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肺結核確診的方法
肺結核的確診需綜合以下方法:
1. 臨床症狀評估
肺結核常見症狀包括咳嗽、咳痰、咯血、低熱、盜汗、乏力等。但這些症狀缺乏特異性,可能與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如肺炎、肺癌)重疊,因此不能單獨作為確診依據,需結合其他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2. 胸部影像學檢查
通過胸部X線或CT觀察肺部病變特徵,如結節、空洞、浸潤影或纖維化等。影像學可提示肺結核的可能,但需與肺炎、肺癌等疾病鑒別。例如,肺結核空洞多位於上葉尖後段或下葉背段,而肺癌空洞可能伴分葉征或毛刺征。
3. 結核菌檢查(核心確診手段)
4. 結核菌素試驗(TST)
通過皮內注射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PPD),48-72小時後觀察皮膚硬結直徑。硬結≥10mm為陽性,提示結核感染或卡介苗接種史。但需注意:
5. 其他輔助檢查
確診原則:需結合臨床症狀、影像學特徵、病原學證據(塗片/培養/核酸陽性)及免疫學檢測綜合判斷。高危人群(如密切接觸者、免疫力低下者)應主動篩查,早期診斷和治療可顯著降低傳播風險並改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