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鑄鋼件裂紋出現原因及防治方法。
1、 澆鑄冷卻過程中冷速太快
2、 鑄件截面變化太突然,或過度部位圓角太小
3、 澆注冷卻後沒及時進行去應力退火
4、 表面或內部缺陷較多
防禦:
1、合理設置澆冒口的位置和尺寸,使鑄件各部分的冷卻速度盡量均勻一致,減少冷裂紋傾向。其次,正確確定鑄件在砂型中的停留時間;砂型是一種良好的保溫容器,能使鑄件較厚和較薄處的溫度進一步均勻化,減少他們之間的溫度差,降低熱應力,減少冷裂紋傾向。
2、延長鑄件在鑄型內的停留時間,以免開箱過早在鑄件內造成較大的內應力,而產生冷裂紋。最後,增加砂型、砂芯的退讓性;鑄件凝固後及早卸去壓箱鐵,松開殺向緊固裝置等,是防止由於收縮應力而使鑄件產生冷裂的有效措施。
3、大型鑄件的砂型和砂芯在澆注後可提前挖去部分型砂和芯砂,以減少他們對逐漸的收縮阻力,促使鑄件各部分均勻冷卻。鑄鋼件的落砂、清理和搬運過程中,應避免碰撞、擠壓,防止逐漸產生冷裂紋。
4、鑄造應力大的鑄件應及時進行時效熱處理,避免過大的殘余應力使鑄件產生冷裂紋。必要時,逐漸在切割冒口或汗布後,還要進行以此時效熱處理。
(1)鑄鋼件澆口如何切割方法擴展閱讀:
一種鋼錠缺陷。裂紋按照在鋼錠上存在的部位,可分為表面裂紋和內部裂紋。表面裂紋於精整時用肉眼即可觀察到,其中的橫向裂紋能引起軋材拉裂,縱向裂紋能引起軋材劈裂;內裂紋只有在低倍檢驗或無損探傷時才可發現,它可引起軋材的內裂,嚴重時能造成軋材分層。
裂紋按形成的時期,可分為熱裂紋和冷裂紋。前者是在鋼錠凝固過程中或凝固後不久,由於熱應力、鋼液靜壓力、錠殼收縮阻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而引起的;後者是在鋼錠冷卻到固態相變時,由於相變組織應力和熱應力的作用而引起。
冷裂紋形成時有金屬響聲,故亦稱「響裂」。熱裂紋的斷口粗糙、無光澤;冷裂紋的斷口光滑、有金屬光澤。
鋼錠在應力作用下,局部的實際變形量超過其塑性極限時,引起局部斷裂,即成裂紋。熱裂紋與冷裂紋具有不同的應力來源和斷裂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