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中小學計算機教學方法

中小學計算機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5-10-08 13:36:55

『壹』 怎樣組織好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計算機也進入尋常百姓的家庭,迅速影響和改變著社會的各個領域,將來的形勢也許是:不會電腦操作,就是文肓。所以,電腦要從小學生學起。
小學信息技術課的開展,首先要弄明白:一、學習的目的是什麼?二、學習什麼內容?三、怎麼學?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課要注重培養小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調動他們探索的積極性,掌握具有一般性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巧以及能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因此重視德育,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及健康積極的信息素養至關重要。下面就從這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課應達到了解知識、掌握技能、靈活使用、重視德育四個方面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了解一些現代信息及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並能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如今雖然電腦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可是許多家庭的電腦僅僅發揮了游戲和多媒體功能,學生對於電腦的認識只浮於表面,缺乏更深入地認識。特別是軟體方面,如今的軟體可以說是多如牛毛,良莠不齊,使學生了解電電腦基本的硬體知識,認識一些優秀的軟體,是非常有必要的。
2、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的一些初步操作,能夠進行一些日常的電腦操作。比如windows視窗中的窗口操作、文件操作、個性化設置等;應用程序的使用,如畫圖、紙牌、wt、word、及多媒體文件的播放等。
3、讓學生了解網路方面的知識,能夠在網上下載有用的信息資源,通過網路與老師、家長、同學、朋友等交換信息。學的目的終究是為了用,在電腦網路時代,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在網路世界裡遨遊,使信息技術課更加貼近生活。
4、培養學生健康信息素養與情感。近幾年來,不少青少年通過電腦網路進行高科技犯罪,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信息技術課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不能給國家社會帶來安全隱患。
二、針對小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特點,小學階段應該掌握下面幾方面的知識:
1、硬體知識:中央處理器的外形、重要性、性能指標等。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兩種,其中外存儲器有軟盤驅動器、硬碟驅動器和光碟驅動器等。外部設備包括輸入設備:鍵盤、滑鼠、麥克風、掃描儀、寫字板、軟盤驅動器、光碟驅動器等;輸出設備:顯示器、列印機、音箱等。各個硬體的外形、作用、工作方式等不要求學生全部理解,只要求學生了解大概的意思。其中滑鼠要求學生熟練進行滑鼠指向、單擊滑鼠、雙擊滑鼠、拖動對象、右擊滑鼠、滑鼠的持續操作等;鍵盤要求學生掌握主鍵盤區的使用、游標控制鍵區的使用、鍵盤的操作方法、字母鍵的熟練使用、數字鍵和符號鍵的熟練使用、小鍵盤的使用。
2、軟體知識:windows視窗的有關操作。窗口操作:打開、關閉、移動窗口,改變窗口大小,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橫向、縱向滾動條的操作。文件管理操作:文件的新建、打開、保存、關閉、刪除、重命名、屬性查看、復制、粘貼等。個性化設置:靈活設置滑鼠和鍵盤、設置任務欄和開始菜單、靈活使用快捷方式、應用漂亮的牆紙、桌面風格設置等。寫字板、畫圖、紙牌、掃雷等常用程序的操作。多媒體基礎知識及文件的播放。文字編輯:初識word、word基本操作、在word中輸入文章、美化文章、插入表格、列印輸出等。應用軟體的安裝與卸載;了解網際網路,並能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幫助自己學習,共享資源。
3、病毒和殺毒軟體:了解「電腦病毒」是什麼、它的危害性、小學生在使用電腦時要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操作時應該注意些什麼。認識一些優秀的殺毒軟體,金山毒霸、瑞星殺毒軟體等。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好、用好電腦至關重要。
1、 講解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學生易於理解的一些常識性的、一說就清楚的知識點。例如,在小學生初識電腦時,可採用講解法與直觀教學法相結合的形式,邊看邊講,幫助學生認識電腦的主機、顯示器、鍵盤、滑鼠、列印機等一些外部設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是信息技術課程中一種較為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教師根據課程設置和實際要求向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發現信息技術的操作方法和在信息中獲取相關知識。 ①「任務」設計要有明確的目標:教師要在學習總體目標的框架上,把總目標細分成一個個小目標,並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細化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通過這些小的「任務」來體現總的學習目標。②「任務」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任務」設計時要注意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③「任務」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力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教學策略。
3、 演示引導法。教師利用網路演示軟體操作(如多媒體教室),學生從教師的示範性操作中學習操作的步驟和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用於操作性較強的過程。例如,進行word文檔編輯教學時,教師親自示範正確的操作方法,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步驟來操作。
4、 自我探究法。在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的操作,對軟體有了一定的認識的時候,可採用自我探究法進行教學。①、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是其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網路技術的發展是瞬息萬變的,各種類型網路技術層出不窮。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光靠教師去傳授的話,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積極主動地讓學生去獲取知識、獲取信息,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掌握千變萬化的信息技術,才能適應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②動手操作,從而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識。③信息技術是一門基礎工具課程,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將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用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為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提供方便,才是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真正目的
⒌ 形象教學法
小學生對物體的感官認知超過了理性認知,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通過實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根據小學信息技術課的特殊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特有優勢,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獲得知識。如《計算機的組成》一課教學開始時,教師應有意識地不說電腦術語,而是讓學生自己接觸電腦。首先告訴學生計算機各部分的名字,然後讓學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將名稱與電腦實物配件相結合,接著引導學生看看每個部件的線通到哪裡,看看那裡有什麼。通過這樣的教學,小學生不僅可以很快地了解計算機的各個部位,而且可以了解相互之間是如何連線的,更可以消除對計算機的神秘感,提高學習興趣。
⒍游戲教學法
游戲教學法即採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獲得知識。這種方法經常還用於在小學課堂中,而計算機課程的特殊性,更加促進了游戲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游戲的練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中高效率的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課堂的趣味性,意識到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分量,有主人公的意識,敢於參與,勇於表現,慢慢地把「學計算機」變成「玩計算機」。如學習「滑鼠、鍵盤」一課時,教師可先教會學生使用滑鼠,再講一些基本的鍵盤知識,讓他們慢慢地學會控制計算機,同時藉助一些益智游戲幫助學生熟悉計算機,如:「金頭腦」、「拼圖」、「成語挑戰屋」等,讓學生進一步熟練控制滑鼠、鍵盤,熟練掌握電腦的開啟和關閉。如此一來,既可為學生奠定堅實的電腦基礎知識,又容易讓學生接受,實現「寓教於戲」,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地、快樂地學好這門課程。
總而言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貳』 計算機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計算機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計算機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機的發展簡史。

2.了解計算機的硬體知識。

3.了解容量單位的換算關系。

4.了解常見外存儲器的特點。

5.學會查看硬體的配置信息。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計算機的硬體知識。

教學難點:容量單位的換算關系。

三、教學方法

觀察體驗學習、合作討論學習、自主探究學習、啟發引導學習。

四、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教師展示課件,展示現代各種各樣第四代計算機。

老師引入: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計算機作為功能強大的信息處理工具,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計算機帶來方便的同時,人們卻經常被各種各樣的軟體、硬體問題所困擾。那麼你們了解計算機多少呢?

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回答,師生互評。

2.新課講授

教師展示課件,介紹計算機的發展史:

(1)第一台計算機是「埃尼阿克」(ENIAC),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

(2)第一代計算機:電子管計算機。

第二代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

第三代計算機: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第四代計算機: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3)第四代計算機特點。

體積小、重量輕、功耗少、功能強、成本低。

老師引入: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計算機結構組成,進一步認識計算機,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會成為一位計算機小行家。觀看介紹計算機硬體的錄像,給學生以感性認識。

自主學習:學生結合所看錄像,學習教材中計算機硬體知識。

教師提問:計算機硬體從外觀和內部分別有哪些部件?

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學生回答:……

外觀上:機箱、顯示器、鍵盤、滑鼠、音箱。

內部構造:主板、CPU、電源、內存、顯卡、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網卡等。

教師提問:看完這些硬體結構,那這些部件分別都起什麼作用的呢?如果把計算機比如是一個人,那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各個部件都起到人的哪個器官的作用。

教師展示課件引導講解。

CPU:猶如人的大腦,起運算和控製作用。

主板:它是計算機的血管和神經,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體。

顯卡:相當於人的眼球,圖像的形成由它完成。

音效卡:它是計算機的聲帶,計算機能發出聲音全靠它。

內存條:計算機的臨時倉庫,它是計算機的內存儲器。

硬碟:猶如一個大倉庫,它是計算機的外存儲器,用於儲存程序和數據。

顯示器:相當於人的臉,大腦處理後的信息,往往通過人的臉表現出來,它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音箱:是計算機的嘴,計算機由它發出聲音,同樣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鍵盤、滑鼠:各種操作和命令由它輸入計算機,它是計算機的輸入設備。

列印機:相當於我們使用的筆,也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合作競爭學習:老師打開機箱,展現計算機實物部件,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知識搶答。

老師引入:在計算機硬體系統中,我們說內存是臨時倉庫,硬碟也是個大倉庫,不管是內存儲器還是外存儲器(包括硬碟、軟盤、光碟和U盤等),它們的容量大小是怎麼衡量的呢?(展示課件)

(1)計算機處理信息的最小單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進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單位是位元組,英文Byte,縮寫為B。

一個英文字元佔1個位元組,一個漢字佔2個位元組。

常見的容量單位有比特、位元組、千位元組(KB)、兆位元組(MB)、吉位元組(GB)。

(2)換算關系

1 Byte=8 bit 1KB=1 024 B 1 MB=1 024 KB1 GB=1 024 MB

計算機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機與多媒體的簡單知識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2、激發學生熱愛科學、主動學習的興趣。

3、學會運用舉例說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深入學習,理解課文的內容。

1、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者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

2、引導學生將各組提出的問題篩選、分類,歸並成幾個大的問題,請學生寫在紙上,投影出示。

可能出現的問題:

(1)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怎樣誕生的?

(2)人們為什麼把電子計算機稱為電腦?

(3)多媒體是怎麼回事?有哪些功能?

(4)電腦與計算機有什麼關系呢?

(5)計算機越來越神。她會神到什麼程度呢?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再次深入默讀課文,進行獨立思考。然後與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

4、匯報解決以上的問題。

思考題一

學生甲: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於1946年誕生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博物館,她的名字叫埃尼阿克學生乙:我想介紹我查找的一份課外資料。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發明於二戰之中。因為它是為美國海軍繪制彈道圖用的。它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裡面含有500英里的電線,是用電磁信號移動機械部件。它的運行速度很慢,35秒運行一次,適應性也很差,只適用於專門的領域。他只是一台普通用途的計算機。

學生丁:短短幾十年裡,計算機已經奇跡般地繁衍了四代。第一代是使用真空電子管運行的計算機。十一年以後,就出現了第二代晶體管計算器。七年後,又更新產生了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十年後,又發明了現在較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幾十年的時間,計算機有了如此大的發展,而且一次比一次先進,一次比一次用途廣泛。以至於成為現代社會的天之驕子。

思考題二

學生甲:在發明之初,計算機確實是用來進行計算的機器。用它進行比較復雜的數學計算。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今電子計算機早已經不單純地運用在計算方面了。科學家們把計算機做成像人的大腦一樣的機器,迅速的對外界傳來的信息做出相應的判斷和處理。因此,人們把它稱之為電腦。

教師追問:通過你對電腦的了解,你能說說電子計算機可以做那些信息處理嗎?

學生丁:電子計算機可以幫助人們進行各種數據的存儲,可以進行文字處理和表格處理,還可以進行圖片、動畫處理。

教師小結:電子計算機的功能可真多,真不愧電腦的稱呼呀。

思考題三

學生甲:媒體指的是能夠傳遞信息的物體。過去,媒體傳遞信息的功能比較單一。例如電話之能夠傳遞聲音,電報只能傳遞文字信息。當今人們希望有一種具有十八般武藝的設備,能夠傳遞多種信息。這樣的設備被稱之為多媒體。

學生乙:作者運用中國的媒人的作用來舉例說明了什麼叫媒體,形象生動,通俗易懂。

教師追問: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媒體呢?

學生丁:可以看電視、聽廣播、打電話、發傳真還可以上網現在還有許多的多媒體家庭中還沒有,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的。

思考題四

學生甲:作者通過人體各種器官與大腦的關系的闡述,說明了電腦與多媒體的關系正如人的大腦與各器官的關系一樣。

學生乙:作者在這里運用了比喻的說明方法。把電腦比成了司令部,說明了電腦與多媒體的關系,使我們了解了電腦的重要作用。

思考題五

學生甲:電子計算機發展的速度相當快,差不多每十年就產生一代新的電子計算機。計算機的發展會越來越神。

學生乙:具有多功能的電腦的用途非常廣泛。作者運用了列舉的方法,使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電腦的.重要作用。

學生丁:多媒體電腦功能巨大。作者運用了一句諺語概括地說明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這句話告訴我們只要擁有一台多媒體電腦,不用走出家門,就能夠了解天下發生的一切事情。

5、再次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內容。

二、思維拓展練習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計算機發展的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與了解。那麼,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計算機能夠神到什麼程度呢?請你展開大膽的想像,設計出新型的電腦。把自己的設計方案及草圖畫在紙上。

2、朗讀課文。匯報交流。

計算機教案 篇3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

1、學會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媒體、誕生、傳遞、迅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

通過認真讀課文及同學之間相互介紹自己計算機操作方面的知識,結合實際上機操作進一步了解多媒體與計算機的關系。並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與同學交流。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態度

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逐步感悟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趨勢,以及計算機正在為我們服務,在使用計算機時,要文明守法。

教學札記

教學過程設計

預設教學路徑

預計學生活動

備擇方案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讓學生猜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能在學習中助我們一臂之力的一位「家庭成員」是誰?

2、介紹自己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的感受。

3、(出示多媒體電腦)然後板書課題(8、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圍繞課題讓學生提問題。

二、自學課文,理清層次。

1、初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進

1、學生在及高的學習興趣下猜想是(電子計算機)

2、學生暢所欲言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在使用計算機時的感受。

3、學生觀察、自由談話,圍繞課題進行質疑。

(1)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有關電子計算機的哪些知識?

(2)哪些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多媒體以及它與計算機的關系?

……

1、分組合作,讀書自學。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想:在家中能代表現代科技的是什麼?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並大膽地提出問題。

預設教學路徑

預計學生活動

備擇方案

行自學、互檢。

2、再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

3、細讀課文,理清層次,討論課前提出的問題,找出疑難的問題。

三、匯報交流,解決疑難。

四、課堂練習。

把自己在課上學到的有關計算機方面的知識,講給同桌聽。

2、學生讀課文,並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解疑。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進行交流。

學生積極主動地交流計算機知識

此處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引導評價,解決共性問題。

第二課時

一、引導學生回顧。

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再現學到的知識。

二、創設情境,引導扮演。

教師假想情景,呈現給學生自由選擇,進行創意表演練習。

三、匯報表演,互相評價。

結合匯報,同學選擇的扮演情境,對扮演者進行評價,促進提高。

學生回顧上節課的知識

學生自由選擇情境,合作扮演。

學生綜合收集的資料和本課所學進行創意表演。互相評價,共同提高。

(假想情境如下)

1、媽媽想給你買電腦,而她又弄不清電腦與多媒體有什麼關系,請你根據所學知識,講給媽媽聽。

2、如果你是電腦促銷員,你如何向顧客介紹你的產品?

3一個小學生向你請教電腦知識,你怎樣幫助他?

4、把你獲得的知識告訴給爺爺……

四、教師小結,暢談收獲。

五、課堂練習。

結合課文和自己收集的資料,談談電腦究竟有多「神」?你認為未來的日子裡,它還會有什麼發展。召開「新型電腦發布會」。

學生根據自己的所學內容及自己的想法暢談自己的收獲。

學生稍加思考後在「新型電腦發布會」上暢談自己的想法。

教師引導要合理地想像

『叄』 計算機教學方法有哪些

計算機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傳統講授法

傳統講授法是通過教師的講解來傳授計算機知識。這種方法適用於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師能夠系統地介紹計算機的基本原理、概念等。在這種方法中,教師可以通過PPT、板書等輔助工具進行演示和解釋,幫助學生理解並掌握相關知識。

2. 實踐操作法

實踐操作法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這種方法中,學生通過親自操作計算機,進行編程、軟體使用、硬體組裝等活動,從而深入理解和掌握計算機技能。這種方法能夠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提高學習效果。

3.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通過分析實際案例來教授計算機知識。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典型的計算機案例,如項目開發、系統設計等,讓學生進行分析、討論並尋找解決方案。這種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使他們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知識。

4. 在線教學法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在線教學法成為了一種新興的計算機教學方法。在線課程、視頻教程、網路研討會等形式豐富了教學手段。在線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計算機知識,提高了學習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同時,在線教學法還可以通過互動討論、在線測試等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以上就是計算機教學的主要方法。每種方法都有其獨特的優點和適用范圍,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肆』 計算機教學方法有哪些3則

計算機的教育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學校會有所不同,像我校是採用四個一教學法(1+1+1+1)

第一課:概念、理論
——教師講授基本的要領和理論知識,引導學員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

第二課:動手實踐
——學員在機房上試驗課。通過試驗理解概念和理論知識,達致電上理性到感受性的轉化。

第三課:在線學習
——學員通過計算機在線課程,進行自學,自問、自解、自判等過程,充分培養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課:總結提高
——學員提出整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組織組織討論和解答,並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達到總結提高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計算機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蔥葉怎麼腌制方法 瀏覽:720
汽油磨光機使用方法 瀏覽:798
如何瘦大腿小腿的方法 瀏覽:446
琥珀桃仁的食用方法 瀏覽:203
中小學計算機教學方法 瀏覽:723
46除2列豎式計算方法 瀏覽:870
初二力的測量方法視頻 瀏覽:38
如何理解畫線句的答題方法 瀏覽:949
運用教學方法要注意的點是什麼 瀏覽:261
近期排列三圖形分析圖解方法 瀏覽:308
小孩鼻塞治療最簡單方法 瀏覽:299
互聯網的研究方法及途徑 瀏覽:314
炒股練功的正確方法 瀏覽:561
現代公路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524
磁粉檢測方法圖片 瀏覽:387
認真對待的正確處理方法 瀏覽:904
關鍵路線計算方法 瀏覽:422
捏筷子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729
uv無影膠使用方法 瀏覽:166
製作沙發簡單的方法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