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健身新手應該怎麼安排訓練計劃
安排訓練計劃要考慮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一位教練為他的學員定計劃,首先要做評測。而健身新手在這些環節基本是空白,還是要學一些東西才能談計劃一一談合理的計劃。
沒有好條件的,也不能不學著做計劃。你拿一個記錄本,把每天的訓練內容,身體狀況,營養補充狀況,主觀感覺等內容記下來。
記錄一兩個星期之後,你對自己的訓練做個大概的歸納,。定一個目標,再確定相應的訓練動作和頻次,以及定出營養補充和身體監測的要求。
這就是一個訓練計劃最基本的內容。
B. 如何鍛煉肌肉的方法
這是我從《健美先生》雜志上特意給你摘抄下來的一段訓練文字,我也是偶爾從書上看見的就照著練了一下,效果還可以,不過就是可惜不能給你傳圖看了,如果有條件你可以買本書看看,上面圖示也挺清楚的。
下斜啞鈴飛鳥
動作要領:
〉〉將可調節平凳調成低於水平面30~45度。面朝上躺在平凳上,大腿和上身緊貼凳面,膝部彎曲,雙腳在墊子下面以保持平穩。
〉〉雙手以中式握法(掌心相對)各握一啞鈴,雙臂在胸上方伸展。雙臂應豎直但不要鎖死。
〉〉吸氣,量比平常要稍多,雙臂向身體外側降下時要摒住呼吸。肘部彎曲約20度。
〉〉當上臂稍低於肩部或當肩部感到強烈的拉力時,收縮胸肌,平緩地改變方向。
〉〉繼續摒住呼吸,將上臂拉回到豎直位置。在向上的過程中越過最難點或達到初始位置後呼氣。
〉〉雙臂伸開暫停一會,然後重復。
〉〉整個過程中都要保持雙臂與肩在同一平面內。
要點:
〉〉為了確保安全,在動作底部不要停止。在下斜情況下更多血液會流入大腦,因此要保持手臂不斷運動以避免增大血壓。
〉〉平凳下斜角度超過45度會進一步增大頭部的血流量和血壓,因此很危險。在極低的位置使用重負荷也會導致相當高的血壓,同樣適用超輕的負重也是錯誤的。
〉〉下斜飛鳥的效果更多依賴於杠桿平衡作用而非額外負重。關鍵是當雙臂向外側降下時,肘部不要過度彎曲,因為那樣會使動作看起來更像推舉而不是飛鳥。當然,若手臂只是稍微彎曲時,有效拉力才會更大。
〉〉在肩關節處不要超出正常的動作范圍。如果雙臂低於肩部很多,會對關節、肌肉和支撐架造成額外的壓力。
〉〉在做這一動作時,雙臂與肩部必須成一條直線。這可使雙臂與胸的角度小於90度,以確保鍛煉下胸部。
訓練要素
訓練次序:下斜啞鈴飛鳥要安排在其它胸部訓練之後做。
訓練安排:下斜啞鈴飛鳥可以安排在其它訓練之前,或者和其它動作一起做。
訓練量:做3~4組,每組重復12~15次。
主要涉及的肌肉
下斜啞鈴飛鳥涉及四塊主要肌肉
肌肉 位置 動作
三角肌前頭 覆蓋肩部三頭的前塊 在肩關節處向前或橫穿過身體移動手臂
前鋸肌 肋骨側面 將肩胛骨從脊骨處移開並向外旋轉
喙肱肌 上臂內側接近肩關節處 內收上臂
在體育運動中的作用
在健身方面,下斜啞鈴飛鳥可有助於全面發展下胸部和肩的前部,並且還是鍛煉前鋸肌好方法。對於力量推舉來說,這一訓練對於提高卧推極具價值。與肩關節內收和肩胛骨外旋動作的結合是向前、向下和抓握動作的關鍵,這可在拳擊、武術、摔跤和體操運動中看出來。這些動作也是投擲動作的關鍵,可從網球、壘球、棒球和足球運動中看出。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秘訣:
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復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煉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鍾的時間集中鍛煉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劃船、卧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盡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鍾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煉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 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復到動作的開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里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復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劃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復合動作。
11.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鍾里,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鍾。
12. 休息48小時:局部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局部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鍾;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鍾。
13. 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秘訣的秘訣。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第一餐:早餐
由於一夜沒有食物供應,身體急需熱量,尤其是碳水化合物,以便為頭幾個小時的工作提供能量。復合碳水化合物「燃燒」得很緩慢,能持久地提供能量,是較好的選擇。
當然,你還需要攝入蛋白質來保持血液中持續的氨基酸流,這有助於防止肌肉產生分解代謝。這一餐應提供大約50克蛋白質。
第二餐:上午的小吃
早餐後約3個小時就是再次進食的時間了。這是一天中較小的餐次之一,只需使身體在上午的剩餘時間得到能量供應和保持血液中持續的氨基酸流。
氨基酸來自蛋白質,這一餐的蛋白質可選擇雞胸脯肉,或高蛋白粉。還可攝入一些碳水化合物,如水果。水果也是纖維素的良好來源,而這通常是多數健美運動員的飲食所缺乏的。
第三餐:午餐
午餐的重點是蛋白質,同樣包括復合碳水化合物和蔬菜。蛋白質食物如牛肉、鮭魚之類,是增肌階段的上好選擇,因為它們除含蛋白質外還能提供額外的熱量(脂肪)。而鮭魚和其它魚類所含的脂肪都是健康的脂肪。
至於碳水化合物,你可選擇任何想吃的復合碳水化合物,如土豆、米飯和麵食。
第四餐:訓練前
同上午的小吃一樣,這一餐的主要目的是保證血液中持續的氨基酸流。它應該在訓練前至少一小時前攝入。在增肌階段,你可選擇一種。高蛋白飲料,外加一些碳水化合物。
第五餐:訓練後及晚餐
這一餐包括兩部分,首先是訓練後30分鍾內攝入的飲科。不論你是試圖增大肌肉塊還是減少體脂,這時都應攝入簡單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訓練中消耗的糖元儲備。理想的方式是按1:2的比例攝入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25—30克蛋白質較理想,因為你既要保證充分的氨基酸重建肌肉,又不能因蛋白質攝入過多而減緩簡單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
這一餐的第二部分是在小吃後一小時左右攝入,由固體食物組成,應包括一種復合碳水化合物(如米飯、土豆)及優質蛋白質(如牛排)、還要吃大量的蔬菜;
第六餐:深夜小吃
這一餐最重要的部分是蛋白質,以確保睡黨時給身體提供氨基酸。如果想吃,也可攝入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當然,多數健美運動員晚上總是完全避免碳水化台物,因為在休息時它們更容易轉化成脂肪。
C. 健身房應該怎麼訓練
土豆網上有一教學片子《男子健美》(共3集)講的就是器械健身你參考一下 一個完全的健身方案應當包含吃(飲食),練(訓練),睡(睡眠)三個方面,而練則由心肺,力量,柔韌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有鑒於此,本人給出的訓練計劃是:開始時用5-10分鍾有氧熱身,最後用5-10分鍾拉伸放鬆,中間是40-50分鍾的力量訓練。力量訓練主要有:1)背部:引體向上(頸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鈴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鈴推舉(啞鈴推舉);5)臂部:杠鈴彎舉(啞鈴彎舉);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舉腿)。 訓練備註:訓練一周3次,隔天進行,每次1小時左右,練全身,每個部位一個動作,括弧里的動作備用,一個動作3組,每組8-12次,動作與動作之間間隔2分鍾,組與組之間間隔30-60秒,用力時呼氣,放鬆時吸氣,動作要穩要慢。必須用逐漸增加重量來使肌肉的適應力增大,從而對訓練產生反應。使用自由調節重量的器械進行訓練。這可以使肌肉對器械產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應。因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參與到運動中去。做動作時,無論是舉起還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動作,這樣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飲食方面:少吃多餐,適量多攝入蛋,奶,肉。每日食譜為:適度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種主要營養素的比例應為25∶20∶55左右。饅頭、面條、米飯等主食及山芋、燕麥、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為首選。蛋白質是肌肉增長最重要的營養源,健美訓練者蛋白質的攝人應以非脂或低脂食品為主,如脫脂牛奶、蛋清、魚、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時,中午若有時間可再午睡30分鍾。對了,訓練時間盡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時段,因為人體在此時段體力和柔韌性都處最佳狀態。最後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秘訣: 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復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煉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鍾的時間集中鍛煉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劃船、卧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盡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鍾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煉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 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復到動作的開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里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復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劃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復合動作。 11.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鍾里,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鍾。 12. 休息48小時:局部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局部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鍾;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鍾。 13. 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秘訣的秘訣。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做俯卧撐(把腳墊高,讓身體呈45度,做的時候以慢、到位為標准)或者面向前方,雙手後撐在椅子或沙發上,雙腳平放在椅子上做臂彎伸;用啞鈴進行卧推(一定要重的,要不就用杠鈴)都可以有效地練胸大肌。 做仰卧起坐簡單有效練腹肌,你還可以平躺在床上用雙手摸自己的雙腳尖(抬起身體),做的時候一定要慢,快了就會有慣性,就會影響效果,一定要做到底、做到位。或者可以雙手抓住單杠,將身體懸空,然後平抬雙腿,反復。 反做仰卧起坐有效地練腰肌,面向地面,上半身探出床邊,下半身不動,以腰為軸,反復抬起上半身。 用啞鈴(一定要重的)進行卧推或在單杠上進行引體向上都是練背闊肌非常好的方法。 手臂主要是小臂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四部分。肱二頭肌主拉,1、你可以用大臂進行啞鈴曲伸就可以了,伸的時候不要放到底,讓二頭肌始終受力,還有,你可以採用史瓦辛格的方法,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21響禮炮,就是在你在做啞鈴大臂曲伸的時候,因為從伸直到彎曲一共是180度,你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下方90度做7下,第二步上方90度做7下,第三步,180度做7下,可以根據你啞鈴的重量決定數量。2、在單扛上做引體向上。肱三頭肌是主推的,1、俯卧撐;2、卧推、3、在雙杠上做臂屈伸;4、頸後單臂啞鈴臂曲伸。在做以上運動的時候都可以練到小臂,手握啞鈴時加大點握力。三角肌分前、中、後三束。前束做俯卧撐和卧推就可以練到;中束,雙手抓住啞鈴,垂於雙腿兩側,然後做90度平抬,反復;後束,單手抓住啞鈴,身體向前彎90度,手臂向後上方抬起,反復。 深蹲(最好有負重),練大腿肌肉非常好的方法。 提踵,用腳尖站立,抬起後腳跟,使勁向上提自己的身體。可以在台階上進行。奧林匹亞先生們常用的健小腿肌肉方法。 每次做到肌肉有酸痛感為宜。切記不要每日都做,每次你做無氧運動是要盡可能地破壞你的肌肉組織,然後用充足的時間和養份去修復破損的肌肉組織,讓其生長,說白了肌肉是在你做完無氧運動休息的時候長的。 健身期間多吃一些高蛋白食品,如:蛋、奶、魚、牛羊肉等。 科學健身,才會擁有強壯的身體和完美肌肉
D. 健身房裡如何訓練體能
想要通過健身房的訓練,達到肌肉增長的目的時,那麼就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抗阻力的訓練,也就是常說的力量訓練。第二就是合理的飲食方案。
抗阻力訓練制定方法:
進行增肌的抗阻力訓練前,先需要有一套完成的訓練計劃,最常見的初級訓練者方案是七天為一周,一周為一循環將全身主要肌群訓練一遍。
每天訓練目標:
每天的訓練計劃主要選取一個主要的肌群,普遍的訓練方法是:周一訓練胸大肌、周二訓練後背的背闊肌、周三進行休息、周四繼續鍛煉胸大肌、周五鍛煉三角肌、周六鍛煉腿部和手臂肌肉,周日進行休息。
在一周的訓練計劃內,可以看到其中的周三和周日為休息時間,在勞逸結合中有效的提升,加快身體變化。
飲食計劃
蛋白質的攝入:
想通過飲食調整身體狀態,首先要滿足飲食過程中高蛋白的攝入,蛋白質是肌肉的主要構成成分。蛋白質的攝入主要來自一些魚類、瘦肉和蛋類之中,這些食物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碳水的補充:
除了蛋白質外還有碳水的補充,碳水化合物是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物質,並參與細胞的組成和多種活動,還有為身體提供能量。
制定好科學的訓練計劃和擁有合理的飲食計劃後,剩下的只有堅持實施計劃,完全可以在短至3個月的時間就能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
E. 健身初學者在家如何訓練增肌
飲食:肉、魚、奶、豆、蛋類富含蛋白質,增肌肉需要的就是蛋白質了,在三餐中可以多吃這類食物;可以採取少食多餐的方法,每頓飯不宜吃的太飽。運動和飲食之間要間隔30分鍾到1個小時,而運動完30分鍾吸收比平時更好。如果平時吃飯不方便可以來一點蛋白粉或者增肌粉(瘦者更適合先吃增肌粉增重)。增肌粉或者蛋白粉可以在運動後30分鍾吃一到兩勺。
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復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初練者可以做8到12RM的負荷,每組做8到12個左右。每組做完休息不超過一分鍾,每個動作做完休息不超過2分鍾。做下面運動前先熱身10分鍾,可以小跑。
胸部:啞鈴卧推、啞鈴飛鳥、俯卧撐(各4組,俯卧撐做20個左右);
肱二頭肌:啞鈴單臂彎舉、彎舉(各6組) ;
腿部:深蹲、箭步蹲、提踵(各6組);
肱三頭肌:啞鈴俯身臂屈伸、窄距俯卧撐、啞鈴頸後臂屈伸(各4組);
背部:引體向上(盡量做10個以上)、啞鈴劃船(各4組);
肩部:推舉、前平舉、側平舉(各4組);
腹肌:仰卧舉腿4組。
腹肌每組做到力竭或者15到25個。每組做完的休息時間為20秒到30秒。腹肌一周練3次左右。第一天鍛煉胸肌、肱二頭肌,第二天鍛煉腿部、肱三頭肌,第三天鍛煉背部、肩部,第四天休息。練四天一個循環。
F. 怎樣健身才能快速增加體重和肌肉
增肌訓練後如何全面的補充營養?這個問題真的需要好好了解一下,如果你是增肌訓練的話,先得說訓練後的補充時間,多長時間之內補充效果最好,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時間,這絕對是重點考試,訓練後45分鍾之內,45分鍾之內補充是最有效的。
45分鍾之內咱們管它叫做開窗期,這段時間是身體最需要,營養最虛弱,免疫力也比較低的時候,那需要補充什麼呢,大家記住,有幾種東西是必須要補充的。
其中之一叫碳水化合物,也叫糖,碳水化合物的話,你必須得吃吸收快的,比如飲料里的糖就吸收快,超市賣的葡萄,同樣吸收也很快,還有像香蕉,里邊的糖吸收也快,訓練後可以選擇這些水果飲料都可以。
還有第二個要補充的是蛋白質,蛋白質也要補充吸收快的,醬牛肉里有蛋白質,雞腿兒里也有蛋白質,但是這時候卻並不適合吃這些食物,那麼哪些蛋白質吸收非常快呢,建議大家可以選擇乳清蛋白粉。
第三個要補充的是抗氧化劑,練後一定要補充抗氧化劑,那麼什麼食物中有抗氧化劑的作用呢,簡單來說,常見的抗氧化劑有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
增肌訓練之後,你需要補充的三種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也叫糖,蛋白質,和抗氧化劑
總結:
1.補充能快速吸收的碳水,如葡萄糖,香蕉。
2.補充能快速吸收的蛋白粉,如乳清蛋白。
3.補充抗氧化劑,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
G. 健美肌肉訓練方法
1、俯卧撐,俯卧撐鍛煉胸大肌,每天堅持做俯卧撐120個,可以分成兩組做,每組按12,15,15,10,8這種順序做,循序漸進。
2、仰卧起坐,鍛煉腹肌,每天100個,分成3組做,按30,40,30的順序做。
3、深蹲,鍛煉腿部肌肉,每天80個,按30,20,30的順序做。
4、啞鈴可以鍛煉全身的很多肌肉,比如胸部的胸大肌,手臂的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適應度選取相應的啞鈴重量,這里不做詳細數量。
5、臂力器,顧名思義,臂力器可以有效的鍛煉臂力肌肉,每天堅持做幾組臂力訓練,但臂力器的彈力大小不同,可以根據臂力器的彈力大小找到適應自己的練習次數;
6、拉力器,鍛煉胸部肌肉和肱二頭肌,每天拉80次,平均4組,對練習胸肌很很大作用;
(7)荒野健身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鍛煉避免拉傷的注意事項
鍛煉不可一蹴而就,應懂得循序漸進的道理。在進行鍛煉前,應了解有關的運動常識和注意事項。一定要先做好准備活動,比方說先小跑5分鍾~10分鍾,做一些簡單的拉伸練習。
另外,氣溫過低、濕度太高,場地太硬等都是造成肌肉拉傷的重要因素。所以,冬春交替的時候,仍建議在溫暖的室內進行鍛煉。
25歲以後人的健康狀況開始走下坡路,人體的關節肌肉以及韌帶也是如此。大部分運動員之所以從30歲開始選擇退役,也是因為身體素質開始下降,各運動部件對強度大的運動吃不消,容易有傷病。
因此,運動要順應自然規律,拿捏好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才能有效預防運動損傷。
H. 健身房健身方法和技巧
健身房健身方法:
逐步增加運動強度,提升肌肉強度最好的方式就是逐步的提升自己運動的持續時間和訓練強度,只有這樣循序漸進的運動方式才會讓你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感到肌肉重新充滿活力。
控制動作頻率,劇烈的運動會使我們的肌肉超出負荷,身體很容易受到傷害,所以你應該注意保持動作該有的節奏,動作越慢,收益更好。
運動中不要進食,任何不超過兩小時的運動,都不要求必須補充體力,你可以在運動前的一小時內補充能量就足夠你的運動所需了。
運動後必要的「冷卻」,在健身開始之前,我們需要使自己的身體預熱,同樣的,在健身之後也需要一點時間來平緩心率。你可以慢慢放慢你的動作,當你感到自己的心跳趨於緩和,呼吸也逐漸平穩時,你就完成了訓練最後的「冷卻」工作。
健身房健身技巧:
去健身房先做一個詳細的體能報告,針對自己的各項運動能力,例如體脂率,蛋白質含量等,更為先進的器械甚至可以測出機體適合做哪種健身項目的運動,這算是一個自我了解的過程吧,對了,生理年齡一項是必須要好好了解的。
健身前一小時不要攝入過多的食物和水,通常健身前幾片粗糧麵包和脫脂牛奶就能很好地補充好健身前的訓練狀態了。
運動前的熱身很重要,有很多年輕人,健身前一點熱身都不做,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器械就往上沖,總是覺得有很多人搶一樣,必須要知道的是一次簡單的熱身運動能夠迅速提高肌肉的溫度,使肌肉變得更加柔軟而不容易拉傷,要知道肌肉越鬆弛,肌肉也更容易被駕馭和擴展,這會很有利於之後的健身的。
拚命去提高自己的極限負重,這種眼高手低的行為可以說是很幼稚了,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訓練計劃,不用人雲亦雲,小重量多組次可以提高肌耐力,這完全取決於你的目標,盲目地舉起超過身體負荷的重量,就會導致肌肉拉傷,扭傷,甚至傷及身體健康。
無論有多麼繁忙,不要空腹健身,空腹健身會造成體內作為直接能量來源的糖原降低,極其容易引起身體的不適應,甚至有時候會暈倒,如果實在想空腹提高燃燒脂肪效率的話,也是必須要攝入一些麵包等碳水化合物的。
(8)荒野健身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健身作用
健身長跑可提高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機能 科學實踐證實,較長時間有節奏的深長呼吸,能使人體呼吸大量的氧氣,吸收氧氣量若超過平時的7—8倍,就可以抑制人體癌細胞的生長和繁殖。其次長跑鍛煉還改善了心肌供氧狀態,加快了心肌代謝,同時還使心肌肌纖維變粗,心收縮力增強,從而提高了心臟工作能力。
健身長跑有利於防病治病,使血液循環加快,對排泄系統有害物質起到清洗作用,從而使有害物質難以在體內停留和擴散。據測定得知,16分鍾跑3000米或25分鍾跑5000米,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這對老年人易患不同程度的高血脂症,繼而引起血管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等有著良好的預防作用。
健身長跑有利於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這種長跑因其不重視比賽勝負,只求在輕松愉快中健身,因此對緩解現代社會高節奏和激烈運動帶來的精神心理緊張十分有益。據醫學專家介紹,這種輕松愉快的運動最能促進體內釋放一種多肽物質——內啡吠,從而使人產生一種持續的欣快感和鎮靜作用。另外,由於長跑使人情緒飽滿樂觀,有助於增進食慾,加強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
長跑鍛煉對於培養人們克服困難,磨煉刻苦耐勞的頑強意志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別是對那些冬季怕冷愛睡懶覺不想鍛煉的人起到促進作用,從而使人他們嘗到健身長跑鍛煉的好處。
I. 正確練肌肉的方法是什麼
飲食 : 你可能擁有世界上最壯觀的腹肌,但如果它們被脂肪覆蓋著,就沒有人能知道。記住,沒有食物肌肉不會增長,但過多的食物將增加脂肪。如果你努力並持續練了一年多的腹肌卻仍看不到它們。那你就應該檢討自己的飲食了。
常見如:雞肉,牛肉,雞蛋...
有條件可買蛋白,增重劑等
頻率 : 我隔天練一次腹肌。盡管多數人每周只練三次。
數量 : 雖然許多人一次做上百個仰卧起坐,但我建議你挑選2一4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三組,每組30一50次,每一組部應達到完全力竭。我的腹肌訓練從未超過15分鍾。
重量 : 腹肌訓練時使用的重量越大,動作不正規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還會使腰部變厚。那種認為增加重量可燃燒更多脂肪的觀點是錯誤的。所以,建議你用緊張和控制來代替負重,用你的意念而下是外在的重量去綳緊和刺激腹肌。
持續緊張 : 練腹肌時,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腹肌持續緊張,不論是在動作的開頭還是末尾,都不要讓它們鬆弛。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每一組都應達到徹底力竭,不要計算次數,要持續不斷地做,直到你再也不能收縮腹肌為止。不必完全伸直 練腹肌時。不要把背拱起而是胸部應稍內含。以便把張力集中於腹部。上體伸得越直,臀部參與用力越多,這不但減少了腹肌的受力,而且增加了下背部拉傷的危險。
訓練動作 :我一般只用三個練習。並通過經常改變它們的順序來避免單調。下面就是我最喜歡的三個練習:
仰卧起坐 : 平躺地上,小腿擱在長凳上。然後收縮肩膀,在上腹部創造一個弧形,就好象要向前滾翻一樣。做動作時我不把頭伸得大靠前,以致觸到了腿,因為這意味著背部將離開地面,這樣臀部便開始分擔本應由腹部進行的工作了。下降時,我讓肩膀緩慢地回到地面,始終不鬆弛腹肌。許多人做這個練習時喜歡把手抱在腦袋後面,但多數情況下,他們所做的只是把頭向前拉。
我習慣把拳頭放在面前。
懸垂舉腿 : 做這個動作時首先應注意避免搖擺,應把身體綳緊,控制動作速度。為了刺激肋間肌,我的雙膝左右轉動,這也鍛煉了腹斜肌。正確舉腿的要點是臀部略向前伸。如果只是簡單地舉腿」當然很舒服,但那隻是刺激臀部而不是腹肌。按我的方法做,練習非常艱苦,但將完全刺激你的腹部。動作速度因人而異,但應確保放腿過程緩慢。以防止搖擺。記住:你的目標是練腹肌。而不是用你能做的任何方式把腿抬起。如果你發現完全伸直雙腿做這個動作有困難,可屈膝做。到腹肌變得有力時,再逐漸伸直雙腿做。 坐姿抬腿: 這個動作能更好地刺激腹肌下部。坐在長凳的邊緣,腿向前下方伸出,身體向後傾斜10度左右,抓住凳的邊緣以保持身體平衡。膝蓋不要彎曲,向上舉腿。直到腳尖與雙眼平行,然後控制著.控制和緊張在整個動作中至關重要,稍微的疏忽都可能導致下背部損傷。隨著腹肌越來越疲勞,可逐漸彎屈膝蓋,直到徹底力竭。許多人喜歡平躺在長凳上做這個動作,那樣會引起臀部與腹部反少腹部的弧形張力,把更多的張力集中到臀部而不是腹肌下部。
J. 健身的方案
以下鍛煉方法僅供參考,具體方法依個人情況而定。
肱二頭肌
上臂前面凸起的就是肱二頭肌。基本動作:1、兩臂彎舉,此動作可站也可坐,正反握啞鈴,杠鈴多種方法。兩上臂必須緊帖兩腋,利用肱二頭肌收縮的力量使兩手向胸前盡力彎起。2、反手窄握引體向上,也是利用肱二頭肌收縮的力量達到鍛煉的目的。(練六組,每組12-15次)。
肱三頭肌
上臂後面凸起的就是肱三頭肌。練好肱三頭肌能使你的手臂肌肉線條清晰。基本動作:1、有正反握兩個動作,臉朝上平躺在寬凳上,雙手與肩同寬,緊握杠鈴上舉,然後以肘關節為支點,慢慢的向後彎曲到頭頂,然後用肱三頭肌的收縮力把杠鈴恢復到原位。(練六組,每組12-15次)。
三角肌
肩膀上的肌肉就是三角肌,分成前束,中束,後束。基本動作:1、前束,手握啞鈴或杠鈴在身前,握距與肩同寬,用力抬起手臂前平舉,使手臂與身體成90度(練六組,每組12-15次)。2、中束,手握啞鈴在身旁,把手臂側平舉從兩側抬起至頭頂。(練六組,每組12-15次)。3、後束,兩手握杠鈴比肩同寬,把杠鈴放在頸後,向上伸臂推起杠鈴,然後緩緩屈臂,將杠鈴置於頸後肩部原位。(練六組,每組12-15次)。
腹肌
腰腹肌是比較難練的肌肉,要下苦功。基本動作:1、斜板仰卧起坐,此動作不再多說。2、仰卧舉腿,平躺在長凳上,兩手抓住凳頭,用腰腹力量的收縮把雙腳抬起後把身體彎曲。3、兩頭起,平躺在長凳上,上臂與雙腿都伸直,直臂擺動,以臀部為支點,上體與腿同時折起,用雙手去觸上舉的腳尖。4、頸後負重鞠躬,把杠鈴放在頸後,慢慢把身體前俯與腿部成90度,然後用腰部力量恢復原位。(練六組,每組12-15次)。
大腿肌
基本動作:1、頸後負重深蹲,把杠鈴橫擔在肩上,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深蹲並呼吸,再以股四頭肌的力量站起。(練六組,每組12-15次)。2、頸前負重深蹲,提取杠鈴置於胸前鎖骨部位,徐徐屈膝下蹲到大小腿折疊靠緊為止。(練六組,每組12-15次)。為加大負荷,可在腳後跟墊上一塊5--6厘米的磚或木頭。
小腿肌
小腿肌的健美標準是練成如菱形"鑽石"。基本動作:1、提踵,兩腳尖站在高出地面5--10厘米的木板或磚上,先將腳跟慢慢下沉到地面,然後用力提腳跟踮起腳尖,提高身體重心位置,收緊臀部和大腿肌肉。(練六組,每組12-15次)
胸大肌
胸大肌是人體比較大的幾塊肌肉之一,相對來說較好練。基本動作:1、仰卧飛鳥臉朝上平躺在寬凳上,兩手各執一隻啞鈴,雙手上舉,然後慢慢向身體兩側展開,就好像鳥兒在拍打翅膀飛行一般。(練六組,每組12-15次)2、卧推平躺在寬凳上,雙手緊握杠鈴上舉後,慢慢地放至乳頭上方,然後用力上推,此動作應由兩人合作,另一人做保護。(練六組,每組12-15次)。3、俯卧撐為提高難度,可把腳部提高成45度角傾斜,在背部或頸部放置重物超負荷訓練,使胸大肌完全拉伸。(練六組,每組12-15次)
背闊肌
有了發達的背闊肌後,人的驅干呈現出"V"字形,象一把打開的扇子。基本動作:1、引體向上,寬握頸後引體向上,身體不要搖晃,然後屈臂上拉,此動作最有效。(練六組,每組12-15次)2、俯立劃船,人腰彎成90度,雙手下垂握住杠鈴,然後把杠鈴上拉至腰部,屏住一會兒,使背部用力。(練六組,每組12-15次)。3、在專門的組合器械上練。
飲食營養
[編輯本段]
健美營養概述
健美運動員需要專門的營養搭配以滿足肌肉的高水平修復與增長。一般說來,健美運動員需要比身高相同的平常人更多的熱量來維持訓練和肌肉增長所需的能量並維持蛋白質的合成。比賽准備期的食物能量水平會略低於正常維持生理需求的能量水平,並結合有氧訓練達到減脂的目的。健美運動員所需食物能量來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會因人而異。
碳水化合物對於健美運動員來說非常重要,它為機體參與鍛煉和恢復提供必需的能量。健美運動員需要低血糖生成率的多醣(Low-Glycemic Polysaccharides)以及其他緩釋的碳水化合物,這些物質比那些血糖生成指數高的蔗糖和澱粉相比,其能量釋放相對平緩。平穩的能量釋放是很重要的,否則高血糖生成的物質會使身體胰島素水平陡增,這樣就會誘導身體將更多的能量轉化為脂肪而不是貯存在肌肉中,而且原本應該作用於肌肉生長中的能量也會被浪費。不過健美運動員在訓練之後又往往會攝入一些快速消化的糖類(常為純葡萄糖或者麥芽糖),因為這會促進肌肉中肌糖原的復原,亦有利於肌肉中的蛋白質合成。
蛋白質應該是健美運動員最關心的膳食營養了。功能性蛋白質例如馬達蛋白(motor protein)(包括阻凝蛋白(myosin)、驅動蛋白(kinesin)和動力蛋白(dynein))可產生導致肌肉收縮的力。目前的說法認為,健美運動員總能量的25~30%應來源於蛋白質,這樣才能達到維持並改善機體合成能力的目的。有關蛋白質的能量攝入是一個引起廣泛爭論的話題,很多人認為理想的蛋白質攝入量是每磅(每0.45千克)體重攝入1克,有人則建議更少些,還有人建議1.5~2克甚至更多。蛋白質最好在一天中平均攝入,特別在訓練中、訓練後和睡前三個時間攝入,這是一個比較能夠確信的結論。對於攝入何種蛋白質最佳,人們還尚存爭議。雞肉、牛肉、豬肉、魚肉、雞蛋及奶製品都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堅果、植物種子及豆類的蛋白質含量也很高。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常用來製成蛋白質補劑。乳清蛋白比較受到健美運動員的青睞,因為它的生物價值(BV, Biological Value)高,吸收率也高,很多知名品牌的補劑用的就是這種蛋白質。健美運動員需要生物價值高的優質蛋白質;他們往往避免依靠大豆蛋白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原因是大豆有類雌激素的成分。當然也有一些營養專家相信大豆、亞麻籽及許多其他植物食品中含有的微量的類雌激素化合物及植物性雌激素是有益的,它們可能會與男性自身的雌激素競爭激素受體,並抑制雌激素的作用。這個作用還包括抑制垂體功能,刺激肝臟中P450系統(此系統可降解人體中的化學物質、激素、葯物及代謝廢料)積極工作來排除體內過剩的雌激素。
健美運動員經常把一天的食物攝入分成5~7頓餐,每餐的內容基本相同,並且從各頓餐之間間隔相等(一般是2~3小時一餐)。相比常規的一日三餐,改用這種方法的目的有兩個:既可防止過飽,亦並可提高基礎代謝。然而,通過熱量測定法和水的同位素標定法,已經有可靠的研究結果表明頻繁進餐對新陳代謝並無促進作用。
營養原則
營養對於每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從事健美訓練的人更需要充足的營養。初學者往往將全部精力投入訓練而忽視了營養。其實,沒有適宜的營養任何訓練都是無效的,因此初學健美的人要注意以下五大健美營養原則:
1、補充足夠的熱能:肌肉生長是要消耗能量的,沒有足夠的熱量,就不可能保證肌肉的正常生長。
2、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健美訓練時能量主要由糖原提供,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補充糖原,供給能量,並防止訓練造成的肌肉分解。
3、補充優質蛋白原料:蛋白質是肌肉構成的基石,也是肌肉生長的基礎,因此每天必須攝入優質蛋白質以構建肌肉。
4、促進合成、減少分解:當肌肉的合成大於分解時,肌肉增長,反之則縮小。因此健美人群要注意抗肌肉分解,促進蛋白合成。
5、保持適宜激素水平:人體內的生長激素、胰島素和睾丸酮對肌肉蛋白的合成至關重要。通過飲食與營養補充品可調控激素水平,刺激肌肉的生長。
營養策略
策略一:晚餐高蛋白
發達的肌肉可通過有規律的負重訓練,高蛋白飲食,以及睡眠來獲得。 日本運動營養學家鈴木勝茂研究發現,促進肌肉生長的生長激素是在人睡眠過程中分泌的。生長激素能將血液中的氨基酸導向肌肉組織,使其造出新的肌細胞並修復受到損傷的肌細胞。 因此,健美運動員應在晚餐中進食高蛋白食品,或者在睡前服用氨基酸,以使上述肌肉生長過程更有效地進行,從而獲得更強大的肌肉塊。
策略二:訓練後進食高蛋白
科學研究表明,負重訓練也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因為負重訓練的用力對肌纖維所造成的細微損傷能激發體內的修復機能,促使生長激素的分泌和氨基酸的合成。 負重訓練後,生長激素的分泌大約能維持兩小時左右。飯後的一兩個小時又是蛋白質吸收的高峰階段。訓練後進食高蛋白食品,就可使由於負重訓練而引起的生長激素分泌高峰與蛋白質吸收的高峰一致,因而更有利於肌肉生長。而睡眠時肌肉組織的靜止狀態又可使上述效果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許多健美冠軍成功地運用了這一策略,他們一天訓練兩次,即午飯(含午睡)前一次和晚飯(含晚睡)前一次。這樣,他們在一天之內就為生長激素的分泌和肌肉生長提供了兩次機會,難怪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