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拔河技巧及方法是什麼
拔河健身不能光靠勁大,當然體重大的一方佔有優勢。但實際上體重大和力量大的人未必能勝,拔河也需要技巧,拔河比賽技巧如下:
1,姿勢要正確。拔河時用力的是腿和腰,而不是手臂,所以,人的重心要盡量壓低,身體盡量向後傾,與地面成45度角,重心落在支撐點的後面,臀部不能過分突出。 這是關鍵一條。
2,要整體形成合力,充分發揮整體的力量。拔河還一定要有指揮,大家養成聽指揮的習慣,在同一號令下一起使勁。如果各自使力,肯定失敗。
3,重的人站在後面。最後一個人一定要越胖越好。他要蹲的比較低,重心低一點不容易被人拉跑,還應提高警惕,觀察前面的動態。
4,啦啦隊的努力關系很大。他們的情緒口號會直接影響到隊員的情緒和用力的整齊程度。
5,對一個隊來講,繩子兩側的運動員要分配均勻,否則會出現擺尾,即左右的蛇形擺動。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會使運動員站立不穩,同時合力減小,即繩上的拉力減小。
6,當甲乙兩隊隊員僵持階段時,起決定作用的隊員的忍耐力。如當對方增大拉力時,要使身體的重心同時突然加速向上少許使人處於短時的超重狀態,用來增加人對地面的壓力即增大地面對人的最大靜摩擦力。於此同時也增加了對對方的拉力,當拉力突然短時大於對方與地面的最大靜摩擦力時,對方就有可能腳下打滑。我們知道物體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總小於最大靜摩擦力(在壓力相同時),於是一旦對方的腳下打滑,將對方腳受的靜摩擦力變成了滑動摩擦力,那麼勝利就有可能了。但人的重心不可能一直加速上升,也有減速階段,當然在這一階段人對地面的壓力會減小,同時最大靜摩擦力也會減小。所以這個技巧如果使用不好會恰得其反。這個技巧的使用要求領隊以及拉拉隊口號要恰到好處。使得隊員的重心升降隨口號周期變化。
② 拔河都是那些技巧
第一、拔河的一些基本動作:
握繩方法:一般以右手在前為宜,左右手握繩處要靠攏不要分開,雙手手掌朝上,握緊時雙手略絞繩。握繩的力量只要手不會滑動即可,用力過大容易疲勞,因此不必一開始就用力過大,做好姿勢手自然就能握緊。
身體姿勢:身面正向前與繩垂直,挺胸、兩肩自然後張,兩臂夾緊身體兩側,使握繩處接近身體中心位置,繩索便自然從身體右側腰處通過。身體基本成一條直線傾斜。握繩與上身的基本姿勢,不論進攻還是防守都應貫穿始末而不變。
下身姿勢:雙腳的寬度除「頭繩」和「錨人」外,以一腳之寬為宜。由於「頭繩」和「尾繩」把握著一隊的穩定,雙腳略比其他隊員寬些,「頭繩」應比肩略寬一點為宜。「錨人」則應更寬。在拔河過程中只有下身需要運動,通過足部支撐點、膝關節、髖關節這三點的體軸運動發力進攻。此外不論是進攻還是被拉動時,雙腳始終不應抬起,以摩擦移動為宜。
第二、各「繩位」的動作和特點:
關鍵繩位:一支隊伍以「頭繩」「中繩」「尾繩」最為關鍵。「頭繩」相當於眼睛,感覺對方的變化,向教練傳遞信息及把握一隊的穩定。「中繩」以協調性較好的隊員擔當。「錨人」是核心,掌控著一隊的穩定,且可以用上背部力量,通常是由最重且肌肉發達的隊員擔任的重要角色。
基本站法:隊員間隔一臂,繩索從頭到尾略向下傾斜,「一、二繩」較高,「七繩」是全隊重心最低的人。通常「一二繩」的身高也較高,「六七繩」較矮。
隊員配合:在比賽中隊員之間的溝通協調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發現前一名隊員壓繩應給予保護並及時提醒,以免影響到其他人的動作。「中繩」是協調前後的指揮員。(不要壓繩)
拔河技巧
1.用慣用的手來使力,若是右手較有力,何必要用左手來比賽。
2.咬緊牙關,不要喊出聲,氣貫丹田,專心致力,不要喊一二殺…。
3.雙腳平行半蹲,身體向後仰,用腳力和腰力所得的效果比手的力量大,不要站弓箭步,不要一腳前一腳後,更不可坐在地上拔。
※隊形:高的站前面,矮的站後面。施力點在腳.膝.腰。(整隊看齊時,舉半手量好間距。)
※一鼓作氣,二而竭,三而衰。
利用前三秒殺到底。
若是勢均力敵,放慢節奏,一…二….殺…。
※決勝在「專注」!耳朵要注意聽,不要亂講話,前後互相提省──姿勢要正確。【鬥志、專注、團結、盡力,不要遲到!】
拔河的關鍵不是拉力的大小,而是兩邊人對地面摩擦力的大小!
這就是為什麼 總看到拔河的時候,胖人多的一方往往能贏,不是因為力氣大,而是因為他們重,根據摩擦力計算公式,對平面壓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拔河就容易贏。
拔河運動重力道、也重技巧,拔河的姿勢更攸關比賽安全性。根據國際拔河競賽規則,拔河選手有三個基本姿勢:
一. 握繩時,雙手手心要向上。
二. 拉繩時,繩要從腋下過。
三. 腳尖必須在膝之前,而且拔河時全身應伸展拉直。
四. 所有隊員的腳扣在一起,即:後面對友的左腳由前方和前一對友的右腳靠在一起。
五. 腳不能離開地面,保證有最大的摩擦力。
拔河運動協會表示,雙手手心向上才是正確的握繩法,同時切記不要戴手套;身體的正確姿勢是繩從腋下經過,另外,拔河時腳尖要在膝之前,這樣雙腳使力的方向才會正確,不可以彎著腰、蹲著拉。
③ 拔河的技巧和方法
穿底粗糙的鞋(如釘子鞋),喊口號一起使力(如1--2,2時一起向後拉),身子盡量向後仰(也不要太後,小心摔倒),找體重大的站在最後。女生建議帶手套,繩子粗糙有時會磨爛手。
④ 拔河的技巧和方法誰可以告訴我啊!
想贏的話 就是男女分組了 要是覺得我的回答滿意,請採納!
⑤ 拔河比賽站位技巧
站位、握法和姿勢都有相關的技巧。
⑥ 拔河必勝技巧
拔河時身體傾斜度要達到45度以上,最後一個拉繩子的人一定要越胖越好(當然要有勁),他蹲的必須比較低,重心低一點不容易被人拉跑,前面把繩子盡量壓低,因為如果前面高的話,往往後面因繩太高而用不上力,人的重心要在後面,就是腳在前,身子在後。
排序不要按力氣大小,按體重,從繩子末端到最前線,依次由重到輕排列。注意拉開距離以防踩踏。不要把胳膊累傷了卻忽視了腳和腿,下身一定要站得穩,前面的力量大點,尾巴上重量大的握繩。
比賽前繩子拉到最直,否則後面的人再用力,繩子是彎的,力就中和了。所有人的力都要向正後,否則一部分力會被自己人的力抵消,事倍功半。兩個手相隔20cm,要視個人臂長而定。
右撇子右手在後,左撇子左手在後。用力會更方便,幫忙喊號子的同學叫「1-2- 1-2」,1要穩住,2要使勁拉,叫的節奏應該是一開始叫得慢些,越到後面叫得越快。
(6)拔河技巧與方法擴展閱讀
作為一項簡單易行的團體運動,拔河在1912年至1920年曾貴為奧運項目。
當時拔河的規則很簡單,每隊8人對抗,並被列為田徑項目之一。在舉行過的5屆奧運拔河賽中,丹麥瑞典聯隊、美國隊、英國隊、瑞典隊和英國隊先後奪冠。
1920年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會後,由於缺乏更好的比賽條件,加之比賽用鞋、隊員體重等多方面規則存在各種爭議,拔河就此被排除出了奧運會。2002年,國際拔河聯盟(TWIF)正式加入國際奧委會,這些年來一直以拔河回歸奧運作為努力的目標。
⑦ 學生拔河技巧與方法
拔河是一項講究技巧的運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小學生拔河有那些技巧?
1.挨緊一點,在拔河的時候,一隊的人一定要埃的緊湊一點,這樣才能大家一起使勁,要是站的太鬆散了,是沒有辦法一起使勁的。
2.腳展開,站成蹲馬步的姿勢,手要緊緊的靠在一起,這樣在拉的時候才會比較有力量,從而不會一拉就被對方給拉了過去。
3.往後倒,在開始拉的時候,不要站直身體,最好是能夠身體傾斜向後倒,穩住重心。
4.一口氣拉完,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如果兩邊勢均力敵的話,可能就會僵持一段時間,這個時候就需要大家一起喊口號,一起使力,這樣大家的力量才會集中在一起。
5.注意不要摔倒,在拔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摔倒的現象,因為一旦摔倒了就有可能會發生踩踏事故,這個就需要指揮的老師稍微注意一下。
6.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兩邊的人數要相當,最好男生女生一樣多,年齡差不多,這樣才會比較公平。
⑧ 拔河的技巧和方法千萬不要復制!
想贏的話 就是男女分組了 望採納!
⑨ 拔河比賽有什麼技巧
拔河的技巧 一、拔河基本姿勢的運用: 1.基本姿勢:不要彎蹲而應全身伸展 2.身體方向:絕對不要身體側向壓繩 3.預備站姿:膝蓋外側彎重心在後跟 4.肌肉力量:手臂靠著身體雙腿伸直 5.維持體軸:保持全身最佳伸展狀態 6.利用體重:保持適當姿勢不可太低 7.小腿角度:用骨骼而非肌肉來支持 8.拔河開始:使大腿保持在水平之上 二、繩索握法: 繩索從右肘內側通過,而右手腕向內絞,使手掌向上,左手放在右手前,手腕握法同右手,雙掌都要朝上,左右手握繩處要靠攏不要分開。 握繩的力量只要手不會滑動即可,用力過大容易疲勞,因此不必一開始就太過用力,做好姿勢手自然就能握緊。 ※ 要領 1. 手掌需保持朝上 2. 左、右手不要分開 3. 不必過分用力 4. 向身旁拉的感覺 拉繩的力量幾乎都經過手傳達到繩索(小部份為腋下夾力);手的握力(持久力)不大或不正 確,就無從發揮應有的力量。 三、雙腳的寬度 雙腳寬約同肩寬或比肩稍寬的自然姿勢,腳站得太寬對大腿肌肉負擔大而易疲勞,容易使體位變的過高;因此重心容易失去穩定而使繩索向旁移,以致踩出邊線外。 四、姿勢 拔河比賽從外表看來似乎力量大的一隊一定會贏,其實採用正確的拔河姿勢才可充分發揮力量。 1.高姿勢: 以直立的狀狀態,盡量不要彎腰,不彎膝關節而以身體重心向後傾倒並能維持腳底部滑動的姿勢。 優點:體重可依賴骨骼支撐,則肌肉負擔較輕;不易鎖繩犯規,對地板而言腳底壓力增大。 缺點:難以腋下夾緊繩索,對握力的依賴度大增,增加手掌負擔;重心位置高,一但失去平衡時容易為對方趁隙攻擊。 2. 中姿勢: 身體與對方正面相對,腰與膝適當彎曲的姿勢,大腿的位置保持水平或稍高,隨時准備能伸直腳狀態的姿勢。 優點:身體重心比高姿勢後傾,因此受到對方教大拉力時不容易失去平衡;膝與腰有適當彎曲因而加力伸直時,可得到很大力量(拉力);可增加腳對地面的摩擦壓力。 缺點:由於要維持膝與腰的彎曲狀態,自己的體重以及對抗對方的拉力都靠肌肉力量支撐,增加肌肉負擔,容易疲勞;難以長時間維持中姿勢而容易產生動作變形。 3.低姿勢: 腿的位置比中姿勢更低的姿勢。 優點:從高姿勢或中姿勢刻意該為低姿勢可以瞬間加大對繩索的拉力,採用低姿勢需要浪費很大的力量,但同時可施加給對方很大的拉力負擔。 缺點:容易鎖繩犯規及坐地犯規,為了維持低姿勢,需要消耗很大的體力;腳底與地面摩擦力較弱,不能充分利用鞋底與地面的摩擦力。 五、錨人: 錨人是全隊的主角。錨人與其他隊員不同,可把繩索從腋下繞過背部到另外一邊肩上,再繞過腋下後夾緊。把繩索夾在右腋下,掛在左肩又夾入左腋,這是最能發揮力量與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