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理教育學的歷史及意義
人類在長期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中,不斷地積累和發展著物理知識與技能,又不斷地把它們傳授給下一代。這種傳授的內容與經驗,經過科學的總結,並為新的實踐和新的認識所修正和發展,使之在更符合社會需要、更科學的基礎上進行傳授,如此循環往復,逐步深入,這就是物理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因此,物理教育史也是人類不斷地認識和改革物理教育的歷史。 研究物理教育史的根本任務,是揭示物理教育的客觀規律,為物理教育實踐提供理論指導。恩格斯說過:「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物理教育的基本規律正是存在於物理教育發展運動的過程中。通過全面、系統地研究物理教育的發展過程,認真、科學地分析歷次物理教育改革的背景、內容和影響,有助於探索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對物理教育的影響和物理教育對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的作用。事實上,物理教育的價值與功能,也只有在它與社會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比較全面、客觀、准確地反映出來。這對正確認識物理教育在我國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中所肩負的歷史任務,對國家制訂物理教育的方針政策,從而擺正物理學科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研究物理教育史,發現物理教育整個發展過程的基本線索和特點,客觀地得出規律性的認識,這是物理教育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前提,每一個物理教育工作者,了解和掌握物理教育的全過程,比較准確地把握新的物理教育生長點、突破口,預測物理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和趨勢,將有益於擴展視野和提高物理教育質量,有利於繼承和借鑒前人的教學經驗,這既包括從前人物理教學遺產中吸取其精華,也包括從前人的失誤原因中吸取教訓。歷史上,許多教育家就是從對教育史的研究開始自己的創造活動的。了解歷史上各個不同時期、不同自然科學水平上所產生的物理教育的指導思想、教學理論、教學內容和方法的積極作用與歷史局限性,是今天進行物理教育、教學改革的基礎。因此,在造就和培養合格物理教師的教育中,把熟悉物理學科的教育發展史作為對學生或學員的一項基本要求,是完全必要的。
在物理教育改革中,學習國外先進的教育觀點、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固然十分重要,但它們在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道路和所處的情景,往往與我國是不同的。學習和研究中國物理教育史,可以了解我國歷史上在向日本學習、向英美學習和向蘇聯等國學習中的經驗教訓。
❷ 物理教育學的在中國歷史
中國近代的物理教育,雖是從19世紀末才開始的,至今不過100多年的歷史,但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包括豐富的物理知識及運用物理知識的技術、技能,這是中國物理教育史的特點。同時,100多年來,我國物理教育在曲折的道路上也得到不斷發展。學習和研究中國物理教育史,可以了解我國古代的物理知識及其有關的教學理論,也可以學習我國物理教育家嚴謹的治學、治教的態度和為發展與繁榮我國物理教育事業而自強不息、奮斗不已的獻身精神。 中國物理教育史作為中國教育史的一個分支,有與中國教育發展史一致的共性,又有它特有的個性,內容相當豐富復雜。因此,研究中國物理教育史,一定要在充分佔有史料的基礎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對中國物理教育發展中的沿革、事件、人物進行科學的整理、分析和總結。它既要展現物理教育發展的歷史過程,又要努力探索有關物理教育發展的理論和規律。例如:物理教育是怎樣在生產的推動下,在社會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的影響下發展,又是怎樣反作用於生產並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歷史時期的物理教育是怎樣繁榮昌盛,又是怎樣停滯衰落的;物理教育的指導思想、教學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育測量與評估是怎樣提出、演化、繼承和革新的;物理教育中的不同教育觀點、不同教學理論、不同教學方法是怎樣比較、論爭以相互促進和鑒別取棄的;物理教育家的思想、品格和教育觀點與研究方法是怎樣影響著他們的物理教育的成敗得失的等等。本書中,只就中國物理教育史中的某些問題,作了一定深度的探討。
中國物理教育史是物理教育改革向新的廣度和深度發展過程中,剛剛興起的一門教育科學。隨著這一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和成熟,一定會在物理教育改革中發揮越來越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