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決明子在什麼季節生長
決明子種子的種植季節一年就只有一次,屬於春播植物。但是具體的種植時間還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來決定,而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一樣的。這類植物一般都種植在我國的南方地區,但是具體時間也是有區別的,像我國的廣東地區一般4月上旬就可以種植了,而安徽的地區則是需要到5月才能種植的,這是有很大差異的。每個地方因為地理位置不一樣,會導致氣候條件存在一定差異,最終導致播種時間不同。
② 為什麼植物選擇春季生長
為什麼植物選擇春季生長?
每當嚴冬逝去,溫暖的春風吹拂大地之時,地球上的植物就開始競相復甦,長枝抽葉,呈現出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這已成為老幼皆知的自然現象。但是,如果要深入地解釋為什麼植物選擇在春季生長的問題卻不那麼容易,就連專門從事植物生理學研究的科學家們也頗感棘手。
在幾百年之前,人們認為植物之所以在春天生長,是受外界環境所決定的,一旦氣候變冷時植物便進入休眠階段,當春回日暖後自然而然地開始了新的生長。但隨著植物生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發現,導致植物春天生長並不僅僅是溫度一個因素,還有其他重要因素。近代的許多學者們認為,除了外界環境的條件變化之外,更主要的也許是由於植物本身的遺傳特性所引起的,但這究竟怎樣加以解釋呢?
長期以來,許多學者在這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新發現,使原先模糊不清的問題漸趨明朗。美國植物生理學家利奧波德和澳大利亞植物生理學家克里德曼,在他們的專著《植物的生長和發育》一書中闡述了植物如何能知道春天來臨的生理機制。他們認為,秋末時溫帶植物由於日照時間縮短,使多年生植物體內產生高濃度的脫落酸,以抑制DNA合成RNA,從而誘導形成休眠芽。導致植物擺脫休眠狀態的關鍵因素是長日照和低溫的影響。因為長日照會刺激休眠芽中的葉原基,使植物體內的脫落酸水平下降,赤黴素含量增加。在赤黴素的刺激作用下,一些能打破休眠以及萌發所必需的酶開始合成,而且合成RNA的禁箍也慢慢得到解除,從而促使了蛋白質的合成;在另一方面,低溫作用會使植物的休眠芽或種子細胞的原生質的水合度增大,使其膠體狀態發生改變,從而使所含的水解酶和氧化還原酶進入活動狀態,促使有機物的轉化和呼吸作用增強,從而導致植物具備了萌發的內部條件。當環境的溫度、水分、光照條件一旦符合生長需要,植物就會立即生長。而植物打破休眠所需的日照和低溫條件與自然季節恰好一致,這也許是植物在進化過程中,對相對穩定的季節變化所形成的一種主動適應性。
以上的理論受到大多數學者的贊同,但是在1982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兩位學者:格蘭姆博士和莫法斯博士,在研究植物細胞遺傳物質時發現,各種植物的細胞遺傳物質存在著令人迷惑的巨大差異,而這些差異又往往與它們的生長季節有聯系,為什麼不同種的植物細胞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棗一種遺傳物質)數量差別如此之大呢?這會不會與植物選擇春季生長的問題有關呢?
於是格蘭姆和莫法斯兩位博士選擇了162種植物,對它們的細胞中的DNA數量進行仔細測量,並與這些植物各自的生長萌發的季節時間作了對照,結果發現,含有最大數量遺傳物質的種類,往往包括春季發芽最早的那些植物。為此他們提出一個新穎的論點,認為植物選擇什麼樣的季節生長,其主要原因也許與植物細胞中的DNA數量差異有關。
為什麼這樣認為呢?他們在解釋時說,有一些植物由於細胞中DNA食量大,單靠細胞的生長就能在生長季節早發芽。而DNA數量較少的植物就必須依靠細胞分裂發芽的過程,由於細胞分裂的速度隨著周圍溫度增高而加快,這種植物通常必須等到春季的晚些時候才能發生大量新芽。他們在調查研究中還發現,在熱帶或乾旱條件下生長的植物跟溫度較高地區生長的植物一樣,一般僅具有少量遺傳物質,而含有大量DNA的植物多數在地中海氣候下生長。目前,關於植物為何選擇春季生長的問題還在進一步的探索之中,各種解釋其生理機制的理論尚不能斷定誰是誰非,一切將有待於今後的研究才可以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