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析黨員隊伍現狀
黨員幹部隊伍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作風滑爛閉不強,精神萎靡懈怠。面對紛繁復雜的形勢、不同思想沖擊,一些農村黨員幹部理想信念發生動搖,在是非問題面前把握不準,在利益面前不堅定,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作風方面表現出「四個缺乏」:一是缺乏責任意識。少數村幹部沒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競選村幹部不是為了事業,而是為了家族、為了面子、為了個人利益,上任以後,沒有把心思放在服務群眾、幹事創業上,而是放在搞關系、辦個人事情上,群眾有意見。少數鄉鎮幹部還存在片面追求政績的問題,喜歡抓易出成績,見效快的事,不願意做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對富豪商人前來投資很負責、對百姓辦事不那麼負責,對宣傳鼓動工作很負責,對行動上貫徹落實不那麼負責。二是缺乏進取精神。部分村幹部的思想保守僵化,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事業無追求,工作無計劃,生活無方向,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缺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魄力,村莊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滯後、村民生活低水平徘徊。三是缺乏擔當勇氣。有的工作謹慎有餘,缺乏克難攻堅的勇氣、一抓到底的勁頭,遇到問題踢皮球,遇到矛盾繞道走,副職推給正職,部門推給政府,該自己辦的事情推給別人辦,該馬上辦的事拖到以後辦。有的膽小怕事,怕得罪人,怕丟選票,面對歪風邪氣不敢抓、不敢管,放任自流。尤其個別村發生了不穩定的問題時,村幹部不能勇敢地站出來,以積極的態度化解矛盾,解決問題,有的臨陣退縮,有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態度曖昧,甚至個別人唯恐事情鬧得不大、推波助瀾。有的奉行「明哲保身、不得罪人」的處世哲學,只栽花、不栽刺,當「老好人」,對其他幹部身上的問題不願批評、不敢批評、不真批評。四是缺乏紀律觀念。部分村幹部將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事業或經營上,把管理村務當作兼職,不能堅持正規化辦公,不堅持坐班制度,甚至無作息觀念,隨心所欲,平時主要忙其它,有事叫才去,甚至叫也不去。還有少數村幹部作風軟、散、拖,對上級部署的任務,不積極,不主動,靠鄉鎮包村幹部的指派和協助才去開展工作。個別鎮機關幹部無視工作紀律,在上班時間擅離職守,上網聊天、打游戲、炒股票等現象時有發生。 (二)學習風氣不濃,不能學以致用。主要表現為「三不」,一是不願學。部分農村黨員幹部認為人在基層,只要把具體事情干好就行了,忽視學習黨的理論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把學習當成任務、視作負擔,缺乏動力歷尺和熱情,自學變成不學,集中學變成 「集中聊」。一些鄉鎮領導幹部,對學習也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甚至以工作忙為由逃避學習。二是不真學。少數幹部學習動機是為了應付場面,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不求甚解。有的參加教育培訓,人在心不在,不認真聽講,不做筆記,一堂課下來,腦子里空空如也,學習流於形式。現在村裡都有遠教平台、農家書屋,還有網路、電視等,但個別村應付敷衍,在遠教集中收看日,設備雖開著,但沒有人看;農家書屋圖書不少,但常年鎖在櫃子里,沒人閱讀。三是不會學。主要是理論與實際相脫離,不能學以致用,「空對空」、「兩張皮」。有的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融匯貫通,就生搬硬套,好政策得不到好的執行。學習先進經驗,有的片面強調客觀條件,認為先進經驗雖然好,但與本地條件不適合,不吸收、不借鑒,工作無動於衷、依然如舊;還有的不顧實際情況,照抄照搬,削足適履,造成先進經驗在落實中走樣,帶來負面影響。 (三)工作作風不實,干群關系異化。一些幹部作風漂浮,脫離群眾,使干群關系出現了與「魚水關系」相悖的不良現象。一是萍水關系。個別黨員幹部浮在上面、沉不到一線,身在基層卻不了解基層,很少進普通群眾的家門,群眾一年到頭見不到幹部,相互之間感情疏遠。有的不會講群眾的話,空話套話一大堆,不會與群眾溝通,更不會贏得群眾的真情。有的和群眾表面上和和氣氣,心裡卻隔膜重重,誰也不把誰看成真朋友,進進出出如同萍水相逢。二是蛙水關系。有的黨員幹部平時習慣於發號施令,整天圍著會議轉、拿著文件念、對著電話喊,工作不深入、不具體,不親歷親為和示範帶頭,一旦需要群眾表決或是選舉,才像青蛙一樣跳入水中,與群眾拉關系、套近乎,甚至為達到個人目的,不負責任地亂許願,最終兌現不了,群眾不滿意。有的基層黨組織,特信裂別是一些村黨支部丟掉了「三會一課」等優良傳統,一年到頭不開黨員會,不得不開會的時候,還要給黨員「出場費」。目前,不但黨群、干群存在蛙水關系,就是在個別基層黨組織內部,幹部和普通黨員之間也出現了蛙水關系的不良傾向。三是油水關系。有的幹部「無所事事」,整天昏昏噩噩,什麼也不幹;有的「無所適從」,素質低、能力差,不知幹嘛,嘛也不會干;還有的「無所畏懼」,漠視黨紀國法,為政不廉,利用手中權力謀私利、撈油水,沒有好處不辦事,有了好處亂辦事,與群眾的服務關系變成了純粹的利益關系、金錢關系,幹部群眾如同油和水,你是你、我是我,根本合不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