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外語教學研究中的質性研究方法

外語教學研究中的質性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5-07-08 07:11:20

㈠ 五種研究方法

1.哲學研究法

哲學方法,就是運用哲學的原則解決具體的科學問題。哲學方法作為信息學方法論系統中最高層次的方法,它的特點:(1)具有普遍性。哲學方法作為最高層次的方法,是人們作為主體處理同外部世界關系的基本規范和准則,在人們的實踐活動中起著總體性和一般性方法論的作用,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廣泛性。(2)具有抽象性和思辨性。哲學方法的抽象性和思辨性表現在它在研究具體問題時,是從哲學的高度,從處於支 配地位的層次進行指導,而並非像具體科學方法一樣直接用於解決本學科中的某一個問題。(3)具有主體能動性。哲學思維和哲學方法作為主客體相互作用的手段與中介,作為主體能動地把握客體的最高方法論,具有鮮明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主體能動性這個特點是哲學方法所特有的,應用於信息學中的其他科學方法都沒有這個特點。(4)具有時代性。任何哲學方法都是時代的歷史的產物,既受時代的局限,又隨時代發展而不斷發展。

文獻:教學本體論的轉換——從「思維本論」到「生成論本體論」[J].教育研究,2001(05):57-61.

這篇文獻從教育哲學的角度 ,即從「教學本體論」的層面對以往我們對教學存在的認識進行反思 ,力求使我國教學本體論研究從心物二元論為前提的「思維本體論」中擺脫出來 ,形成現代意 義上的「生成論本體論」,從而為我國教學改革提供符合現代哲學思維水平的教學觀念和理論根據 。

2.實踐研究法

實踐研究主要關注「應如何」或「怎麼辦」,偶爾也關注「是什麼」或「有什麼」。它主要顯示為日常的教育改革、經驗總結和教育對策。實踐研究往往「以口頭語言為基礎」,大量採用「綱領性定義」、口號和比喻來敘述事實。

1.教育改革類似教育實驗,也可稱之為「問題解決」或「變革型實驗研究」、「實踐的行動研究」。一般沒有文獻研究或兩輪以上的實驗研究或行動研究,也沒有必要的效果檢查,是教育工作者日常工作或教育改革式的實踐研究。

2.經驗總結也可稱為「教育反思」。如果教師以反思的方式改進自己的日常教學,這種教學也稱為「反思性教學」。從時間跨度上看,經驗總結既可以顯示為短期的經驗總結,也可以是比較長時間的的經驗總結,如年度總結、學期總結等。這類似於教育傳記。

3.實踐研究也可能呈現為對策研究或教育理想、方案設計。對策研究的主題一般表述為「論……的對策」或「論……的問題於對策」、「論……的策略」、「論……的幾個原則」、「論……的操作方法」等。還有一種表述方式是「讓……」、「論……的發展方向」、「論……的困境與出路」。教育對策研究或教育理想、方案設計只是研究者比較隨意的「設想」、「看法」,而並不為這些設想看法提供系統的論證。實踐研究並不會對為「什麼這樣做」提供批判分析或系統論證。它的主要目的是關注或改進教育實踐本身。

文獻:行動研究:外語師資教育新途徑[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02):48-53+80.

這篇文獻從國際學術背景介紹了這種研究的含義,並根據浙江師范大學的教學實踐提出一套有利於在中國開展的行動研究的實施過程。這是改革現行英語教學法課程的有效途徑,是職業教師自 我提高、自我更新的方法之一。

3.實證研究中的量化研究

文獻: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律與特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02):105-110+160

該文獻運用定量研究的方法 ,三次跟蹤調查了南京大學 1996年入學的英語專業學生可控因素(動機、觀念和策略 )及其關系的變化情況。研究結果表明 ,動機、觀念、策略之間的關系具有較 高的穩定性。動機影響觀念和策略 ,觀念也影響策略。

4.實證研究中的質性研究

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 動。定性研究五個關鍵特徵:(1)自然情境-資料的直接源泉,研究者-工具;質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直接接觸,通過面對面的交往,實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狀態和過程,了解被研究者所處的 環境以及環境對他們產生的影響。(2)描述性的(文字、圖片、現場筆記、照片等);(3)關心過程;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研究者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設計,收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建構理論的方式。因此對研究的過 程必須加以細致的反省和報道。(4)對資料歸納分析;質性研究中的資料分析主要採納歸納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資料的基礎上建立分析類別和理論假設,然後通過相關檢驗得到充實和系統化。(5)「意義」是最關心的事情;質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對被研究者的個人經驗和意義建構作「解釋性理解」,從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的行為及其意義解釋。由於理解是雙方互動的結果,研究者需要對自己的「前設」和「偏見」進行反省,了解自己與對方達到理解的機制和過程。

文獻:《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實施效果的定性研究——用英語開設相關專業知識課程的影響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09):36-40.

該篇文獻通過典型個案,對"用英語開設相關專業知識課程"給英語專業學生造成的影響進行了定性研究。研究表明,"用英語教授相關專知識課程"對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知識面、就業 、學習興趣、綜合素質等產生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同時文中也指出了一些消極影響,得出結論:大力推進相關專業知識課程的教學是必要的,但是,推進相關專業知識課程的教學有必要妥善解 決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師資缺乏與課程協調不當等問題。

5.實證研究中的歷史研究

歷史研究法是藉助於對相關社會歷史過程的史料進行分析、破譯和整理,以認識研究對象的過去,研究現在和預測未來的一種研究方法。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歷史性。在歷史研究中,研究者主體與作為被研究客體的歷史現象之間是一種非共存的歷史性關系,研究者只能在其所處的時代環境中去認識過去所發生的事件。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研究對象是過去發生的教育事件;研究過程為按照歷史的時間順序和空間范圍再現歷史過程。(2)具體性。根據歷史研究的定義,是在豐富具體的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揭示教育現象發展過程中的一切歷史形式、全部豐富內容以及各種相關因素的研究。因此研究者必須把握最能說明問題的具體史料。(3)以邏輯分析方法為主。用邏輯分析方法對歷史事實進行理論概括,能更深刻地認識事物演變的歷史規律性,更深刻地認識那些還處於萌芽狀態、表現模糊不清的東西。

文獻:多元文化主義的起源、實踐與局限性[J].美國研究,2000(02):44-80.

該文獻勾畫了多元文化主義意識形態和實踐自 1960年代以來的演變過程 ,分析了多元文化主義在教育學界、歷史研究、文化批評和社會改革等不同領域內的使用和內涵;在肯定多元文化主義 給當代美國社會帶來了重要而正面影響的基礎上 ,作者也分析討論了多元文化主義的局限性。

㈡ 特殊教育考研內容是什麼

特殊教育學研究生考試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思想政治理論

    • 該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掌握程度,是研究生考試中的必修科目。
  2. 外國語

    • 外國語科目通常包括英語或其他外語,考察考生的外語閱讀、理解和翻譯能力。
  3. 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 教育學原理:探討教育的基本概念、本質、目的和功能等核心問題。
    • 中外教育史:涵蓋中國和世界教育發展的重要階段、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教育的歷史沿革和文化背景。
    • 教育心理學:關注教育過程中的心理因素,如學習理論、智力發展、個性發展和心理健康等。
    • 教育研究方法:側重於研究方法論,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教育評價和質性研究等,幫助考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技能。

這些考試科目不僅考察考生的專業知識,還要求考生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於未來從事特殊教育工作至關重要

閱讀全文

與外語教學研究中的質性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衣服大了如何改小方法視頻 瀏覽:943
治療羊癬病的方法 瀏覽:335
羽絨服怎麼除油漬方法 瀏覽:127
拔雞樅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447
光頭男鍛煉方法 瀏覽:399
幼兒麻疹的症狀和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359
坐炙儀的功效使用方法 瀏覽:917
手機載圖方法有幾種 瀏覽:444
呼吸功能鍛煉方法護理 瀏覽:370
流水噴泉安裝方法 瀏覽:337
地方法院網址怎麼查 瀏覽:320
變頻器電機怎麼測試好壞的方法 瀏覽:989
飼料干物質的測量方法 瀏覽:510
中華蜜蜂鑒別方法 瀏覽:632
家用電故障解決方法 瀏覽:751
活絡康膜使用方法 瀏覽:817
寶寶最快的退燒方法是什麼 瀏覽:236
黃斑裂孔的治療方法 瀏覽:286
人本主義課程理論提倡教學方法 瀏覽:879
手機還有別的關機方法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