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鴿子怎樣配對
很多鴿友都知道鴿子配對的流程,無非也就是用配對籠鴿子放進去配好在放出來。但是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鴿友是借的其中一隻或雌或雄,也許借的時候鴿子主任就規定了還回的期限,或許借鴿子的正好有保姆鴿子想多配一窩,這樣就是產生了一個問題如何快速配對呢?
其實也很簡單的舉例子比如借貸是雄,回家後首先保證鴿子是健康的情況下才可以,和平時給鴿子配對一樣的,預備一個配對的籠子,裡面放上一個窩墊,最主要的是兩只關一起四周用黑布圍擋起來,籠子裡面盡量暗些還有找一個清凈的地方存放,再有不要把食罐、水罐擺在籠子裡面,一旦有高出一般雌鴿子會站在高處的那時候雄如果不是很旺在催雌的時候會受到影響的,也會耽誤配對時間的,鴿子放進去配不上不放出來,千萬不要2-3天換一個雌這樣會很耽誤時間的,也許很快就配好了被你給換掉了,如果這樣永遠不好配對,但是一定要保證你2羽鴿子都是健康的。
等這一對下蛋後如果有保姆的話就可以及時的把雄與另外的雌配對,這時候盡量將配對籠安排在更清凈的地方,最好不要聽到原來配過對的雌的叫聲。如果保姆夠用而且雌鴿狀態好並能及時更換的情況下一個月內可以配3-4次對。但是謝謝借鴿子的朋友借雌鴿的時候千萬不要採用這個方法,如果採用這個方法雌鴿會被你毀了的。
(一)眼神
鴿子的眼睛可以簡化著看,「眼神配」是「鴿眼配」中最高的境界。
鴿子的「眼神」也分好多種,不一定看似聰明的就是好的,只要鴿子眼神能夠表現出「專注」的神態就已經不錯。除了「眼神」以外,我對眼睛的要求,也只是保留了「在視力的強弱和所能適應的視覺環境上」的那些部分,這主要指眼房水、眼砂、眼志和瞳孔;而且也不是每羽都看,如果第一關「眼神」就不吸引我,再看其它的又有何用?
(二)眼房水
眼房水的好壞對鴿子的視力和環境適應性起很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起決定飛翔速度快慢的作用。我們常說的眼睛要求「干、老、油、亮」等四個標准,實質都是眼房水在起作用。不「干」的眼睛,那是父母鴿的眼睛配錯了,這樣眼睛的鴿子飛不了多長時間;不「老」的眼睛,要麼它沒有參加過任何賽事,要麼它的眼房水成色欠佳;缺「油」的眼睛,是眼房水的成份太單一,這對不同賽況的適應性會差些;少「亮」的眼睛,是眼房水晦澀、「渾濁」,這種鴿眼的視力不夠強。
(三)瞳孔
1、瞳孔的大與小 在多數人的認識中,鴿眼瞳孔應該越小越好,我不認為這個看法是正確的。瞳孔是光線和景物進入眼睛的窗口,瞳孔放大時肯定比瞳孔縮小時進入的光線和景物面多些;鴿子飛行中進入鴿眼視覺的景象面越多,對其在高速飛行中的安全性就越有保障。不信可以做個試驗,我們把眼睛眯縫起來看東西,有些東西就肯定看不到或看不清楚。鴿子也是一樣,睜大「眼睛」(實際是睜大瞳孔)才能看得更遠和更清楚,由此才能做到盡早發現天敵或者避免撞電線。
2、瞳孔的扁與圓 有的人要求鴿眼的瞳孔越圓越好,我覺得這個標准對於鴿子來說是太牽強了,這是拿人眼的標准來衡量鴿子。人的兩隻眼睛都長在臉的前面,看東西是從正面直著看,這樣瞳孔形狀當然就是圓的。非肉食類的鳥類,包括鴿子等則不同,它們的眼睛長在腦袋的兩側,稍向前翻一點,這樣視野較大,對其生存有利。也是由於它們的眼睛基本是對著長的,向前看景物時,實際是需要斜著眼睛看。斜眼時,瞳孔向前移動,擠壓前部的眼砂,拉伸後部的眼砂;這樣看的時間長了,瞳孔就會由正圓形變成橢圓形,瞳孔位置也不在眼睛中央,而向前下方偏移。
嚴格來說,每羽鴿子的瞳孔形狀都會有些差異,瞳孔的大與小、扁與圓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定的優和劣,是否優或劣,應該視每個鴿子的實際情況而定;當然,個人喜好則是另一回事。可信和能夠實現的一點是,依瞳孔在鴿頭上長的位置和變形程度,再結合眼眼睛上的一些其它「印記」特徵,鑒眼高手是完全可以比較准確地識別手中的鴿子是否飛過,以及翔歷的多少或難、易程度。
(四)眼志
我對眼志的要求是因鴿而論的,先從考察血統和遺傳情況的角度去考慮,再挑一挑眼睛倒是必要的 所謂「合格」的種鴿眼志,一般的規律是:耐力鴿眼志除應具備一定的厚度外,同底砂一樣,還應有很強的顆粒感和多彩、漂亮的金屬色;速度鴿眼志色彩允許單一,也可以缺乏顆粒感,但必須有適當的厚度和寬度(見照片提示)。速度鴿的眼志缺乏寬度時,在瞳孔收縮、變化,拉動整個虹膜移動時,容易引起疲勞。
(五)內線扣
內線扣是控制瞳孔收擴運動的肌肉之一,不同品系的鴿子之間的確會在色彩、形狀上有某些差異,它也會隨年齡的增長有所變化,但其生理功能也就如此。60年代末我曾一度研究過它,現在它對我早已不那麼重要了。如果我使用放大鏡看眼睛的話,捎帶著看它,也只是以純「欣賞」的感覺瀏覽一下;因為它沒有給我挑選鴿子帶來絕對准確、有效的幫助。
(六)眼砂
眼砂由眼中的毛細血管所組成,是供給鴿眼營養的管道,它有粗、細、厚、薄和不同的形狀及色彩上的差異,這些不同的性狀是由地區差異和人為培育因素所造成的。鳥類不是這樣,任何一種野生的鳥,它們的眼砂都只是一個模式和比較單一的色彩,你分不出子丑寅卯來,也不存在所謂優劣的差別;不同品種之間才會存在差異,這是「血統」遺傳的結果。
信鴿則不同,在不同國家或地區,受地形、地貌、氣候和人為設定的差異較大的賽距等因素的影響,已經產生了許多個「亞種」,自然它們眼睛的差異也就變得很大,特別是眼砂;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也才由此產生了以「眼」鑒鴿的方法。如果信鴿之間沒有交流,也只在平原地區進行一個距離的賽事,長此下去後,眼砂的差別會逐漸縮小,相信再看鴿眼才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
對待任何一種技法,我們不能因為不明白就完全否定它,但也不能以一個尺度去衡量所有的東西,更不能鑽牛角尖以點蓋全;對眼砂的鑒別技法亦應如此。
回到對眼砂的實質性探討上來。眼砂的粗細對供血環境肯定是有所差異的,粗的比細的供血量大,這意味著粗砂更適合高速鴿的眼睛;眼砂的色彩與血液的含氧量成份有關,也意味著眼砂色彩鮮艷的適於高速鴿;眼砂的結構形狀(與血統、速度有關),以及布局、間隙(飛行中,在瞳孔長時間高頻率的快速收擴下,眼砂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不易造成眼肌疲勞)和厚薄(薄砂利於眼砂的快速收擴運動)等,同樣也與適飛不同的距離或賽況有關。比如胡本、詹森、詹吉、凡龍、桑傑士、戈馬利、林波爾等的鴿子以速度見長,它們的眼砂要麼面砂稀薄,要麼間隙較大,並有色彩較鮮的特點;楊阿騰、凡布利安娜、古柏和西佛.托依系的鴿子擅長遠距離,以及中長距離的馬克.羅森斯和約瑟夫.斯塔爾的「計算機」系,這類鴿子眼睛表現的是色彩偏深、眼砂顯厚和滿砂堆集無間隙等特點。既使你再不懂鴿眼,看完這些應該有所認識吧。
所有這些「可見」的特徵,只是一種概率的認識,並不意味著不同能力鴿子的眼砂必須得依著這個「規律」才行。實踐證明,高速鴿中也有長了耐力型鴿眼的,耐力型鴿中也長有高速鴿眼的,不能說違反上述「規律」的鴿子就不中用,只能說這種「換位」不太利於它們全部發揮自身應有的特質。
如果一羽鴿子的眼砂不具備其應有的「特徵」,可以認為它不是該鴿系中的品牌或主流血系,但並不意味它就不能飛,只是說它的競翔特性會有些改變。另外,鑒眼高手們已經從實踐中得知:真正的品系鴿,其眼砂結構、色彩也是其特定模式的;由此從眼砂中也可以鑒別出血統的純正與否,只不過這需要豐富的見識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