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錳酸鹽指數的檢測方法
高錳酸鹽指數,作為衡量水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反映的是水樣中有機物和無機還原性物質的氧化程度。通過使用高錳酸鉀氧化這些物質,依據消耗的高錳酸鉀量計算出等效的氧量。值得注意的是,高錳酸鹽指數並非理論需氧量或總有機物含量的指標,因為規定條件下,部分有機物僅部分氧化,並且易揮發的有機物不在測定范圍內。
高錳酸鹽指數的應用領域廣泛,尤其適用於較清澈的地表水、地下水及生活飲用水的高錳酸鹽指數測定。對於濃度較高的水樣,應先適當稀釋後再進行測定。
高錳酸鹽指數的檢測流程包括儀器標定和水樣測定兩個步驟。首先,取5mL標准溶液,加入1mL混合酸,搖勻後在105℃消解器中消解30分鍾。取出冷卻後,測量。接下來,取某水樣5mL放入比色管,按照標准溶液的處理方式,平行測定6份,計算平均值即為高錳酸鹽指數。若結果超過10mg/L,則需稀釋後重新測量。
在進行高錳酸鹽指數檢測時,需注意以下事項:儀器使用前應充分預熱,避免直接測量影響精度;選擇無明顯劃痕的比色管進行測量,輕拿輕放,避免損傷,確保同一批次的溶液進行標定和測量;消解後的溶液盡快完成標定和測量,以防止高錳酸鉀分解造成誤差;測試前應排空比色瓶內的氣泡,以確保測量結果的准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