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比擬又可以叫做什麼的說明方法

比擬又可以叫做什麼的說明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3 01:01:43

A. 修辭手法中的「比擬」是什麼意思

比擬就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 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做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

運用這種辭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辭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詩歌、小說、散文、寓言、童話等經常使用比擬的辭格。

比擬可以分為擬人、擬物兩類。

1、擬人。擬人就是把物當做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

2、擬物。擬物又包括兩類:一是把人當做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動作或情態;二是把甲事物當做乙事物來寫。

(1)比擬又可以叫做什麼的說明方法擴展閱讀:

比擬的作用

1、比擬是物的人化或人的物化或把甲物擬作乙物,具有思想的跳躍性,能使讀者展開想像的翅膀,捕捉它的意境,體味它的深意。

2、正確地運用比擬,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的感情,從而引起共鳴。運用比擬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表現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

比擬的構成

1、感情性格的轉嫁,把人的感情性格轉用於物上。

2、動作,行為的轉嫁。有兩種情況:由人到物的轉嫁和由物到人的轉嫁。

3、呼喚的轉嫁,把適應於人的呼喚轉用於物上。

4、稱謂的轉嫁,把適用於人的稱謂轉用於物上。

5、人稱的轉嫁,用指代人的代詞指物。

B. 擬人在說明方法中叫什麼

比擬。

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做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運用這種辭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辭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詩歌、小說、散文、寓言、童話等經常使用比擬的辭格。

擬人句的好處:

擬人句能增強語言的美感、表現力,使句子更生動、形象。還能強調對這一事物的喜愛之情。

擬人句就是把某件東西比喻成與人相同,不可和童話弄混,童話是想像根據想像將物當做人來敘述或描寫,使「物」具有人一樣的言行、神態、思想和感情。

需要注意的是,當一句話出現比喻詞的時候,這句話就成了比喻句,不是擬人句了。總之,擬人就是用寫人的詞句去寫物。這種手法又叫做「人格化」。它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

C. 比擬的表現手法是什麼

【原詞】比擬
【釋義】
指的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
作為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修辭格),是將人當作物、將物當作人,或將甲物當作乙物來寫。
作為一種修辭格,比擬又分為擬人和擬物兩種。擬人是將物當作人來寫。擬物又有兩種,一種是將人當作物來寫;一種是將甲物當作乙物來寫。

D. 比擬和比喻的區別

一、兩者修辭手法不同:

1、比擬:修辭手法的一種,包括擬人、擬物。是直接把人當作物或把物當作人來寫。

2、比喻,即表示兩種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間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

比擬舉例,

舉例:小鳥在樹上唱歌,這理就是把小鳥(動物)擬人。

比喻舉例:

舉例:她像一隻受傷的小鳥瑟縮地偎依在他的身旁。這理是把人比喻成像一隻受傷的小鳥。

二、比喻與比擬的句式結構不同:

1、比喻句由本體、喻體和喻詞三部分組成。借喻雖然不出現喻詞和本體,但可以變換為有喻詞和本體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種比喻,始終都有喻體;

2、比擬句主要是藉助想像,將本體模擬為人的或物的某種行為、動作或情態,不論是擬人,還是擬物,始終都無擬體。

比喻舉例:

例如「東西長安街成了喧騰的大誨」(袁鷹《十月長安街》)。這是暗喻、由本體(長安街)、喻體(大海)、喻詞(成)構成,

比擬舉例

「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高爾基《海燕》)。這卻是擬人句,將「波浪」當作人描寫,賦予它一些人的動作和思想感情。

(4)比擬又可以叫做什麼的說明方法擴展閱讀

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在語言寫作時表達方法的集合。修辭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

其中大類修辭手法包括:

比喻, 白描,比擬(又名比體,分為擬人、擬物),避復,變用,層遞,襯墊(襯跌) ,襯托(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頂針、聯珠),對比,對偶(對仗、隊仗、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

仿化,飛白,分承(並提、合敘、合說);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共計63種。

E. 請問什麼叫做比擬手法

藉助想像力,把物當作人,或把人當作物來寫的一種修辭手法。前者稱為「擬人」,後者稱為「擬物」。

比擬與比喻的分別

比喻有本體和喻體;比擬卻是把事物當作人來寫,人與物融合的寫法。

例句一

春天花兒(本體)盛放,好像美麗的小姑娘(喻體)。

* 有本體、有喻體,所以這一句是比喻。

例句二

花兒含羞答答的垂下頭來。

F. 比擬是什麼,並舉例哦

意思就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

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做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

比擬可以分為擬人、擬物兩類。

1、擬人。擬人就是把物當做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

例句: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分析:在這段話,作者把波浪比作人,像人一樣會」歌唱「,如此擬人,使午畫面上的這些自然景物,栩栩如生,生動活潑,使得作者的情感在特定環境中的滿腔情懷形象化了。

2、擬物。擬物又包括兩類:一是把人當做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動作或情態;二是把甲事物當做乙事物來寫。

例句:金色的太陽照耀著金色的麥而是認得上乘法豐收的歌兒在田野里盪漾;維吾爾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廣闊的天地里飛翔。

分析:翅膀是屬於鳥類的。作者卻賦予維吾爾族姑娘以翅膀,並熱情地謳歌:維吾爾族女拖拉機手駕駛鐵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飛馳。在這段話里,作者把人擬為了物。

(6)比擬又可以叫做什麼的說明方法擴展閱讀:

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喻

比擬和比喻人們常常把它們混為一談,但它們之間是有很大的差別,具體如下:

1、意思不同

比喻是通過把一種事物看成另一種事物而認識了它。比如「戰士像青松一樣挺拔」這個比喻句,就把「戰士」挺拔的身形比喻成挺拔的青松,借青松展現戰士的英姿。

而比擬則是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物來寫。比如說「小溪大聲的呼喚母親。」小溪不可能像人一樣,而是將小溪直接模擬成一個思念母親的遊子來寫。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比喻和比擬是有差異的。

2、兩種手段的形式構成上也有不同。

比喻句一般都是由涵蓋了本體、喻體和喻詞三部分構成。例如「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

(宗璞<< 紫藤蘿瀑布>>)一句,本體是「盛開的花」,喻體是「張滿的帆」,喻詞是「像」,三者構成了比喻句的基本形式結構,而且喻體在句中一定要出現。

比擬卻不同,例如「春風溫柔地撫摸著你」一句,擬體完全在句中沒有出現,僅僅把「春風」的吹拂擬人化來寫作,描繪出它溫柔的特徵。

3、從兩者的側重來看截然不同。

比喻和比擬都是加強語言形象性的修辭手段。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兩物有主有從;比擬重在「擬」, 即將甲事物當作乙事物,甲乙兩事物彼此相融,渾然一體。

G. 比擬是什麼手法

比擬 (又名比體):就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 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做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運用這種辭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辭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詩歌、小說、散文、寓言、童話等經常使用比擬的辭格。
分類: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兩類。
作用:1.增添特有的情味。2.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3.能啟發讀者想像,使文章更生動。
網路鏈接:http://ke..com/link?url=_G0nyTh6u5kUNHo_wLsR5gyePoZXJzBfDsPK81py47Ga#5

H. 說明方法有哪些

說明方法:舉例子、引資料、作比較、列數字、分類別、打比方、摹狀貌、下定義、作詮釋、列圖表、作假設。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說明文的語言的要求是科學性、嚴謹性、准確性,真實性,周密性,簡練明確;文學性說明文還要求生動性、形象性。

恰當地運用說明方法,能提高說明語言的科學性和准確性,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生動,讓讀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強說服力,有時也能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更突出主題。

(8)比擬又可以叫做什麼的說明方法擴展閱讀:

說明文三要素:

1、內容的嚴密性:

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徵、本質和規律,給讀者以正確無誤的認識。

2、說明的條理性:

按時間順序寫和記敘文相似;按空間順序寫需注意觀察點,注意事物的表裡、大小、上下、前後、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邏輯順序寫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內在聯系,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

3、語言的准確性:

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徵、性質、程序等,都要求准確無誤。語言簡明,說明嚴密,擁有科學性和嚴謹性。

I. 比擬和比喻、擬人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比擬: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

2、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的辭格之一。

3、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

二、作用不同

1、比擬: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

2、比喻: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以此引發讀者聯想和想像,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並使語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強的感染力。

3、擬人:擬人化的寫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具體,既能生動形象地寫出某事物的某個特點,又有了擬人化之後特有的具象效果。

三、特點不同

1、比擬:詩歌、小說、散文、寓言、童話等經常使用比擬的辭格。

2、比喻: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性質不同的兩類事物;。

3、擬人:把事物當作人,寫成和人一樣的有感情、有語言、有動作。

J. 修辭手法有哪些,說明方法有哪些

一、比喻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體、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說明另一種抽象、深奧、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

作用:1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的事物解說,即打比方,幫助人深入理解。

2以具體、淺濕熟知的事物或道理為喻體,說明或描寫抽象的、深奧的、不熟悉的事理,達到說得形象、生動、明白的目的。

3對事物進行比喻:

用比喻來對事物某某特徵進行描繪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引發讀者聯想和想像,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並使語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強的感染力。

4對道理進行比喻:

用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幫助人們深入的理解。並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

比喻由三部分構成:〈1〉本體、〈2〉喻體、〈3〉比喻詞。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本體)如(喻詞:像、似、若、猶、好像、彷彿)乙(喻體)。

暗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是(喻詞:成、變成、成為、當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關系,暗喻則是相合關系。二、比擬

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其形式特點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寫「人」或「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比喻和擬人最大的不同在於比喻含有喻體,擬人沒有。)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1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2用擬人化手法,使抽象事物具體化,使具體事物人格化,生動形象的表達了某某感情,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強烈的感染力。

例句: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春》朱自清

(2)擬物(借物喻人):

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荷花澱》孫犁)

三、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志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

具體代抽象

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工具代本體。

例如: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朴,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朴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借喻與借代的區別。

借喻是比喻的一種,被用來作比的兩個事物之間有相似點,沒有相關性,因而本體、喻體之間即使沒有喻詞「像」也可以加「像」字,換成明喻。借代是用相關的事物來替代所要表達的事物,本體與借體之間沒有相似點,只有相關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換成明喻。例如,「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中的「完美的蒼蠅」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動的傢伙。換成明喻,可以寫成「反動的傢伙像蒼蠅」的形式。「百年積弱嘆華歲,八載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戰爭,「延安」代中國共產黨,這是用具體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換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戰爭像干戈」,「中國共產黨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鬧笑話了。它們之所以能替代,是因為本體、借體有密切的相關性:干戈為武器,與戰爭有關;延安為革命聖地,與中國共產黨有關。

四、誇張

對事物的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故意地誇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方法。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想。

種類:

(1) 向上誇張(故意往大處、高處、多處、遠處等方面說)「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故意往多處說)

(2)向下誇張(故意往小處、少處、短處、弱處等方面說)「一眨眼的工夫麥子就由青變黃了,收割的日子到了。」(故意往時間短處說)

(3)超前誇張(故意把後出現的事說成是先出現的或者跟前者同時出現的)「他酒沒沾唇,心早就熱了。

五、對偶

由結構相同、字數相等的一對句子或片語組成。作用:使文章整齊勻稱,有高度的概括性,節奏感強,有音樂美,讀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

(1)正對 (上下兩聯是相似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互為補充、襯托。)

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反對 (上下兩聯是相反或相對的兩類事物,或一個事物的相反的兩方面,互相對照、映襯)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斧頭劈翻舊世界,鐮刀開出新乾坤。

看洞中依然舊景,望窗外已是新春。

(3)串對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

例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因果)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假設)

六、排比

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或增強表達效果)。

(1)排比說理:使文章條理清晰,論述詳盡、透徹、嚴密,語氣強烈,無可辯駁。

(2)排比抒情:使文章將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並使文章音節鏗鏘,語勢得到增強

(3)敘事排比:使文章深刻細致,層次清楚,表述全面,有一氣呵成之感。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1)分句排比

「聲音繪制色彩,聲音繪制形象,聲音繪制感情。」

(2)句子成分排比(多為片語)

「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卻是出風頭第一,休息第一與自己第一。

七、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說的內容,把它用問話的形式表示出來。即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有助於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八、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1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2突出思想,強調感情,分清層次,加強節奏感,在說理文中能強調論點。

例句: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為加強語氣,用疑問句方式表示確定的意思(用肯定表否定、用否定表肯定)。

「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否定表肯定)「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於呼吸視聽,那裡還有什麼言語?」(肯定表否定)

設問與反問的區別:

設問不表示肯定什麼或否定什麼,而反問明確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內容;設問主要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而反問主要是加強語氣,用確定的語氣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九、反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即根據表達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方法。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作用:主要運用在詩文中,起到反復詠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時,反復的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而又回環起伏,充滿語言美。

1.詞語反復。為凸顯某種感情或某種行為,連續兩次以上使用同一詞語,達到強調的目的。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魯迅先生在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詞,表達自己對段祺瑞政府的憤怒和對民眾覺醒的期盼之情。

2.片語或句子反復。有時為了表達內容或者結構安排的需要,要連續兩次以上使用同一個片語或句子。

閱讀全文

與比擬又可以叫做什麼的說明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柳樹種植方法 瀏覽:387
美雄諾龍的檢測方法 瀏覽:267
99乘78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966
用點電荷來代替帶電體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瀏覽:232
微博主頁皮膚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3
本金罰息計算方法 瀏覽:489
治療肚子疼的最快方法 瀏覽:944
胯打開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173
波菜種植方法和時間 瀏覽:243
憂鬱症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953
雙膠紙張厚度計算方法 瀏覽:439
國外手機截圖方法 瀏覽:701
現實suv側方停車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62
寬容哪些方法 瀏覽:980
中考實心球的方法與技巧 瀏覽:531
如何瘦臉練成瓜子臉的四種方法 瀏覽:949
腎陽不足的鍛煉方法 瀏覽:576
新鮮蓮子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807
如何降低敏感度訓練方法 瀏覽:20
三星5的qq紅包鈴聲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