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年人自閉症如何改變
成年人自閉症的症狀表現有很多方面,它區別與兒童自閉症。成人在心智和身體等各方面已經成熟,多數是由於工作,面對復雜的人和事,承擔壓力過大,自閉症由此而產生,成年人自閉症的症狀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語言理解能力明顯受損,常聽不懂,不習慣表達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問,對別人的話也缺乏反應; 2,習慣於重復刻板動作或姿勢,有時候過分依戀某些物品,並從中得到極大的滿足; 3. 對集體活動缺乏興趣,不合群,不能對集體的歡樂產生共鳴; 4,缺乏與他人進行交往的技巧,不善於利用面部表情,手勢,姿勢等與他人交流; 5,傾向於自我封閉,對外界環境缺乏足夠的觀察和應有的情感反應; 6,當身體不適或不愉快時,不會尋求同情和安慰;對別人的身體不適或不愉快也不會表示關心和安慰; 7,常常自言自語,情緒低沉,失眠,煩躁。 自閉症是每個年齡段都有可能患有的,不要因為自己是成人,不要認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經很強了,就小看自閉症。成年人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閉症的預防工作,減少自閉症的發生。
自閉症主要分為西醫治療、中醫治療。近年來試用傳統的或新型的抗精神病葯物等進行生物醫學干預,但副作用很大。可以用中樞興奮葯物,也可以用抗癲癇葯
關於自閉症的調理方法
一,糾正思維方式,客觀、全面地看待人、事、物。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知道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太自負的人,要擅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太自卑的人,要擅於發現、發掘、發揮出自己的優點、優勢和資源。
二,培養、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特別是一些有意義的、積極的興趣、愛好。使自己變得豐富一些,使生活變得充實、生動、有趣一些。包括廣泛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如文史類、勵志類的書籍),使自己的知識結構完整一些。平時注意收看一些社會類、新聞類的節目,不斷開闊心胸、視野、思維,增長知識、見識、認識。
三,適當學習一些人際交往、交流的知識、常識、技巧。把語文學好,包括學習一些禮貌用語、祝福用語等(這比背一篇課文要容易得多,卻又實用得多,不妨准備一下)。可以先和自己熟悉的親友們,交往、交流,然後慢慢擴展交際范圍。
四,記得「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個道理。遇到困難、挫折,要有信心,有耐心,有韌性,積極、樂觀、豁達地去面對。
五,平時養成戶外活動、體育運動的好習慣。這對身心都有幫助的。
六,有不良習慣、嗜好的話,注意改正。
七,問題嚴重的話,建議咨詢心理醫生
B. 怎樣有效的對自閉症孩子進行行為干預
1、以教代改
即發展良好行為以取代自我傷害等不良行為。指導者在平時就要多給予患兒適當的、適合患兒發展的良好行為刺激,即給予正常的建設性訓練活動,豐富生活內容,讓患兒時刻都有事可做;在患兒發生自我傷害行為時,給予他喜歡的事情做,轉移其注意力,並逐步教會患兒一些建設性的活動,充實生活內容,以減輕和消退其行為。
2、適當忽略
作為指導者(家長、老師)平時一定要多給患兒以關懷和愛護。但是,當患兒企圖以自我傷害行為(如咬手等)引起注意時,一定要採取漠視的態度,暫時予以忽略,即不予理睬。一定要等到患兒停止該行為並出現新的良好行為時,對停止自我傷害後出現的良好行為予以表揚、獎勵,讓患兒充分體會到只有停止不良行為,出現良好行為後才能得到關懷和注意。這樣,患兒的自我傷害行為才會逐漸減少。
3、物理統制
這種方法安全有效。指導者可視行為類型、發生的頻率及程度積極使用。對摳眼等類行為,在行為發生時立即制止,如將手拉開或戴上手套等。對咬手指、咬手腕等行為:行為發生時立即制止,並立即戴上手套或護腕;平時也可戴手套或手腕予以預防;也可在常咬處塗上黃蓮、胡椒等苦辣之物,待到行為發生時產生厭惡刺激效果。對打頭、用頭撞牆等行為,行為發生時立即制止,如戴上安全帽。
自我傷害行為不僅會對患兒本身造成傷害,也會對他人(家庭、教師、同學)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作為指導者一定要盡量幫助患兒找到他們感興趣的建設性活動,合理安排每天的生活、學習、活動內容,教會患兒去做力所能及的建設性活動,堅持正向培養,以教代改,促使患兒正常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