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路基土石方量如何計算 最好能舉例說明.
用橫斷面面積計算 計算方法有積距法、坐標法、幾何圖形法、數方格法、求積儀法等,通常採用積距法和坐標法.
1.積距法:
即將斷面按單位橫寬劃分為若干個梯形和三角形,每個小條塊的面積近似按每個小條塊中心高度與單位寬度的乘積:Ai=b hi
則橫斷面面積:A =b h1+b h2 +b h3 +… +b hn =b∑ hi
當 b = 1m 時,則 A 在數值上就等於各小條塊平均高度之和 ∑ hi .
2.坐標法:
若已知斷面圖上各轉折點坐標(xi,yi),則斷面面積為:
A = [∑(xi yi+1-xi+1yi ) ] 1/2
坐標法的計算精度較高,適宜用計算機計算.
二、 土石方數量計算
路基土石方數量在工程上通常採用近似方法計算.
1.平均斷面法
即假定相鄰斷面間為一稜柱體,則其體積為:
V=(A1+A2)
式中:V — 體積,即土石方數量(m3);
A1、A2 — 分別為相鄰兩斷面的面積(m2);
L —相鄰斷面之間的距離(m).
公路上常採用平均斷面法計算,但其精度較差,只有當A1、A2相差不大時才較准確.
2.稜台體積法
當A1、A2相差較大時,則按稜台體公式計算:
V= (A1+A2) L (1+ )
式中:m = A1 / A2 ,其中A1 <A2.
此方法精度較高,應盡量採用.
計算路基土石方數量時,應扣除大、中橋及隧道所佔路線長度的體積;橋頭引道的土石方,可視需要全部或部分列入橋梁工程項目中,但應注意不要遺漏或重復;小橋涵所佔的體積一般可不扣除.
路基填、挖方數量中應考慮路面所佔的體積(填方扣除、挖方增加).
路基工程中的挖方按天然密實方體積計算,填方按壓實後的體積計算,各級公路在土石方調配時注意換算.
Ⅱ 土石方方量計算
土石方方量計算方法: 1,先算基坑的立方體體積,再把放坡的單獨算,這樣要准些。還可以按公式來,施工技術這本書就有: V=H*(A1+4A0+A2)/6
H —— 基坑深度(m)。
A1、A2—— 基坑上下兩底面積(m2)。
A0 —— 基坑中截面面積(m2)。 按一定的間距(方格)測出原地貌的高程,減去相對應這些點的設計高程,相加後除以點數*平面面積=土方方量.
按一定的間距,測出剖面,算出剖面面積,平均後*剖面間距總長=土方方量
面積的計算方法有:CAD測面積法,求積儀法、方格法、平均高度法、割補法等等 2,使用cass軟體,先繪圖處理-展野外高程點-多線段選取求量的范圍並點右鍵閉合-工程應用-方格網計算體積-對話框:選取比所選高程點低的參考高程-確定-點擊圖幅上的一點,可以看到所選范圍的面積體積。
這是原地形一期數據,然後通過以上方法求的變動後地形的二期數據,兩期數據之差即為所求土石方體積。 用橫斷面面積計算 計算方法有積距法、坐標法、幾何圖形法、數方格法、求積儀法等,通常採用積距法和坐標法。
1.積距法:
即將斷面按單位橫寬劃分為若干個梯形和三角形,每個小條塊的面積近似按每個小條塊中心高度與單位寬度的乘積:Ai=b hi
則橫斷面面積: A =b h1+b h2 +b h3 +… +b hn =b∑ hi
當 b = 1m 時,則 A 在數值上就等於各小條塊平均高度之和 ∑ hi 。
2.坐標法:
若已知斷面圖上各轉折點坐標(xi,yi), 則斷面面積為:
A = [∑(xi yi+1-xi+1yi ) ] 1/2
坐標法的計算精度較高,適宜用計算機計算。
二、 土石方數量計算
路基土石方數量在工程上通常採用近似方法計算。
1.平均斷面法
即假定相鄰斷面間為一稜柱體,則其體積為:
V=(A1+A2)
式中:V — 體積,即土石方數量(m3);
A1、A2 — 分別為相鄰兩斷面的面積(m2);
L —相鄰斷面之間的距離(m)。
公路上常採用平均斷面法計算,但其精度較差,只有當A1、A2相差不大時才較准確。
2.稜台體積法
當A1、A2相差較大時,則按稜台體公式計算:
V= (A1+A2) L (1+ )
式中:m = A1 / A2 ,其中A1 <A2。
此方法精度較高,應盡量採用。
計算土石方數量時,應扣除大、中橋及隧道所佔路線長度的體積;橋頭引道的土石方,可視需要全部或部分列入橋梁工程項目中,但應注意不要遺漏或重復;小橋涵所佔的體積一般可不扣除。
填、挖方數量中應考慮路面所佔的體積(填方扣除、挖方增加)。
工程中的挖方按天然密實方體積計算,填方按壓實後的體積計算,各級公路在土石方調配時注意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