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治療痹症有哪些好的方法
除了針灸,還可以結合推拿、刮痧、拔罐、熏蒸等中醫的物理療法。
不論何種痹證,除針對病因施治外,均應輔以通經活絡法。臨床表現以肢體關節、肌肉筋骨疼痛、麻木為特點。常用中葯:風濕熱痹用秦艽、稀簽草、絡石藤、金銀藤;風寒濕痹用松節。另外,根據疼痛、麻木部位可選用適宜引經葯。上肢用羌活、川芎、姜黃、桂枝、桑枝、下肢用牛膝、木瓜、防已、木通;頸項用葛根;腰脊用寄生、狗脊、杜仲;全身用雞血藤、金銀藤。
Ⅱ 中醫里「痹症」需要怎樣治療方式
痹症的中醫治療是需要進行辨證論治的,不同證型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主要有祛風通絡、溫經散寒、除濕通絡、清熱通絡以及益氣養血、培補肝腎通絡等治療方法。
1、祛風通絡:主要用於行痹,患者症見機體關節疼痛伴有疼痛遊走不定的表現,臨床多用宣痹或者防風湯治療。
2、溫經散寒:主要用於痛痹,患者多伴有關節疼痛劇烈,遇冷加重,遇熱疼痛減輕,同時痛處固定的表現。臨床多用烏頭湯或者九味羌活湯治療。
3、除濕通絡:主要用於著痹,患者多伴有肢體關節酸楚、疼痛、四肢沉重、大便黏膩以及手足活動不便的表現。臨床多用薏苡仁湯以及蠲痹湯治療。
4、清熱通絡:主要用於熱痹,患者多伴有四肢關節疼痛劇烈,關節紅腫灼熱,日輕夜重,得冷則舒的表現。臨床多用白虎湯或者白虎加人參湯進行治療。
5、益氣養血通絡:主要用於氣血虧虛引起的痹症,患者多伴有四肢疼痛不明顯、綿綿而痛、四肢麻木以及心悸,形體虛弱等表現。臨床多用黃芪桂枝五物湯進行治療。
6、培補肝腎,通絡止痛:主要用於痹證日久,肝腎不足,氣血虧虛者。臨床多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
綜上所述,痹症的治療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病情具體分析,具體的治療方法建議咨詢專業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