀏覽:843
冰上速滑的停止方法包括哪些選項 瀏覽:368
手臂下蹲鍛煉方法 瀏覽:515
如何選擇燃燒性能試驗方法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