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某種食物中含黃麴黴素,用最簡單的方法怎麼檢測
薄層分析法(TLC)、液相色譜法(HPLC)、酶聯免疫法(ELISA)、毛細管電泳法(CE)、熒光光度法(IA C/S FB)。
1、薄層分析法(TLC)
TLC法是檢測黃麴黴素最為經典的方法,也是以前最為常用的方法,至今仍為一些檢測機構所用,也是一種國標方法。其原理是針對不同的試樣,用適宜的萃取溶劑將黃麴黴素從試樣中萃取出來,經柱層析凈化後,再在薄板上展開後分離。
5、熒光光度法(IA C/S FB)
IA C/SFB法也是一種常用的國標方法。該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各種黃麴黴素的熒光特性差異用熒光光度計測定試樣中黃麴黴素的含量。
該方法對檢測人員身體健康無危害,檢測速度迅速,靈敏度高,適用於大量試樣檢測,且定量准確,但檢測費用較高,需要配置專用設備,且不能對單一的毒素進行檢測。
(1)食物的研究方法就是這么簡單擴展閱讀:
黃麴黴毒素的毒性有三種臨床特徵: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
其致癌特點是:致癌范圍廣,能誘發魚類、禽類,各種實驗動物、家畜及靈長類等多種動物的癌症,除主要誘發肝癌外,還可誘發胃癌、腎癌、直腸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腸等部位的腫瘤,亦可導致出現畸胎。因此許多國家都制定了有關食品中黃麴黴毒素限量標准。
『貳』 膳食調查常用方法
膳食調查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稱重法、24小時回顧法、膳食日記法、食物頻率問卷法和化學分析法。
稱重法是一種通過稱量被調查對象每餐食物攝入量,進而計算每人每日營養和能量攝入量的調查方法。這種方法准確度高,但操作復雜,適用於集體食堂或家庭。例如,在家庭中進行稱重法調查時,需要記錄每餐各種食物的生重和熟重,以及剩餘食物的重量。
24小時回顧法是通過詢問被調查對象過去24小時內攝入的所有食物種類和數量,來了解其膳食攝入情況。這種方法簡便易行,適用於大樣本調查。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依賴被調查者的記憶,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
膳食日記法是要求被調查對象記錄一段時間內每日攝入的所有食物種類、數量和烹飪方法。這種方法能反映被調查者長期的膳食習慣,但同樣受到被調查者記錄准確性的影響。
食物頻率問卷法是詢問被調查對象在指定時間內攝入某種食物的頻率和數量。這種方法可以評估被調查者的膳食結構和營養素攝入情況,適用於大規模人群調查。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依賴被調查者的回憶,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化學分析法是通過實驗室檢測被調查對象攝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含量,進而評估其膳食攝入情況。這種方法准確度高,但成本也相對較高,適用於對特定人群或特定食物進行深入研究。例如,在研究某種新型食品的營養價值時,可以採用化學分析法來檢測其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