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快速學會作曲方法

快速學會作曲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5 16:20:41

怎麼能學會作曲

你好

針對大多數對作曲有愛好的人我可以簡略的說下:
1、確定調式,通常為流行樂為自然大小調。因此若為小調開頭與結尾都應為「6」,中間旋律樓主自由發揮。若為大調結尾應為「1」中間部分自由發揮。
2、靈感,旋律如同思想隨之情緒起伏而波動。
3、編曲,若要完整這首歌曲應再寫上伴奏。通常流行樂公式可以套用:Ⅰ-Ⅴ-Ⅵ-Ⅲ-Ⅳ-Ⅰ-Ⅳ-Ⅴ。(根據需要增刪改變)

針對有興趣比較濃烈有興趣自學的朋友,推薦如下自學教材(按順序閱讀):
《基本樂理》李重光著
《和聲樂》斯波索賓著
《樂器法》梁廣成著
《作曲基本原理》勛伯格著
《和聲的結構功能》勛伯格著

針對許多自己已經有詞,需要填曲的朋友,一種方法是找人,這樣費錢切麻煩。最簡單的是靠自己,建議考慮情緒線條作曲法:

1、斷句。斷出想得到的、工整的詞,勾畫出其基本節奏。
2、用普通話帶表情朗讀。有感情的,有表達性的朗讀,注意韻律、表情,勾畫出其旋律基本走向,用線條記錄及歌曲速度。
3、按「1」中所得到的節奏和「2」中所得到的速度旋律線條,進行組合、優化記錄下音,寫出歌曲草稿。
4、修改、完善、編曲。
註:部分相關內容參考上面內容。

另外,作曲所需要的相關知識建議了解:
視唱練耳、樂理、和聲學、器樂知識,這些知識在上面提到的自學教材中均有涉獵。

希望能幫助你

如何零基礎學作曲

一、樂理與視唱練耳

基本樂理是毫無疑問要首先掌握的,其內容主要是訓練讀譜、寫譜、理解樂譜的能力。初學者應當選擇一本樂理教材逐章學習,充分理解音程關系、節拍節奏、調式調性等概念,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樂譜乃至理解音樂,而不僅僅是把樂譜當作一堆音符。

有一種反對學習樂理的理由是有些熟練掌握某種樂器(特別是和聲樂器)的人可以脫離樂譜直接創作,但這種情況存在幾個問題:首先這樣的創作局限於該人的演奏水 平,如果他不是一個能勝任各種技巧的演奏家,他的創作語匯將是很狹隘的;其次這種創作局限於該人所會的樂器,當他需要為自己不熟悉的樂器寫作或者為大型樂隊寫作時就無能為力了;最後這種創作完全依靠個人記憶,當樂曲達到一定的復雜程度、精細程度時難免捉襟見肘。各國傳統音樂(例如古希臘音樂、我國 民樂)都是由這種創作型演奏家編創、傳承的,但如今這種方式已經過時了,它的效率是低下的——對於個別人來說是捷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繞遠路。

另一種反對學習樂理的理由是部分原創歌手能哼唱出歌曲旋律,不用識譜依然可以一曲成名。世界各國的民間歌曲都是由或許連字都不識的農民哼唱出來的,那些民歌不但流傳千古,而且充滿藝術性。僅僅把目標定位於能哼唱出歌曲旋律的人可以無視一切音樂理論、盡情地去哼歌,學習樂理是多餘的。但希望能像原創歌手一樣成名則需要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歌星是商業化包裝出來的綜合性藝人,和音樂家或藝術家不能劃等號,如何成為歌星不是一個音樂問題,本文不討論。

還有一種反對學習樂理的理由是如今藉助音頻工作站可以直接在midi窗口寫作(或錄入)音樂,既不需要識譜也不需要了解各種樂器性能。這個理由某種意義上是成立的,midi化的作曲在配樂等領域已經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例如漢斯·季默的作品就是在電腦上「彈」出來再交給別人去配器、排練,理論上作曲家並不需要識譜。在經費不足的游戲、電視劇或業余創作中音樂作品可能根本不進入錄音棚由演奏家錄制,而是直接在電腦里用軟體做出音頻,那樣就更不需要藉助樂譜和樂理知識。可實際情況是如果因此而跳過學習樂譜,就失去了閱讀絕大部分音樂文獻的能力,也失去了進一步學習和聲、復調、配器等課程的能力,唯一的學習途徑就僅剩下「扒帶」,如此一來眼界就大大縮小了。如果對未來的發展要求不高的話並不反對這種做法,可以跳過音樂理論直接上手音樂軟體。

綜上,我非常不建議初學者以任何借口逃避學習樂理。

③ 如何學習編曲

你是零基礎,請先打點基礎:學習音符、時值、音高、節拍、節奏等樂理知識;如能學一、二件樂器(首選鋼琴)更好,因為它會大大幫助你掌握寫歌不可缺少的樂理知識。
這樣,你就有點基礎了。
於是,你可以(按以下順序)自學作曲編曲:
1,譜曲(寫歌)
如你會哼歌,並將你哼的歌寫下來(最好配上歌詞),你的歌寫成了。這就是作曲。
若你已掌握了上述樂理知識,寫歌就會得心應手。
2,編曲
若你想為歌曲寫伴奏(編曲),你最好學點和聲與對位知識,且了解伴奏樂器之性能。
3,作曲
若你想寫聲樂或器樂作品。你就應該規范地、系統地學習和聲、對位、曲式、配器知識。
作曲最重要的是要有靈感,以及有捕捉瞬間靈感形成樂思的本領。努力充實自己,祝你成功。

④ 如何自學作曲

買書,然後在網上搜索網課,系統學習

音樂專業術語,作曲(Composition,在非音樂內容中描述作曲會用Musical composition)。是指創作音樂的行為,或音樂的創作過程。也可表示音樂作品的創作者。(參考於《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 Musicians》 [1] )
運用基本樂理、和聲學、復調、配器法、曲式結構的技術理論體系來表達創作者音樂思想的方法。各個國家、各個歷史時期的創作風格和技術方法各有不同,大致分為巴洛克時期、古典派、浪漫派、現代派各種風格。

Music theory
音樂理論主要學習與研究音樂的構造。一般內容包括旋律、節奏、和聲、對位、復調、曲式、樂器法、配器法(編配)。實際音樂中的各個組成部分並不完全分離,相互之間都有一定關聯。在更基礎的理論(一般簡稱「樂理」、「基本樂理」、「基礎樂理」)中會研究包括樂音體系、音律、記譜法、音階、音程、和弦、聽感、時值、節奏、節拍、調性、調性變換、旋律。還有一些建立於以上理論基礎之上涉及創作性質的理論,比如作曲、即興、音樂製作(局部)。及一些不同領域的理論,比如聲樂、演奏、演出、調律、音樂製作(局部)、錄音、聲音設計等等。
旋律寫作編輯
Song writing (歌曲寫作)
歌曲寫作,為詞配上曲調。 [4]
旋律
旋律(Melody),音樂的基本要素。通常指一個具有音高組織和節奏律動的序列。
曲調
曲調(Tune)是歌唱性、能夠表達一定樂思或主要的旋律的統稱。指若干樂音經過藝術構思而形成的有組織、節奏的和諧運動。俗稱「調子」。
曲調是讓聽眾獲取音樂內容的重要媒介。音樂內容的表現是靠音樂的整體音響效果。而音樂素養不高的大眾基本只能注意到曲調的存在,實際是從音樂的整體音響與歌詞(如果有歌詞)獲取音樂內容。拋開歌詞與演唱者,曲調本身幾乎沒有任何音樂內容。即便是同一個曲調,不同編配方式、速度、節拍、織體所呈現的音樂內容也會不同。所以,好的曲調既是一個讓聽眾更好的理解音樂的重要媒介。好的曲調具有流暢性、連貫性、可記憶性等特徵。對於歌曲來說, 譜曲時還要考慮如何與歌詞進行搭配,合理的搭配能讓聽者聽清歌詞,從而更好的獲取音樂內容。
我們平時說的「旋律」實際是指曲調,「旋律」可表示任何音高與節奏所構成的序列。

⑤ 怎麼作曲編曲新手!怎麼較快學會

前提是你對基本樂理與和聲學有所了解。。。。。或者會彈鋼琴或吉他的和弦。
1、把你的歌曲標上和弦。
2、下載安裝jammer,打開,從第一小節開始輸入和弦,輸完整首。
3、不喜歡jammer默認打開的風格,你可以換一個你喜歡的。關於軟體的使用,一句話兩句話就說不明白了。網上有教程。
4、製作結束,然後另存為midi文件。
5、如果你的要求不高,這樣就可以了。
6、下載安裝cubase或者nuendo或者fl studio(水果)。再安裝很多音源。(順利的話這些東西全部下載和安裝大概需要十幾天或者幾個月)
7、導入(import)那個midi文件,開始製作。
8、製作手法見教程。對了,你還是去到網上找本《菜鳥變鳳凰》吧,那個老師講的非常簡單非常好。。。。。

⑥ 如何快速的學會作曲,掌握樂理知識最有效的!

1學會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比如流水,四季,動物的喜怒哀樂,人的各種情感的聲音 2樂理知識,樂器,記譜,要很強的基礎, 3沒有靈感,作品一般般,沒有深度廣度 樂理基礎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指將八度的音程(二倍頻程)按頻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 稱為一個半音即小二度。一個大二度則是兩等份。 將一個八度分成12等份有著驚人的一些湊巧。它的純五度音程的兩個音的頻率比(即2 的7/12次方)與1.5非常接近,人耳基本上聽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 音程的差別。同時,「十二平均律」的純四度和大三度,兩個音的頻率比分別與4/3和5/4 比較接近。也就是說,「十二平均律」的幾個主要的和弦音符,都跟自然泛音序列中的幾 個音符相符合的,只有極小的差別,這為小號等按鍵吹奏樂器在樂隊中使用提供了必要條 件,因為這些樂器是靠自然泛音級(如前文所述,自然泛音序列,其頻率是基音頻率的整數 倍序列,成等差數列)來形成音階的。十二平均律在交響樂隊和鍵盤樂器中得到廣泛使用, 因為只有「十二平均律」才能方便地進行移調。 好象第一個精確地使用數學方法來計算「十二平均律」合音頻率的人是我國明朝時期 的一位姓朱的音樂家。這也算是我國人民為世界音樂作出的巨大貢獻之一吧。 調性(Tonality) 調性(Tonality)簡單的講就是24個大小調。然而這是如何產生的呢?首先我們應該 對音階要有所認識。基本上西洋音樂是以七聲音階為基礎,大家從五線譜上就可以了解, 音符照著線與間的順序排列,所得到的便只有C,D,E,F,G,A,B 七個不同的音名。然而之前 曾提到一般所使用的共有十二個不同的音,那是因為以上七個音,其音與音之間的音程距 離並非都是半音。以C大調為例:C,D,E,F,G, A,B,C*的排列除E,F與B,C*之間是半音音程外 ,其餘各音之間的音程都是全音。 大家要知道古典音樂從巴洛克時期一直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的創作是以調性音樂為 主。現代音樂中雖然有非調性(atonal)音樂的產生,但基本上大家還是習慣接受調性音 樂。而流行音樂更是仍無法跳脫調性音樂的規范。為什麽會這樣呢?舉例來說,一個人從 家中出去,不論去多遠的地方、或是要離開多久,最後總應該再回到家裡。調性音樂中每 個調子里最重要的便是主音(tonic),樂曲通常由主音或主和弦開始,結束時又將回到主 音或主和弦。此種模式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使音樂進行具有強烈的方向感。 這種方向感的來源就在於音階的排列上。我們稱二音符間的距離為音程,如果一 個音 階里各音符間的音程相同,也就可以說它們之間的距離是一樣,沒有親疏之 分。如此便缺 乏一種趨勢,自然也沒有進行的方向可言。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大小 調中那二組半音音程位 置的重要性。以下將音階中各音名稱順序列出:主音(tonic) 、上主音(supertonic)、中 音(mediant)、下屬音(subdominant)、屬音(dominant) 、下中音(submediant)、導(leadi ng tone)、八度音(octave)。 由此可知十二個音各自能成為一個調的主音,如此將得到十二個大調與十二個小 調, 總共便是所稱的二十四個大小調。 構成音樂的若干要素 旋律 旋律也叫曲調,它是組織在一起的音的線條。它在音樂作品中佔有最重要的地位。大 家不妨試試看,聽一首你從未聽過的樂曲,你首先聽到的是不是旋律?最後留給你印象最 深的是不是旋律?你的回答將會是肯定的,所以說表現音樂內容的最主要的手段是旋律。 和聲(我們作到了多少?) 和聲是單個和弦按一定的規則連接起來的和弦序列。和聲是在調式的基礎上產生的, 它幫助旋律更豐富地表現音樂內容。和弦是由三個以上的音,按三度疊置起來的。建立在 調式主音上1、3、5三個音上的和弦叫主和弦,建立屬音上的叫屬和弦,三個音同時發音時 ,聽起來就比一個音發出的聲音好聽而渾厚。 力度(還有這個) 力度也是重要的表現手段,在音樂作品中力度越強,音樂越緊張、雄壯,力度越弱, 音樂則越緩和,委婉,因此音樂作品中常運用強弱對比的手法來發展音樂。 音色 音色好象繪畫中的顏色,是音樂中極為吸引人,能直接觸動感官的重要表現手段。音 色可以分為人聲音色和器樂音色。其中人聲音色又分為男女高中低音,器樂單音色又分為 弦樂器音色和管樂器音色以及打擊樂器音色。 主題 欣賞大型音樂作品時,能聽出主題是很要要的,但之還不夠,還要學會聽懂主題是怎 樣發展成一首大型作品的。主題的發展手法主要有重復、變奏、展開、對比、再現等,而 這些發展手法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經常是混合使用的。 關於音樂的問答(合唱基礎) (呵呵,精簡了別人的) 音樂的要素有哪些呢? 音樂的精髓透過音樂的要素來傳達與表現,而音樂的要素包含了節奏、旋律與合聲 什麼是音的基本要素呢? 音的基本要素包括了音高、音量、音質與音色 什麼是自然音呢? 自然音(natural notes)指的是鋼琴白鍵的七個音,其音名依序為CDEFGAB 甚麼是變化音呢? 變化音(derived notes)指的是鋼琴黑鍵的五個音,也就是自然音的升降音 什麼是標准音高呢? 倫敦國際會議(1939)決定「標准A」音高為440,現今國際上普遍使用此規則 (氣溫22度時的a1音的標准高度為440赫茲,稱為音樂會標准音。) 絕對音感與相對音感是指什麼呢? 能瞬間聽出某個音音高的能力稱為絕對音感;相對於絕對音感而言,在某音的比較下才 能聽出音高的能力稱為相對音感 音樂理論中的「樂音」與「噪音」如何定義呢? 有人定義音樂作品中所使用的音稱為樂音(musical tone)其餘皆稱為噪音(noise); 也有人定義鋼琴鍵盤上一個周期所包含的十二個鍵為「樂音」,其餘為「噪音」;也有 不少書籍定義「樂音」為震動有規則的音響,「噪音」為震動無規則的音響 十二平均律是由誰首創? 中國十二平均律是由明代朱載堉首創,西洋十二平均律是由德國巴哈首創 何謂中國五聲音階? 我國古代利用三分損益法求得五聲音階,其音程為大二度與小三度,分別為宮,商,角,征, 羽 誰有和聲學之父之稱? 法國了作曲家及理論家拉摩Rameau, Jean-Philippe(1683-1764)有和聲學之父之稱,他 是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 什麼是樂譜呢? 凡是使用符號或文字來記載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速度、表情、演奏法….即 可稱為樂譜 五線譜的作用為何? 五線譜能記載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及樂曲的速度和演奏法 譜號可分為哪三大類? 我們平常常見的譜號大致可分為高音譜號(又稱為G譜號),低音譜號(又稱為F譜號), 及中音譜號(又稱為C譜號) 何謂單譜表? 只用一行五線譜來記載樂曲的譜表稱之為單譜表 何謂大譜表? 將高音譜號及低音譜號的譜表重疊起來一起使用的譜表即為大譜表,通常用於鋼琴及風 琴等樂譜上 何謂聯合譜表? 在大譜表上方連接一個高音譜表或低音譜表即成為聯合譜表。或在大譜表上方連接三個 高音譜表合一個低音譜表也成為聯合譜表(混聲四部)。或連接兩個高音譜表,一個中 音譜表和一個低音譜表也稱為聯合譜表(弦樂四重奏)。另外還有管弦樂團所用的總譜 表也稱為聯合譜表,他將各種譜表連接起來是最完整的聯合譜表 何謂小節,小節線與雙小節線? 音樂有小節,小節則由小節線來劃分,雙小節線則是用在曲子的結尾 單拍子與復拍子如何區別? 用單純音符作拍子的單位稱為單拍子;若用復點音符作拍子的單位則稱為復拍子 何謂交錯拍子? 在相同或不同樂器的合奏曲當中,不同的聲部以不同的拍號同時交錯演奏的拍子稱為交 錯拍子 何謂變態拍子? 再樂曲進行時,為了增加曲趣,時常變換拍號,稱為變態拍子 何謂強起拍? 樂曲用強拍開始稱為強起拍,強起拍的樂曲每小節的拍數都會是完整的 何謂弱起拍? 曲子從弱拍開始稱為弱起拍,弱起拍的曲子第一小節與最後一小節的拍子是不完全的, 但這兩小節的拍子加起來即可成為一個完全的小節 何謂混和拍子? 五、七、九拍子被稱為混和拍子 何謂清唱劇? 清唱劇通常已故視為題材,有角色但無布景與動作的音樂 三大神劇是指哪三首呢? 三大神劇是指韓德爾的彌賽亞、海頓的天地創造和孟德爾頌的伊利亞 三大安魂曲是指哪三首呢? 三大安魂曲是指莫扎特的D小調安魂曲、威爾第的安魂曲和佛瑞的安魂曲 音樂史上的3B(4B)是指哪些人呢? 布拉姆斯(Brahms, Johannes)、巴哈(Bach, Johann Sebastian)與貝多芬(Beetho ven, Ludwig van)三人並稱為音樂史上的3B,若是4B就要另加巴爾托克(Bartók, Bé la) 音樂的新舊約是指什麼呢? 在音樂史上,通常我們會把巴哈的十二平均律比喻為舊約聖經,且把貝多芬的三十二首 鋼琴奏鳴曲比喻為新約聖經
滿意請採納

⑦ 【急】無基礎,如何自學作曲

1、理論基礎

學習編曲,首先你要學會基本的樂理基礎。在現代音樂中,其實打破了很多傳理論的一些規則,那麼是不是就不需要學習傳統的理論知識了呢?

恰恰相反,如果說你的編曲想要一個好的提升,那之前提到的和聲學,對位法,配器法這幾樣是比較重要的,因為當你為了編曲需要去打破規則和你因為不懂得規則而盲目使用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是仍然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理論都是為了去應用到你的編曲上的,所以有選擇的去學,也是很重要的。

(音效卡中常用的Line in/Mac音頻介面)

那麼這個前提是你需要會彈吉他,我身邊幾乎所有厲害的音樂製作都是可以玩吉他和鍵盤這兩個樂器。

學習吉他並不是要求你成為一個職業的樂手,而是去完成編曲中常常需要用到的吉他技巧,比如木吉他的分解和掃弦,電吉他的分解以及一些簡單的fill in和獨奏,與其花大量的時間在軟體樂器的各種製作上,不如把這些時間用在學習和練習吉他上。

這樣長期下來,你在編曲上對吉他的運用和不會彈吉他對吉他的運用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當你樂器能力提高以後,你會發現你的編曲能力和效率會大幅度的提高,並且你會越來越少的依賴DAW軟體的功能。

3、通過扒帶,構建自己的Reference儲備倉庫:

Reference就是參考例曲的意思。並且這也是以後長期工作成長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式。

很多人在學習流行歌曲的編曲時都會碰到一個問題,就是方法論,怎麼去學傳統的配器法實際上主要是針對管弦樂的,這個雖然很重要,但不是一個好的入方式。好的入門方式我覺得是找到參考的 Reference去解構和分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扒帶。

在開始學習編曲的過程中,扒帶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通過扒帶,所以從現在開始養成聽歌的習慣,並且去分析你喜歡的編曲,分析什麼呢?歌曲的樂器構成,段落劃分,聽覺的情緒,從而將你所分析出的東西融入到你自己的系統中。

⑧ 0基礎怎麼自學作曲編曲

第一步、零基礎自學會讓比其他具有童子功的人(這里指的是樂器童子功)花費更多的精力。

先說樂器演奏和作曲編曲的關系吧,經過長時間的樂器演奏練習,基礎樂理、識譜、視奏能力、樂感、節奏感都會深入骨髓,看到譜子就像看一篇文章一樣很順暢的就可以朗讀(演奏)下去,而作曲編曲的學習首先是從理論基礎開始的,你會經歷基礎樂理的深入學習、和聲學學習、轉調法學習、曲式學學習、配器法學習、作曲技法學習。

這些學習過程中需要在樂器(最好是鋼琴)上進行試奏,同時也會有大量的範例去體驗,如果一個視奏或者視唱很厲害的人,會幫助減少很多的學習難度,畢竟靠聽覺來體驗比腦中進行計算來得更直觀,並且就我經驗來說,尤其和聲學學習中,和聲的進行會有多種可能,很多種可能性在和聲學上都是「正確的」,然而並不是最適合表達的,這時候如果尚未建立腦中的和聲體系,那麼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演奏出來。

所以,第一步,需要至少精通一種樂器,推薦鋼琴,畢竟音域最廣,相對於譜面來說也更直觀。

第二步,學習理論同時做大量的扒帶或者扒譜練習。

如果決定要自學,那麼學習理論和扒帶一定得同時進行,畢竟沒有更快的捷徑可以那麼快速的了解到剛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運用中該如何使用了。當然扒帶得有選擇性,建議從一些古典音樂開始,逐漸到流行音樂、爵士樂,如果有興趣也可以扒一些現代電影原聲配樂,這個練習也可以讓未來在創作中一旦遇到瓶頸,可以快速找到問題。

第三步,繼續學習理論以及嘗試寫作。

不知道是不是一個能動性比較強的人,如果能動性較強,可以主動想一些主題進行創作,如果能動性一般,可以去找一些外部壓力,譬如接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活兒,或者加入一些聯合創作社團什麼的,總之一定要多寫,多寫的時候多聽,聽完多想,會發覺找到一些屬於自己的經驗,這些經驗很多跟理論書籍是吻合的。

寫作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瓶頸,這些瓶頸同樣,靠更扎實的理論學習以及多聽多想是可以逐漸突破的。不過打個預防針,每當遇到瓶頸的時候,會感覺人生灰暗,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做這一行,不過沒有關系,大家就是這么過來的,並且現在還源源不斷的有各種瓶頸,也依然在嘗試著突破,相信大家也可以。



第四、如果能堅持到了這一步驟,那麼恭喜,已經進入到了編曲的新的階段。到這里應該能熟練地掌握宿主軟體上的大部分的功能,對樂理應該也有一些認識,並且應該可以自己製作出能說的過去的Demo了。現在,網上的免費教程應該已經滿足不了,或者說是在之前一年多的學習中,網路上的免費教程基本上已經看過了。那麼現在就到了資金支出的階段了。找一個覺得靠譜的教育機構或是網站,花幾千RMB報一個編曲進階教程班或是買一套視頻教程。

第五、培養良好的內驅自我學習習慣。

推薦一些干貨。關鍵是要有動力自己一點點鑽研完。
《伯克利音樂學院教程流行音樂寫作 旋律 和聲》這是兩本書。我研究後的感覺就是,腦洞頓開,醍醐灌頂。
《midi音樂製作和流行音樂管弦樂標配》
台灣指北針音樂編曲視頻教程。我是用logic的,用這個軟體編曲的可以學習這個系列。他講了很多軟體功能上很多人不知道但很有用的技巧。
台灣好和弦nice chord視頻教程。
其他相關知識學習推薦。《混音指南》《靈活的混音》《家庭錄音室設計》《錄音師實戰技巧》





⑨ 如何學習作曲

學作曲不簡單啊··首先要從聲樂基礎學期,五線譜,簡譜這些都要會,最好還會鋼琴,吉他其中一種樂器(這樣對作曲編曲有幫助),歌曲風格從簡單學起··當然必須是經常聽歌·不管什麼歌都去聽··聽多了就會知道自己偏向喜歡什麼風格的·後面才往風格方向考慮···前期還是先學流行樂·也就是POP·多聽歌的好處是可以鍛煉音樂感·節奏感··當有靈感哼出一段旋律·就馬上拿紙記下來·養成習慣··當然簡單說就這樣,但是做起來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不是理想中那麼簡單的。這個要看你對音樂喜好的程度。堅持下去,必然會有回報。加油····music never sleeps.

閱讀全文

與快速學會作曲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控刀架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29
蘋果早熟的正確方法 瀏覽:898
快速逃走的方法 瀏覽:780
鋁扣板直角安裝方法 瀏覽:414
自來水鑒別白酒方法 瀏覽:486
最佳現金持有量的方法 瀏覽:282
書簽的折疊方法視頻 瀏覽:956
電腦檢測板使用方法 瀏覽:267
茶具消毒鍋的使用方法 瀏覽:390
近代詩情感基調如何得出的方法 瀏覽:196
桂花如何嫁接方法視頻 瀏覽:271
綜合計算工時事假計算方法 瀏覽:321
肺癌取活檢有哪些方法取標本 瀏覽:336
diaforce眼膜使用方法 瀏覽:63
砂形諸格的鑒別方法 瀏覽:873
戴口罩的正確方法的圖片 瀏覽:758
周長公式計算方法圖片 瀏覽:615
白化筆弄到衣服上快速除去的方法 瀏覽:929
地籠網的測量方法 瀏覽:692
有什麼方法可以擺脫嗜睡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