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知道身高體重的標准計算公式
普遍採用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成年:〔身高(cm)-100〕×0.9=標准體重(kg)
另一種是:
男性:身高(cm)-105=標准體重(kg);女性:身高(cm)-100=標准體重(kg)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兒童標准體重的計算,簡便的方法是:
1~6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6=標准體重(kg)
7~12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5=標准體重(kg)
1歲以上:8+年齡×2=標准體重(kg)
(1)體重怎麼算最准確的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成人採用身長計測量。受檢者立正姿勢站於身長計平板上,枕部、臀部、足跟三點緊靠標尺,頭要正,兩眼平視,身長計水平尺緊貼頭頂。以mm為單位記錄。
2、過程中要注意檢査(並及時加以糾正立柱)是否垂直和晃動,零件有無松脫等情況,目前基本採用電動自動身長、體重測量計。
3、測量時被測者赤腳,取立正姿勢,站在身高坐髙計的底板上。
4、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間與支柱相接觸,軀干自然挺直,頭部正直但不靠支柱,兩眼平視前方,以保持耳屏(耳珠)上緣與眼眶下緣呈一水平。
② 什麼計算公式才能算出自己的體重是偏胖還是偏瘦
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
肥胖的世界標準是:BMI在18.5至24.9時屬正常范圍,BMI大於25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肥胖的亞洲標准:亞洲人體格偏小,用肥胖的世界標准來衡量就不適宜。比如:日本人當BMI為24.9時,高血壓危險就增加3倍;
香港地區的中國人,BMI在23.7時死亡率最低,越高時便開始上升。專家們認為,亞洲人的肥胖標准應該是BMI在18.5-22.9時為正常水平,BMI大於23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肥胖的中國標准:我國專家認為,中國人雖屬於亞洲人種,體重指數的正常范圍上限應該比亞洲標准低些。
BMI數值不是越高越好!太高或太低都會增病亡風險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018年11月5日報道,研究發現,過高或過低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與多種疾病因素引發的死亡風險增加相關。其中BMI介於21至25時,人們死於癌症和心臟病的風險最低。研究結果發表於一期《柳葉刀 糖尿病和內分泌學雜志》上。
負責研究的倫敦大學衛生和熱帶醫學院副教授巴斯卡蘭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發現身體質量指數與所分析的多數死亡原因存在重要關聯,這凸顯與身高相對應的體重與多種疾病風險有關聯性。」
BMI是衡量胖瘦的一個常用標准,計算方法是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一般認為的正常值在20至25之間,超過25為超重,30以上則屬肥胖。
巴斯卡蘭等人基於360萬人的匿名數據,分析了身體質量指數變化與多種因素所導致的死亡之間的關系。
結果顯示,BMI在30或以上時,人們死於癌症、心臟病、呼吸道疾病、腎病和糖尿病的風險會提高。
一般而言,男性預期壽命減少4.2年,女性減少3.5年。但BMI過低也不好,同樣與廣泛的疾病死亡風險上升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和痴呆症等。這說明BMI過低也是身體不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
但同時,研究團隊也承認,這項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比如供參考的數據樣本中缺乏人們日常飲食和活動方面的數據,未來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