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混凝土為什麼會產生徐變和產生徐變的原理
混凝土徐變(creep of concrete):混凝土在荷載的長期作用下所產生的變形。
產生的原因:
自身內部因素
(1)是混凝土受力後,水泥石中的膠凝體產生的黏性流動(顆粒間的相對滑動)要延續一個很長的時間;
(2)另一方面骨料和水泥石結合面裂縫的持續發展。
(3)混凝土在本身重力作用下發生的塑性變形(類似與土的固結)
外部因素
影響徐變的因素除了和時間有關外,還與下列因素有關:
(1)應力條件:此應力一般指長期作用在混凝土結構上的應力:如恆載;同時活載大小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經過實驗表明,徐變與應力大小有直接關系。應力越大,徐變也越大。實際工程中,如果混凝土構件長期處於不變的高應力狀態是比較危險的,對結構安全是不利的。
(2)加荷齡期。初始加荷時,混凝土的齡期越早,徐變越大。若加強養護,使混凝土盡早結硬或採用蒸汽養護,可減少徐變。
(3)周圍環境。養護溫度越高,濕度越大,水泥水化作用越充分,徐變就越小;試件受荷後,環境溫度低,濕度大,徐變就越小。
(4)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多,徐變越大;水灰比愈大,徐變愈大。
(5)材料質量和級配好,彈性模量高,徐變小。
2. 板的混凝土收縮徐變系數怎麼計算
計算公式:ρ=A(s)/A。此處括弧內實為角標下同。
綜合考慮結構安全、剛度以及配筋經濟等因素,新《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對現繞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規定:鋼筋混凝土單向板不大於30,雙向板不大於40;無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於35,無梁支承的無柱帽板不大於30。預應力板可適當增加;當板的荷載、跨度較大時宜適當減小。
(2)混凝土徐變影響因素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影響:
(1)自然環境下配筋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呈現早期發展較快,後期發展緩慢的特點,這與混凝土收縮徐變發展規律相一致;
(2)配筋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均小於素混凝土的收縮徐變。當配筋率較低時,其對收縮徐變的影響較小,在工程應用中,可以按素混凝土來對待;當配筋率較高時,其對收縮徐變的減小作用需進行具體的試驗研究;
(3)通過對配筋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以及和試驗結果的對比可以得出,配筋混凝土的收縮應變分析中應考慮徐變的作用,忽略徐變的作用將對收縮應變產生較大的誤差;配筋率的大小對徐變的影響也不同,配筋率越高,徐變越小,相同配筋條件下,不同載入齡期下混凝土徐變相近。
3. 混凝土徐變系數如何取值有計算公式
σc≤0.5fc ── 線性徐變,具有收斂性;
σc>0.5fc ── 非線性徐變,隨時間、應力的增大呈現不穩定現象;
σc>0.8fc ── 砼變形加速,裂縫不斷地出現、擴展直至破壞(非收斂性徐變)。
一般地, 混凝土長期抗壓強度取(0.75~0.8)fc徐變系數:φ=εcr/εce= ECεcr/σ。
徐變是指在荷載維持不變的情況下,變形隨時間增加而緩慢增加的現象。混凝土的徐變是其材料本身固有的時變特性,會導致混凝土結構受力和變形隨著時間變化。
從而影響混凝土結構的受力性能以及長期變形性能,嚴重時會影響混凝土結構的使用性能,如對連續梁預拱度的影響、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造成的預應力損失、滿堂支架逐孔澆築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和高速鐵路橋梁的影響等。
(3)混凝土徐變影響因素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影響混凝土徐變性能的因素很多,如水泥種類、加荷齡期、凝結溫度和應力等級等,對高性能混凝土而言,各種添加劑也會影響混凝土的徐變。
國內外對影響混凝土徐變的機理尚未形成統一認識,且對高性能混凝土徐變的試驗研究比較少見。混凝土的徐變變形會隨著加荷時間的增長而增加,但一般在五年達到極限值,大部分混凝土徐變在1~3年內完成。
徐變的優點:混凝土的徐變會顯著影響結構或構件的受力性能。如局部應力集中可因徐變得到緩和,支座沉陷引起的應力及溫度濕度力,也可由於徐變得到鬆弛,這對混凝土結構是有利的。
徐變的缺點:徐變使結構變形增大對結構不利的方面也不可忽視,如徐變可使受彎構件的撓度增大2~3倍,使長柱的附加偏心距增大,還會導致預應力構件的預應力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