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非科學,偽科學,科學的概念區分
科學是對一定條件下物質變化規律的總結,具有可重復驗證、可證偽、自身沒有矛盾的特點。
非科學是指那些與科學統一文化體系不同於科學認識對象的其他文化部門(如西方文化中的宗教、哲學和藝術等)以及與科學處於不同的文化體系中沒有按照科學的認識方式認識事物的文化部門(如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中醫等)。非科學同科學一樣是人們對周圍自然事物的有效認識。它們同樣有著自己的生存權。它和科學的目標都是追求真善美。但是,如果它們被當成科學來發展和應用,那麼最終會損害這些被當成科學的非科學自身。
偽科學的根本點在於故意的欺騙和標榜科學,有明顯的反道德或/和違法表現,與持偽科學者個人直接相關,故而反偽科學不可能做到就事論事,還要論人。偽科學與非科學和科學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
㈡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偽科學,還有什麼又是非科學和反科學
在提到偽科學之前,先說一下非科學。
在科學領域之外的,都屬於非科學。比如文學、音樂、愛情、宗教……
非科學在沒有被套上科學的偽裝之前,不是偽科學。但是當一個非科學的東西被套上科學的偽裝之後,就成立偽科學。就象甲醇,它不是假酒,但是當裝進酒瓶當酒來賣的時候,就成為假酒。假如文學界宣揚「李白的詩是一種偉大的科學理論」,這時候,李白的詩就是偽科學。
那麼什麼是科學呢?
關於科學的定義有很多,但是看起來都很籠統或晦澀,所以在此我不抄錄這些定義,而是直接給出一個便於理解的說法:
1、科學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同樣用以認識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科學只是其中被事實證明為有效的一種。
2、科學有一套完整的認識世界的方法和思維方式
3、科學的不一定必然正確,不科學的也不一定必然不正確。但是科學追求正確,而且用科學的方法探求的結論接近正確的可能性要比非科學方法要大得多。
4、科學=邏輯+實證。邏輯用以概測其可能性,而實證用以確定結論。所謂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大膽假設不是憑空假設,它同樣需要一定的證據。比如在宇宙觀察發現,光譜有紅移現象,說明在觀察范圍內的星體之間的距離正在膨脹,於是推測,我們的宇宙可能是一次大爆炸而來,這就是一種假設,有證據的假設。而說宇宙是被神創造出來的,這也是假設,卻是無證據的假設。所以,科學需要大膽假設,但不需要沒有證據的假設。
5、科學的主要特徵:
1)科學所使用的術語,特別是科學概念,必須有明確的內涵與外延,不能
產生歧義。
2)理論的建立必須依據觀察和實驗,這種觀察或者實驗,需要具有可重復
性。
3)邏輯結構要嚴密,理論體系內部必須自恰,自圓其說,不能出現前後矛
盾。
4)體系的構建必須遵循簡單性原則,思維經濟性原則。這一條又叫剃刀原則,同樣能解釋現象的兩個理論,選擇最簡潔的,除非有更充分的證據。
5)科學理論在原則上應當可以接受實踐檢驗,可以被證實,也可以被否證。也叫可證偽性。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被證明為錯誤的理論不是科學理論。
之所以有偽科學存在,就是因為科學是一塊金字招牌,科學用它的嚴密的思維方式,嚴格的檢驗方法、嚴密的證據體系贏得世界的公認。很多非科學的理論無法達到科學的要求,又要沾上科學的光環,於是偽科學就產生了。這和假酒是一樣的,既不想付出真酒的成本,又想按真酒的價格賣出去,於是造假酒的現象就產生了。
至於反科學,本質上講,就是反對科學、醜化科學、歪曲科學、假冒科學。
這四類是遞進關系,給你舉個例子。基督教,最初是反科學的,那時候它們的權力很大,有裁判所,有審判權,所以可以屠殺科學家,這是反科學的最野蠻的形式;再往後,這種力量被剝奪了,於是就開始醜化科學,無限誇大科學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把一切罪惡歸之於科學的發展,呼喚要禁止科學或某些科學項目(如反轉基因、反幹細胞研究、反進化論等);再後來,這種方式也不見效了,就開始歪曲了,科學說是這個意思,它們就曲解為另一個意思,最典型的就是反進化論,進化論觀點是人與猿猴有共同的祖先,它們就歪曲為 人是猴子進化來的,科學家修正了進化論的某些不正確的觀點,使進化論更完善,它們則歪曲為進化論被否定了,連XXX科學家也說進化論如何如何了;最後,就是假冒科學了,無論它們怎麼反進化論,都在科學界沒有任何地位,於是乾脆把神創論包裝一下,換個名目,叫《智慧設計論》,然後大張旗鼓地要讓官方的學校去講授。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而反對科學。
㈢ 什麼是科學,非科學和偽科學
科學
科學是對客觀現象的一般性、共性與規律性作系統的理論表達.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以不同的方式、運用不同的觀念來揭示物質運動的本質規律,體現了科學在其發展過程中的多樣性統一.
按照科學的特徵,區分科學與非科學主要是在於其「實證性」,就是能夠被事實、實驗或理性推導證實或證偽的學說才是科學.例如有人說人死了有靈活,這一命題就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因此它不是科學,類似的關於鬼神、上帝、緣分、風水、命理、星座、等這些學說都不是科學,也不是科學研究的對象.
偽科學
偽科學是指據稱是事實或得到科學支持、但實際上不符合科學方法的「知識」.偽科學是一些虛假的「科學」或者騙局,經常借用科學名詞進行裝飾,但實際上與科學在本質上並無關聯.
㈣ 什麼是偽科學
不少所謂宗教人士,都愛把一些現象,用他們的「科學」來解釋,並表示這很合理。其實他們的很多科學只是結合粗淺的表面現象進行毫無根據的推論,有時還和鬼神或是神秘力量扯在一起。他們出於對信仰的信奉,作出這樣的解釋是可以理解的。為了避免挑起社會矛盾,在某些時候某些場合我們可以對他們的這種「科學」表示理解。但是我們如果真按他們所說去研究科學,那就荒誕可笑了。
網路上說:偽科學是指把沒有科學根據的非科學理論或方法宣稱為科學或者比科學還要科學的某種主張,如星占學、維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論、李森科的無產階級遺傳學等。偽科學不同於一時的科學錯誤,它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要害在於,它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冒充科學,把已經被科學界證明不屬科學的東西當作科學對待,並且長期不能或者拒絕提供嚴格的證據。
㈤ 科學與非科學、偽科學的區別與劃界標準是什麼
科學有自己的一脈研究方法和體系。凡是用科學這脈方法無法證明的都是偽科學。像神學宗教中醫。
(科學的基本工具是邏輯,利用數學物理學作為基本學科建立起來整個體系,他們動不動就建立數學模型,物理模型,邏輯模型來證明出結論,證明出來的結論又要作為其他學科的前提。你可能會發現,那這個前提的前提是哪裡來的?這個東西叫做公設、公理,就是沒有辦法在邏輯上證明的,但是直觀上是正確,比如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畢達哥拉斯就是用這樣的五條公設推到出整個幾何學十三卷。可見科學所遵循的基本前提都沒法證明是對的,所以他自己都無法證明自己是對的。難怪最偉大的哲學家康德會說:我們所知道的知識全部是錯的。)
所以某事物被評上科學的那此物命不久矣。科學重來就沒有證明的了自己是真理,相反他自己卻是在不斷證明自己是錯的,你科學史的宇宙觀:地心說統治了科學上千年,日心說統治了600年,牛頓正確了200年,愛因斯坦不過100年就有錯誤的徵兆。
所以被評上偽科學是好事。你千萬別糾結中醫被評上偽科學,不怕中醫是偽科學就怕科學是偽科學真理,
㈥ 科學與非科學的區別是什麼
科學就是尋根究底,科學就是接近真實。任何迷信都不會允許尋根究底。所以一切非科學都不敢及不能面對真實,因而也就不可能正確解決問題。
對科學來說,沒有任何不可認識、不可了解、不可解釋的東西,只有已經了解、已經認識、已經解釋的事物與尚未了解、尚未認識、尚未解釋的事物之間的區別。這就是科學與一切非科學的區別。科學目前不能解釋,是目前的水平限制,隨著科學提高,將來必定能認識。
而非科學則要求在水平未具備之前就必須對一切事物都作出解釋,所以非科學就必定要生造出一個體系來解釋所有的事物。古時候,人們就生造了各個圖騰,2000多年前,生造出了上帝和耶穌,然後他們就困守在自己生造出來的幻象之中,以為這就是萬物的真實。
只有科學才能懂得和承認事物是逐步發展和提高的,對萬物是從完全不懂向懂得一點、從知之甚少向知之較多發展的。不論是對物還是對人類社會,這都是一樣的。整個人類是這樣進行認識,具體的個人(每個人)也是這樣的認識過程。所以科學能夠理解人、尊重人,能夠容忍人們的不懂、懂得不多,知道人們只能是一步一步去了解事物、一點一點地改造自己。而非科學要求人一開始就懂得一切、能夠解釋一切,認為人們不懂、懂得少是因為不願意去想,以為只要按照自己創造出來的體系去想去做,所有問題就能解決了。科學則體現著、推進著人類社會承認自然、理解真實、共同進步、尊重全部人類(包括弱者、暫時能力不足的人、被迫害被蹂躪的底層)的文明趨勢。
㈦ 非自然科學和偽科學的區別
首先,科學與偽科學的界線只能是相對的、歷史的,它無法通過某種定義精確的原則來區分,而只能由實際從事科學研究的實踐者們作出可錯的判斷。過去科學哲學家們認為,可以從研究方法上將科學活動與非科學活動嚴格地區分開來。所有不符合科學研究方法原則,卻以科學自居的活動都是偽科學。然而,隨著歷史主義的興起,科學哲學家已經證明實際上不存在絕對的、永恆不變的、普遍適用的科學研究准則。這不是科學哲學家無能,而是對於所提議的任何一個普遍准則,科學哲學家都能成功地找到反例。如科學哲學家費耶阿本德指出,「對於任何給定的法則,不管它對於科學來說多麼『基本』或『必要』,總會有一些境況,在那裡不僅無視這法則而且採取它的反面是明智的。」
這樣一來,想從研究方法上簡單地確定偽科學的策略是行不通了,也就是說,在科學研究方法上,科學與非科學的界線開始模糊了,「偽科學」這個概念原先所具有的使科學純潔化的功能也開始變弱了。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庫恩指出,「占星術不可能被排斥於科學之外,因為其預言也是以科學形式出現的。也不能因為術士們為失敗辯解的方式而排除占星術……其實今天解釋醫學或氣象學中的失敗,也總是這樣來論證的。即使是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精確科學,如果碰上麻煩,也會這樣論證。占星術為失敗所作解釋,也沒有什麼不科學之處。」他還說,「歷史學家們還面臨著日益增多的困難,即如何區分出過去的觀察和信念中『科學』成分,與被他們的前輩們已經標明是『錯誤』和『迷信』的東西。例如,他們越仔細地研究亞里士多德的動力學、燃素化學或熱質說,就越確鑿地感覺到,那些曾一度流行的自然觀,作為一個整體,並不比今日流行的觀點缺乏科學性,也不更是人類偏見的產物。」由於科學與偽科學區分的相對性,簡單粗暴地反對偽科學,可能會導致對科學事業的傷害。
另外,正如在特定條件下,科學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一樣,偽科學也可能會有正面價值。例如,黃維當年在獄中從事永動機的研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這項偽科學研究產生了非常良好的統戰效果,對社會很有利。這是偽科學在科學之外具有正面價值的典型例證。這個案例很生動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科學和偽科學活動是人類社會活動的一部分,科學和偽科學活動除了在科學方面的價值和影響之外,還會因特定的環境和條件,產生其他方面的影響和價值。不分青紅皂白簡單地否定一切偽科學活動是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
拋開其他方面的正面價值,甚至於在科學上,偽科學也可能會產生正面的價值。李醒民教授曾說過,可以從三個不同層面來談科學,即作為活動的科學、作為知識體系的科學和作為社會建制的科學。我認為,在這三個層面上,偽科學都可能有正面的科學價值,也就是說:在這三個層次上都存在這樣的案例,雖然它們違反了科學的原則和規范,只能說是一種非科學,但是把它們當作科學來對待,卻對我們今天毫無爭議地當作科學成果的認識產生了積極的、正面的影響
答案補充
非自然科學所指的並不是一個學科,而是指的如經濟學,管理學,政治,歷史等一類在人們不斷學習,發展中說創造出來的學科。
㈧ 科學 非科學 偽科學 反科學 概念判斷
一:科學
科學,分科而學的意思,後指將各種知識通過細化分類(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研究,形成逐漸完整的知識體系。它是關於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它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
二:非科學
科學是指那些與科學統一文化體系不同於科學認識對象的其他文化部門(如宗教、哲學和藝術等)以及與科學處於不同的文化體系中沒有按照科學的認識方式認識事物的文化部門(如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中醫等)。
三:偽科學
偽科學是指把沒有科學根據的非科學理論或方法宣稱為科學或者比科學還要科學的某種主張,如星占學、維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論、李森科的無產階級遺傳學等。偽科學不同於一時的科學錯誤,它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要害在於,它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冒充科學,把已經被科學界證明不屬科學的東西當作科學對待,並且長期不能或者拒絕提供嚴格的證據。
四:反科學
1、違背科學發展規律的一種偽(假)科學論點。
五:分辨
科學是實踐證明,具有真理性的,反科學與偽科學是不同的,偽科學是假冒科學,以此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與」偽科學「不 同的是,」反科學「表達的是一種懷著批判的態度直接反對、質疑科學的精神。非科學即不歸屬於科學一類的其他文化部門的知識,並非錯誤的理論。
㈨ 非科學與偽科學有什麼區別
非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別:
一般而言,凡不滿足嚴格意義上科學命題可檢驗性和可重復性條件的,統稱為非科學。從價值的角度看,非科學中的許多理論體系(如哲學、宗教、神話等)往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重大的作用。這種作用或者直接表現在對科學事業的推動方面,或者直接表現在對人類精神文明的合理建構方面。 偽科學把沒有科學根據的非科學理論或方法宣稱為科學或者比科學還要科學的某種主張為人們認識是偽科學,如星占學等。
偽科學就是把非科學一定要說成科學。科學與偽科學是堅決對立的,偽科學是非科學的一個子集。科學之外的其他東西都可以稱之為非科學,例如文學、藝術、宗教、迷信等它們是非科學,但是並不等於就是偽科學。只有在有人拿非科學的東西來冒充科學時,它才變成了偽科學。像煉丹術、煉金術、神創論、玄學、風水、星相、陰陽這些也都是非科學。
㈩ 談談科學,非科學,反科學,偽科學,唯科學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1、定義的區別
(1)科學指發現、積累並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是對已知世界通過大眾可理解的數據計算、文字解釋、語言說明、形象展示的一種總結、歸納和認證;科學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渠道,可其具有公允性與一致性,其為探索客觀世界最可靠的實踐方法。科學是具體的事物及其客觀規則,具體的實事求是,諸多的實踐經驗,實證之學,科學主要內容是具體的世界觀與具體的方法。
(2)非科學是指那些與科學同一文化體系不同於科學認識對象的其他文化部門(如宗教、哲學和藝術等)以及與科學處於不同的文化體系中沒有按照科學的認識方式認識事物的文化部門(如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中醫等)。
(3)反科學是違背科學發展規律的一種偽(假)科學論點,也是一種反對科學的思潮。
(4)偽科學是指把沒有科學根據的非科學理論或方法宣稱為科學或者比科學還要科學的某種主張,如星占學、維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論、李森科的無產階級遺傳學等。偽科學不同於一時的科學錯誤,它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要害在於,它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冒充科學,把已經被科學界證明不屬科學的東西當作科學對待,並且長期不能或者拒絕提供嚴格的證據。
(5)唯科學是指唯象科學,唯象理論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科學理論。
2、聯系
(1)從邏輯上講,科學之外的其他東西都可以稱之為非科學,例如文學、藝術、宗教、迷信;它們是非科學,但是並不等於就是偽科學。
(2)偽科學是非科學的一個子集。凡是科學之外的都可以說成是非科學,如宗教、藝術、哲學等。非科學不等同於偽科學,只有當有人拿非科學的東西冒充科學時,才變成了偽科學,如煉金術、玄學、占星術等。
(3)偽科學仰視科學而模仿科學或者假冒科學,以此想獲得科學的地位、榮譽,而反科學通常並不崇拜科學,相反會批評科學及科學界的某些做法。
(10)什麼是非科學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科學的思維特徵
1、保持心胸開放,但對於任何未經證實的主張存疑。
2、確保某項主張或想法是可被檢定的。
3、評鑒支持某個想法的證據質量(如,評估控制有多嚴謹,不可仰賴傳聞證據)。
4、嘗試否證某項主張或想法(如,尋找不支持的證據)。
5、考慮替代性解釋。
6、在其他條件相等的狀況下,選擇能對現象提出最簡單解釋的主張或想法(如,假定最少的那一個)。
7、在其他條件相等的狀況下,選擇與已確立的知識不相抵觸的主張或想法。
8、放下自己的喜好和偏見,盡力依照支持或駁斥那個想法的證據數量來調節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