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運動有助於長高
關於長高的運動,網上的建議很多,游泳、跑步、打籃球、蹲跳、引體向上……讓人眼花繚亂。
其實答案很簡單。我們來看效果:
⑵ 有什麼有效的增高辦法啊
影響身體長高的因素
一. 內部因素
遺傳因素:遺傳是影響身高發育的重要因素。如有良好的環境使兒童成長,其身高與父母平均身高之間的遺傳度為0.75,即人體高度的75%取決於遺傳因素,25%取決於營養、鍛煉等環境因素。
階段因素:身高的發育是有階段性和程序性的。任何一個階段的發育受到障礙,都會對後一階段產生不良影響,人體不同部位發育的穩定年齡也不一致。以我國16省市調查的城市男性資料為例,身體各部位達到穩定的年齡為足長16歲,小腿長17歲,下肢長20歲,手長19歲,上肢長21歲,坐高21歲以後;圍、寬度的增長順序與長度一樣,只是時間較晚一些。
二.影響身高的外部因素
營養因素:青少年正處於迅速成長階段,必須不斷由外界攝取各種營養素作為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營養素缺乏或過剩(如蛋白質攝人過剩)等不合理的膳食不僅會影響發育,而且會導致營養不良及各種營養缺乏症。長期營養不良影響骨骼的成熟程度及其長度,使骨骼在癒合時達不到應有的長度而形成體格矮小。1995年在全國小學生中營養不足(包括營養不良和低體重)者佔33.3%,營養過剩(包括肥胖和超重)者佔8.7%。據南京市1999年檢測,城市中小學生的營養不良率為28.0%,鄉村中小學生為18.0%;貧血的發病率城市中小學生為26.41%,鄉村為28.08%,提示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青少年的營養問題。
體育運動:體育運動和體力勞動是促進身體發育和增強體質的最有力因素,不僅可以全面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呼吸系統與心血管的功能發育,而且在合理的營養下可以促進體格的發育,尤其是骨骼和肌肉的發育。體育運動有利於平衡骨骼及全身的鈣磷代謝,加速礦物質在骨內沉積,使骨密度增加。長期鍛煉者的骨骼直徑增粗,骨髓腔增大,肌纖維增粗,從而使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發育更加迅速,速度、耐力、肌力等明顯提高,動作反應更加准確和靈敏。
生活習慣:合理安排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制度,可以保證青少年有足夠的戶外活動和適當的學習時間,定時進餐及充分睡眠可以促進他們的生長發育。促進身材長高的生長激素與睡眠有密切關系,夜間分泌的生長激素是白天的3倍以上,睡眠時脊柱、雙腿、關節的骺軟骨全部處於放鬆狀態,擺脫了身體的壓迫及重力的影響,可以自由伸展,有利於骨骼的發育。許多嬰幼兒在進人托幼機構後,由於生活有規律,作息有定時,飲食有節制其身高、體重的增長以及動作發育的進展往往較在家裡生活時更為顯著。相反,早餐馬馬虎虎、偏食、挑食、過分節食、暴飲暴食、愛吃零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都不利於身體健康,妨礙增高。
疾病的影響:任何引起生理功能紊亂的急慢性疾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都能發生直接影響,影響程度取決於病變的部位、病程的長短和嚴重程度。如患血吸蟲病和地方性甲狀腺腫的青少年的身高顯著低下,慢性支氣管哮喘可影響兒童身高、體重的增長,兒童時期的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急性腸道感染等,如果治療不當或有並發症,往往會影響生長發育。
氣候與季節的影響:氣候與季節對生長發育無論在身高或體重方面都有顯著影響。一般在春季身高增長最快,秋季體重增長最快,在3-5月份3個月中身高增加約等於7-11月份身高增加的2.0-2.5倍。春季的戶外活動使身體接受日光照射增多,促使體內的維生素D增多,從而有利於骨骼中鈣質的沉澱和吸收。
環境污染的影響:工業化造成的污染不僅可以引起各種疾病,而且影響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據調查,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烴類、硫酸及含有鉛、銅、鋅、砷的飄塵污染區兒童體型瘦小的情況明顯多於對照區。高氟區兒童的生長發育顯著落後,尤以處在青春期生長突增高峰的各年齡組為明顯。兒童的被動吸煙也是影響其健康與發育的不利因素。
社會因素的影響:主要取決於社會經濟條件、父母職業及家庭經濟狀況。生活在較優裕的社會經濟條件下的兒童,其身高增長較快,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父母職業及文化水平。多子女家庭兒童的身高、體重顯著低於子女少的家庭兒童,由此可以解釋城市學生的身高平均水平高於鄉村同齡學生,也可以解釋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狀況的改善以及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逐步落實,鄉村男女學生身高的增長幅度明顯高於城市同齡學生。
家庭心理因素的影響:我國近年來每年有110萬對夫婦離婚,1991一1999年平均每年遞增4.4%,學生因家庭暴力、虐待、飲酒、抽煙、服用葯物、『一家兩制」、兩地分居、第二職業、失業威脅、期望值高、分配不公、婚外戀、居住擁擠、缺乏必要的衛生知識、價值取向的沖撞等種種矛盾的糾葛以及辱罵、譏諷、嘲笑、歧視等「心理暴力」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影響,從而使其體內的生長激素分泌量減少,他們的身高比在和諧環境中得到多方關愛的孩子矮,國外學者把因為缺乏愛撫和關心而停止發育,身高進展緩慢,成為矮身一族的情況稱為「社會一心理一矮小綜合症」也有人稱其為「社會心理型侏儒」。
長期以來,世界上的多數國家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高一代比一代高,有隨年代進展而逐漸加快的趨勢,專家們稱其為「生長發育的長期趨勢」。我國近10年來,7-17歲男生身高平均增長2.93一3.63 cm,7一17歲女生平均增長2.26-3.10, 說明我國廣大青少年學生的生長發育進入快速增長期。
智利詩人加伯列說過「我們需要的許多東西可以等待,可是孩子們的事卻不能等待。就在此時此刻,他們的骨骼在形成,他們的血液在生長,他們的感官在發育。對孩子們來說,我們的回答不能是『明天』而只能是『今天』」!
身高能否如意,取決於幾個因素,首先是遺傳因素,佔70%,此外,取決於其他條件,包括運動、營養、環境和社會因素等。為了讓孩子長得更高一點,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莫錯過生長快速期
在兒童少年青春發育過程中,何時身高長得最快呢?研究證實,絕大多數中國漢族兒童的身高突增高峰為女童12歲左右、男童14歲左右;90%以上女童身高增長最快的年齡在11~13歲之間,男童為13~15歲之間。為了讓孩子長得高一些,家長尤其應注意孩子在生長快速期的營養、運動等問題。
二、應注重營養補充
營養是兒童體格生長的關鍵。體格正常生長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和氨基酸,必須由食物供給,主要是肉、蛋、豆及豆類食物。骨的形成還需要足夠量的鈣、磷及微量的錳和鐵。鈣的攝入不足及維生素D缺乏時,會造成骨礦化不足,維生素A缺乏會使骨變短變厚,維生素C缺乏會使骨細胞間質形成缺陷而變脆,這些都會影響骨的生長。
目前一般家庭在有葷有素的飲食中,營養應該是全面及足量的,家長應該注意不要讓孩子養成偏食的習慣,更不要讓孩子過多地吃零食而影響重要營養物質的攝入。
三、莫忽視運動鍛煉
體育運動可加強機體新陳代謝過程,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加快骨組織生長,有益於人體長高。以下幾種運動對增高有一定效果,不妨一試。
1.�懸垂擺動 利用單杠或門框,高度以身體懸垂在杠上,腳趾剛能離開地面為宜。兩手握杠,間距稍大於肩寬,兩腳並攏,隨即身體前後擺動,幅度不要過大,時間不宜過久。練習最好安排在每天早晨,身體盡量鬆弛下垂,保持20秒鍾,男青年應做10~15次,女青年應做2~6次。
2.�跳起摸高 跳起時用雙手去摸預先設置的物體,可以是路邊樹枝、籃球筐或天花板。雙腳跳躍,做30次。休息片刻,左右腳分別單腳跳躍,方法同上。
3.�球類活動 打籃球時積極爭搶籃板球,跳起斷球;打排球時盡量跳起,多做扣殺和攔網動作;在足球運動中多練跳起前額擊球動作。
4.�跳躍性練習 可做行進間的單足跳、蛙跳、三級跳、多級跳和原地縱跳等。
四、莫忘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精神神經系統異常也可影響兒童體格的生長。如在父母離異,兒童與監護人之間關系不正常,常受虐待的情況下,或兒童受到其他的嚴重刺激,其生長速度會逐漸減慢,使身高在正常同齡同性別兒童身高的低限以下。身體矮小又會加重患兒的自卑心理,這是由於患兒所受的心理性和社會性刺激,影響了大腦皮質向下丘腦傳播神經沖動,因而抑制了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當患兒環境得到善待後,生長速度可恢復正常。
五、莫忘慢性疾病的積極防治
對兒童及青少年期的慢性疾病應當積極治療。長期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哮喘、心臟病、貧血等均可影響生長發育。骨骼的遺傳疾病,如骨軟骨發育不良等,也會使骨生長受限
87》如何讓孩子長的高又壯?
「媽!都是你,把我生得這麼矮,」念國一的嘉祥從小學開始座位就一直 在前幾排,眼看自己的身高和其他同學愈差愈多,氣呼呼地向媽媽抱怨。
「誰叫你不多喝牛奶,平常也不運動!」媽媽沒好氣地回答他。
孩子在成長階段,父母除了關心他們的健康情況,也在意他們日後是不是能長得高壯。小兒科的門診間及網路上的健康諮詢網站,常常見到父母焦急地問著:「醫師,我的小孩怎麼長不高?」、「多喝牛奶有沒有幫助?」有些心急的父母甚至四處打探「增高」的偏方,無非希望孩子能多長幾公分。
不過也朱雋認為,人的身高是遺傳決定,營養和運動也起不了大作用。
究竟一個人能長到多高是天生註定,還是得靠後天努力?
正在發育中的孩子怎麼做,才有機會高人一等?
由骨齡看生長的速度
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長高,是骨骼成長發育的結果,而且主要表現在下肢骨和脊椎骨的生長。
下肢骨的生長由股骨和脛骨的生長板生長而成。生長板位於骨頭兩端,受到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刺激,會不斷增生軟骨,新生的軟骨經鈣化後形成硬骨,骨頭因而變長、變寬。
出生到1周歲是孩子一生中成長最快的階段,然後速度逐漸慢下來,一直到進入青春期,性荷爾蒙啟動和生長激素交互作用,孩子的身高、體重又開始急遽增加。
台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王至弘指出,一個人身高的進展要配合「骨齡」(骨骼生長發育的年齡)一起評估,不是只看一般的年齡決定。有些早熟的孩子,骨齡進展比實際年齡快,一開始身高顯得比同年齡孩子突出,不過未必日後的成人身高會比較高。
我們的身高能長到什麼時候,要看全身生長板關閉的情況而定,生長板如果關閉了,表示骨骼已經發展成熟,骨頭不再生長,身高也不會再增加。
哪些因素會左右一個人的身高?
遺傳決定你的身材高矮
影響孩子身材高矮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是遺傳。
「父母身高和孩子身高的關聯性高達80%,父母的影響各佔一半,」台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王至弘說。所以父母如果個子都不高,孩子的身高一般來說不會特別突出。
不過,事實也有例外。任職建築公司的楊先生身高僅160多公分,太太的個頭也不高,不過兩個兒子卻都打破遺傳限制,一個身高超過180公分,另一個也有170多公分,朋友都戲稱這是楊家夫婦「基因突變」的傑作。
對於這種特殊案例,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俊賢指出,人的身高並不是由單一特定的基因決定,大部份人身上同時存在高的基因和矮的基因,長得高或矮,主要看遺傳表現的是哪一個,「所以一個家庭里,有時候會見到一個孩子長得高,另一個孩子卻很矮的情形,」李俊賢解釋說。
不過醫師認為,這種父母和孩子身高差距十幾公分以上的情形純屬少數,大多數孩子發育完成後的體型仍然和父母相近。
看到這里,不少個頭不高的父母也許會大失所望,既然基因決定一切,後天的努力能有什麼幫助嗎?
其實除了基因會影響身材的高矮,其他相關因素也不能忽視。「假設基因決定你可以長到160公分,可是你的營養不良、運動不足,很可能就長不到這個高度,」李俊賢認為後天的努力一樣很重要。
營養和運動能幫助長高
人的生長是一種綜合表現,除了基因的先天限制外,以下幾項因素也會影響孩子日後的身高:
▓營養攝取
充足且均衡的營養絕對是讓孩子長高的致勝關鍵。
根據美國食芬┪錒芾砭鄭`DA)的建議,想讓孩子長得高又壯,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鈣質、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礦物質鎂及鋅。
蛋白質是構成及修補人體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組織的基本物質,缺乏蛋白質會導致發育遲緩,骨骼和肌肉也會萎縮。肉類、海鮮和牛奶等動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質來源,植物性來源則可以從豆類、榖類及核果類中獲得。
鈣質則是製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進生長並增加骨頭密度。所以每天喝兩杯牛奶,是讓孩子累積骨本的好方法。
維生素D是另一個令骨頭強健的營養素,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鮭魚、鮪魚等魚類中獲得外,每天曬10~15分鍾太陽,人體便可以自行製造維生素D。
礦物質鋅特別是嬰兒發育時不能缺少的營養素。荷蘭的研究發現,嬰兒發育期間如果鋅的攝取不足,會導致發育不良的結果。另外根據國外多項研究也顯示,孩童攝取足夠的鋅,可以減少腹瀉的發生。富含鋅的食物有肉類、肝臟、海鮮(特別是牡蠣)、蛋及小麥胚芽等。
「鐵質對生長發育也很重要,」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補充說。不過根據衛生署的國民營養情況調查發現,國人女性在4歲以上普遍有缺鐵情形,男性則是青春期和65歲以上老人的缺鐵率較高。所以成長中的孩子應該吃些瘦肉、動物肝臟、蛋黃或是深綠色蔬菜來攝取足夠的鐵質。
▓運動
不少人認為跳繩、打籃球等彈跳性的運動有助於長高,以醫學觀點來看的確如此。
根據研究發現,生長板受到過度的壓迫會造成生長遲緩,但是適度且間斷性的壓縮或伸展生長板,卻可以刺激它生長。
所以想要長高的兒童及青少年,不能不做運動,尤其是一些彈跳性的運動。但是過度的重量訓練如體操、舉重反而會妨礙生長,醫師建議在成長階段最好能避免。
▓荷爾蒙分泌
人體中諸多荷爾蒙的分泌主導或影響我們的生長發育,例如生長激素、性荷爾蒙、甲狀腺素、副甲狀腺素、胰島素等。
▓睡眠
前面提到,人的成長主要受到生長激素的作用,而生長激素在夜間睡眠時分泌得特別旺盛,所以想要長高,千萬不要熬夜而犧牲睡眠時間,盡可能在晚上11點前上床休息。
▓疾病
先天性心臟、腎臟、肺及肝等疾病、骨骼疾病、內分泌及代謝疾病、染色體異常如透納氏癥候群(Turnur syndrome)等均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除了少數人因為家族遺傳因素而長得比較矮小,如果是營養不良而長不高,可以靠補充營養來迎頭趕上,但如果是疾病造成的生長異常,就要即早就醫診療
不少父母對如何判斷孩子生長是否正常感到困擾,有時候甚至過度擔心,拚命逼孩子吃東西,或是四處打探「增高」的秘方。
醫師建議父母可以由兩方面來評估孩子的生長情況:
每半年量一次身高。
正常情況下,孩子在青春期前每年至少會長高5~6公分以上,如果孩子一年下來長不到4公分,父母就應該帶孩子上小兒科,請醫師評估並進一步了解生長遲緩的原因。
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上的生長曲線表。
孩子的身高低於同年齡層的3百分位,則視為病理性的矮小,需要接受檢查、治療。不過,孩子長得高人一等,父母也不要高興得太早,如果生長曲線超過同年齡層的97百分位,也可能屬於異常,必須檢查做確認。
▓心理因素
過大的壓力會造成人體的內分泌功能失調,使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生長因此受到限制。另外,壓力太大也會讓腸胃道功能失常,孩子不但胃口不好、吸收能力也變差,長期下來導致營養不良,想長高就很困難。
長得高又壯的飲食秘訣
雖然基因的限制讓我們必須「聽天命」,不過醫師和營養師都認為,從飲食方面著手,再配合規律運動,是「盡人事」最有效的方法。
父母只要把握幾個飲食的秘訣,想讓孩子長高、長壯並不難。
謹守均衡飲食的原則。
孩子和成人一樣,每天都應該攝取六大類食物,父母可以參考衛生署的每日飲食指南,了解不同年齡層孩子的飲食需求。(見表)
青春期的孩子長得快、活動量也增加,為了提供成長發育所需的能量及營養素,熱量的需求比較高,男孩子一天要攝取2150~2650卡,女孩子則需要2100~2200卡。
父母以身作則不偏食。
不少研究指出,孩子從小的飲食習慣受到父母的影響最大。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認為,想讓孩子長得好,不偏食是最基本的原則。父母在為孩子搭配三餐的菜色時,盡量多變化,讓孩子從小就多嘗試各種食物。攝食的食物種類豐富,就不必擔心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素會缺乏。
不在孩子面前對食物做負面評價。
例如:「苦瓜那麼苦,你也敢吃?」,大人隨口一句話,會讓孩子對特定食物建立特定印象,以後成為他拒吃的藉口。當然,更不要拿食物當做獎勵或處罰孩子的工具。
教導孩子均衡的飲食觀念。
現代雙薪家庭的三餐多半靠外食解決,不少父母會給孩子錢,讓他們自行購買午餐。翁慧玲營養師建議父母,多注意孩子自行外食的情況,並且灌輸孩子一些健康的飲食觀念,例如:少吃油煎、油炸的東西、菜色選擇要均衡、多變化、六大類食物都要攝取等。「父母無法掌握孩子的飲食情況,長期下來容易造成孩子的營養狀況不良,」她強調說。
避免讓孩子發胖或節食減肥。
新光醫院小兒科醫師李俊賢指出,肥胖的孩子因為攝取過多熱量、脂肪及糖分,造成骨齡的進展比實際年齡快,雖然一開始身高比其他的小朋友突出,但是因為生長期提前而且被壓縮,未來不見得能長得比較高。
不讓孩子發胖其實很簡單,只要限制他們吃高熱量食物如漢堡、炸薯條的次數,及少喝含糖飲料,配合規律的運動,就不至於有肥胖的問題。
另外翁慧玲營養師認為,現代青少女受到偶像明星纖瘦身材的影響,即使體重正常,仍然拚命節食減肥,不但錯失長高、發育的機會,更嚴重影響成年後的健康。
生長發育的黃金時間稍縱即逝,想讓孩子高又壯,快把握機會練一練《康健》教你的「增高秘方」
骨骼成長少不了運動
兒童的生長少不了適量的運動。運動不足的孩子白天沒有食慾,晚上睡不著。結果,就陷入早晨非常睏倦想要睡覺,晚上又睡不著。早上早餐也不吃就去上課,昏昏沉沉過一天,一天中又明顯運動不足的惡性循環。
運動本身就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它能使人熟睡,不說你也知道這樣就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了。身體充分地運動後,食慾能夠增加、晚上能夠熟睡。到了早晨還能頭腦清醒地自然起床,早餐吃香吃得飽飽之後以良好的姿態開始新的一天。
怎樣的運動有益
為了身體能夠長高應該進行怎樣的運動呢?常常聽說有的孩子為了長高而參加學校的籃球俱樂部,是不是打完球就能使身體長高呢?
簡單地說,能夠增進食慾、促進睡眠、給予骨骼一定程度縱向壓力的運動對長高都有益。具體地說就有慢跑、跳繩、跳舞、打籃球以及打排球等。但是籃球和排球選手中有許多兒童原來身材就很高,如果你僅僅為了長高,讓根本不喜歡這些運動的孩子雲從事這些運動的話,你就錯了。因為情緒的安定對長高也很重要,所以讓您的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但是過度消耗體力的激烈運動,還是讓身體已經停止增長的高中生從事比較好。骨骼的發育一定程度上來自縱向的壓力,但是過強的壓力(舉重等等)反而讓骨骼在縱向難以生長。
有助於長高的運動 不利於長高的運動
選擇孩子喜歡的運動為好:排球、籃球、芭蕾、伸展體操、跳繩、慢跑
勉強地讓孩子進行不喜歡的運動不好:舉重、過度運動、消耗過大的運動(馬拉松等)。
身材矮小怎樣才能長高
矮身材的青少年,除部分為疾病引起的矮身材必須由醫生認真處理外,大都要靠自己努力把本人身高的生長潛力挖掘出來。怎樣挖掘?簡而言之,就是在醫生和體育工作者的指導下,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堅持特殊的體育鍛。
關於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有下述建議可供參考:
1.合理調節飲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既要保證充足的營養,又要適當節制。不抽煙,不飲酒;
2.生活要有規律,睡眠要充足、定時,最好睡硬板床,枕頭宜低於5cm;
3.注意自身保健,無病防病,有病早治。讀讀關於矮身材研究及與身高生長發育的書,讀不懂可請教醫生,增加知識,用科學指導自己行動;
4.保持身心健康,豐富文娛生活,情緒穩定,無憂無愁有利生長發育。
近年有作者報告,持續1-2小時適量體育運動,在一定時期內可使體風生長激素含量明顯增加,隨著血液中生長激素含量的增加,即導致管狀骨生長區活跌,從而增加身高。
應該考慮到,無論運動量較小的運動(如慢跑、慢游泳等),還是大運動量運動(如馬拉松賽跑、長途滑雪等)都不會使身高增加,前者因刺激不夠,後者則因其使身體極度衰弱(例如,一天完成一千次跳躍和過量的重杠鈴舉重練習,甚至可阻礙長骨的生長)。成功取決於不同練習的正確的結合。
有學者認為,跳躍、懸重、游泳等運動的長期活動確能促進身高增加。我們認為:凡骺干骺未俞合的矮身材兒童、少年,如醫生認為未患矮身材疾病,又無其他醫學上的禁忌,理應勇敢地開始特殊的增加身高的體育訓練。但值得一提的是,進入訓練應當是循序漸進的,初期尤其不要由於心急而作過頭,應注意自我感覺,如有不適,應請教醫生和體育老師。
助你挺拔的長高體操
熱身運動:活動四肢各關節,脊背保持平直,上體前傾,雙臂伸直用力向後上方揮動。
走:大幅度擺臂,有力地向前走。
跑:小步跑,同時雙拳放在肩上,雙臂屈肘面前旋轉;快速跑跳25-50米,重復4—6次,每次之後稍休息。
抻拉:雙臂上舉,然後向各個方向抻拉,同時踮起腳後跟,重復6-8次,中間稍休息。
單杠練習:懸垂(20秒、1分鍾),同時身體向右、左轉動,雙腳並攏;身體向前、後擺盪;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擺盪。
跳躍式引體向上:下蹲,脊背保持平直,向上跳起,抓住單杠,並利用跳躍的慣性做引體向上(單杠的高度和雙手的握距因人而異)。每次至少重復6--8次。
跳躍:向上跳,逐漸增高,或達到一既定高度;從稍高的地方向下跳;下蹲跳起。做30—60個不同姿勢的跳躍,雙腳用力蹬地。可選擇練習,但一開始就要按規定數量做,逐漸加大運動量。
每節操做完後應稍事休息一下,使呼吸平穩,四肢放鬆。整套操做完後,平躺在地板上,綳緊背部和臀部肌肉,微微挺腰。
每周不少於三次練習,每次35—45分鍾。堅持下去必有收獲。
日常鍛煉身體增高法
如今市場上用於增高的葯物和器械不少,且價格昂貴,但效果卻不見得那麼好。其實增高的最好辦法還是加強鍛煉,下面介紹幾種有功增高的鍛煉方法,青少年朋友們不妨一試。
懸垂法:
雙手緊握單杠,使身體懸空下垂,下垂時以腳尖能輕輕接觸地面為佳,然後做引體向上動作。男孩每天可做10——15次。女孩每天可做2——5次。練習的要領是:引體向上時呼氣,慢慢下降時吸氣。練習做完後,要走動走動,使肌肉放鬆。待手部放鬆後再用力緊握拳頭,將手放於胸前,隨後松開手指,接著聞眼、張口、舒展眉頭,放鬆面部肌肉,然後再躺在床上,使背部和臂部的肌肉放鬆。總之,要學會最大限度地用力和最大程度地放鬆。
在練習懸垂法一段時間後,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展垂增量,方法是先懸垂20秒鍾,然後雙腿各繫上5千克的沙袋,再懸垂20秒鍾;這之後,用皮帶固定在單杠上,懸垂15秒鍾,之後穿上10千克重的鐵砂背心,再懸垂15秒鍾。不過,時間和重量不是絕對的,可因人而異。
跳躍法:
雙腳跳躍用手摸樹枝、籃球架、天花板等。10次為一組,每次向上跳躍5——7秒鍾,每組間隔4——5分鍾。要盡量使身體處於最大程度的伸展狀態。另外,要經常參加籃球、排球和游泳運動。搶籃球和扣球時一定要奮力跳躍,積極爭奪每個高點球。因為跳躍是主要訓練內容,故每天要全力跳躍200次左右。
牽引法:
站在20——30米高的土丘上,放鬆加速向下跑,然後俯在地板上,由兩個夥伴幫助,一個夥伴握練習者的雙手腕部,另一個握練刁者的小腿下部,兩人同時向相反方向用力,牽引軀干2——3次,每次12——15分鍾,重復6——10次。
這一系列的運動有助矯正短腿、脊柱彎曲、扁平足和「O」型腿等形體缺陷,促使骨骼增長,並調節神經和內分泌功能以及各種生理機能,使之達到最佳狀態,從而達到增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認真和堅持。
運動促進身體長高,主要是針對青少年時期。據統計,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青少年 比不參加體育鍛煉的青少年可高出4厘米左右。 ... 游泳、打籃球、排球等運動都可以促進 身體長高。而且體育鍛煉盡可能多樣化,球類、跳躍、跑步等運動可交替結合進行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⑶ 標准身高體重對照表
標准身高體重對照表
身高是大事情,一不注意就可能錯過了自己最佳的長高時期,我是看了一位長高達人寫的文章叫(谷允兒的成功長高之路)用了裡面的方法讓我長高了7.8cm,,真心不錯,可以網路看看,
1、目前在我國尚沒有統一的標准體重數據。較普遍採用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成年:(身高(厘米)-100〕*0.9= 標准體重(千克)
另一種是:男性:身高(厘米)-105= 標准體重(千克),
女性:身高(厘米)-100= 標准體重(千克)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另外,軍事科學院還推出一計算中國人理想體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50,南方人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48,這一計算方法,似乎比較適合南北地區中國人。 兒童標准體重的計算,簡便的方法是: 1~6個月:出生體重(千克)十月齡*0.6= 標准體重(千克);7~ 12個月:出生體重(千克)十月齡 X 0.5= 標准體重(千克);1歲以上:8十年齡x2= 標准體重(千克)
⑷ 男生如何才能長高我能長到多高
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兒童長高一定要保證一個充足的睡眠,11點後是生長激素分泌的最佳時機。也是使人體長高的"營養素"。常言說:人在睡中長。由於睡眠不僅可消除疲勞,而且在人體入睡後,生長激素分泌比平時旺盛,並且持續時間較長,有利於長高。因此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特別是對於10-15歲的青少年增高 如何做到快速長高 ,尤其要注意。 參加體育鍛煉。像游泳、跑步都是很好的增高運動,經常參加適宜長高和健腦的體育鍛煉,能促使全身血液循環,保障骨骼肌肉和腦細胞得到充足的營養,促使骨骼變粗、骨質密度增厚、抗壓抗折能力加強。運動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使骨骼、肌肉、大腦發育得更好。另外,體育鍛煉除了可以促進增高外,還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功能。 最有效的增高產品 治療。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科學家們結合人體基因發育工程學原理以及現代生物技術及中醫理療方法,可以達到比過去的各種醫療及營養保健品更好的長高效果。90度生長解碼通過針對28周歲以下人群的使用觀察及臨床驗證表明一年內在5-10月份平均增長3-5厘米,總有效率達97.5%以上,因此可見五月的治療是身體增長非常重要的因素。對於長高一直存在困擾的朋友,一定要抓住一年中這個最有利的時機,另外,請不要認為今年過去了,明年還是一樣可以增高,有時候,最佳的增高時機錯失了,那麼你可能會遺憾終身的。 增高運動推薦 所謂長高就是指骨骼的生長,人的手臂與腿部里的骨頭稱為長骨,長骨的兩頭膨大部分叫做骨骺,長骨骨乾和骨骺之間有一層軟骨,這層軟骨在青少年時期可以不斷地生長發育,最後形成骨頭。就這樣,骨骼不斷生長,身體也就不斷增高。男孩的骨骼比女孩晚2年左右停止生長,因此最終身高也就比女孩高。 其實骨骼的生長發育受到生長素的明顯控制。腦垂體前葉分泌的生長素促進骺軟骨的生長、骨骺加寬和使骨骼向縱向加速生長,身體也就不斷增高。另外,在生長素作用的同時,也要合理地補充蛋白質和鈣等骨骼營養。一般來說,手部及腕部的X光片能夠較准確地反映出長骨的生長發育狀況。通過對照手部各骨骼骨化的程度以及骨骺線的閉合情況就可以判斷出孩子骨骼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而判斷孩子的身高生長潛力,如還能長多少,什麼時候停止生長等。這種方法現在已經被醫院、科研院所等專業機構普遍採用,作為檢測、預測和衡量孩子身高生長發育情況的主要手段之一。 孩子的身高多少會受父母身高的影響,遺傳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身高又不僅僅是遺傳就能決定的。父母長得高,孩子也有矮,或父母不高,孩子卻不矮的例子還是有不少的。那是因為除了遺傳之外,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營養、睡眠、運動、心理、疾病、生長素分泌量等等,許多因素都最終決定孩子的身高。 以下運動可幫你怎長高: 熱身活動完成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身體微微開始出汗。熱身之後血液循環也更迅速,這樣氧和養料也會被輸送到心臟和肌肉,為你的減肥運動做好准備,有很多人為了節省時間就不要熱身而直接進入高強度的有氧訓練,這樣因為心血管系統和肺部還都沒有進入狀態,體溫也比較低,肌肉的柔韌性不好,容易造成損傷。另外熱身之後再運動,感覺也會好一些,運動時間也可以更長。熱身時間一般5~10分鍾就可以了。活動四肢各關節,脊背保持平直,上體前傾,雙臂伸直用力向後上方揮動。 走:大幅度擺臂,有力地向前走。 抻拉: 1,靜力抻拉————慢慢加大抻拉力度,一旦感覺到拉力,就停留在那個位置10-15秒,最多不超過30秒。這樣肌肉在放鬆的狀態下漸漸拉長就不會出現自動收縮了。 2,靜止用力再抻拉————這種練習需要一個合作者,先讓合作者固定住被抻拉的部位,你開始用力以抵抗他的阻力,這樣靜止10秒後你停止抵抗,讓他順勢把這塊肌肉拉長,再靜止10秒。這也能誘使肌肉不產生自動收縮。 3,反向用力抻拉————這個練習要先收縮與「目標肌肉」相反的肌肉,以放鬆要被抻拉的部位,比如要抻拉股二頭肌時先收縮股四頭肌(仰卧舉腿),達到頂點後你用一根繩子幫助把腿再往前拉幾厘米。這時股二頭肌是放鬆的,所以能達到目的,靜止2秒後重復,每側做8-12次,柔韌性練習與其他鍛煉內容一樣,用進廢退,需要長期堅持。抻拉練習最好是在勢身之後,或者練完有氧內容或是力量之後再做,要有耐心,一段時間後你會看到成效。 牽引法:站在20——30米高的土丘上,放鬆加速向下跑,然後俯在地板上,由兩個夥伴幫助,一個夥伴握練習者的雙手腕部,另一個握練刁者的小腿下部,兩人同時向相反方向用力,牽引軀干2——3次,每次12——15分鍾,重復6——10次。 這一系列的運動有助矯正短腿、脊柱彎曲、扁平足和「O」型腿等形體缺陷,促使骨骼增長,並調節神經和內分泌功能以及各種生理機能,使之達到最佳狀態,從而達到增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認真和堅持。 給你一個網站,裡面有很多關於這長高知識和方法,你可以看看, www.gaomaxes.com 莫忽視運動鍛煉:在保證營養供給充足的前提下,體育活動是促進身體發育和增強體質的最有效的方法。雖然運動本身並不能使遺傳預定的身高增加,但是運動可以促進遺傳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據研究證實,經常運動的兒童比不運動的兒童至少平均高2-3cm。運動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新陳代謝,食慾增強。兒童經常從事體育運動,能促進骨的生長,使骨骼變長、變粗、骨密度增大。經常運動,也使肌纖維變粗,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受力。運動還可以消耗多餘脂肪,在快速生長期預防肥胖。現在的孩子普遍戶外活動不夠,沒有充分享受陽光和新鮮的空氣,沒有足夠的運動量,這都是不利於孩子長高的。因此,兒童每天在戶外活動1個小時是很必要的。大半夜的給樓主回答問題不容易啊 給點積分吧!
⑸ 怎樣才能讓孩子長高高
身高與遺傳因素關系密切(75%),但後天因素也起很大作用。兒童時期注意以下幾點可以長高。
1.睡足、熟睡。兒童熟睡後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多,易長高。不然就分泌的不足。生長激素在兒童生長中起關鍵作用。
2.早睡。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在熟睡1小時以後。通常在22時至凌晨1時。此時的分泌量,占總分泌量的20%-40%。因此,務必讓孩子早睡覺,最晚不得超過21時。
3.不挑食、偏食,以保證營養。因為骨骼是吸收蛋白質、磷、鈣等長成。它們使骨骼堅硬而又富彈性。其吸收又與維生素D有關。因此兒童時期,應多食富含維生素D食物,如口服魚肝油等。營養過剩,也會導致肥胖,抑制生長激素分泌。
4.加強鍛煉。尤其進行游泳、摸高、跑步等。多到室外活動,吸收新鮮空氣,接受陽光照射,以促進骨骼、肌肉生長。
⑹ 女孩身高體重對照表 矮小症 15歲女孩 身高1.47 怎樣能長高
腎臟機能和骨骼弱 小博士論壇: 腎臟機能和骨骼弱的孩子又有哪些表現呢? 1.小便量少,顏色重 2.手腳涼 3.早上眼睛周圍容易浮腫 4.骨頭容易受傷 5.牙齒和頭發生長狀態不好 6.按摩膝蓋和手臂時會覺得很舒服 有些寶寶身體無大礙,但是腎臟機能比較弱。腎臟是身體長高的鑰匙。骨骼健壯才會使生長激素分泌旺盛。所以要有規律地做一些增強骨骼和肌肉的運動。用食療的方法改善腎臟的功能。保暖也很重要。 飲食是頗費心思的一件事。下面要介紹的就是能幫助身體長高的食品和相關飲食習慣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均衡飲食。 飲食增高法: 五大營養食品:牛奶、魚、菠菜、胡蘿卜、橙子。摘自《兒童健康紅寶書-學齡前兒童篇》,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年,王新良主編
麻煩採納,謝謝!
⑺ 求人在各個年齡的長高情況(快慢),謝謝了。非常感謝!很需要的!!!
青少年身高、體重監測對照表
年齡 身高(厘米) 體重(公斤)
男 女 男 女
2 86 86 12.34 11.80
3 94 94 14.62 14.10
4 102 101.6 16.69 15.96
5 109 108.4 18.67 17.69
6 116 114.6 20.69 19.62
7 121 120.6 22.86 21.84
8 127 126.4 25.30 24.84
9 132 132.2 28.13 28.46
10 137 138.3 31.44 32.55
11 143 144.8 35.30 36.96
12 149 151.5 39.78 41.53
13 156 157.1 44.95 46.10
14 163 160.2 50.77 50.28
15 169 161.8 56.71 53.08
16 173 162.4 62.10 55.86
17 176.3 163.1 66.31 56.69
18 176.8 163.7 68.88 56.82
19 177.3 164.1 70.21 57.10
20 177.8 164.7 72.50 57.26
21 178.3 166.0 74.60 58.21
22 178.8 167.2 75.71 59.97
23 179.3 168.1 76.12 60.01
24 179.8 169.7 78.92 60.89
25 181.3 170.8 80.15 61.75
不用太著急,多運動,多吃蔬菜,喝牛奶,最重要的是每天三餐一定要按時吃`!
每天最好能在11點前睡覺.
⑻ 7一12歲身高體重標准表2014
7一12歲身高體重標准表2014如下:
1-12歲男孩:
男孩子和女孩子在生理上有所區別,所以男孩子會比女孩子長得快一點,一般男孩子9歲的時候,應該要達到135.4cm,體重保持在30.46公斤左右比較好,而同齡的女孩子,標准身高在134.1cm,體重在28.19公斤左右,差別也不是很大。
幫助孩子長高的方法:
1.適量運動
孩子在成長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運動,家長別老知道讓孩子學習,也要讓孩子有時間玩耍和運動,適量的運動能夠促進孩子骨骼和肌肉的發育,讓孩子長得更高!
2.睡足覺
年齡越小,需要的睡眠時間越多,年齡越大,反而需要的睡眠時長會短一點,因為孩子處於發育期,而一般晚上十點至凌晨2點,孩子的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睡眠充足,孩子才會發育的更好,更有助於長高。所以家長要督促孩子十點之前准時睡覺!
3.不挑食
孩子小的時候可能會比較挑食,有些對身體很好的東西反而不愛吃,這個時候家長要對孩子多加督促和引導,不要讓孩子養成挑食的習慣,要均衡膳食,多補充一些富含蛋白質,鈣鐵鋅等微量元素,能夠幫助孩子成長。這個時期孩子可能會比較愛吃零食,媽媽一定要控制孩子吃的量,不然會變胖。
(8)快速長高的方法對照表擴展閱讀:
標准體重計算方法
成人BMI 法
體重指數 =體重(公斤) 除以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 - 25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體重指數 > 40
少年兒童標准體重
標准體重 = 年齡 x 2 + 8 ( 3 - 7 歲 )
標准體重 = 年齡 x 3 + 10(7-16歲)
輕度肥胖 : 超過標准體重 20% - 30 %
中度肥胖 : 超過標准體重 40% - 50 %
重度肥胖 : 超過標准體重 50% 以上
正常 超重 輕度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6- 11 歲 16-19 19-21 21-23 23-27 27-
另外幾種計算方法
①成年:(身高(cm)-100)×0.9=標准體重(kg)
②男性:身高(cm)-105=標准體重(kg)
女性:身高(cm)-100=標准體重(kg)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另外,軍事科學院還推出一種計算中國人理想體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50(kg)
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48(kg)
這一計算方法,似乎比較適合南北地區中國人。
兒童標准體重的計算,簡便的方法是:
1~6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6=標准體重(kg)
7~12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5=標准體重(kg)
1歲以上:8+年齡×2=標准體重(kg)
⑼ 男孩子發育長高對照表
三個長個高峰期,希望你沒錯過
★3歲之前打好基礎
孩子三歲之前是孩子身高發育的第一個重要時期,一歲以下的孩子,他成長速度是非常快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在一年之中平均會增長20-27厘米左右。到了第二年,孩子成長速度會慢慢下降,他在一年之中會增長十厘米左右的身高。直到第三年,孩子依然會增長8厘米左右的身高。
由此可見,孩子三歲之前是孩子成長發育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孩子對營養的需求非常高,父母一定要滿足孩子對營養的需求。在孩子三歲之前打好基礎,才能讓孩子茁壯成長。
三歲以下的孩子每天都要的食物有:牛奶、雞蛋、魚類、肉類、瓜果蔬菜類等等,同時還要讓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每天讓孩子早睡早起,飲食和作息一樣規律,才能在孩子三歲之前給孩子打好基礎,讓孩子「高人一等」。
★把握青春期重要階段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到了青春期,基本上已經停止發育,孩子到了這個階段身高已經完全定型了。家長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孩子在青春期時,這個階段也是孩子身高發育的重要階段,父母一定要把握好這個重要的階段,才能讓孩子「高人一等」。
這個時期的孩子,父母不但要滿足孩子對營養的需求,還要讓孩子放鬆心情,讓孩子保持心情愉快,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心理狀態。並且讓孩子每天都擁有運動的時間,以及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只要把握住孩子青春期的重要階段,男孩子會在青春期增長28厘米左右的身高,女孩子會在青春期增長25厘米左右的身高。孩子的身高除了來自遺傳因素,更重要的是後天的生活習慣養成。就算父母沒有給孩子遺傳到良好的身高,只要把握住孩子長個高峰期,孩子一樣可以擁有一雙大長腿。
★成年之後的猛躥期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成年了,就無法再長高了。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孩子18歲成年以後,還有一個猛躥時期,只要父母把握這個長個高峰期,就能讓孩子的身高「高人一等」。
孩子18歲以後,父母依然要讓孩子每天攝取250ML的奶量,還要讓他攝取優質的蛋白質以及補充鈣質,牛奶最好選擇純牛奶,而不是飲料。優質蛋白有:牛肉、雞胸肉、魚肉、蝦肉、豆類等等。成年後的孩子依然要擁有固定的運動時間以及優質的睡眠質量,這樣才能把握住孩子成年之後的猛躥期,使孩子擁有「高人一等」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