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調料葡萄酒
自釀葡萄酒完全發酵到過濾皮渣、澄清沉澱需要近30天。
加糖量為葡萄總量的20%左右,白糖、冰糖都可以。
容器充滿系數在80%即可。
簡單說,葡萄釀酒:
1、洗凈容器、控干水分;
2、挑選葡萄、沖洗晾乾;
3、捏碎葡萄、加糖拌勻;
4、裝入容器、稍微遮蓋;
5、注意衛生、小心感染;
6、陰涼環境、避光放置;
7、控制溫度、自然發酵;
8、完全發酵、去除皮渣;
9、靜止沉澱、澄清過濾;
10、裝瓶封口、低溫存放。
葡萄酒釀制方法的禁忌:
整個過程不能接觸鐵質、銅質工具,會帶來鐵、銅破敗病。
1、發酵過程產氣,容器口不要密封,稍微遮蓋即可;
2、整個過程不能接觸鐵質、銅質、鋁制工具,會帶來鐵、銅等金屬破敗病;
3、不能用生青、腐爛變質的葡萄釀酒,否則葡萄酒酸、澀、苦味重、口感差;
4、葡萄需要捏碎後再裝入容器,有利於有益物質充分溶出;
5、葡萄不要沖洗過分,發酵的動力來源於皮上的野生酵母;
6、發酵過程不能接觸生水,以防感染雜菌,導致發酵失敗;
7、整個過程避免陽光直射,溫度在35度以內最宜。
B. 做法視頻,最正宗楊梅酒製作視頻,楊梅酒怎麼做視頻
用料
主料
烹飪技巧
1、水果。只要是新鮮、完好、成熟的水果,都可以釀酒。當令盛產,並成熟的水果最佳。否則釀好的酒會有酸澀味。
2、酒。酒的味道和酒精濃度,都會影響水果酒的香醇。以無色、無特殊味道的蒸餾白酒為基酒,如穀物酒(米酒、高粱酒)、水果酒(朗姆酒等)都可以。不要選本身味道濃烈的酒,否則容易壓制住水果的風味。
3、糖。糖在這里是催化劑。建議用冰糖,而不是砂糖。
4、釀酒容器。金屬和塑料材質皆不適合。要選用密封性強的玻璃容器。不僅方便操作,而且可以清楚觀察水果的變化。若擔心玻璃容器密閉性不好,可以如我一樣,蓋上干凈的保鮮膜厚,再蓋緊瓶蓋。
5、清洗水果。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凈,除去表面殘留的灰塵、細菌和蟲卵等。清洗水果有兩種方式,一是用清水洗凈,但是一定要徹底晾乾,否則容易導致釀酒失敗;二是用高度白酒清洗,如此不用晾乾,直接可以釀制。
6、釀酒的方法。一般有兩種,直接法和轉換法。前者適合於含水量高的水果;後者適合於含水量少的水果。
7、材料的比例。釀酒最重要的是比例,即水果、酒和糖的比例一定要對。直接法是讓水果自然發酵,所以500克水果添加60ML的高粱酒提味,糖量則視水果甜度有所差異,一般以150克—200克冰糖口感最佳。轉換法用酒則多些,以500克水果添加500ML白酒為宜。
8、果酒的保存。一定要放置在陰涼避光位置,避免氧化和揮發。釀制三個月即可開封,時間越久越好。開封後,就必須將果肉與渣用紗布過濾,另外裝瓶同樣放置在陰涼避光處穩定酒質,風味會更好。期間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晃動。
C. 調料酒如何用
一般情況下做葷菜使用,可以在腌制的時候使用,也可以在熱處理的時候使用也就是烹。可以有效去除一部分的腥、膻等異味。同時料酒裡面含有其他香料元素,可以使菜味曾香,但是不能過多使用,多了會有異味。
D. 料酒的使用方法
怎麼用酒
來源:新華網
烹調中,一般要使用一些料酒,這是因為酒能解腥起香的緣故。要使酒起到解腥起香的作用,關鍵要讓酒得以發揮。因此,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烹調中最合理的用酒時間,應該是在整個燒菜過程中鍋內溫度最高的時候。比如煸炒肉絲,酒應當在煸炒剛完畢的時候放;又如紅燒魚,必須在魚煎制完成後立即烹酒;再如炒蝦仁,蝦仁滑熟後,酒要先於其它作料入鍋。絕大部分的炒菜、爆菜、燒菜,酒一噴入,立即爆出響聲,並隨之冒出一股水汽,這種用法是正確的。
2. 上漿掛糊時,也要用酒。但用酒不能多,否則就揮發不盡。
3. 用酒要忌溢和忌多,有的人凡菜餚中有葷料,一定放酒。於是「榨菜肉絲湯」之類的菜也放了酒,結果清淡的口味反被酒味所破壞,這是因為放在湯里的酒根本來不及揮發的緣故。所以廚師們在用酒時一般都做到「一要忌溢,二要忌多」。
4. 有的菜餚要強調酒味,例如葡汁雞翅,選用10隻雞翅膀經油炸後加蕃茄醬、糖、鹽一起燜燒至翅酥,隨後加進紅葡萄酒,著芡出鍋裝盒。這個菜把醇濃的葡萄酒香味作為菜餚最大的特點,既然這樣,酒在出鍋前放,減少揮發就變成合理了。
5. 用酒來糟醉食品,往往不加熱,這樣酒味就更濃郁了。另外,這里還歸納了一些:啤酒調味小竅門
啤酒除用於飲用外,還可用來對菜餚調味。具體方法如下。
1.炒肉片或肉絲,用澱粉加啤酒調糊掛漿,炒出後格外鮮嫩,味尤佳。
2.烹制凍肉、排骨等菜餚,先用少量啤酒,腌漬10分鍾左右,清水沖洗後烹制,可除腥味和異味。
3.烹制含脂肪較多的肉類、魚類,加少許啤酒,有助脂肪溶解,產生脂化反應,使菜餚香而不膩。
4.清蒸雞時先將雞放入20~25%的啤酒中腌漬10~15分鍾,然後取出蒸熟。格外鮮滑可口。
5.清蒸腥味較大的魚類,用啤酒腌漬10~15分鍾,熟後不僅腥味大減,而且味道近似螃蟹。
6.涼拌菜時先把菜浸在啤酒中,加熱燒開即取出冷卻,加作料拌食,別有風味。
料酒、醋、味精的使用方法
料酒的最佳投放:料酒的作用是祛腥增香,投放時間根據原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譬如:燒魚應在魚煎好後即放料酒;炒蝦仁、炒肉絲,應在主料炒熟後放料酒;而做湯應在湯開後放入料酒。
菜何時放醋最好:醋是菜餚的最佳調料,它不僅能祛膻、除腥、解膩、增香,而且還可避免高溫對原料中維生素的破壞,以及軟化蔬菜纖維的作用。做菜時醋的最佳放法在兩頭,即原料入鍋後馬上加醋、菜餚臨出鍋前加醋。
例如:有些菜餚,如:"炒土豆絲"、"炒豆芽"等,原料入鍋後馬上加醋可以保護原料中的維生素,同時又可軟化蔬菜纖維;而有些菜餚如"糖醋排骨"、"西湖醋魚"、"蔥爆羊肉"等菜餚,原料入鍋後須加一次醋,其作用是祛膻、除腥,菜餚臨出鍋前加一次醋,作用是解膩、增香、調味。
味精的最佳投放和使用法:現在不少人不懂得味精要在菜餚出鍋前投放,不僅放得過早,有時還放的過多。味精放得過早、過多,不僅起不到增鮮的作用,而且還會使菜餚發苦,也有礙人體健康。另外,涼拌菜放味精,要將味精溶化後再用。
E. 料酒如何使用
烹調時間短的食品,可先加入適量的料酒, 在加熱過程中,食品中的異味可隨酒一起揮發, 比如燒魚時加入適量的料酒,經過加熱,魚中的腥味物質三甲胺會溶於酒中並隨酒揮發。烹調時間長、湯多的食品,應在食品熟透離火後再加入料酒。
5、清蒸魚等菜餚,未入鍋之前,先在魚的身上抹料酒,隨著溫度的升高,酒中的乙醇開始發揮作用,既能使腥味隨乙醇揮發掉,又能使乙醇與魚、肉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等緩慢而又充分地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增加菜餚的醇香,提高鮮味。
F. 丁香酒的正確做法。
配料:丁香20克,普通曲酒500克,小米或碎大米400克,麥麩1000克,白糖20克,味精少許。
製法:將丁香裝入曲酒瓶中,密封泡10天左右,使酒呈深棕色。小米或碎大米裝入闊口容器距瓶口3厘米處,再倒進泡好的丁香酒,漫過小米1厘米,密封放置在陰涼的地方,一星期後即可使用,浸泡的時間越長,效果越好。此誘餌色、香、味俱佳,而且經久不壞,隨用隨取,十分方便。
具體如下:
1、准備好配料之後,先將三分之二碎米倒入盆子;
2、把泡製好的丁香酒適量倒入盆子(一般3兩酒配製1斤多米即可)用手攪拌均勻;
3、將商品小米倒入,用手攪拌均勻,然後將多餘的碎米倒入盆子吸收多餘的濕氣,一直攪拌到不粘手即可;最後將製作好的丁香酒米裝入大一些的瓶子里。
4、3天之後出釣,拿著自製好的釣鯽魚專用丁香酒米去試驗效果。每個窩子打上兩窩米,用蚯蚓做釣餌,大概發窩時間20~40分鍾左右,然後就開始慢連竿……
G. 調料使用方法
醬油:可使菜餚入味,更能增加食物的色澤。適合紅燒及製作鹵味。色澤分有色與無色醬油,生產工藝分釀制與人工醬油,形狀分液體、固體、 粉末醬油。
蚝油:蚝油本身很咸,可以加入糖稍微中和其鹹度。
沙拉油:常見的烹調用油,亦可用於烹制糕點。
麻油(香油):菜餚起鍋前淋上,可增香味。腌制食物時,亦可加入以增添香味。
米酒:烹調魚、肉類時添加少許的酒,可去腥味。
辣椒醬:紅辣椒磨碎製成的醬,呈赤紅色黏稠狀,又稱辣醬。可增添辣味,並增加菜餚色澤。
甜面醬:本身味咸。用油以小火炒過可去醬酸味。亦可用水調稀,並加少許糖調味,風味更佳。
辣豆瓣醬:以豆瓣醬調味之菜餚,無需加入太多醬油,以免成品過咸。以油爆過色澤及味道較好。
芝麻醬:本身較干。可以冷水或冷高湯調稀。
番茄醬:常用於茄汁、糖醋等菜餚,並可增加菜餚色澤。
腐乳:豆腐經發酵而成,分紅豆腐、青豆腐、白豆腐。
醋:以糧食為原料,經醋酸酵素發酵釀制,調味、去腥、調香功能。烏醋不宜久煮,於起鍋前加入即可,以免香味散去。白醋略煮可使酸味較淡。
鹽:海鹽、井鹽、池鹽、礦鹽、原鹽、洗滌鹽、再制鹽。烹調時最重要的味料。其滲透力強,適合腌制食物,但需注意腌制時間與量。
糖:形式上有砂糖、綿糖、冰糖,從顏色分白糖、黃糖、紅糖,從製作方法分蔗糖、果糖、飴糖、蜂蜜。紅燒及鹵菜中加入少許糖,可增添菜餚風味及色澤。
味精:大豆、小麥麵筋、玉米澱粉、白薯澱粉為原料,經水解或發酵製成,分晶體與粉末。可增添食物之鮮味。尤其加入湯類共煮最適合。
豆豉:大豆釀製品,以黃豆或黑豆製成,提鮮增香作用。干豆豉用前以水泡軟,再切碎使用。濕豆豉只要洗凈即可使用。
蔥:常用於爆香、去腥。
姜:可去腥、除臭,並提高菜餚風味。
辣椒:可使菜餚增加辣味,並使菜餚色彩鮮艷。
蒜頭:常用之爆香料,可搭配菜色切片或切碎。
花椒:亦稱川椒,常用來紅燒及鹵。花椒粒炒香後磨成的粉末即為花椒粉,若加入炒黃的鹽則成為花椒鹽,常用於油炸食物的蘸食之用。
胡椒:辛辣中帶有芳香,可去腥及增添香味。白鬍椒較溫和,黑胡椒味則較重。
八角:又稱大茴香,常用於紅燒及鹵。香氣極濃,做菜時,宜酌量使用。
干辣椒:可去膩、膻味。將籽去除,以油爆炒時,需注意火候,不宜炒焦。
紅蔥頭:可增香。切碎爆香時,應注意火候,若炒得過焦,則會有苦味。
五香粉:五香粉包含桂皮、大茴香、花椒、丁香、甘香、陳皮等香料,味濃,宜酌量使用。
食用天然色素:以植物組織的色素,直接取得,他是天然的,對人體一般沒有傷害,是安全的色素。如紅曲紅、葉綠素、姜黃素、胡蘿卜素、焦糖。
H. 紅酒的正確飲法
合適的喝紅酒的方法是:
一: 喝紅酒要喝常溫的,倒入玻璃杯後用手的溫度將酒晃一晃暖一下再喝,才能發揮紅酒的味道,另紅酒中有單寧酸,就是你喝的時候會有澀澀的感覺,這對人體是有好處的。
二: 白葡萄酒可以冰後喝,但最好不有將冰放入酒中,這樣會沖淡酒的味道。
三: 千萬別再喝時加雪碧啊,好的葡萄酒將糖粉提煉出來是不容易的,再加入糖你的錢就白花了
下面再提供一個最最正規的喝紅酒的規則,既然是規則嗎,就不免繁瑣,如果你想了解真正的喝紅酒的規矩,你可以花時間看看,不過,我始終認為,這樣的規則絕對是高級調酒師琢磨出來的,太專業啦。
僅供你參考啦
1. 拿酒:
紅酒的味道很受溫度影響,因此要盡量減少手部與酒瓶的接觸。拿酒時要用拇指頂著瓶底,四指指尖輕壓瓶身使之平衡,這樣可以讓溫度最高的手心遠離酒瓶。
2. 倒酒:
紅酒放置久了總會有一些沉澱在瓶底,這些沉澱會影響酒的口感,因此倒酒時要均勻用力,讓酒柔和地倒出,不要搖起瓶底的沉澱,一般倒完後,瓶底要留下大概兩厘米高的酒不喝。
3. 搖酒:
搖酒可以把紅酒未完全「醒」來的酒味充分散發,讓酒更醇厚,同時也可以把紅酒的香味最大限度地揮灑出來,香氣四溢。
4. 醒酒:
這是喝紅酒一大重要步驟,就是在寬敞的容器中,把紅酒靜置一段時間,讓紅酒與空氣充分接觸,把剛開啟的紅酒中酸、澀、薄等缺點去掉。這種做法叫做醒酒,所用的寬敞容器就叫做「醒酒器」。一般來說,靜置半小時便是最佳飲用時間,而年份越久遠的紅酒則需要越長的時間。但注意掌握分寸,不能過久,否則會氧化過度,再喝則無味。
5. 喝酒:
中國的白酒烈,燒喉,因此要一口乾。而紅酒不同,充分醒酒後的紅酒味道醇厚,變化多端,啜一口以後在口腔里充分迴旋,讓舌頭的各方面不停觸摸紅酒,會發現它有著千變萬化的味感,吞下後才能回味無窮。這樣才能體會到紅酒的真正魅力。
喝紅酒不要加雪碧,會沖淡酒的味道,影響酒的醇美。紅酒可以飯前喝,可以飯後喝。最好還是口腔里留有充分的味覺。
I. 料酒的使用方法
料酒在烹調中使用的時間,應根據菜的原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燒魚應在魚煎好後即放料酒;炒蝦仁、炒肉絲應在主料炒熟後放料酒;做湯則應在湯開後再放入料酒。在烹調菜餚的使用量不宜過多,以免料酒味太重而影響菜餚本身的滋味,一般5~10ml為宜。
所謂料酒,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用於烹飪調味的酒,在我國的應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日本、美國、歐洲的某些國家也有使用料酒的習慣。它是以30°~50°的黃酒為原料,再加入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砂仁、姜等多種香料釀制而成,所以料酒含有黃酒必備的8種氨基酸,這8種必需的氨基酸都是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需要從飲食裡面來提供,它們在被加熱時,可以產生多種果香花香和烤麵包的味道。其中,賴氨酸、色氨酸可以產生大腦神經傳遞物質,改善睡眠,有助於人體脂肪酸的合成,對兒童的身體發育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