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醫治療近視眼的方法大全
近視除光線不足、看書寫字姿勢不正確及用眼過度外,飲食不當的因素也不能忽視,如果體內微量元素鉻缺乏與近視的形成關系密切。本文是我整理的中醫治療近視眼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肝經風熱
眼痛、頭痛、畏光流淚,抱輪紅赤,睫狀壓痛,角膜後壁沉著物,房水混濁,或口乾,舌紅苔薄,脈弦數。
治法:疏肝散風清熱。
方葯:見匐行性角膜炎。患眼赤痛甚,選加生地、丹皮、丹參、茺蔚於。
2、肝膽火熾
瞳神甚小,珠痛拒按,痛連眉梭,房水混濁,兼口苦咽干,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敷。
治法:清瀉肝膽。
方葯:見單皰病毒性角膜炎。可加丹皮、赤芍等。
3、風濕夾熱
眼部症狀加頭重胸悶,肢節酸痛,舌苔黃膩,脈弦數或濡數。
治法:祛風除濕清熱。
方葯:防風、蔓荊子、前胡、羌活、白芷、防己、黃連各10克,黃柏、知母、黃芩、梔子各12克,生地15克,寒水石45克,生甘草6克。
4、虛火上炎
病之後期已成慢性,紅赤較輕或不紅而時痛,瞳神幹缺,眼內干澀不舒,兼見虛煩不眠,手足心熱,舌燥咽干,舌質紅,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清肝明日。
方葯:知母、黃柏、山萸肉、澤瀉、山葯、茯苓各12克,熟地20克,丹皮10克,丹參20克,決明子15克。
1、龍眼枸杞蒸仔雞
用童子雞1隻,去內臟後納入龍眼、枸杞子、紅棗各30克,上鍋蒸熟,調味食用。
此品具有養血健脾、益肝明目之功效,可治療近視、眼疲勞、頭昏心悸、失眠神疲等症。
2、牡蠣蘑菇紫菜湯
鮮牡蠣肉250克、蘑菇200克、紫菜30克、生薑、麻油、鹽、味精各適量。先將菇、姜煮沸15分鍾,再入牡蠣、紫菜略煮,調以上述作料,連湯吃下。
該方具有滋腎養肝、補血明目的功效,擅治近視、視物昏花,或久病體虛、頭昏目眩者。
3、核桃乳蜜飲
用適量黑芝麻炒香研末,核桃肉微炒搗爛,分貯瓶內。每次各取一湯匙,沖入牛奶(或豆漿)一杯,並加蜂蜜一匙調服。
本方能滋補肝腎、明目潤燥,主治近視及雙目干澀、大便燥結諸症。
4、核桃棗杞雞蛋羹
核桃仁(微炒去皮)300克、紅棗(去核)250克、枸杞子150克,與鮮豬肝200克一同切碎,放瓷盆中加少許水,隔水燉半小時備用。每日取2-3湯匙,打入2個雞蛋,加糖適量蒸為羹。
『貳』 針灸治療常見疼痛的配方
灸治療常見疼痛的配方
李秀芳(廣安門醫院針灸科)
針灸能止痛,已被大量的臨床實踐所證實。應用針灸治療痛症,其止痛效果如何,是與針灸選穴配方的恰當與否有著很大關系的。這里,對這個問題作一簡單介紹。
一、配方的基本原則: 大體上說,要從臟腑表裡的關系,從整體與局部、近端與遠端、同名經與異名經相結合等方面來考慮選穴,抓住主要矛盾,辨證配方。如治療眼痛,可考慮「肝開竅於目」,因肝經的循行與眼有關,肝經與膽經互為表裡,故取肝經的蠡溝以調肝益目而達活血止痛加表裡經的光明、風池以清頭明目,通經止痛;近端取攢竹,本穴屬膀胱經,與腎經相為表裡,用補法能補腎益目以達活血止痛;遠端取合谷,本穴屬陽明經,該經多氣多血,能通經氣、活血止痛;太溪是腎經原穴能補腎水,因水生木,以達母強子壯之功;內關屬手厥陰心包經,是足蕨陰肝經的同名經,能通經活血,目得血能視,同時促使血管擴張,降低眼壓,以達止痛之功。其它配方也都大致如此。不過,每種痛症不一定同時都從以上各方面選穴,病情不同,選穴多少也應各有差異。
二、常見痛症的配方 :詳見下表(應根據辨證靈活運用)。
常見痛症的選穴配方
三、針灸手法的選用: 中醫認為,疼痛是經絡中氣血運行不通暢引起的,即《內經》所說的「不通則痛」。
針灸可以「通其經脈」,「調其血氣」,以達到止痛的目的。臨床上可根據病證的虛實寒熱,以實者瀉之,虛者補之,熱者疾之,寒者留之,陷下者灸之,不虛不實以平補平瀉等法選用手法。如偏頭痛,配方以膽經為主取風池、丘墟等穴,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熱證可點刺不留針或用三棱針放血,寒證可留針20~30分鍾。若是陷症即氣虛和血虛者用灸法或針上加灸法,若是不虛不實可平補平瀉。
註:本文摘自《針灸雜志》1979.3.2。由培醫教育整理,所涉及到各類葯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 試用 ,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本專欄系統介紹古今針刺手法和相關技術操作,計130種480個法式,500多個文章及視頻內容。
私信回復:針刺手法
體味古今名中醫的成才之路,不外乎兩條,即讀書與看病,只不過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而是更高、更深。讀書不僅是通曉古文,精讀熟背經典,更要字酙句酌,反復領悟其中的思
維方法 、內在聯系;看病不僅是望、聞、問、切,辨證處方,更要在看病中再習經典,反復加深理解。
88位針灸名家,365則針灸醫案。
私信回復:針刺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