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糖尿病足麻木該怎樣醫治
你好配合使用
愈膚坊
外用葯物輔助治療,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㈡ 糖尿病並發症腳麻木吃什麼葯可以緩解這種症狀
糖尿病病發腳病可以用葯泡腳用中葯威靈仙一兩赤勺葯二十克天花粉十五克用盆熬水泡腳每天二十分鍾兩周左右會有好轉的或者貼膏葯也行用天麻二兩赤勺葯二兩天花粉二兩在葯店打成粉再買同仁堂狗皮膏幾盒用坐水壺把膏葯化開再把打好的葯用小鹽勺一勺一勺粘進膏葯里約十二克左右然後貼在腳腕以上多貼一段時間會好的
㈢ 糖尿病腳麻木,應該怎麼調理
治療要在控制好血糖的前提下進行。首先對下肢末梢神經及下肢微循環做一下詳細檢查和功能評估。包括下肢神經傳導、下肢動脈血管彩超、動脈血管成像(CTA)、末梢微循環等。血糖的控制,這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
改善微循環 通過足部中葯洗浴,消除炎症因子,增加神經血流量及神經內毛細血管密度,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改善組織缺血、缺氧狀態,達到活血化瘀,疏通筋絡的效果。主食應該以低糖、低脂為主,平時可以多吃蕎麥面、燕麥、玉米、燕麥、玉米、小米等食物作為主食,並搭配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香菇、南瓜、洋蔥、苦瓜、黃瓜等食物。
㈣ 糖尿病腳麻木,應該如何改善
糖尿病足麻木是糖尿病足的表現之一,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的並發症之一,也是最昂貴的治療手段。大約25%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糖尿病足並發症,也就是說,每4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個會出現糖尿病足,這個比例還是很高的。而且很多患者因為糖尿病足被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僅要知道如何調理糖尿病足麻木,更要知道如何預防糖尿病足。
腳麻有泌尿系統疾病需要注意什麼?
每次穿鞋前,一定要仔細檢查鞋內是否有堅硬的異物,以免磨損腳部皮膚而造成傷害。每天晚上用40℃-45℃的溫水泡腳15-20分鍾。洗腳後,用干棉毛巾擦乾雙腳,保持腳部清潔和血液循環。避免使用電熱毯和熱水瓶,不要洗桑拿、烤爐或熱水澡。日常穿吸汗性好的棉襪和寬松舒適的鞋子。不要赤腳走路,以免意外受傷。同時,切記不要做爬山、跑步等劇烈運動。4.剪指甲時,不要剪得太深,以免損傷皮膚,引起甲溝炎感染。糖尿病患者足部血液循環不好,導致麻木、寒冷。很多人都有用熱水泡腳的習慣。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
糖尿病患者要記得不要用熱水泡腳。為什麼?
正常人在水太熱或者腳不合適的時候會本能的縮腳躲避。但糖尿病患者會出現微血管病變,引起神經內膜毛細血管阻塞和神經病變。長期高血糖也會引起神經傳導障礙,會損傷痛覺纖維,無法很好地避免外界的機械損傷和溫度損傷。所以他們很容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燙傷。燙傷後容易出現潰瘍和感染,但由於高血糖的機制,糖尿病患者很難從這種周圍病變中恢復。
㈤ 糖尿病人出現腿發麻怎麼辦
糖尿病手腳麻木常常是因為高血糖導致神經缺血缺氧造成的,可以引起致殘、致死性疾病。案例中姚阿姨在糖尿病手腳麻木早期進行治療,效果理想,因為早期病變是可逆的。糖尿病並發症有的功能障礙在先,隨後出現器質性改變;有的先出現器質性改變,症狀出現較晚。
糖尿病手腳麻木早期屬於功能障礙在先,較後出現神經的器質改變,故早期診斷比較困難,常規肌電圖檢查尚未引起改變,但此時症狀明顯,患者心理壓力明顯增大。
糖尿病神經病變早期手腳麻木,其實是微血管的損傷影響了神經功能的改變,這時治療是可逆的,採用正確治療方式,手腳麻木症狀消失,可使心理壓力減輕,戰勝疾病的信心增加。現介紹糖尿病患者手腳麻木早期治療需擴管、活血、營養神經。
糖尿病手腳麻木的治療方式包括:
擴管:擴張微血管,增加患肢的血流,改善神經的血液供應,以便神經營養葯能盡多到達病灶,修復損傷。常用的有凱時、瑞潘通,尼莫地平等。
活血:改善血黏度,提高血流速度,使更多的血液流至病灶。使用中葯活血葯時,既要根據葯理學,同時不違背中葯方劑的功效和寒熱溫涼。可結合患者當前寒熱虛實所處的證候,選擇適宜的葯物,如血塞通、血栓通、丹參注射液、燈盞華素、燈盞細心注射液、紅花注射液等。
營養神經葯:可營養神經,修復損傷,常用腺苷鈷胺、維生素B1。
㈥ 雙腳麻木有什麼辦法
腳麻,如何進行治療,首先要排除患者是哪種疾病而誘發的腳麻,最常見的有一直腰椎間盤突出症,壓迫到坐骨神經,引起硬膜囊受壓而引起的這種腳麻。這種病人一定要及時的完善腰椎的核磁,明確診斷之後,可以通過牽引、按摩、針灸、理療的辦法來進行緩解,也可以通過局部熱敷進行治療。再有就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患者也會出現腳部麻木,一定要及時的完善血糖的檢測和肌電圖的檢查,明確診斷之後可以通過積極的控制血糖以及改善末梢循環、營養神經的葯物來進行調理,緩解腳麻的症狀。還有就是過度的勞累、缺鈣患者也會出現腳麻,一定要及時的進行血鈣的檢查,發現血鈣降低之後可以積極的補充鈣劑治療,同時可以通過曬太陽的方法來促進鈣的吸收。
㈦ 糖尿病右腳發麻是怎麼回事
糖尿病是一種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持續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紊亂等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特別是眼、腎、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的損害及其功能障礙和衰竭。嚴重者可引起失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等急性並發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滲昏迷。
糖尿病的症狀可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與代謝紊亂有關的表現,尤其是與高血糖有關的「三多一少」,多見於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顯或僅有部分表現,另一大類是各種急性、慢性並發症的表現。
1.多尿
是由於血糖過高,超過腎糖閾(8.89~10.0mmol/L),經腎小球濾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形成滲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達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腎臟疾病者,腎糖閾增高,尿糖排泄障礙,在血糖輕中度增高時,多尿可不明顯。
2.多飲
主要由於高血糖使血漿滲透壓明顯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丟失過多,發生細胞內脫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漿滲透壓進一步明顯升高,刺激口渴中樞,導致口渴而多飲,多飲進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機制不十分清楚,多數學者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進出組織細胞前後動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時動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差縮小,刺激攝食中樞,產生飢餓感,攝食後血糖升高,動靜脈血中濃度差加大(大於0.829mmoL/L),攝食中樞受抑制,飽腹中樞興奮,攝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於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缺乏或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組織攝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雖然血糖處於高水平,但動靜脈血中葡萄糖的濃度差很小,組織細胞實際上處於「飢餓狀態」,從而刺激攝食中樞,引起飢餓,多食,另外,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從尿中排泄,因此機體實際上處於半飢餓狀態,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慾亢進。
4.體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盡管食慾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體重下降,主要是由於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產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強,消耗過多,呈負氮平衡,體重逐漸下降,乃至出現消瘦,一旦糖尿病經合理的治療,獲得良好控制後,體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體重持續下降或明顯消瘦,提示可能代謝控制不佳或合並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見的,由於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釋放出能量,同時組織失水,電解質失衡及負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視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診時,主訴視力下降或模糊,這主要可能與高血糖導致晶狀體滲透壓改變,引起晶體屈光度變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屬功能性改變,一旦血糖獲得良好控制,視力可較快恢復正常。
糖尿病的治療包括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葯物治療、血糖監測、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檢測和控制幾個方面。
糖尿病一旦確診,即應對病人進行糖尿病教育,包括糖尿病的一般知識、自我血糖和尿糖的監測。降糖葯物的用法,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處理等。以及各種並發症的表現及防治。
各種類型糖尿病基礎治療的首要措施。飲食治療的原則是:控制總熱量和體重。減少食物中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食物纖維含量,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所佔比例合理。控制膳食總能量的攝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種營養物質。維持合理體重,超重/肥胖患者減少體重的目標是在3-6個月期間體重減輕5%-10%。消瘦患者應通過均衡的營養計劃恢復並長期維持理想體重。
①脂肪:膳食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不超過總能量的30%,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超過總能量的10%。食物中膽固醇攝入量<300mg/日。
②碳水化合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0%-60%。食物中應富含膳食纖維。
③蛋白質:腎功能正常者,推薦蛋白質的攝入量占總能量的10%-15%,有顯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攝入量<0.8g/ kg體重/日;從GFR下降起,即應實施低蛋白飲食<0.6g/ kg體重/日,並同時補充復方a-酮酸制劑。
④飲酒: 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飲酒。每日不超過1-2份標准量(一份標准量為:啤酒350ml,紅酒150ml或低度白酒45ml,各約含酒精15g)
⑤食鹽: 食鹽攝入量限制在每天6g以內,高血壓患者更應嚴格限制攝入量。
一般主張每日膳食中的蛋白質,按照0.6-0.8克/公斤標准體重給予,還要在限量范圍內提高優質蛋白的比例。處於糖尿病腎病第3、4期的患者,在堅持糖尿病營養治療其他原則的同時,掌握好每日蛋白質攝入的質和量。
糖尿病腎病患者沒有給自己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那麼一旦腎功能發生障礙,輕則血壓上升,周身乏力;重則腎功能障礙,浮腫,男性出現陽萎,睾丸萎縮等;重則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有可能被奪去生命。
1、少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能被機體迅速吸收,引起血糖增高。因此,重症糖尿病病人,不宜吃過多的水果。
2、不能飲酒
酒類每克中含14.64千焦(3.5千卡)熱量,為高熱量食物,有消耗體內熱量的作用。過量的酒類可以發生高脂血症或造成代謝紊亂,使肝臟負擔加重。糖尿病病人在飲酒時,進食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血糖即可升高,使糖尿病失去控制。常飲酒而不吃食物,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葡萄食品)糖量減少,出現低血糖(血糖食品)症狀。因此,重症糖尿病合並肝膽疾病者,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葯物的患者,要嚴禁飲酒。
3、少吃高糖多鹽食物
對於糖尿病的認識,醫生們通常是把限制飲食,特別是限制進食含糖高的食品,作為重要的防治方法來指導患者。但是,對限制鹽的攝入量則很少引起注意。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過多的鹽,具有增強澱粉酶活性而促進澱粉消化(消化食品),和促進小腸吸收游離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濃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吃鹽。
運動療法
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方法之一。應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量力而行,循序漸進,貴在支持。運動方式、強度、頻率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推薦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打太極拳、騎車、打高爾夫球和園藝活動),運動時間每周至少150分鍾。當血糖>14-16mmol/L、明顯的低血糖症或血糖波動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謝並發症以及各種心腎等器官嚴重慢性並發症者暫不適宜運動。
戒煙
吸煙有害健康,尤其對有大血管病變高度危險的2 型糖尿病患者。應勸誡每一位吸煙的糖尿病患者停止吸煙,這是生活方式干預的重要內容之一。
糖尿病是一個慢性病,需要長期,服用葯物,或者是胰島素降血糖治療,對於葯物方面的選擇,需要看患者本身的肝腎功能,血糖的高低以及胰島功能才能夠確定。他這種情況多半都需要注射胰島素。
㈧ 糖尿病腳麻木是怎麼回事要怎樣去調理才好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患上了糖尿病這種慢性消耗性疾病,並且該病呈現出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
怎樣調理腳麻的症狀呢?
以上我們總結了三種導致腳麻的原因,那麼要想調理腳麻症狀,我們就應對因治療。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當你感到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
㈨ 如何治療糖尿病腳麻木
1、間歇性跛行:就是患者有時走著走著突然感到下肢疼痛難忍,以至不得不一瘸一拐地走路。
2、病變早期,體檢可發現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現,如抬高下肢時足部皮膚蒼白,下肢下垂時又呈紫紅色。
4、休息痛:是下肢血管病變進一步發展的結果,不只行走時下肢供血不足,而且休息時下肢也因缺血而疼痛。嚴重時患者可徹夜難眠。病情再進一步發展,下肢特別是雙腳可出現壞死,創口久久不愈,嚴重者不得不截肢至殘,這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之一。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狀就是以上的四種,糖尿病足患者請及時到相關的正規醫院治療。
㈩ 誰告訴一下糖尿病腳麻的厲害用用什麼方法緩解
走走跑跑治好糖尿病
上海市閘北區聞喜路1110弄 徐源祥
我年已78歲,患糖尿病多年。1998年體檢血糖和尿糖均三個加號,同時視
物模糊、聽覺下降、四肢無力、手發麻。服了些中葯和西葯,收效甚微。
一位做醫生的老友告訴我,患糖尿病後關鍵要控制好血糖,減少並延緩並
發症的發生,要我管好嘴、邁開腿,適量運動。我嚴格按照他的囑咐去做,每
天早晨醒後先在床上做一些梳頭、浴面、擦四肢、搓腳心、擦胸、摩腹、提肛
等動作後才起床漱洗。同時,每天上午(日出後)、午睡後、傍晚進行走跑。
在小區綠地廣場上,走一會兒,跑一會兒,走走跑跑交替進行。疾走時兼搞「
副業」,例如打打腹稿或看看風景;慢跑時哼哼歌兒,唱唱戲曲、評彈;外出
購物,寧可舍近求遠,多走些路;外出辦事、訪友聚會,必「以步代車」。走
走跑跑,在走和跑的同時,結合打太極拳,拍打下肢,練下蹲,以增強體質,
加快血液循環,改善內分泌,控制血糖。
功夫不負有心人,3個月後便感覺全身輕松、舒服了許多,連困擾了我四
十多年的失眠問題也得以解決。初嘗甜頭,勁頭更足,每天下午練走跑後再進
行15分鍾的爬樓,檢查血糖在6.1~7.2mmol/L之間,並感到心神舒爽,走路
有力。就這樣,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加上心理平衡、飲食合理,幾年下來,
原來的多種毛病,已是遙遠而陌生的「不堪回首」了。現在,我早中晚的飯量
從原來每餐二兩放寬到三兩,平時吃上一點水果,也沒問題。遵照醫囑,我已
停止服葯一年,未出現反常現象。
專家點評
運動是一劑不花錢的良方
中日友好醫院中醫糖尿病科教授仝小林
運動是一劑不花錢的良方!運動是治療糖尿病的靈丹妙葯!
78歲的老翁用自己的實踐證實了這一點,許許多多的糖尿病病人的運動也
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是血管並發症,而引起並發症的主要原因是血糖控制不
好、血壓高、血脂紊亂、肥胖等。運動可以消耗血糖、降低血壓、調整血脂、
消除脂肪肝,運動可以減肥,可以改善全身的循環,是減輕和預防糖尿病並發
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適合於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運動有散步、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登山、
游泳等。拍手療法可以有效地減輕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引起的手麻、手痛,打
坐可以非常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引起的腳麻、腳痛。寓鍛煉健身於
日常坐卧站立、擦摩走跑之中,把運動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定會給糖尿
病病人帶來防治並發症意想不到的效果。
運動量大,血糖控制良好,可以適當增加主食和副食,也可以吃些含糖量
低的水果。至於降糖葯能否撤掉,一定要聽醫生的,不可擅自決定。
《健康時報》〔20050106 第19版〕
腳 麻
http://..com/question/695704.html?fr=qr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