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鑒賞詩歌的技巧方法

鑒賞詩歌的技巧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13 00:01:50

❶ 當代詩歌鑒賞方法與技巧

首先看到詩後先看題目和作者,因為題目往往有作者的寫作意圖;然後再看注釋,看注釋可以看出作者的事跡;最後看詩句翻譯,一般的詩歌可以通過注釋翻譯出來,通過翻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詩眼」或「煉字」型題

設問方式:

①對詩中某句某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②從某兩句中分別找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

③此詩某聯某句中的哪個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覺得:這兩個字中

哪個更好?為什麼?

④某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是什麼?

解答提示:古人作詩常追求一字傳神。設計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出這些經古人錘煉出的字,妙在何處。回答問題時,不能就字論字,應放回句中,結合全詩的意境、題旨和詩人的感情來分析。

答題要點: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

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里義;

③展開聯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麼感情或烘託了怎樣的意境。

示例:如王灣《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兩岸失」的「失」字,與「湖平兩岸闊」的「闊」字,哪個更好?

[答]①「闊」字更好。②闊是空闊、開闊之意(這一步有時可並入一點來說)。③春潮把江面變得渺遠無際,兩岸顯得格外寬闊。④「闊」字,直接抒發了詩人視野更加開闊的強烈感受。(此題只答「闊」字好,不作具體分析不給分。卷面回答時,一般可省去序號,這里分點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驟或要點。下同。)

(2)句意型題

設問方式:

①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賞析。

解答提示:解釋詩句的意思要注意兩層:語表義和語里義,並結合全詩,指出它的作用,或表達了什麼感情和思想觀點。

答題要點: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掘它的深層意思。

②指出詩句的描寫作用,或表達了什麼感情和旨趣。

示例:談談對李白《聽蜀僧洛彈琴》第四聯「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的理解。

[答]①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和詩人沉醉於琴聲之中的狀態。②側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

(3)意境型題

設問方式:

①詩中哪兩聯寫了什麼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某兩句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③解釋某一聯的意思,並分析其情與景的關系。

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詩人主觀情意和觀事物的形、神水乳交融後所產生的藝術境界。由於這種藝術境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往往超出了詩作的原意,它既體現了詩「言在此、意在彼」的基本特點,又具有「言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故而意境也就成了詩詞鑒賞中的核心問題。

答題要點:

①找出詩中的意象。

②展開聯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圖景畫面。

③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能用兩個雙音節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美、孤寂冷清、蕭瑟凄愴等。

④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如歡快、愉悅、激動、哀傷、悲憤、沉痛,或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贊美之情、仰慕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或給人什麼樣的啟示和思考,並指出為什麼。

示例:問杜甫《江漢》「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詩中二、三聯用了「片雲」、「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

答:①第二聯中的「片雲」.以遠浮天邊,喻詩人漂泊他鄉;永夜的「孤月」,喻詩人與月共遠同孤。第三聯中用「落日」喻暮年;「秋風」是實景。②兩聯情景交融,營造了一個天高道遠、孤月獨照的孤寂冷清的意境。③詩中提到「心猶壯」、「病欲蘇」、「存老馬」等.從中可看出詩人不服老、不怕病.洋溢著一種自強不息.積極用世的精神;同時從尾聯看,詩人有一種老當益壯的情懷.但一生漂泊,終被遺棄,大有連一匹老馬都不如的怨憤之情。

(4)主旨型題

設問方式:

①關於這首詩詞的內容,有人認為是這樣,有人認為是那樣,也有人認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

②這首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的滄桑。就詞中有關詩句,結合全詩加以賞析。

解答提示:詩言志,總是抒發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追求。認定詩詞的內容,應分析詩句的具體內容,並與作者的觀點、態度和作品主題的社會意義相聯系。

答題要點:

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麼。

②抒發或寄託了什麼情感?暗寓了什麼?

示例:指明五代·歐陽炯《江城子》一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滄桑。試結合全詩加以賞析。

[答]「水無情」明寫落日余暉中金陵城外長江浩盪東去的景色;暗指六朝皇帝被歷史無情淘汰,他們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復返。「空有姑蘇台上月」明寫六朝繁華已去,只剩下月亮高掛了;暗寓警示後人不要重蹈六朝的覆轍了。

❷ 怎樣鑒賞詩歌

一、看類型

從詩歌內容的角度來看,古典詩歌的考查基本類型有以下幾類。①送別類。②懷古類。③思鄉懷人類。表達對家鄉或親人思念為主。④戰爭或邊塞類。⑤閑適類。⑥借景抒情類。⑦托物言志類。⑧愛情類。⑨民生類。

以上九種類弄,只要學生掌握住基本的閱讀水平,在認真閱讀原詩二至三遍後,基本可以定住類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後,全詩感情自然顯現。能夠表現詩歌感情-色彩的詞語有:愉悅、歡快、激憤、沉痛、悲憤、哀傷、悲涼、贊美、仰慕、惜別、依戀、豪邁、閑適、恬淡、迷戀、熱愛、憂愁、寂寞、傷感、孤獨、煩悶、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三、定主旨

即確定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這是詩歌創作的核心,同時也是詩歌鑒賞的核心。

詩歌的思想內容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憂國憂民、懷古傷今、反對戰爭、追求和平、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惜春悲秋、憶友懷舊、思鄉念親、相知相親、別恨離愁等。

(2)鑒賞詩歌的技巧方法擴展閱讀

特點

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像,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

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像、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它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詩歌的內容是社會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詩歌有豐富的感情與想像。

(3)詩歌的語言具有精練、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等特點。

(4)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且分行主要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

❸ 賞析詩歌的方法技巧哪些

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詩詞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以豐富的內涵,引人聯想。鑒賞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詩句的來源和含義,發掘典故及詩句在古詩詞中的妙用。

辭手法

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古詩詞中,因形象性與抒情性的需要,常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興、擬人、誇張、對偶、反復,襯托等,把握了這些手法的表達效果,就能更好地體會詩詞的形象,領悟作者的感情。

深化理解

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意境是作品達到的藝術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圖景的和諧統一。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是鑒賞的最高層級,可使鑒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靈的凈化,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創造、拓寬古詩詞的藝術境界。領悟意境要注重比較、挖掘求新、聯想創新。

(3)鑒賞詩歌的技巧方法擴展閱讀:

要多讀

一個古詩詞讀得很少的人,是談不上有鑒賞能力的。鑒賞古詩詞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諸如語言文字知識、古詩詞技巧知識、作家作品知識以及必備的社會科學知識等等。所有這些,只有靠廣泛閱讀才能獲得。

要多看

要指導學生多看名家賞析的文章,或向學生推介優秀的鑒賞名篇。可以說,名家賞析的文章是比較典範的,而且很多東西是可供學生借鑒的範例,只要引導學生帶著分析的、揚棄的眼光去看,對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是大有幫助的。

要多練

每次閱讀古詩詞時,若能堅持讓學生寫點眉批、夾批和總評之類,對於訓練思維,提高鑒賞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❹ 詩歌鑒賞的方法技巧

戴望舒先生的《雨巷》,是一首令人惆悵的詩。一個江南少女和「我」的邂逅,在雨巷中飄然而過。在「我」的等待中,她像丁香一樣出現、飄過,然後消散在「雨的哀曲」中。相逢,只是想像;錯身而過,是不可避免的悲劇。細碎的文字中,「她」和「我」出現了, 「我」卻眼睜睜地看著她消失,彷彿一場夢境。詩人撐著油紙傘,彷徨在寂寥的雨巷中,幻想逢著一個希望逢著的姑娘。這並非是現實的巧遇,而是幻覺的邂逅。而那如丁香般的江南少女也許是前清宰相府後代的少女,也可能是詩人以前的鄰家少女。其實,是誰已經不重要了,她最終要消散在詩人的視線中。
它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在濃重的象徵色彩襯托下,赤裸裸地反映了詩人曲折幽微的內心世界,在低沉而優美的調子里,一幅梅雨季節的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呈現在面前。帶著哀傷,詩人把自己放在悠長的雨巷中,做一個反復彷徨的孤獨者。沒有聲音,沒有歡樂,也沒有陽光,只有彷徨和哀怨,這就是悠長、狹窄而又寂寥的「雨巷」,也是當時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希望自己心中的美好理想能夠實現。但是,詩人明顯知道,美好的願望是很難實現的。於是,它轉瞬即逝,只留下自己在黑暗的現實中彷徨。在這里,詩人把握不住理想又不甘心放棄理想的復雜情緒顯露無遺。
《雨巷》中的「丁香」意象,使詩歌呈現出一種迷離的美境。丁香結,即丁香的花蕾,象徵人們的愁心。李璟也寫過一曲關於丁香的《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丁香結和雨中愁在這位南唐後主的筆下已經連結在一起。而在詩人的手中,丁香有了進一步的含義。他想像了一個丁香一般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也有「丁香一樣的憂愁」。於是,它成了含有憂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包含詩人對美的追求,也包含詩人美好願望幻滅的痛苦。詩人曾經說過:「詩是由真實經過想像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的,也不單是想像。」雨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在他的思想影響下,最終消散,體現了詩人當時理想的幻滅。
在新詩中,《雨巷》是一個「憂愁」的文本。詩中的「丁香」意象、迷離的音樂美和情緒的抑揚頓挫,使它呈現出一種異樣的美感。在文學的雨巷中,讀者往往不滿足於「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而還想企圖捉住她,於是,她「像夢中飄過一支丁香」般飄過我們的身旁,消散在我們的視線中……這,就是它的「愁怨」所在。

一、《雨巷》的多重情緒內涵

1、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

2、表現惶惶不安的人和無法實現的理想這個蘊涵有時代特徵的悲劇主題,

二、《雨巷》的藝術特色

1、《雨巷》在藝術上一個重要特色是運用了象徵主義

2、戴望舒的詩歌創作,也接受了古典詩詞藝術營養的深深陶冶。

你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鑒賞

❺ 詩歌鑒賞方法

方法如下:詩歌賞析文章一般有兩種寫法: ⑴綜合分析法——通過對全詩的整體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這種體式下,較完整的寫法是: A.作者簡介。 B.作品寫作背景簡介。 C. 作品意象分析(詩句的解釋或翻譯,詩句所表達的情感、思想,詩句表達的意境)。 D.作品藝術手法分析(通常結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E.作品藝術特點的綜合評價(往往帶有總結的意味)。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則可不寫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兩部分。 ⑵主題分析法—就詩歌最突出的方面進行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 採用這種寫法時,往往只抓住一個方面,如意境、語言表現力、某一手法的表達思想情感的妙處等等。對於其他方面,則不論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較短小。 必須指出的是,無論採用那一種寫法,都應該有欣賞者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雲亦雲、甚或抄襲。 解答技巧 (一),解題入格 1,詩歌形象:身份+性格 2,詩歌意象,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即解釋詩句) 3,所抒感情:通過什麼內容+抒發(寄寓/揭露)什麼感情 4,體會意境:客觀形象+主觀感受+交融了什麼意境(一),解題入格 5,品味關鍵詞句:含義+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麼+抒什麼情 8,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一),解題入格 9,體會詩歌情感:憂國憂民之感慨,國破家亡之痛楚,遊子逐客之凄涼,征夫思婦之幽怨,懷才不遇之寂寞,報國無門之激憤,建功立業之豪邁,自由悠閑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熱愛,親情友情之真摯,歸耕隱居之樂,黑暗官場之苦,離別思念之緒,貶官謫居之恨,時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詩歌內容: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什麼+通過什麼手法+抒發什麼情感+評價(總分總式) (二),答題程式 "寫什麼"方面:寫景抒情,詠物言志(情),懷古詠史,即事感懷,邊塞征戰,山水田園,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如何確定寫了什麼內容 (1)注意詩歌的題目 詩歌地題目往往告訴我們詩歌的內容.,確定了詩的內容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的主題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題李凝幽居》思考:從這個詩題中可以看出什麼內容 【提示】說明詩的內容是描寫李凝的僻靜居處. (2)仔細推敲關鍵詞句. (3)注意詞語的隱含信息. 詩歌表達一個比較大的特點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個意思,而實際講的是另一個意思. 如"知否 知否 就是是綠肥紅瘦". (4)調動知識積累. 例:提到王維和岳飛你會想到什麼 "怎樣寫"方面: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詩眼,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直抒胸臆,虛實相濟,繪形繪聲繪色,動靜結合,化靜為動,煉字,起承轉合,賦比興. (二),答題程式 "為何寫"方面:抒發……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會現實,表現……的情趣,寄託……的情懷(愛慕,愁緒,惆悵,苦悶等),表達……的追求,流露……的傾向,發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跡,造就……的情致.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詩歌賞析的一般的步驟是敘析評. 

❻ 怎樣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採取的表現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可以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藝術構思上的巧妙使用。
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或藝術構思,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表達技巧的種類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採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義非常廣泛,簡單說包括各種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 (寫作手法)的使用。
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或藝術構思,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
抒情可分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二)表現手法:聯想、想像、類比、象徵、渲染、烘托、懸念、對比、反襯、托物言志、賦比興、虛實結合、動靜相襯、景情理合一等。
(三)行文結構:承上啟下、起承轉合、銜接、鋪墊、照應等。
(四)材料取捨:主次、詳略、繁簡等。材料是構成文章的血肉,材料的詳略取捨往往體現了作者的用意。
(五)修辭手法:比喻、排比、對比、反復、擬人、誇張、反問、設問、對偶、用典、互文等。在實際的運用中,多種修辭又往往是一起連用的。
***************************當然了,上面的都是空話,記得要聯繫上下文

❼ 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

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
詩歌藉助具體的語言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想內容」。無論是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還是遊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婦之怨,無不感人至深。對於古典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細致地加以歸類,我們不難發現,有憂愁、寂寞、傷感、孤獨、恬淡、閑適、熱愛、贊美、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各種類型。

5.強化書面表達
書面表達的訓練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嚴密、條例清晰、邏輯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細說。雖然鑒賞的文字較作文少很多,但是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筆先」的原則,先構思後再落筆,避免塗塗抹抹。卷面清爽,閱卷教師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無形中得到了一個較好的印象分。
表述嚴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嚴密性,無論是前後的照應,還是起、承、轉、合等環節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前後抵牾。
條理清晰,是結構方面的要求。一般來說,採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標志明顯的樣式,往往會得到條理清晰的評價。
邏輯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見解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高論,也應當能夠自圓其說。

詩歌內容
1. 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是托物言志。鑒賞詠物詩,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託的感情。有些詠物詩的感情表達比較含蓄,更需要我們在讀解時用心體味。
如於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就是在歌詠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懷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2. 邊塞詩
盛唐時期的邊塞詩,豪邁奔放、一往無前,代表人物如高適、岑參;而宋代的邊塞詩更多地表現出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代表人物如范仲淹。邊塞詩歌的特點在於從不同角度展現時代的風貌,鑒賞時應首先把握時代的特徵,然後推敲作品中蘊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3. 詠懷詩
如果說寫景詩是借景來抒情的話,詠懷詩的特點就是即事抒懷。

4. 詠史詩
詠史詩多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觸,或喟嘆朝代興亡變化,或感慨歲月瞬息變幻,或諷刺當政者荒淫無恥,從而表現作者閱盡滄桑之後的沉思,蘊涵了深沉的懷古傷今的憂患意識。

語言特點
語言是詩歌的載體,分析語言是進行文學鑒賞的重要環節。只有準確地理解了作品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評價和鑒賞。
(1)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
比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四句寫了四種景色,有動景,有靜景,色彩絢麗,語言清新生動。再如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和《清貧樂?村居》,使用的語言就屬於清新明麗。
(2)平淡,也稱質朴。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淵明的組詩《歸園田居》,用平淡的語言,如話家常,寫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後期的詞《虞美人》,用語平淡,但感人至深。
(3)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隱的詩歌《無題》,李賀的詩《李憑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音樂一段等。
(4)明快。其特點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
如李清照早期的詞《點降唇?蹴罷鞦韆》,白居易的詩《草》等。
(5)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
如杜牧的詠史詩,李清照後期的詞等。
(6)簡潔。就是干凈利落,言簡意賅。 如賈島的詩,蘇軾的詞

❽ 詩歌賞析答題技巧方法和技巧

1.強調四看(看題目、看詩歌、看注釋、看要求)到位。

2.整體把握類別與抒情基調。

詩歌類別有山水田園、邊塞、懷古詠史、寫景抒情等;抒情基調有哀婉悲傷、激昂愉悅、痛苦、快樂、離恨愁緒等,風格可參照書上的概括。

3.注重表達方式和技巧:

(1)古詩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誇張、借代、對偶、雙關、設問、反問、互文、用典、頂真、通感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抒情、描寫

(3)表現手法有:

描寫技巧:渲染與烘托、襯托與對比、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多角度描寫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即事抒情、用典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等。

文藝表現方法:賦、比、興;鋪陳描寫、用典、象徵聯想等。

篇章結構: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抑揚變化、以景結情、總分得當、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4.按照要求分析或歸納。

表達要運用術語,答題要謹記「大處著眼,小處入手」,要結合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去考慮,掌握各種題型的答題步驟,語言要簡煉通順。

5.重點復習唐詩、宋詞和元曲,弄清相關文體常識和文學常識。

❾ 賞析詩歌的方法有幾種

「詩歌鑒賞」歷來是讓學生頭痛的一個考點,缺乏知識積累,「讀不懂」已將很多學生攔在詩歌鑒賞的門檻之外。但當詩歌鑒賞題以客觀題形式出現的時候,畢竟還有選項可依託來解讀。自2002年之後,高考詩歌鑒賞題的命題方式改為主觀題,令很多學生倍感吃力,詩歌鑒賞這一道題著著實實讓學生吃盡苦頭。那麼,如何提高學生這個考點的得分能力呢?
一、明確考綱要求,抓准要點,解讀詩歌
《考試說明》對詩詞鑒賞的定位是在「初步」鑒賞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內容上。但近十年來高考該題得分一直較低。2002年高考試卷選用李白《春夜洛城聞笛》,雖然該詩符合命題人所確定的「膾炙人口」、「蘊含哲理」的選擇標准,「折柳」寓意也較為淺顯,但據抽樣數據,詩歌鑒賞平均得分只有2.44分,難度是0.406,得分依然偏低。問題產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很多學生讀不懂詩歌,憑自己的主觀臆斷,盲目答題則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詩歌解讀能力,除了加強考生的文化積累、提高考生文化素養外,還應掌握一些便於操作、能夠迅速破譯作品思想內容的方法,比如:
1、審清題目:題目在某種意義上是「天機」的泄露者,因為它對詩中廣泛豐富的內容往往有較明顯的提示作用,抓准題目,也就大體把握住詩歌的思想內容。例如陸游《書憤》一詩,單從題目上就可以推知作者所抒發的感慨與憂憤之情了。
2、分析尾句:詩歌的結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以情結句的方式卻有一定的普遍性。這種類型的詩歌往往在做了充分鋪墊、蓄勢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將濃烈情感噴薄而出。例如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結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捨生取義的生死觀。
3、抓重點字詞:閱讀詩歌時如能抓住一些能較直接表示作者感情的字詞,則猶如找到一把能開啟詩歌意蘊的鑰匙,能迅速解讀詩歌。如閱讀溫庭筠的《商山早行》,如能抓住「客行」「悲」這兩個重點詞語,則基本能判斷這首詩大約寫的是「思鄉羈愁」之類的情感。
4、抓重點意象:古典詩詞講究意境,而意象則是構成意境的最小單位;古代詩人常用一些典型意象來暗示其感情,如松、梅、鷓鴣、杜鵑、羌笛、浮雲等。其實作者筆下的這些意象,已經不是純粹的客觀事物,而是滲透了作者的主觀情感,積累了一定的象徵意義,如果我們能多掌握一些這樣的「公共意象」,則無疑對理解詩歌有極大的幫助的。
當然,以上種種只是把握詩歌的內容一些輔助手段而已,閱讀詩歌一定要結合語境進行具體分析。二、仔細分析題目,理清答題思路
1、仔細分析題目,確定答題要點
根據考綱要求,試題的設置一般不會離開對上述四個方面的考查,學生要懂得分解題目要求,明確考查方向,確定答題的要點。現以
2003年全國高考17題為例,試題選用王維《過香積寺》,題為: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兩句詩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這道題要求分析「詩眼」實際上是要鑒賞其語言(即煉字);所謂「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詩眼」也即是詩歌「心靈的窗口」,透過這個窗口我們即可窺見詩歌的「心靈(主題)」。通過以上的理解,我們完全可以確定這樣的答題思路:a、詩眼是哪兩個字;b、詩眼在句中表達的內容;c、詩的主題是什麼;d、詩眼與詩的主題有何內在聯系。這四個方面實際上就已涵蓋了題目的各個信息要點。
2、加強類型題訓練,提煉解題思路
回答詩歌鑒賞題,應該「因題而異」:對「問答型」題,要做到「問什麼,答什麼;要什麼,給什麼」;對「綜述型」題,一般採取「總分總」的模式,即「詩歌寫了什麼——如何寫的——這樣寫的好處」來回答。一般說,鑒賞的終點要落在對主旨情感的分析上,這是因抒情言志一般是詩人創作的原動力,任何形象、語言、手法的使用與優劣評價的標准都是以能否更好地「言志」為重心的。筆者通過自己的解題經驗,結合試題的參考答案,試擬出幾條解題的一般思路:
1、形象:a什麼形象 + b形象的基本特徵 + c形象的意義;
2、語言:a字意句意(及文意)+ b主旨情感;
3、藝術手法:a什麼手法 + 表達作用(b句意文意 + c主旨情感);
4、思想內容:a客觀現實生活 + b主旨情感。
以鑒賞詩歌形象為例:駱賓王《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哪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問:請具體分析作者所塑造的「蟬」的形象的象徵意義。這道題的答案就可以用上述的思路來組織:a(什麼形象)「蟬」是清高君子形象。b(形象特徵)它雖自身高潔,卻受打擊,被壓抑,「露重飛難進」寫蟬因為被露水打濕了翅膀,無法高飛;「風多響易沉」寫出因風大,蟬的鳴聲被蓋住。c(形象意義)從而表現了詩人高潔的品質和蒙受冤獄,有冤難訴,空有壯志卻無法施展的悲憤。
三、兩點說明
1、試題設問的方式可能很靈活,但一般不離上述幾種情況,考生應懂得追根溯源,對號入座。

閱讀全文

與鑒賞詩歌的技巧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開雞蛋的方法 瀏覽:443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67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81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24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12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7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95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32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36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5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01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92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93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76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600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8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90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76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34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