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王陽明論道德教育教學方法

王陽明論道德教育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0 10:58:36

⑴ 王明陽教育思想

一、「致良知」的教育作用與目標論
陸提出「心即理」的思想,認為仁義禮智等「天理」是「根乎人心則塞乎天地。」王守仁繼承了這一思想,認為「理在本心」,而非心外,從這一觀點出發,闡述教育作用。他認為「理」就是「心」,「心」是無地萬物的起源,也是主宰。「心」即世界,無所不包。「心」與「理」合而為一,不可分離。世上不存在離開人的主觀認識而獨立存在的客觀規律。故教育的作用就是「不假外求」、「求理於吾心」,直接了當地向內尋找,到內心中去體認。
王陽明又把人心中的「天理」叫做「良知」,他認為「良知」是「心」的本質,一切事物及其規律都包括在「良知」之中。先天的、不教自能的封建道德觀念和品質都包括在「良知」之中,這個「良知」在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中始終存在著,既不會減少,也不會丟失,但都可能被蒙蔽。他認為「致良知」的具體方法是「格物」。
王陽明的教育作用論,要求人們向內心去尋找先天存在的道德,以「心學」觀點來論證教育作用,讓人們把封建道德看成是自發的而非強制的,內在的而非外加的,使人更易接受倫理道德的束縛。所以,這種理論是明代中葉社會危機和教育危機的歪曲的反映。曾國藩、蔣介石都曾吹捧過王守仁「致良知」說,認為這是「求學作事」之根本。青年時代的毛澤東、郭沫若也曾受過王守仁的影響。
二、隨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則
含三層意思。其一、量力而行(施教)。他認為良知人皆有之,愚夫愚婦與聖人同,但人之資質不同,聖人與常人不同,聖人之間亦不同,猶金之分兩有輕重:「堯舜猶萬鎰(yi,約20兩),文王、孔子猶九千鎰,禹、湯、武王猶七八千鎰。」教學應從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逐步提高和加深,不可貪多圖快,這樣才能防止「食而不化」,還會使學生有自得之美。如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餘,則無厭若之患,而有自得之美。」(《傳習錄》中)可見已不局限於孟子「盈科而進」的比喻,而是與學生不同年齡的生理、心理特點聯系起來,這是對教學思想的貢獻。
三、兒童教育論
這是其教育思想中比較精彩的部分。王守仁十分重視兒童教育,他從「致良知」的要求出發,認為兒童時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應從兒童時期開始。
(1)批判現狀:當時學校教育中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現象十分嚴重,教育方法很機械,教育手段也很粗暴。他說:「若近世之訓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若待拘囚。彼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讎而不欲見,窺避掩復以遂其嬉遊,設詐飾詭以肆其頑鄙,偷薄庸劣,日趨下流。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為善也,何可得乎?」 教師每天只是督促兒童讀句子、背課文、摹仿寫字和作詩文,檢查責備兒童的行為舉止,而不知道應對兒童用禮來教導,曉之以理。只是想使兒童聰明,但不知道應在道德禮儀上養成兒童的善行。教師經常鞭撻兒童,有時甚至用繩索捆縛來壓制和折磨兒童。所以有些兒童把學舍看作是監獄,把老師看作是仇人,不肯上學,經常逃學,搗蛋撒謊,只顧遊玩而不思學習,以致學無長進。
(2)順應性情、激發興趣。王守仁堅決反對這種錯誤的教學方法。他針對當時兒童教育中的弊病,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張。王守仁認為,教學要注意兒童的年齡特點。他說:「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矣。」(同上)兒童的性情總是喜歡嬉遊,而怕拘束與禁錮,就象草木剛剛萌芽,順應它就會發展,摧殘它就會衰退。所以他主張採取使兒童「趨向鼓舞」和「中心喜悅」的積極教育方法,才能使兒童的學習日有長進,就如春風時雨被及於草木一樣,盎然生意,而不是冰霜剝落,生意蕭條。
(3)在教學內容上,王守仁主張給兒童以歌詩、習禮、讀書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兒童的思想和性情。一是「誘之詩歌」,他主張以唱歌吟詩的方式來教,這樣不僅能激發他們的志向,而且還能消除他們的頑皮,使其多餘的精力有發泄的機會,也能解除兒童內心的愁悶,使他們開朗活潑起來,並能適度地表達其情感。二是「導之習禮」,他主張以學習禮儀來教育兒童,使兒童養成一定的禮儀習慣,而且還能通過禮儀動作,「動盪血脈」,鍛煉身體,健壯體魄。三是「諷之讀書」,他主張通過讀書,開發兒童的智力,增加兒童的知識,同時還能「存心宣志」,形成兒童的一定的道德觀念和理想。此外,王守仁認為還應有「考德」這門課,並作了具體規定。要求每天清晨,檢查兒童在家裡、在街坊中的言行心術、愛親敬長、步趨禮節、忠信篤敬等做得如何,要婉轉地加以誨諭,開導,然後再就席授業。這有利於從小訓練其道德行為習慣。

⑵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內容怎樣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范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學說既針對朱熹,也不同於陸九淵。朱陸都主張知先行後。王守仁反對將知行分作兩截,主張求理於吾心。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個功夫的兩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人在內在精神上下工夫;另一方面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練,要言行一致,表裡一致。但他強調意識作用的結果,認為一念發動處即是行,混淆了意識活動同實踐活動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克服"一念不善",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是一種講內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義道德修養學說。他所謂不曾被私意隔斷的知行本體,就是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的良知,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慾,存天理"的工夫。他聲明:"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⑶ 王陽明悟道:天理即人慾,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他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他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高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高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說,封建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封建道德規范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針對朱學而發,與朱熹的思想對立。程朱理學包括陸九淵都主張「知先行後」,將知行分為兩截,認為必先了解知然後才能實賤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為了救朱學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深化了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的關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後行的弊病,但是同時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說中的知識論成分。王守仁的觀點雖然有利於道德修養,但忽略了客觀知識的學習,這就造就了以後的王學弟子任性廢學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歸於王學的弊端。

知行合一給我們的啟示是,所有的成功都來自行動,只有行動才能改變你自己。

⑷ 王守仁的教學方法和原則有哪些

閱讀古人智慧

一、人物簡介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故學者稱其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釋道,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晚年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謚文成,故後人稱其為王文成公。

二、教育思想

(1)「致良知」與教育作用:

王陽明繼承孟子的「內發說」提出「致良知」的學說,要求人們憑借自身所有的「是非之心」克服利慾。將「格物」理解成「格心」,要求把私念私慾一一追究搜尋出來,要求人們懂得知與行是合一的。正因為「良知」人所固有,作為知識和道德增長的教育過程,本質上是幫助「心體」展開、發育的過程。他以養育嬰兒和種樹為喻,指出教育與這些一樣,就是使其隨時擴充,但要把握好分寸。

(2)「隨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則:

認為兒童處於一個重要發展時期,精力、身體、智力等各方面都在發展過程中。教學必須考慮到這個特點,兒童的接受能力發展到什麼程度,便就這個程度進行教學,不可逾越,教學若不考慮學者學習基礎、接受能力,不但不能教好,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把這種量力而教的思想稱之為「隨人分限所及」。 體現在個體身上就是循序漸進,體現在不同個體之間即因材施教。

(3)論教學:

1)教學內容:

為了實現教育目的,他認為凡是有助於「求其心」者均可作為教學內容,讀經、習禮、寫字、彈琴、習射無不可學。

2)教學原則和方法:

① 知行並進,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以致良知為標准,知是知天理,行也是要行天理,人只要切實的去掉人慾,保存天理就自然達到知行合一;

② 自求自得,要達到自求自得,必然採取獨立思考的辦法,提倡懷疑,不盲目迷信書本、聖賢,形成自己的

觀點而不輕易受別人左右;

③ 循序漸進;要求在教學上要顧到學者的心理發展水平;

④ 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資質、個性、長處給以不同教育。

(4)論兒童教育:

首先,他批評當時兒童教育的失誤:重機械記憶,不重啟發思維;重消極防範,不重積極誘導;普遍採用體罰,摧殘兒童的身心,致使兒童厭惡學習。

其次,他從良知說出發,認為樂是心中本體,教學必須引起兒童的樂學情緒,要求教育兒童從積極方面入手,要用培養、誘導、順應兒童性情,鼓舞兒童興趣方法進行教育,總之要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特點。

第三,兒童教育的內容是「歌詩」,「習禮」和「讀書」。

第四,他強調「隨人分限所及」,量力而教。

王守仁的兒童教育思想,雖然其目的是為了向兒童灌輸封建倫理道德,但是他反對「小大人式」的傳統兒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體罰等教育手段,要求順應兒童性情,根據兒的接受能力施教,是他們在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等主張,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義傾向,具有歷史性的影響。

⑸ 明代大儒王陽明,在教育方面有什麼主張和貢獻呢

這位歷史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明朝一哥”,配享孔廟的一代大儒,一生就是傳奇不斷:為官造福一方,為將平亂建功,親手開創的“陽明心學”,更是火遍東亞五百年。但能與這些傳奇相媲美的,還有他另一個無可爭議的身份:中國古代頂級教育家。

在一生的縱橫捭闔里,這位大儒最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講學事業。從流放貴州龍場的艱難歲月,到天泉論道的榮耀時刻。他倔強的身影,總是牢牢扎在講台上。一生嘔心瀝血,培養出諸多英才,這才撐起了強大的陽明心學,並從此薪火相傳。

而比起這為國育賢的貢獻來,王陽明更超越歷史的,卻是他閃光的教育理念。即使拋卻那些深邃的理論,只聽他下面五句犀利的吐槽,哪怕放在今天中國孩子身上,依然有著指路般的意義。


這種教育環境,叫孩子們把老師學校,當做仇人監獄,豈不是是倒逼著孩子們學壞?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算科場登第,人格也早已扭曲。那該怎麼辦?同樣是王陽明的文告里,也是一語中的:孩子們的性格成長,就像草木萌芽,首先要有陽光雨露般的成長環境。所以就要“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開開心心的學習,才有育人成才。

“吐槽”2: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後世記誦詞章之習起,而先王之教亡。

如果說上面一句吐槽,王陽明還是感慨明朝當時的教育方法太坑,那麼這一句,他就痛心更坑的事:學生們道德觀的崩塌。

⑹ 王陽明的「心學」理論是什麼談談他對學前教育的影響。

王陽明的心學理論,正如他自己所說的,用四句話就可以闡述: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我們的心本來是沒有善也沒有惡的,首先是起心。起心之後就有了識別的善惡之分。

王陽明所有的理論都是圍繞「無善無惡」和「起心」來展開的。

王陽明當年所受的教育是儒家思想的教育,他的心學理論也是用儒學來表述的,當然了,也只有這樣當時的人才能接受,才能更好的理解。

王陽明所提倡的「知行合一」,其實就是展現出來的禪學。還有「致良知」其實就是佛學中講到的菩提(菩提:智慧、境界.)。

一、王守仁的教育理念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王守仁的教育理念在當時科舉至上,學校重知識記誦,輕全面發展的情形下提出和實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精華所在,他的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的幾個方面內容:

(一)注重兒童全面發展

他除了重視開設傳統的「讀書」課程來發展兒童的智能外,還倡議開設「歌詩」、「習禮」和「考德」等內容。

(二)依據兒童特點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現代心理學認為,兒童的有意注意穩定性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而分散、轉移,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很短,對新鮮的事物非常感興趣,只是一味的讀書學習對幼兒來說簡直是太枯燥乏味;兒童同時又是好動的這是兒童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所以在課程的安排上要有張有弛、動靜交替、不斷變化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做到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協調。

(三)注重兒童個體差異

人的個性千差萬別,所以教育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適當的引導。「聖人教人,不是個束縛他通做一般,只是狂者便從狂處成就他,狷者便從狷處成就他,人之才氣如何同得?」 在兒童教育中,王守仁非常注重兒童的個體差異,他認為資質不同,教學要因人而異。

(6)王陽明論道德教育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內涵有三個要點:

第一,知行只是一個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謂「工夫」,就是認知與實踐的過程。

第二,知行關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發點,是指導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歸宿,是實現知的,而真切篤實的行已自有明覺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徹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達於至善,這實質上是個道德修養與實踐的過程。

顯然,王陽明所謂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謂「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的道德實踐。可以說,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在本質上是集道德、倫理、政治於一體的道德人文哲學。

⑺ 試簡述王守仁順自然的教育主張

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是明代中時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因他曾在紹興城外的陽明洞讀書講學,自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

「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論
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
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系,
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個工夫
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有知在即有行在,有行在即有知在,知不離行,行不離知,兩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不可分割。他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只說一個知,己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己自有知在"。"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後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失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並進之說。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他把知行合而為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行中有知,知中有行,行在知在,知在行在,相互包含,彼此融通。這就混淆了知行界限,否定了知行的本質區別,否定了知行的對立統一關系,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因為知和行畢竟屬於兩個不同的范疇。他把屬於思想意識范疇的"知"當作"行",以知代行;又把屬於實踐和實際范疇的"行"當作"知",以行代知。結果把知行混淆,使知行關系模糊了。 但從道德教育上看,他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高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高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 "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銷行以為知
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說,封建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封建道德規范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說,"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他的意思是說,我心中的"良知"向外發動,表現顯露出來就是"行","良知"發動時的主觀意念、情感、動機等都可以叫做"行"。他有時還把一個人學習時的真切篤實的態度也叫做"行"。這種以「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即是以知為行,以不行為行,銷行以為知。為了論證以知為行,他說,"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意思是說,
看見美色是知,愛好美色就是行;聞惡臭是知,厭惡惡臭就是行。見好色與好好色、聞惡臭與惡惡臭,是同時發生的,因而知和行是合一的。

為了貫徹他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他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道德教育方法。
1、靜處體悟
所謂"靜處體悟",實際上是靜坐澄心,反觀內省,擯去一切私慮雜念,體認本心,這是董仲舒"內視反聽"與陸九淵 "自存本心"思想的繼承與發展,也是佛教禪宗的面壁靜坐、"明心見性"思想的影響。如他所說:"前在寺中所雲靜坐事,非欲坐禪入定,蓋因吾輩平日為事物紛孥,未知為己,欲以此補小學收放心一段工夫耳"。他否認了"坐禪入定"的影響,卻正是受了"坐禪入定"的影響,這是正統理學家的一貫手法。
2、事上磨煉
王守仁認為如果一味追求靜坐澄心,容易使人"喜靜厭動,流入枯稿之病",或者使人變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漢", "才通些子事來,即便牽滯紛擾,不復能經綸宰制"。因此,他又提出「事上磨煉"。他說,"人須在事上磨煉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他這里說的"在事上磨煉」,亦即"就學者本心日用事為問,體究踐履,實地用功",是指通過"聲色貨利"這些日常事務,去體認"良知"。他反對離開事物去談"致良知」,認為在口頭上談"致良知"是無意義的,"離了事物為學卻是著空"。他主張道德佳養要緊密同日常生活聯系,"在事上磨煉。,才能落實 "知行合一"。
3、省察克治
王守仁還繼承與發展了儒家傳統的 "內省」、"自訟"的修養方法,提出"省察克治"。他說,"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索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他還說: "克已必須要掃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則眾惡相副而來"。他這時進一步發展了傳統的"克己內省"思想,強調了"拔去病根次"斬釘截鐵久"掃除廓清"一毫不存".在他看來, 如果在修養過程中,若不能用他所說的"天理"戰勝"人慾,即使剩下一絲一毫,那麼,其結果必將是前功盡棄,"眾惡相副而來"。我們可以從王守仁的唯心主義的道德教育思想中,看到他深刻地認識到兩種道德觀斗爭的重要意義,這對我們仍是有啟發的。
王守仁說:「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主張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和檢察,自覺克制各種私慾。很清楚,這是對儒家傳統的「內省」、「克已」修養方法的繼承和發展,其中所包含的強調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的合理因素,是可以批判地吸取的。
4、貴於改過
王守仁認為人在社會生活中總會發生這樣或那樣一些違反倫理道德規范的過錯,即是大賢人,也難以避免。因此,在道德修養中,不貴無過,而貴改過。他說:「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故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雖然,要能改過,首先必須對過錯要有認識,表示悔悟,但悔悟並不就是改過。所以,他又說:「悔悟是去病之葯,然以改之為貴。」這種「貴於改過」的主張,體現了王守仁在道德教育中的求實精神和向前看的態度,是可取的。

論兒童教育:"順導性情"的童蒙教育論

王守仁十分重視兒童教育,他從"致良知"的要求出發,認為兒童時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應從兒童時期抓起。
一)揭露和批判傳統兒童教育不顧兒童的身心特點 二)兒童教育必須順應兒童的性情
三)兒童教育的內容是「歌詩」、「習禮」和「讀書」 四)要「隨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王守仁認為兒童時期正處在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兒童的精力、身體、智力等方面都在發展過程中,即所謂「精氣日足,筋力日強,聰明日開」。因此,教學必須考慮到這個特點,兒童的接受能力發展到何種程度,便就這個程度進行教學,不可躐等。他把這種量力施教的思想,概括為「隨人分限所及」。他說:「我輩致知,只是各隨分限所及。„„與人論學,亦須隨人分限所及。」
1、頂應性情與鼓舞興趣
王守仁認為,教學要注意兒童的年齡特點。他說:"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條,日就枯稿矣。"一般來說,兒童的性情總是喜歡嬉遊,百怕拘束與禁錮,就象草木剛剛萌芽,順應它就會發展,摧殘它就會衰退。所以他主張對兒童的教育必須依據這個特點來進行,採取使兒童"趨向鼓舞"和"中心喜悅"的積極教育方法,才能便兒童的學習日有長進,就好像春風時雨被及於草木一樣,盎然生意,而不是冰霜剝落、生意蕭索。
2、自求自得與獨立思考
王守仁認為學習必須獨立思考,強調自求自得,反對崇拜偶像、盲從教師的學習方法。他說,"君子之學求以得之於其心"。他認為如果兒童的學習就是有效的;反之,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知識。因此,教師地教學中應引導兒童"各得其心",而不能以兒童的所謂幼稚,去壓抑、束縛兒童的思維。他主張從小培養兒童獨立思考,不盲從,使之"深入心通",長大後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而不輕易受別人左右。他說:"夫學貴得之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他這種強調自求自得、獨立思考、勇於懷疑、不盲從迷信,不人雲亦雲的精神是很突出的。他認為學習與其旁人"點化"不如自己"解化"。他反對朱熹"為學之道在窮理,窮理之要在讀書"的觀點,認為"六經之實"都在"吾心"之中,單*讀書是不行的,必須考之於心。 "求之於心"是根本,讀書只是尋求工具尋找方法而已,猶如玻人需要拐杖,只是為了幫助走路一樣。反對盲從典籍,提倡獨立思考,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特色。
3、循序漸進與因材施教
王守仁認為教學必須注意循序漸進,兒童學習應從現有基礎出發,逐漸加深,沿著他"精氣日足,筋力日強,聰明日開"的順序發展。一個人從嬰兒到成人有其發展的階段性,比如
種植樹木,須栽培得宜,"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兒童的接受能力達到何種程度,便就這個程度進行教學,不可說等。既不能要求過高過急,也不能停留在固定的低水平上。如果不顧兒童的接受能力,把大量的高深的知識灌輸進去,就會象用一桶水傾注在幼苗上把它浸壞一樣,對兒童有害無益。

他認為人的資質是不同的,施教須"隨人分限所及",因人而異不可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們"益精其能",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他說:"人的資質不同,施教不可說等,中人以下的人,便與他說性說命他也不省得,也須慢慢琢磨他起來。"教學應注意各人長處短處。譬如良醫治病,目的在治病,並不是有一定的方劑,不問是何癥候,必使人人都吃這一劑葯,教學亦須與治病一樣,要注意因人施教。
總之,他認為兒童的個性是存在差異的,每個人的自然稟賦也不一樣,所以教學方法也應該因人而殊,不能用同一方法。他堅決反對用一個模型去束縛兒童,需主張通過教學發展每個兒童不同的個性。
在教學內容上,王守仁主張給兒童以"歌詩"、"習禮」與"讀書"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兒童的思想和性情。
(1)"誘之詩歌":他主張以唱歌吟詩的方式來教育兒童,這樣有僅能激發他們的志向,而且還能消除他們的頑皮,使他們多餘的精力有發泄的機會,也能解除兒童內心的愁悶和煩惱,使他們開朗活潑起來,並能適度地表達其情感。
(2)"導之習禮":他主張以學習禮儀來教育兒童,這不但能使兒童養成一定的禮儀習慣,而且還能通過"周旋揖讓"、"拜起屈伸"等禮儀動作,"動盪血脈"、"固束筋骸",達到鍛煉身體、健壯體魄的作用。
(3)"諷之讀書",他主張通過讀書,開發兒童的智力,增加兒童的句識,同時還能"存心宣志",形成兒童一定的道德觀念和理想。
此外,王守仁認為還應有"考德"這門課,並作了具體規定。要求每天清晨,檢查兒童在家裡,在街坊中的"言行心術"及 "愛親敬長"、"步趨禮節"、"忠信篤敬"等做得如何,要婉轉地加心誨渝、開導再就席授業。這有利於從小訓練兒童的道德行為習慣。

閱讀全文

與王陽明論道德教育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娶媳婦難解決方法 瀏覽:536
可支付月數計算方法 瀏覽:255
絕緣電阻測量有哪些測試方法 瀏覽:589
亞布力的訓練方法 瀏覽:138
排肝膽毒最有效有什麼方法 瀏覽:421
如何快速了解足球的方法 瀏覽:46
如何寫作文的方法和技巧教案 瀏覽:896
大便刺痛出血怎麼回事解決方法 瀏覽:343
快速提高性能能力的方法 瀏覽:835
網球運動注意力訓練方法 瀏覽:243
手指發黃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934
西安工資拖欠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334
安卓設置鍵盤快捷鍵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10
松樹根部的鑒別方法 瀏覽:330
樺樹茸粉怎麼食用方法 瀏覽:802
背背佳的使用方法 瀏覽:58
400元電度計算方法 瀏覽:998
年休假規定計算方法 瀏覽:169
47歲晚上失眠有什麼方法 瀏覽:30
手滑式手機使用方法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