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人們有哪些方法

人們有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5-09-07 20:02:14

㈠ 古代的人們確定時間的方法有哪些

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准確到刻(15分鍾)。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
查看全部2個回答
大專怎麼升本-已累計報名10萬+學生

大專怎麼升本?學歷低?基礎差?不怕,正規名校文憑輕松拿,千餘熱門專業等您選。成功拿證學生達10萬+,詳情請點擊咨詢
新疆海童教育咨詢有..廣告 
專接本報考條件-正規學歷,自考報名時間已公布

專接本報考條件,96個熱門專業,自考·成考·遠程·函授·報名/考試/證書/。教務老師全程管理,上班輕松考文憑。
昆明青年外語專修學院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古代人是用什麼來確定時間的?
瀏覽22672020-03-17
三、1、古代,人們都有哪些計時的方法?
1.太陽、月亮和星星 古代,人們仰望天空來判斷時間。太陽顯示日期,月亮顯示月份。古巴比倫人把一天分成24個部分,也就是24小時。 2.日晷 人們注意到,隨著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樹木和岩石投下的影子從一邊移到另一邊,以此可確定一天時間的變化。 3.水計時 古羅馬人和古希臘人使用水鍾計量時間。水從一個碗滴到另一個碗。 4.火計時 古代中國人通過燃燒一根以固定間隔打結的濕繩子來計時。後來,人們記下了燃燒一根蠟燭或一盞油燈里的油所需的時間。 5.沙漏 沙子以均勻的速率從一個玻璃球流到另一個玻璃球。許多年來,水手們攜帶這些計時工具出海航行。
4 瀏覽299
在古代人們到底是如何區分時辰的,用的都有什麼方法?
古代人區分時辰主要是用太陽的升落來進行劃分的,劃分的儀器叫座日晷,劃分為12個時辰,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一共是,直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時辰。這是中古代人們用的比較常見的,而且比較準的一種計時方法。 12個時辰中,又分四個刻時,一個刻時大概就是15分鍾。這是白天計算時間的一種方法。到了晚上沒有太陽,水滴也是有計算時間的方法。比如說水滴計時法,計算時間用的儀器是水漏,通過水滴落的時間來計算,過了多長時間。嗯,我們在一些,小說和古代文獻中也有,一柱香,一盞茶,這也是用來計算時間的一種方法。 在古代也設有鍾樓,通過敲鍾來告訴人們,是幾時幾刻。古代計算時間的方法沒有那麼精確,但是也是有自己的一套體系,比如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孔子游歷各國教學的時候,就是太陽升起教學黃昏雞鳴,教學結束。 在孔雀東南飛里也有兩句詩「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人們早上出事和晚上休息都是有關佛這方面來確定時間和規定。告訴人們的方法就是通過鍾樓打中的方式,上的時候也會有打更人。我們在好多小說里也聽說過。在歷史進程中,我們的祖先留下了不同的發明和製造了為了適應當代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需求所需要的計時儀器。他們都是我國古代偉大智慧的結晶。
瀏覽642019-07-16
古代的人是用哪三種方法看時間?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准確到刻(15分鍾)。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鍾,所以每更里的每點只佔24分鍾。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鍾,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鍾,即2時36分。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鍾。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鍾。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1時43.2分 0
12 瀏覽1135
古時候的人們是怎麼算時間的?
根據水滴的規律而製造的計時裝置,也就被命名為「滴漏」.這也是最早的計時器. 在公元前1400年,出現的漏壺(沙漏或者滴漏)是第一個擺脫天文現象的計時儀器.它根據流沙從一個容器滴漏到另一個容器的數量來計量時間.古代人設計的「五輪沙漏」通過流沙從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輪邊上的沙斗里,以此來驅動初輪,從而帶動各級機械齒輪的依次旋轉.最後一級齒輪帶動在水平面上旋轉的中輪,中輪的軸心上有一根指針,指針則在一個有刻線的儀器圓盤上轉動,以此來顯示時刻,這種古老的顯示方法幾乎與現代時鍾的結構完全相同。 日晷~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勻的.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鍾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鍾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早晨,影子投向盤面西端的卯時附近.接著,日影在逐漸變短的同時,向北(下)方移動.當太陽達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時,針影位於正北(下)方,指示著當地的午時正時刻.午後,太陽西移,日影東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個時辰。
5 瀏覽43642016-03-31
評論兩句15
下一條回答
被贊4次
精彩推薦
2020專升本_報考流程_專升本報考詳情

2020專升本,名校直招專升本報名點,穩定通過率,1.5年拿...
ynchengkao.cn廣告 
專升本_報名網 成考2020報名入口

雲南專升本-年承認學歷改革通知,名校成考新增減科目在線...
yskao.net廣告 

㈡ 總結日常生活中人們用哪些方法可以確定自己所處的方位

1.使用地圖和指南針定方位
如果有精確的地圖和指南針,加上鉛筆、直尺(或其它有筆直邊緣的東西),以兩、三座建築物或地理特徵(如已命名的山峰、河流、湖泊,或寺廟、大樹等)為參照物,就能准確、快速找出自己的方位及走過的距離。方法如下:
·置指南針於地圖上,轉動地圖,使地圖上指向磁北的箭頭與指南針的磁針排成一線。看看四周有沒有明顯的建築物或地理特徵,如有,再在地圖上找出相對應的標志。
·置直尺於地圖上,直尺邊緣須貼著標志,慢慢移動直尺(勿轉動地圖),使之對准目標實物,沿著直尺自圖上標志向自己這方畫一條直線。再選別的建築物或地理特徵,以同一方法畫出另一直線。兩線交點大概就是自己所處的位置。
·如能多畫一直線來確定位置就更佳。三條直線如相交於一點,所定方位無疑更准確。如三條直線相交有3個交點,則自己所處方位在三交點所組成的三角形內。
·確定自己的位置後,再在地圖上尋找應走的路線。置直尺於擬走的路線上,沿著直尺的方向觀察前面的地形,觀察時不要轉動地圖。
·在前進路線上選一個容易辨認的建築物或地理特徵為目標。抵達後再用地圖和指南針,按新選目標,確定自己所處方位及前進路線。注意要避開懸崖、沼澤等危險地方。
·使用指南針時附近不可有鋼鐵物體,也須避開電流產生的磁場,例如架高壓電纜的鐵塔。在磁鐵礦區和發生雷電、暴風雨、地震、極光現象時也暫不能用它來定向。
2.利用手錶和太陽定方位
在白天可利用手錶和太陽來分辨方向。方法如下:
·將手錶平放,時針指出太陽(光線射來的方向),並想像有一條線把時針與12點的夾角平分。比方說,如果是上午8點,分角線會通過10點。如在南半球時,這條分角線所指的方向即為正北方;在北半球時,這條分角線所指的方向即正南方。如果所在地區在實施「夏時制」,則先將手錶拔慢一小時才進行。
·在北半球地區,一般當地時間6時左右太陽在東方,12小時左右太陽在天頂靠南方,18時左右太陽在西方。在南北球地區,6時左右太陽在東方,12時左右太陽在天頂靠北方,18時左右太陽在西方。這也可以大約地判明方位。
·如果手錶已損壞或走時不準,可先用指北針確定時間。先測得太陽方位角,用太陽轉1小時的角度數15除後再加上1,所得的數值就是當地時間。例如,測得太陽方位角為180°,則當地時間即為180÷15+1=13時。
利用木棍陰影定方位
如須在原地逗留一些時間,白天還可在地上豎起一根木棍或竹竿,以木棍在平地上的影子隨太陽轉動而移動的原理來測量方位。方法是:
·每隔1小時左右,在木棍頂端陰影處做一個記號(如插根小棍子),把記號連成一直線。
·正午時影子距離最短,在北緯23.4°以北地區,此時影子正指北方;在南緯23.4°以南地區,此時影子正指南方。
·也可作木棍頂端陰影連線的垂直線,此垂直線也正指南北方向。
利用自然物體特徵定方位
白天如雲層厚密,看不到太陽,這時還可利用自然物體的特徵來辨別方位。
·在曠野中,獨立的大樹朝南一邊的樹葉茂密,朝北的一邊則比較稀疏。
·從鋸斷後大樹的樹墩上可以看出,樹的年輪是朝南一邊稀疏,朝北一邊則稠密。
·樹干或岩石上的苔蘚通常長在背光處,在北半球,朝北或東北那面苔蘚較多;在南半球,則朝南或東南那面苔蘚較多。這一方法不是很准確的。
·北方地區,北坡雪多、樹木多,而南坡少雪,樹木也少。
·秋天雁南飛,而春天雁北飛也可用來辨識方位。
3.利用夜晚的星星定方位
·在北方的夜空(北半球),很容易找到人們所熟知的北斗七星(大熊星座),其形狀像把勺子。小北斗七星(小熊星座)的形狀也像把勺子,勺柄上的北極星位於正北方。這顆明亮的北極星,在大熊星座「勺底」兩顆星之間長度延長約5倍處。如果我們在繁星密布的星空中找到北極星,那麼面對著北極星,前面是北,後面是南,左邊是西,右邊是東,立刻就可以定出方向來。
·在南北球,包括我國南方,那裡地理緯度較低,北斗七星有時會沒入地平線以下,或者由於它離地平線近而被樹木、村莊、山峰等所遮擋。由於看不到北極星,可以利用南十字星座來定方位。南十字星座由4顆亮星組成,如將對角的兩星相連,即成「十」字形。其中最亮的兩顆星連線的延長線即指向南方。如需更精確一些,可利用南十字星座旁邊的半人馬星座,將其中兩顆亮星作一假想連線,在連線中間作一垂直線與南十字星座的指南線相交,交點離真正的南極只偏差1度。
·在黑夜的天幕上,無論在南半球或北半球,都可利用獵戶星座來定方位。獵戶座由4顆明亮的星座組成,腰帶是3顆並排的小星,通過小星作一假想的橫線即為天球赤道,再經小星作一條垂直於天球赤道的線即為南北方向線,獵戶座頭部那端指向正北,腳部那端則指向正南。

㈢ 生活中人們為了防止鐵生銹採用了哪些方法

生活中人們為了防止鐵生銹採用了哪些方法

生銹需要水與氧氣,隔絕其中的任何條件都可防銹.如刷油漆、塗油等

零件為了防止生銹都採用了哪些方法

保護層法,在金屬表面覆蓋保護層,使金屬製品與周圍腐蝕介質隔離,從而防止腐蝕。在鋼鐵製件表面塗上機油、派擾凡士林、油漆或覆蓋搪瓷、塑料等耐腐蝕的非金屬材料;用電鍍、熱鍍、噴鍍等方法,在鋼鐵表面鍍上一層不易被腐蝕的金屬,如鋅、錫、鉻、鎳等。這些金屬常因氧化而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物薄膜,從而阻止水和空氣等對敗喚鋼鐵的腐蝕;用化學方法使鋼鐵表面生成一層細密穩定的氧化膜。如在機器零件、槍炮等鋼塵枯旦鐵製件表面形成一層細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鐵薄膜等。
電化學保護法,利用原電池原理進行金屬的保護,設法消除引起電化腐蝕的原電池反應。電化學保護法分為陽極保護和陰極保護兩大類。應用較多的是陰極保護法。 對腐蝕介質進行處理。消除腐蝕介質,如經常揩凈金屬器材、在精密儀器中放置乾燥劑和在腐蝕介質中加入少量能減慢腐蝕速度的緩蝕劑等。

觀察一輛新腳踏車,為了防止鋼鐵生銹,工廠採用了哪些方法

這個有很多吧。
鏈條一般都有機油,這是一種方法。
還有車身一般都刷漆。
還有車吧和腳踏車論壇的車圈都鍍鉻。
本身製造的時候都加入的不銹鋼成分。
這些都可以防止生銹的。

生活中人們為控制聲音的大小採用了哪些方法

從理論上來說,主要是從三個方面,首先控制聲音的產生,比如禁止鳴笛,其次控制聲音的傳播,有的玻璃就是隔音的,最後是阻止聲音進入耳內,這就很簡單啦,耳塞就是啦

在生活中為了防止鐵生銹,通常採用的防銹措施是______(寫一條)

在生活中為了防止鐵生銹,通常採用的防銹措施是塗油或刷油漆.
故答案為:刷油漆.

生活中人們是怎樣防止鐵生銹,減緩鐵生銹的速度還有

生活中人們防止鐵生銹,減緩鐵生銹的速度還有:
1、隔絕鐵與空氣的接觸,採用噴漆、噴塑,包膜等措施;
2、附著更活潑的金屬,在鐵表面鍍鋅、鍍鎳、鍍鉻等等;
3、直接改變鐵中成分,加鉻、鎳等金屬組成不銹鋼。

生活中,人們怎樣防止鐵生銹或減緩鐵生銹的速度 小小

方法一:在鐵的表面鍍上不易銹蝕的金屬,如:鉻,或者塗上油漆(隔絕氧氣,防止生銹)
方法二:組成合金,以改變鐵內部的組織結構.例如把鉻、鎳等金屬加入普通鋼里製成不銹鋼,就大大地增加了鋼鐵製品的抗生銹能力(改變鐵的內部結構)
方法三:保持鐵製品表面的乾燥(防水從而防生銹)

生活中人們常採用哪些方法隔音

在日本;
窗要厚玻璃,雙層窗。
牆,分三層,兩旁是水泥,中間是防音材。
地板,就是在鋪一成泥,然後在上面用地板。地板也是雙層的,下層是棉布一樣,灰色的。
門;在門框與門周圍,也就是門和框接觸的地方,在貼一層棉花布,也是灰色的。關上了,就聽不到走廊的聲音了。

生活中人們怎樣防止鐵生銹,減緩鐵生銹的速度思考其中的科學道理

鐵生銹實際上是鐵與氧氣產生反應,導致鐵氧化。
為了防止鐵生銹,常用的做法一般是表面噴漆或者塗油脂,這樣會隔絕空氣,減少氧氣與鐵反應,這樣鐵就很不容易生銹。

人們通常採用什麼方法來防止鋼鐵生銹

大體有這幾類,一種是隔離法,如塗油漆,上塗層,鍍銅,上油
2通過更易腐蝕的材料來保護,不如鍍鋅,
3提升基體電位,這個主要是從材料本身角度,比較復雜,我說不清楚

㈣ 古時候人們常用的記數方法有那三種方法

1、結繩記事

結繩記事發生在語言產生以後、文字出現之前的漫長年代裡。在一些部落里,為了把本部落的風俗傳統和傳說以及重大事件記錄下來,流傳下去,便用不同粗細的繩子,在上面結成不同距離的結,結又有大有小,每種結法、距離大小以及繩子粗細表示不同的意思,由專人(一般是酋長和巫師)循一定規則記錄,並代代相傳。

2、書契記數

當時主要用於剩餘糧食數量的記數。書契記數記事記錄方法一般是在原始社會的後期,漢代徐岳在《數術記遺》一書中,記明書契始於黃帝,有「十等」記法。

3、算籌計數

根據史書的記載和考古材料的發現,古代的算籌實際上是用竹子、木頭、獸骨等材料製成一些長短、粗細差不多的小棍子用來計算數目,不用時則把它們放在小袋子裡面保存或攜帶。算籌是我國古代廣泛應用的一種計算工具,它的出現年代現在難以考證,但據史料推測,至遲在春秋晚期戰國初年時已經出現。

(4)人們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羅馬人計數

大約在兩千五百年前,羅馬人還處在文化發展的初期,當時他們用手指作為計算工具。

為了表示一、二、三、四個物體,就分別伸出一、二、三、四個手指;表示五個物體就伸出一隻手;表示十個物體就伸出兩只手。

當時,羅馬人為了記錄這些數字,便在羊皮上畫出Ⅰ、Ⅱ、Ⅲ來代替手指的數;表示一隻手時,就寫成「Ⅴ」形,表示大指與食指張開的形狀;表示兩只手時,就畫成「ⅤⅤ」形,後來又寫成一隻手向上,一隻手向下的「Ⅹ」,這就是羅馬數字的雛形。

㈤ 人研究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人研究自然的方法有實地考察、野外實驗、文獻研究、觀察和記錄。

4、觀察和記錄。

觀察和記錄是探究自然的基礎方法之一。通過觀察自然界中的現象和變化,人們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規律和規律,從而引發人們的思考。

同時,人們還可以將觀察到的現象和變化記錄下來,以備後續的研究和分析。觀察和記錄的過程需要人們保持細心和耐心,同時還要注意保護自然環境,避免對自然界造成不良影響。

閱讀全文

與人們有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黨性分析創新工作方法 瀏覽:162
99x88的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156
扁桃體三度肥大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469
語音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92
來電閃手機殼安裝方法 瀏覽:820
水質檢測取樣方法有哪些 瀏覽:45
如何改正自閉的方法 瀏覽:823
玫瑰草精油的使用方法 瀏覽:934
奧迪車內氛圍燈條安裝方法 瀏覽:253
人們有哪些方法 瀏覽:826
二代新利群真假最簡單方法 瀏覽:831
語文背誦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961
讀寫課應該用什麼教學方法 瀏覽:388
飲用水污染物氨氮的快速檢測方法 瀏覽:850
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整理數據 瀏覽:402
重度抑鬱症平常的治療方法 瀏覽:402
如何管理馭人的五種方法 瀏覽:438
尚酷尾翼安裝方法 瀏覽:555
常見的校勘方法有哪些 瀏覽:144
聯想筆記本開機recovery解決方法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