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怎樣有效實施教師積分制教學管理
實施積分制管理的原則
1、多勞多得的原則。要把教師的教育教學、教研、後勤、安全等工作量化、細化,對教師工作的多少,付出勞動的多少,取得成果的大小進行分類歸納,並以此來決定取得的成績,讓多勞者多得,少勞者少得,以鼓勵教師勤奮工作。
2、優勞優績的原則。教師由於個人能力與付出勞動的差異,導致工作成績、質量及獲取獎勵的層次不盡相同,這就要求積分制管理既要有量的考慮,更要注重質的評判,讓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成果、後
勤服務水平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認可,獲取更高的榮譽和待遇,以鼓勵教師爭創一流的工作成績。
3、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積分制管理必須公平、公正、公開,必須用同一個標准評判工作,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業績,不因人因地因時而宜。要把評判的標准交給教師,積分要張榜公布,要使整個考評過程陽光操作,並接受教師監督、社會監督。
4、自我評價與管理的原則。教師工作積分制管理的過程是教師自我評價自我管理的過程,積分標准要貼近教師工作實際,得到教師認可,教師自己根據統一的要求制定工作目標和計劃,並根據個人的年度工作及取得的成績按統一的標准自己打出分數,找出差距。 三、積分制管理適用的對象
全校一線教學全體教師;後勤及教學服務人員;班子成員三部分。 四、 積分制的應用管理辦法
積分上不封頂,積分按部門、條塊管理,天天計分,周周核算,月月統計;每學期結算一次。按積分的高低評優、選模、晉職、晉級、外出培訓學習。教學一線、後勤、班子的積分不一致可按各組排名的順序,按相應的人數比例並列排名次, 同一樣的名次一線教師優先,一線教師中班主任優先 。積分在本校終身有效,在評優、評模、晉職、晉級時累計折算。
新調入本校教師積分按全校教師的平均分加基礎分。班主任和校級優秀教師享受積分待遇。 五、積分的分支分配
1、考勤10%,(方案有兩個選其中一個)(1)按教育局績效工資方案考勤扣分,病假2個工作日扣1分,事假4天之內1個工作日扣0.25分,超過4天每天扣1分,曠工1個工作日扣5分,婚假、喪假、產假、工傷等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2、安全10%(按學校的《事故處理的界定》執行)
每崗位人員10分
(一)副校長(10分)每項2.5分
1、負責學校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督促排查校內所有房舍、活動設施線路的檢查工作。(每月一次)
2、協助安監辦召開安全會議,督導安全工作。負責好帶班期間的安全管理。
3、協調考評小組做好各項崗位的安全評估工作。
4、抓好安監辦、教導處、政教處、總務處的安全管理工作,並組織教師安全培訓。 (二)教導處(10分)
1、協調安監辦簽訂任課教師安全責任狀。(3分)
2、抓好正常教學的相關安全工作,教學過程中不出現安全事故。(3分)
3、帶班期間負責好各時段的安全管理工作。(4分) (三)政教處(10分)
1、負責好班主任和團隊的相關安全工作。(3分) 2、協助安監辦簽訂班主任安全責任狀。(3分) 3、帶班期間負責好各時段的安全管理工作。(4分) (四)安監辦(10分)每項2分 1、負責制定各項制度、職責、預案等。
2、組織簽訂各部門的安全責任狀,負責好帶班期間的安全工作。 3、每學期組織好一至二次消防和地震演練活動。 4、上好安全教育課。
5、建立健全安全檔案,保證材料齊全。 (五)總務主任(10分)
1、所進原料要有發貨票、合格證、檢驗標簽。(5分) 2、對檢查組提出的安全隱患要及時整改。(3分) 3、保證安全物品的正常更換。(2分) (六)總務副主任(10分)
1、確保師生飲食衛生安全,無有中毒現象。(4分) 2、與伙夫簽訂安全責任狀。(3分) 3、督促伙夫持證上崗。(3分) (七)辦公室主任(10分)
1、協助副校長、安監辦,做好安全檢查評估工作。(5分) 2、制定安全工作細則評估表,每月統計分數。(5分)
二--六年級:課堂作業(5次)、少一次扣0.1分。 科學:三--六年級:課堂作業 美術:一--六年級:課堂作業 品德:二--六年級:課堂作業 英語:課堂作業(2次)
註:能夠體現分層作業的該項加0.5分。 2、作業批改制度(4分):
(1)作業必須及時批改,適時採用情感式批語。一般情況下,作文必須在下次作文前批改好,其它作業在下次上課前批好發出,課堂作業必須當天完成及時批改,堅決杜絕只布置不檢查批改的現象。(批改次數不夠,少一次扣0.1分;作文少一次減1分)。
(2)重視錯別字及錯題的訂正,教師要有批改記錄,批改時一律用紅筆批,批改符號要清楚統一,要寫清批改日期,批語要用楷書。3-6年級每次教師精批一半,其餘可指導學生批閱。但要保證學生最後有4篇精批作文。(批改達不到要求,每項減0.5分)。
(3)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按時、獨立、整潔地完成作業,教師要嚴格檢查作業份數,對無故缺作業的學生及時批評教育、補救,對抄寫馬虎的要重做。對作業潦草的學生,教師要進行指導。對有困難的學生要進行個別輔導。(1分)沒有的不得分 (4) 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化:。能讓更多的學生找到自信,體驗成功;使用評語鼓勵,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0.5分 3、作業的規范(4分):
(1)作業必須保持整潔規范,不得亂塗或寫與作業無關的字。寫作業前要寫清練習幾第幾題。語文作業要寫清課題。
(2)作業必須用正楷書寫,字跡清楚,1--2年級作業一律用鉛筆,三--四年級數學作業可使用用鉛筆,也可用鋼筆。其他作業用鋼筆。五--六年級作業均用鋼筆或圓珠筆。教師要鼓勵學生寫好字。 (3)作業必須按時完成,不準抄襲別人的作業,錯誤必須及時改正。
上述通過作業檢查或作業展覽的形式評分。酌情處理。
註:體育、音樂、美術、幼兒班、學前班等無作業的學科成立考核小組,由考核小組評定。
常規軟體(10分)
1、每學期教師要合理制定教學計劃,進度。期末寫好個人總結等書面材料交教導處。(2分) 每少一種扣0.2分。
2、輔導並填好優、學困生輔導記錄。(1分)每少一次扣0.5分。 3、每學期一篇公開課教案、一篇說課稿、一篇聽課心得。(2分)每少一篇扣1分。
4、每學期兩次活動課並記錄。(1分)少一次扣0.5分。 5、每學期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課。(2分)沒有不得分。 6、其它臨時活動軟體。(2分)少一次扣0.2分。
備課、教案(5分)
備課
1教師上課必須有備課,提倡超周備課。 (1分) 2備課要體現新課標的理念,不要拘於同一模式,備課要有節次,有目標要求,有主要過程,杜絕三言兩語的備課。 (1分) 教案
1自己要創新性的設計教案,不得照搬舊教案。(0.5分) 2有全冊備課、單元備課。(1分)
3課時教案步驟齊全(有教學目的要求、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板書設計、課堂小結)(1分)
少一項減0.5分,不按考核要求填寫每項減1—2分。 4書寫必須規范、工整,作圖簡潔、清晰。(0.5分) 上述不按要求不得分
四、工作量(5分)
①工作量達到學校教師人均工作量(5分)
每超一個標准課時加0.5分,每缺一個標准課時扣0.2分。 ②教師標准周授課時數: 小學32-44。
教師積分制考核對教師標准周授課時計算方法是:
語文、數學教師代兩個班為一個標准工作量;小學英語學科按代四個班為一個標准工作量,不再增加跨年級課時。 小學其它學科均按語文、數學的最高基數44節的標准進行核定,不再增跨年級或學科課時。
課時不足的教師,可安排課外興趣小組、學科培優轉差等其它工作。
五、教師素養(10分)
1、教師要按時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會議、學習和大型活動(如周末會、升旗、業務學習、評課等),(4分)
會議遲到、早退一次扣0.1分,會議事假一次扣0.5分,會議病假一次扣0.2分,活動事假一次扣0.5分,活動病假一次扣0.2分。曠會或活動的一次扣2分。(請假除外)
2、教師有事必須履行請(銷)假手續,批准後方可離開。(1分)不履行手續每次扣0.5分。
3、政治學習、業務學習應做到周周進行,學習形式分為集中學習和教師自主學習,學校集中學習政治、業務每學期各兩次,其餘時間以教師自主學習為主。(2分)每學期2000字每少500字扣0.5分。
4、積極進行專業知識學習並做好筆記。(2分)每學期1000字每少500字扣0.5分。
5、積極進行教學反思並做好筆記。(1分)每學期1000字每少500字扣0.5分。
六、教學成績
教學成績獎罰對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教師的學年末成績進行,獎罰執行平均分加「兩率」(優秀率、及格率)的評價方法。
一:一至五年級:
(1)平均分以前五年各校的本學科平均成績作為標准,單科成績每提高1分加1分,每下降1分罰0.5分,不足1分的四捨五入。
(2)優秀率以前五年我校的本學科平均優秀率作為標准,單科優秀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加0.5分,每下降1個百分點罰0.2分,不足1個百分點的四捨五入。
(3)及格率以前五年我校的本學科平均及格率作為標准,單科及格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加1分,每下降1個百分點罰0.5分,不足1個百分點的四捨五入
二:品德、科學學科的學年末成績考察,出課本原題,及格即可,每下降1分罰0.5分,不足1分的四捨五入.
三:幼兒班、學前班、美術、音樂、體育學科的學年末成績考察,教啥考啥, 分三個等級,一等相當於考察科最高的,二等相當於考察科中間的,三等相當於考察科末尾的。考察成立考察小組。
四:年級幾科主課的學年末成績全獲獎,獎勵班主任10分. 五:每班末位的一名學生語、數、外都及格獎三位教師每位10分。學校根據上一年升學考試成績定出班級部分學科單科學困生一名,(初始學科不定)如果下次升學考試達到及格獎勵任課教師10分。以上兩項獎勵不重復獎勵 。
㈡ 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實施小組合作與積分卡制度
一、積分辦法及規則
(一)小組得分
1、課堂評價:
①評價項目:導學案、課前檢查、課堂表現、當堂檢測。
②評價辦法:每節課由教師打分,對小組排名,值日班長負責記錄,值周班長負責統計。
③課前檢查積分規則:根據課前自主學習和導學案的完成情況全班排名,前兩名得5分,前三四五名得4分,最後一名得1分,中間得3分。
④課堂表現評價積分規則:分值l—5分,課常上具體由教師當堂打分。
⑤評價時間:周一至周五。
2、檢測評價:
①每次檢測根據本組個人分數算出小組平均分並排名。前兩名得5分,前三四五名得4分,後兩名得2分,中間得3分,直接將分值納入小組積分。
②若導學案小組成員(以6人為例)全部完成,則評為A+級,小組得6分;若有一人未完成(實際5人完成)則評為A級,小組得5分;若兩人未完成(實際4人完成)則為B+級,小組得4分;若三人未完成(實際3人完成)則為B級,小組得3分;若四人未完成(實際2人完成)則為C+級,小組得2分;若五人來完成(實際1人完成)則為C級,小組得1分。
③訓練學案(或教輔資料檢查)小組評分標准同導學案評分標准。小組成員(以6人為例)全部完成,則評為A+級,小組得6分;若有1人未完成(實際5人完成)則評為A級,小組得5分;若兩人未完成(實際4人完成)則為B級,小組得4分;若三人未完成(實際3人完成)則為B級,小組得3分;若四人未完成(實際2人完成)則為C+級,小組得2分;若五人來完成(實際l人完成)則為C級,小組得1分。
④月考、期中期末考試成績評價:各科成績按比例給個人積分,成績達到總分的100%個人得8分;95%一l00%個人得7分;90%--95%個人得6分;85%--90%個人得5分;80%--85%個人得4分;75%--80%個人得3分;70%--75%個人得2分;65%--70%個人得1分;達不到65%個人不得分。
考試成績小組積分:「小組個人考試成績積分之和+小組考試總分的平均成績積分」。
小組考試總分的平均成績由高到低第一名至最後一名小組依次得分10分一一0分,即小組考試總分的平均成績全班第一名小組得10分,第二名小組得9分,第三名小組得8分……最後一名得0分。
(二)個人得分
1、直接加入小組的得分
①課堂:每天小組成員得分直接加入小組積分。
②檢測:小組檢測積分直接加入個人積分,不進行摺合。
③月考、期中期木考試成績評價:各科成績按比例給個人積分,成績達到總分的100%得8分;95%一l00%得7分;90%--95%得6分:85%一90%得5分;80%--85%得4分;75%一80%得3分;70%--75%得2分;65%--70%得l分;達不到65%不得分。考試達不到滿分的65%的學生要寫考試成績反思。
2、課堂得分
評價方法及積分規則:課任老師根據導學案完成情況給每個學生打出A、B、C:三等。
①分別積A級得5分、B級得3分、C級得1分。
②課前檢查,當堂檢測由小組長根據組員答題情況分為A、B、C:三等,得分依次為5分、3分、l分。
③課堂表現由任課教師當堂直接打分(根據實際情況打1一5分)。
④課後檢查,導學案批閱由教師根據組員答題、作業完成情況分為A、B、C三等,分值不變仍為5分、3分、1分。
二、升級規則
(1)個人升級
每周綜合得分前6名,得一顆「星」,同時被評為優秀個人。每一級的進位為4顆星。
星—— 月亮 ——太陽 —— 一座王冠
(2)小組升級
小組得分每周前四名,小組得一顆「星」。 每一級的進位為4顆星。
星——月亮—— 太陽一一 一座王冠
(3)期末評選優秀小組,表彰優秀組長,優秀個人,優秀小組。
㈢ 升齋等第法是蘇湖教學法嗎
升齋等第法不是蘇湖教學法。
升齋等第法,元代國子學教學管理方法之一。把國子學分為下、中、上等級六個齋舍,東西相對,學生按程度分別進入各個齋舍學習不同內容,依據其學業成績和品德行為,依次遞升的方法。學生由下齋升入中齋時開始實行「積分法」。
其方法是根據學生月考成績,優等者加一分,中等者加半分,下等者不加分,年終積至八分以上則升上一等級,不能升級者來年積分為零。
蘇湖教學法意義:
「蘇湖教學法」又名「分齋教學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蘇州、湖州二地辦學,率先開創的一種新的教法。「蘇湖教法」的意義:
1、在中國教學制度發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實際需要,在同一學校中分設經義齋和治事齋,實行分科教學。
2、治民、治兵等實用學科正式納入官學教學體系之中,取得了與儒家經學同等的地位。
3、開創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