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做作業的新方法

如何做作業的新方法

發布時間:2025-10-20 04:17:12

『壹』 2020論文(4):談談如何有效設計小學語文作業

作業練習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是課堂內容的提升和綜合,是學科知識的應用和遷移。合理的語文作業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進而使學生在思維、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發展,並形成樂於探究的思維習慣,從而全面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目前,各類學科教學進行深入改革,如何有效的對小學語文作業進行有效設計呢?據我多年的教學實踐,可以從以下五方面進行實施:

一 、作業設計要突顯趣味性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迫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的慾望。」《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出發,選擇有利於學生生存需要的東西,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趣味性作業應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趣味性作業應該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實施:

1、在游戲中做作業

對小學生來說,游戲是他們每個人特別喜歡的一項活動,我們嘗試可以把語文作業熔鑄在學生的課外游戲中,讓孩子通過玩游戲從而有效地完成作業。比如,學習如何找近義詞,可以設計「找朋友」的游戲,讓學生通過在給定的幾十個詞語中,快速找到要找的詞語來,這種方法,不但可以培養孩子敏捷的思維能力,而且讓孩子從樂趣中愛上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學習其實就是教師如何開啟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2、在繪畫中做作業

語文這門課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好多老師產生一個誤區,認為語文不應該布置繪畫類的作業,這是有偏見的。比如,一首古詩學習後,為了拓展詩人的寫作意境,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繪畫類作業,即根據詩句意思畫一幅畫,孩子在繪畫的過程中,不得不對詩句意思及整首詩的意境進行回味。繪畫類作業對小學生來說,直觀性強,孩子特別喜歡。

3、在情景中做作業

有些課文故事內容便於學生進行話劇表演,我們可以讓孩子回家後和爸爸媽媽或者和爺爺奶奶演一演。比如學習了《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後,可以布置分角色表演的作業,讓孩子回家後和家人演一演。

二、作業設計要體現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語文這門學科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在語文作業的設計中,特別要體現語文的生活化特質。

1、注重生活的直觀性

孩子的世界特別簡單,我們在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要側重於生活的直觀性。比如,學習了《慈母情深》一課後,我們可以給孩子設計這樣的家庭作業:(1)媽媽為了我,做了那些事讓我刻骨銘心?(2)從媽媽所做的這些事情中,我該為媽媽做些什麼事?(3)寫一首童詩,體現慈母情深。通過這類作業,讓孩子從自己身邊特別關注媽媽的辛勞和付出,從直觀行為中感受母愛。

2、強調生活的豐富性

現在的語文教學特別注重於大語文觀,即語文回歸生活觸及社會。有些人認為不應該把孩子及早地帶入社會,但我覺得可以讓孩子了解周圍一些簡單的社會現象。比如,學習了《太陽》一課後,我們就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關於太陽知識的調查習題。「太陽表面溫度是多少?太陽體積有多大?太陽為什麼看起來那麼小?太陽和地球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假如沒有太陽,世界會是什麼樣子?你還了解到有關太陽的那些知識?」這些問題的設計,促使孩子上網查閱,有些需要孩子向長輩請教。通過這樣的學習,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作業設計要具有層次性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就是要尊重孩子學習的差異性。」不錯,一個班級有幾十個孩子,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差異性是在所難免的,我們在對孩子布置作業時必須要有層次性。我平時給學生布置作業,分為三類,即難、中、易。班級的尖子生就做難題,拓展他們思維的深度;班級學困生就做容易做的題,以便培養這類學生愛學習的興趣。中間學生適宜做中等偏上的作業。作業分層設計,有利於班級每一個學生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訓練和發展。

作業設計的層次性,特別要注重以下兩點:

1、查閱審批要到位。不同層次的作業會增加老師的工作量,本來一次性就可以把作業訂正過去,現在作業分層次了,老師就不得不分層次訂正。這里,我們可以採取以優補差即讓尖子生批閱學困生的作業,中間那部分學生的作業老師就可以批閱。這樣學生帶學生,有利於學困生向尖子生學習,老師的工作量隨之減輕。

2、習題設計要科學。我們有的老師總是怕麻煩,設計作業時不研究,不是學困生做得題太難,就是尖子生做得題過於簡單。這就需要老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精選習題。

四、作業設計要彰顯實踐性

我們一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在生活中去應用,應用當然離不了一個實踐問題。語文作業的每一次設計,我們從理念上必須要突出一個實踐性特質。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有用,只有這樣,我們設計的作業才有效。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彰顯實踐性,必須抓住以下三點:

1、以語文實踐性作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語文實踐性作業由於沒有基本的模式約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集體智慧自由地完成作業,為學生提供了積極參與和自主探究的實踐過程。豐富的實踐過程中,蘊藏著眾多的創新因素,學生必須創造性地進行探索實踐,這樣就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提高,創新潛能得以挖掘。比如,教學《少年中國說》一課後,我們就可以帶領孩子們去參觀紅色革命基地,尤其特別深入地查閱有關梁啟超這個人的歷史,從而激發孩子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勤奮學習,成為祖國有用人才。

2.以語文實踐性作業為學生開發自由探索的空間。實踐性作業因其形式的多樣、內容的廣泛和可伸縮性,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展的空間。每位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知識能力與生活經驗,結合自身的條件選擇練習的內容。在靈活、自主的氛圍中,他們的潛能得到開發,個性特長得到發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勤於實踐、善於生活的能力。學習《四季之美》一課後,讓學生查閱有關資料,了解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特點,從而為解讀本課主題思想做好鋪墊。

3.以語文實踐性作業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傳統的作業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而實踐性作業需要進行觀察、操作、製作、調查、分析、歸納和整理等等,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同時,語文實踐性作業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一次語文實踐活動可能要涉及許多語文以外的知識,並需要合理地運用這些知識實現實踐活動的目標。另外,由於語文實踐性作業已經跨出了課堂,僅僅依靠思維能力是無法完成作業的,還必須通過與人交流、尋求合作等活動方式來完成,因此,能夠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五、作業設計要強化針對性

由於小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不強,我們在進行語文作業設計之前,必須要明確本次作業訓練的目標。據我觀察,有好多老師給孩子布置作業隨意性很大,這是不利於孩子知識系統建構的。語文作業設計,這一次和上一次不能雷同,不要總讓孩子重復做作業,這樣,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愫。在語文作業設計中,強化針對性特別要注意以下三點:

1、作業的針對性要突出一個「新」字。我曾經遇到過一個老師,他每次布置語文作業,總是抄寫生字三遍,詞語三遍,比如上到第十課了,還要求學生抄寫第一課的字詞,當我問他這么做的理由時,他說「熟能生巧」嗎,反復抄寫自然就會熟記於心。一次,我親自看看孩子們的抄寫情況,倒讓我大吃一驚,錯別字很多。看來,抄寫次數多了,不一定就書寫熟練。這里,我就悟出一個道理:語文作業的設計要突出一個「新」字,也就是有針對性地就當天教學內容設計作業,作業設計的跨度不能太大。當然,過一兩個月回頭重溫還是可以的。

2、作業的針對性要突出一個「實」字。有的老師擔心家長有意見,給孩子們設計布置作業時,華而不實,我們布置作業,在有針對性的前提下,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設計作業。作業練習是為了解決問題,布置作業不要貪多,而要精選習題,題題擊中問題的要害。讓學生的作業成為孩子反饋學習的晴雨表。

3、作業的針對性要突出一個「活」字。抄寫生字五遍,這類作業就很死板。如果把抄寫生字設計成填空題或者摘桃子、找朋友的游戲活動,這就要比抄寫有效的多了。據我多年體驗,一些老師之所以做不到作業之「活」,關鍵存在於一個「懶」字擋道。作業設計活用,要做到手腦並用,從作業的趣味性、靈活性中突出作業的「活」的特質。

閱讀全文

與如何做作業的新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4x37x5的簡便方法 瀏覽:296
定製衣櫃門套安裝方法 瀏覽:414
做衣服用電機方法視頻 瀏覽:458
比例是運用了什麼思想方法 瀏覽:396
樓梯彎頭度數計算方法 瀏覽:949
安全提籃使用方法 瀏覽:533
如何做作業的新方法 瀏覽:657
帝王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200
基礎梁設計處理的計算方法 瀏覽:292
打啤酒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250
藍牙連接有線路由器的方法 瀏覽:945
學英語的方法和技巧答案 瀏覽:824
辦案區防撞軟包安裝方法 瀏覽:582
防雷接地裝置計算方法 瀏覽:609
臨床化學檢測多用什麼方法 瀏覽:253
催乳按摩方法圖片 瀏覽:233
地彈簧門安裝方法圖片 瀏覽:742
斗獸棋開局4種方法是什麼 瀏覽:21
齲齒的矯正方法有哪些 瀏覽:995
整理自己的手機使用方法 瀏覽: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