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梁板靜載荷試驗方法
你想了解梁板靜載荷試驗方法,在網上簡單說幾句話不能讓人能夠全面了解,所以,我拷一份完整的試驗方案給你看看,供你參考:
一、概述
公路橋橋面為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結構,設計標准公路--Ⅰ級。橋面凈寬:2×0.25m(護欄)+2×3.75m(人行道)+22.0m(機動車道),全橋寬26.0m。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C50。
依據有關單位提供預制梁板質量核查報告,初步認為符合設計要求的梁板29片,存在質量缺陷的梁板6片。受有關單位委託,擬對符合質量要求的梁板及有質量缺陷的梁板各選一片進行現場靜載荷試驗。
二、靜載荷試驗情況
1、試驗加荷方案的確定
依據設計單位提供的圖紙,跨中彎矩具體加荷方式如下:
預應力空心板抗彎試驗採用跨中等效彎矩法,所採用的等效彎矩區的長度為1.5m,具體加荷圖示如附圖1。加荷方式與配重物示意圖如附圖2,3。
以裸梁跨中彎矩Mp(設計提供)加荷的折算荷載計算公式如下:
P=4×Mp/L0
其中:P———折算荷載(kN)
Mp———跨中彎矩(kN•m)
L0———計算長度-等效彎矩長度(m)
板靜載荷試驗施加的折算荷載P的計算值為XkN。荷載分級為:0、0.2 X、0.4 X、0.6 X、0.7 X、0.8 X、0.9 X、1.0 X;其中1.0X時,跨中等效彎矩為相應於公路-Ⅰ級荷載下的跨中最大彎矩,持荷時間0.5小時,其餘各級荷載均持荷0.15小時。卸載為0.8 X、0.6 X、0.2 X、0。
2、試驗內容與目的
(1)板的剛度檢測
分別於支座附近、跨中、L/4、3L/4斷面布置位移計,量測在各級荷載下的撓度值,根據跨中撓度與計算跨徑的比值,以確定梁的剛度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2)板在彎矩荷載作用下跨中截面的正應變分布
在板跨中截面兩側沿高度方向布置L型應變片(如附圖6、附圖7)測試跨中截面在各級荷載下的正應變分布情況。
(3)板的抗裂性監控
在等彎矩區底部兩側布置長標距應變片,觀測應變最大值、最小值及應變均值隨荷載的變化情況,藉以及時發現裂縫,評價板的抗裂度及承載性能。
三、試驗資料整理
1、預應力空心板在各級荷載下的撓度值。
2、板底兩側抗裂監測應變均值表。
3、預應力板跨中截面自上而下各測點應變值(抗彎)。
4、預應力板跨中截面上緣、下緣測點正應變表。
5、預應力空心板在幾級荷載下的撓度曲線。
6、預應力空心板跨中撓度—荷載曲線。
7、預應力空心板在各級荷載底部兩側應變均值曲線。
8、預應力空心板跨中截面兩側應變分布圖。
9、預應力空心板跨中截面(上、下緣)應變—荷載曲線。
四、資料整理分析
1、板的剛度分析
跨中撓度值f和f/L0值,是否小於設計規范規定的允許值[f/L]=1/600。
板於校核荷載1.0倍荷載作用下,板基本上處於彈性工作狀態。
2、跨中截面應力、應變分析
由板跨中截面的應變值,每側的拉、壓應變值均趨勢,分析板的工作狀態。根據在各級荷載下的正應變沿板高度的分布圖,跨中截面的正應變值,是否符合平面變形的計算假定。
各級荷載作用下的應力~荷載曲線是否呈線性變化。
在1.0倍荷載作用下,板跨中截面兩側頂部、底部最大壓、拉應力值是否超過規范要求。
五、技術結論
1、預應力空心板的剛度
剛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2、預應力空心板抗裂度
判定梁的抗裂安全系數是否大於或等於1.0。各塊試驗板在1.0設計荷載作用下,板是否仍處於彈性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