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田徑課中以速度為主的素質訓練方案
建議你這樣試試看:
這樣做的好處:
注意事項:
通過一定的方法與手段來提高運動員的速度素質,對發展運動員的快速運動能力有積極的意義。由於速度素質
包括反應速度、動作速度、位移速度三個方面,而這三方面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故速度能力提高的途徑也具
有多方面的特點。
1、反應速度練習:簡單反應速度練習(完整練習、分解練習、變換練習、運動感覺練習);復
雜反應速度練習(移動目標練習、選擇動作練習)
2、動作速度練習(完善技術練習、利用助力練習、利用後效作用練習、加大難度練習)
3、位移速度練習(力量練習、重復練習、步頻步幅練習、比賽游戲法練習)
一、反應速度的練習
反應速度的練習包括簡單反應速度和復雜反應速度的練習。簡單反應速度練習的特點是通過練習盡量縮短感覺(視、聽、觸)--動作反應的時間。復雜反應速度練習的特點則是盡量縮短感受(視、聽、觸)--中樞分析選擇判別-動作反應的時間。
(一)簡單反應速度的練習
在體育運動實踐中,簡單反應速度往往受到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程度,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肌肉組織的准備狀態,動作技術的掌握程度,對信號特徵、時間特徵的感受與辨別能力,遺傳因素等的制約。如果要把簡單反應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必須針對上述原因(除遺傳因素)採用相應的方法與手段。
簡單反應速度練習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完整練習
利用已經掌握的完整的單個動作或組合動作,盡可能快地對突然出現的信號或突然改變的信號做出應答反應,以提高反應能力。例如,反復完成蹲踞式起跑;根據特定信號改變動作方向;對已知對手的運動作出不同的反應動作;對快速運動目標作出迅速反應等。這種對信號反應的完整練習,在運動員初級水平階段作用比較明顯。
2、分解練習
由於簡單動作反應是通過具體的、有目的的運動動作及其組合來完成的,因此採用分解練習能充分利用動作速度向簡單反應速度轉移效果。分解練習是相對完整練習而言,就是分解回答反應的動作,使之處於較容易
或更為簡單的條件,提高分解動作的速度來提高簡單反應速度。例如,田徑運動員採用蹲踞式低姿起跑的反應時間較站立式高姿起跑慢的原因,主要是蹲踞式起跑時,運動員的手臂支撐著較大的體重,要較快離開支撐點是困難的。因此可進行分解練習:先用高姿起跑或手扶其他物體的形式,單獨練習對起跑信號的反應速度,然後再逐步渡到低姿起跑練習,這樣將會取得好的練習效果。
3、變換練習
通過改變練習的形式讓運動員在變化的情況下完成練習。改變練習的形式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第一,改變對刺激信號的接收形式,如由視覺接收的刺激信號改變成聽覺觸覺的形式。第二,改變回答反應的動作形式。
利用變換練習,既能有效地提高人體各感受器的功能和縮短簡單反應的時間,又能提高練習積極性避免興奮不必要的擴散,提高訓練的效果。
4、運動感覺練習
運動感覺練習是身體訓練與心理訓練相結合的一種方法。在人體反應過程中,提高對微小時間辨別的時間知覺,從而發展反應速度。這種練習對運動實踐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運動感覺練習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運動員接收到信號後,以最快的速度對信號作出應答反應(例如做5米的起跑),然後獲得該次反應練習的實際時間。
第二階段是運動員自己估計反應練習的所用時間,而後與實際時間對照比較,由此提高運動員對時間感覺的准確性。第三階段是當運動員的估計時間與實際時間在大多數情況下吻合時,運動員就能較准確地判斷反應時間的變化,在練習中按所要求的時間完成一次反應過程,運動員辨別時間差能力越強,越精細,就越能自由地掌握反應速度,並使反應速度得到提高。
『貳』 移動速度訓練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1)短距離的重復跑和間歇跑
(2)各種爆發力訓練手段。如單腿或雙腿一次跳、力定跳、三級跳、和五級跳等,連續的單腿或雙腿跳等。
(3)為了克服「速度障礙」的上坡跑、牽引跑等
(4)負重練習。負扛鈴的全蹲、半蹲、下蹲抓拳、仰卧腳蹬扛鈴等。手持壺鈴半蹲跳、全蹲跳、蛙跳等。
(5)發展腹背肌肉的力量訓練。
(6)發展髖關節靈活性的訓練。如前後抬腿、前後踢腿。
『叄』 提高動作速度練習的方法有哪些
1.利用外界助力來控制練習的動作速度。如體操練習中幫助練習者旋轉、滾翻,動作機械牽引和用人領跑等。
2.減少阻力。如下坡跑,選擇硬度適合的跑道等。
3.增加阻力、難度、重量。如負重跑和跳,在松軟的地面跑、跳,投擲超重量的器械,運用水的阻力,空氣稀薄等條件的刺激等。
4.運用信號。如按節拍器的節奏快速協調的動作。
5.縮小練習空間、時間。如縮短完成一定量的動作時間,縮小練習場地,以加快練習的速度等。
『肆』 簡單易懂,適合小白的跑步速度訓練方法有哪些
速度素質能力在任何運動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速度能力表面上是身體運動的速度,但實際上它還包括神經系統的反應,控制肌肉的能力,以及身體生化代謝的速度。良好的速度是人體多系統快速啟動和協同工作的綜合表現。那麼速度訓練的方法是什麼?
可以說速度素質對人體的許多生理和點火功能有著特殊的影響,因此速度訓練非常重要。其目的不僅在於追求肢體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提高綜合生理速度。
『伍』 請問速度訓練有什麼方法
速度訓練的相關方法如下:
1、支撐跳
這個訓練非常好,這是一個全身性的訓練,需要你的核心肌肉和腿部肌肉協調一致,流暢地動作可以幫助我們跑得更快。
2、多方向速度訓練
當然如果在足球比賽中你想提高速度和加速能力,減速、急停和變向也是必不可少的。訓練這個的方法有很多種,你只需要五個標志盤或者其它什麼都行。
從第一個標志盤開始,沖向左側或者右側,繞過標志盤,倒退跑,然後調頭到另一側,之後在倒退跑一段,這次倒退跑時間長一點,倒退到原點,最後再沖刺。
3、反向箭步蹲到跳躍
箭步蹲本身就是一個有效地提高速度和穩定性的方法,加入爆發跳躍以後會讓效果更佳顯著,後撤步屈膝,盡量避免身體擺動,然後爆發跳躍,整個過程中胳膊的擺動必不可少。
4、敏捷梯速度訓練
敏捷梯訓練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協調性和腳步的頻率。根據自己情況選相應的動作,我們可以雙腳向前,側身滑步向左/右,或兩進一出向前/後,等等,所有組合加起來一共做3組。
5、手槍式深蹲
單腿深蹲是最反應真實實力的訓練動作,它集穩定性、平衡性和力量為一體,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姿勢,讓它能夠提高我們的爆發力,動作姿勢是非常重要的。
(5)速度訓練有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身體練習中的速度十分復雜,通常以平均速度表示其練習的速度,如100米跑成績是10 s,其平均速度為10m/s。
動作練習在某一時刻的速度稱為「即時速度」,它在某些項目或某一具體技術動作中,對練習效果起重要的作用,如跳躍項目踏跳時的速度、投擲項目器械出手時的速度等,動作速度是構成練習強度的需要因素,故在練習中常用改變動作速度來調節練習強度進而改變其對機體的影響。
『陸』 提高動作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提高動作速度的方法有:助力或減阻練習法、預先加難練習法、變換訓練法、速度控制訓練法、信號刺激法等。
1、助力或減阻練習法
訓練中給予運動員以助力,幫助其快速完成動作的訓練方法。具體手段如體操選手在教練員幫助下做快速的擺腿振浪練習;鉛球教練員在運動員最後用力的瞬間,在其投擲臂肩後給予助力等。另外,訓練中減輕外界阻力(負重重量)的訓練方法。
2、預先加難練習法
加大難度、加大阻力進行練習後,突然將阻力,或將難度恢復到正常水平,利用前面練習對神經系統及運動系統較高要求,而形成後續作用(痕跡作用),來有效提高動作速度。具體手段如跳高選手腿縛沙袋做擺腿練習,除去沙袋後接著再做相同練習,以提高起跳瞬間擺動腿的速度。
3、變換訓練法
縮小完成練習的空間時間界限(如球類小場地快速完成練習)的練習法。常常通過小場地的練習,限制活動的時間、范圍和技術動作出現頻繁,進而達到提高運動員完成動作的速度的目的。如,5人制的室內足球比賽,3人制的籃球賽等等。
4、速度控制訓練法
通過主動地對動作速度的有效控制練習來提高運動員動作速度的感知能力,進而提高運動員的動作速度。如,在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的練習中,單個或幾個最高速度的動作與整套動作之間適合速度比例的訓練。
5、信號刺激法
藉助信號刺激提高動作速度的方法。如利用同步聲音的伴奏,使運動員伴隨著聲音信號的快節奏而做出協調一致的快速動作。
『柒』 發展速度素質的訓練方法
發展速度素質的訓練方法主要是以短跑,快速跑,間歇跑,蛙跳,深蹲等爆發力的訓練為主,可以短時間內爆發巨大的能量
『捌』 請問女生提高跑步速度的訓練方法有哪些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嗎
1、定時跑步法。
①就是限制一定的時間和練習跑步。,著名的常規跑步的定期跑步的時間。練習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在鍛煉過程中出現難以跑步的極度疲勞,應逐漸放慢跑步速度,甚至暫時停止練習。它是在一個固定的小地方進行原地跑步的練習方法,如在房間里跑步、在陽台上跑步、在跑步平台上跑步。
②這種方法不受場地、氣候和設備條件的限制。這是一種更方便的鍛煉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不能在戶外練習或有疾病的康復和保健鍛煉。此外,還有負重跑、障礙跑、蛇跑、變向跑、協調跑、上下坡跑等訓練方法。
『玖』 怎樣訓練才能提高跑步速度
短跑動作技巧大體分析:起跑不能慢,試一下感覺裁判喊口令的節奏,預備……跑(或槍聲),一般是在一到兩秒之間,你可以心裡從「預備」開始默數一二,「二」數完就起跑,這樣就差不多了,這種情況下一般不會搶跑,如果真的搶跑了,只要不明顯就算成功了。跑的過程要做到:腳尖蹬地,身體向前傾斜,跨步要大,手擺動要大,抬腿的速度要快,兩三步之間一呼吸等。
長跑以1000米為例,根據自己的訓練水平,在比賽起跑時,都要猛沖一下,不要慌,沖幾十米就會慢下來。然後,保持自己的速度,最好是跟隨跑,就是跟上一個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注意呼吸,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是向前跑三個單步,一直保持吸氣,再跑三個單步,一直呼氣。如果氣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注意:嘴不要張的太大,否則,進冷氣會肚子痛。如果是400米標准場地,就是兩圈半,在最後200米時,要用盡全身力氣,向前沖,這時可以大口呼吸,直到沖過終點。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根據你的能力,應該採用勻速跑戰術:除起跑後加速跑和最後沖刺跑外,途中基本上採用較高速度的勻速跑。
呼吸方法 中長跑過程中,人體消耗能量大,對氧氣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長跑途中,為了加大肺通氣量,呼吸時採用口鼻同時進行呼吸的方法。呼吸節奏應和跑步節奏相配合,一般採用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時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個人覺得首先要增加自己的體能,然後針對長跑或短跑的技巧練習。
訓練特點
一、發展爆發力練習:爆發力由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確定,即速度與力量。因此,可採用以下練習方法:1、跳深;、2、縱跳;3、負重縱跳;4、負重蹲跳起;5、負重深蹲;6、負重弓箭步交換跳。
二、柔韌的練習:柔韌素質是指人的各個關節活動的幅度,肌肉韌帶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運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於增大運動員的步幅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訓練中通常採用以下方法:1、體前屈練習;2、把桿拉腿;3、縱、橫臂叉;4、肋木體前後快速屈伸;5、踢腿(正、側面以及外擺內合四個方面),盤腿坐膝等;6、快速的蹲立練習。
三、動作速度的訓練:這個環節是短跑訓練的關鍵,人們通常採用的方法是輔助練習法、重復法、比賽法和游戲法。其中比賽法是進行速度訓練經常使用的方法,由於速度練習時間短,經常使用比賽法,能使運動員情緒高漲,表現出最大速度。和比賽法作用一樣,可以激發運動員高漲的情緒,同時,由於游戲過程中能引起各種動作變化,還可以防止因經常安排表現最大速度的練習而引起的「速度障礙」的形式。
『拾』 簡述速度素質的訓練有哪些
速度素質是運動員的基本速度素質是指人體快速運動的能力,包括人體快速完 成動作的能力、對外界信號刺激快速反應的能力及快速位移的能 力,即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
速度素質是運動員的基本素質之一,有身體素質之靈魂的說法,在身體訓練中佔有重要地 位,有些運動項目本身雖不是比速度,但其速度對運動成績有著直 接的影響,如跳遠等。速度素質同樣也是軍人的基本身體素質之 一。下面對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作一簡要介紹。
反應速度是指人體對各種信號刺激(聲、光、觸等)快速應答的能力。如乒乓球運動員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根據對方的擊球 動作和擊球聲音,非常迅速並十分准確地判斷出球的落點和旋轉 的性能,與此同時還要做出相應的技術動作,把球擊回去,即屬於 反應速度。
常用的訓練方法如下:信號刺激法:利用突然發出 的信號提高參訓者對簡單信號的反應能力。運動感覺法:第一 階段讓參訓者以最快的速度對某一信號作出應答反應,然後把反 應時間告訴他們;第二階段先讓參訓者自己估計對這個信號作出 反應花費了多少時間,然後再告訴他們實際用的時間,兩者進行比 較,目的在於提高他們對時間感覺的准確性;第三階段要求他們按事先規定的時間去完成某一反應練習,這種練習可以提高他們對 時間判斷的能力,促進反應速度的提高。
移動目標練習:對移 動目標能迅速地做出應答,一般要經過看(聽)到目標移動所發出 的信號,判斷目標移動的方位及速度,選擇自己的行動(應答)方案 和實現行動方案。
動作速度是指人體或某一局部快速完成某一個動作的 。能力。如投擲運動員在做滑步、旋轉和最後用力的速度,跳躍運動員的起跳速度,體操和武術運動員完成某一練習的速度等,都屬於 動作速度。
常用的訓練方法如下:利用外界助力控制動作速 度,如在投彈中,教官用助力幫助參訓者前送髖關節,讓他很好地 感覺到投彈發力的時間及大小,以便使他能及早地達到動作速度 要求;藉助信號刺激提高動作速度,如採用同步聲音伴奏,使參 訓者伴隨著聲音信號的快節奏做出協調一致的快速動作;訓練 中要求掌握和保持正確的技術動作,且練習的持續時間不宜過長。
移動速度移動速度是指在周期運動中單位時間內機體 快速移動的能力。提高移動速度有兩個基本途徑:一是力量訓 練,使參訓者的力量增長,進而提高速度;另一個是反復進行專項 練習。常用的訓練方法有:提高最高移動速度,每次練習的持 續時間不能過長,每次練習應保持在20 s以內,多採用。
85%~ 95%的負荷強度。練習的重復次數以不降低強度為界限,間歇時 間要使參訓者的機體得到相對充分的恢復,以保證下一次訓練。 各種爆發力的練習。高頻率的專門性練習,如高抬腿跑、小步 跑、後蹬跑等。。利用場地器材進行加速練習,如斜坡跑、騎固定 自行車等。
部隊在組織速度訓練時應注意以下事項:一是速度訓練應結 合官兵所從事的任務,重點發展某些速度素質;二是速度訓練應在 參訓者興奮性高、情緒飽滿、注意力集中、運動慾望強烈的情況下進行,一般安排在訓練課的前半部分;三是速度訓練的同時要協調 力量素質、耐力素質、柔韌素質等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