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用戶定性研究的方法

用戶定性研究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8 10:06:22

Ⅰ 用戶研究定量分析要讓數據來說話

用戶研究定量分析要讓數據來說話
無論是產品經理、設計師、工程師,大家都是為用戶服務的。用戶各有所好。你喜歡這個,我喜歡那個,也有我們都喜歡的。那麼在用戶的心理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要想發現其中的奧妙,通常有兩種方式:定性研究、定量分析。定性的信息告訴你為什麼會發生,它靈活、快速、細節豐富,但缺乏普遍性,我們能聽到的只能是少部分用戶的聲音,他們是否代表大多數用戶是無從判斷的。另一種方法就是讓數據來說話,定量的信息告訴你發生了什麼,它真實、精確。也就是說,用戶研究並不一定總要使用「定性研究」這樣的方式才能進行。藉助數據分析也可以達到了解用戶喜好的效果。
一、「數據分析」在「用戶研究」中的作用
「數據分析」如何作用於「用戶研究」呢?
(1)了解用戶概況
了解目標用戶「背景信息」:通過數據統計目標用戶「人口統計」信息,比如,年齡構成、性別比例、等等(如下圖),達到對目標用戶背景情況摸底效果
(2) 區分用戶群體差異
按照多種維度,發現用戶不同特徵,將相同特徵用戶歸類,進而准確形成用戶分組,為之後進一步用戶分析工作在此基礎上進行,為產品優化設計工作指明用戶群體的方向(如下圖)
(3) 分析用戶偏好
以調研的產品為核心,按照多種維度統計「頻次」、「含量佔比」,從而挖掘目標用戶各種「偏好」,讓「產品優化設計」能夠迎合用戶需求,有的放矢:如下圖一,產品使用地點排行,挖掘用戶對地點的偏好;如下圖二,產品分類排行,挖掘用戶對產品分類的偏好
二、 用戶研究中的「數據分析」方法
收集用戶數據->制定編碼分類->數據分析(用戶特徵提取)->確定優化方向->提升商業回報,下面進行簡要介紹
(1)制定編碼分類
抽取近幾周到幾個月內的數據,根據分析的產品目標建立編碼規則,執行編碼,直到不再產生新的編碼為止。編碼可以是任何維度上的,只要對後續的分析有幫助
(2)數據分析(用戶特徵提取)
編碼建立之後,圍繞研究「目標產品」用戶特徵這個中心,按照各種有用的維度進行數據統計,通過數據分析結果,分析提取出「用戶特徵」
(3)確定優化方向
在分析出來的眾多「用戶特徵」中,根據商業目標和用戶體驗雙方向共贏的原則,尋找產品優化設計的方向
三、 為「數據分析」穿上美麗的外衣
(1) 數據說明「圖形化」,讓分析結果更易理解
給統計圖表增加「圖形化數據說明」,可以更直接快速的傳達結論,更易於讀者理解,如下方的兩張圖,分別給橫軸的「性別」、「年齡」、「峰值原因說明」增加了形象的圖形說明
(2)數據分析圖,要能直觀的反應結論
統計圖表中,在說明不同類別佔比或者頻次有差異的時候,圖形本身尺寸大小建議和所反饋的佔比頻次成正比,以便讀者觀看分析報告時候,一目瞭然,快速理解圖表含義,比如下方圖形,「YES類」佔比多所以「圖形面積」大;「NO類」佔比少,所以「圖形面積」小
最後,「數據分析」需要與「定性研究」相結合,才能發現規律並且追根溯源,更高效的指導設計和產品。

Ⅱ 試比較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優缺點

優缺點:

相比而言,定量分析方法更加科學,但需要較高深的數學知識,而定性分析方法雖然較為粗糙,但在數據資料不夠充分或分析者數學基礎較為薄弱時比較適用。在分析過程中通常會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

定性是用文字語言進行相關描述。它是主要憑分析者的直覺、經驗,運用主觀上的判斷來對分析對象的性質、特點、發展變化規律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

定量是用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它是依據統計數據,建立數學模型,並用數學模型針對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去分析的一種方法。

定量研究意義

從量的方面分析研究事物,運用數學方法研究和考察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有定性研究而沒有定量研究只能對事物有一個大致的認識,這種認識既不精確,也不全面,甚至可能是錯誤的。因為沒有數量就沒有質量。量變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質變,所以對事物的基本數量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定量研究

Ⅲ 如何組建焦點小組開展用戶研究

焦點小組,即焦點小組訪談法,就是採用小型座談會的形式,挑選一組具有同質性的消費者或客戶,由一個經過訓練的主持人以一種無結構、自然的形式與一個小組的具有代表性的消費者或客戶交談,從而獲得對有關問題的深入了解。焦點小組訪談主要有兩個特殊作用:一是深入探索知之不多的研究問題,團體焦點訪談適合於迅速了解顧客對某一產品、計劃、服務等的印象;診斷新計劃、服務、產品(如開發、包裝)或廣告中潛在的問題;收集研究主題的一般背景信息,形成研究假設;了解團體訪談參加人對特定現象或問題的看法和態度,為問卷、調查工具或其他較量化研究採用的研究工具的設計收集資料等。二是為分析大規模、定量調查提供補充。團體焦點訪談可在定量調查之後進一步收集資料,幫助更全面地解釋定量研究結果。

焦點小組訪談法在實操應用中主要分為以下6個步驟。

步驟1 准備環境:准備一個焦點小組測試室,主要設備應包括,話筒、單向鏡、室溫控制、攝像機。考慮為受訪者提供一些小禮物。

步驟2 選擇主持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是焦點小組訪談法成功的關鍵因素。主持人的職責是盡量讓每個人在每個問題上發表觀點,讓氣氛活躍,大家發言積極。但是主持人自己不能參與討論,不能發表觀點,不能說誘導性的話,否則會導致結果的不真實。

步驟3 征選受訪者:每個訪談小組需要8-12個參與者,但也有4-6人的焦點訪談實施,這主要看討論什麼內容。如我在做保險購買者的焦點小組訪談時,為讓每個受訪者都深入發表意見,每組只有6個參與者,而座談持續2小時以上。按照我的經驗,首先在選人上要盡可能找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如果都是一樣的消費者,大家說的觀點都像類似,那麼得到的東西就很有限。所以在約人做焦點小組之前我會提前將消費者分好類,設置參照組,便於後期分析對比了解更多真相。

步驟4 列出訪談大綱:訪談大綱即在本子上列出自己所要提的問題,小組座談的問題一般都是結構化的,也就是說問哪些問題,順序怎樣,都是基本定下來的,如圖3-8所示。擬定一個好的訪談提綱,關鍵是看所列出的問題是否到位,方向是否正確。

圖3-8 焦點小組訪談大綱結構

步驟5 開展焦點訪談:小組座談不適合海闊天空的談,因為我們的目的是在一兩個小時裡面盡可能多的收集我們想要的信息,一旦海闊天空起來,主持人不好控制,就會引起跑題,結果白費錢。所以一旦話題偏離太遠,主持人應該及時把話題引回到主題上。在問問題的時候,主持人的技巧很重要。問題的順序應該是先易後難,先問行為後問態度。在有些消費者不太願意說的話題上可以用投射的方法,例如:可以問「你的朋友會買嗎?如果不會,你覺得他們的原因是什麼?」這時消費者的心理防線就沒那麼強,其實他說的還是自己。在訪談的過程中要做好訪談記錄,並對訪談全程進行錄音錄像,以便後續回放分析撰寫訪談報告使用。

步驟6 編寫訪談報告:在撰寫訪談報告前,不僅要認真分析訪談記錄內容,而且還要重新觀看錄像觀察發言者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正式的報告,開頭通常解釋調研目的,申明所調查的主要問題,描述小組參與者的個人情況,並說明徵選參與者的過程。接著,總結調研發現,並提出建議,通常為2-3頁的篇幅。如果小組成員的交談內容經過了精心歸類,那麼組織報告的主體部分也就很容易了。先列出第一個主題,然後總結對這一主題的重要觀點,最後使用小組成員的真實記錄進一步闡明這些主要觀點。以同樣的方式一一總結所有的主題,主題結構如圖3-8中的「板塊」,涉及目標用戶信息、心理及行為、問題發現、需求及期望。

焦點小組是定性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有它的優勢,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允許個人提出嘗試性的解釋,隨後其他人可以進行否決;它容許以強凌弱者們將他們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別人頭上;由於人們的愛憎情感,解釋常被模式化與扭曲化。這些都是現實中經常發生的事情,且受受訪者的范圍較小、區域差異、年齡差異、性別差異等因素影響,並不能完全代表廣泛群體的意見,因此訪談結論可能與真實情況有偏差,這時候就需要通過「定量驗證」來進行進一步確認。

Ⅳ 定性調查研究的方法有

定性調查研究的方法有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分析與綜合。

定性研究方法、是根據社會現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和在運動中的矛盾變化,從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來研究事物的一種方法或角度。進行定性研究,要依據一定的理論與經驗,直接抓住事物特徵的主要方面,將同質性在數量上的差異暫時略去。

(4)用戶定性研究的方法擴展閱讀:

分類:

根據研究活動的特徵或認識層次,可以分為經驗方法和理論研究;根據研究對象的規模和性質,可以分為戰略研究方法和戰術研究方法;以研究方法的規則性為依據,可以分為常規方法和非常規方法;按方法的普遍程度不同,可以分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根據研究手段的不同,可以分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從某種意義上說,有什麼樣的研究方法,就有什麼樣的科學研究。如果說歸納法產生經典科學,假說演繹法產生相對論,那麼系統方法則產生復雜科學,恰如手工鐵鏟代表農業社會、蒸汽機代表資本主義社會、計算機代表信息社會一樣。研究方法對於社會進步、學科建設和學術規范均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定性研究方法

Ⅳ 用戶研究的用戶研究的步驟與方法

方法:
訪談法(用戶訪談、深度訪談)
背景資料問卷
目標:
目標用戶定義;
用戶特徵設計客體特徵的背景知識積累; 方法:
驗前問卷/訪談、觀察法(典型任務操作)
有聲思維、現場研究、驗後回顧
目標:
用戶細分;
用戶特徵描述;
定性研究;
問卷設計基礎; 方法:
單層問卷、多層問卷;紙質問卷、網頁問卷;
驗前問卷、驗後問卷;開放型問卷、封閉型問卷
目標:
獲得量化數據,支持定性和定量分析 方法:
常見分析方法:單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統計、聚類分析、相關分析等數理統計分析方法;
另:主觀經驗測量(常見於可用性測試的分析);Nols操作任務分析儀、眼動績效分析儀;
目標:
用戶模型建立依據;
提出設計簡易和解決方法的依據 方法:
任務模型;思維模型(知覺、認知特性)
目標:
分析結果整合,指導可用性測試和界面方案設計

Ⅵ 用戶研究中定性研究有哪些方式

做用戶研究理論、方法都很多,但以我個人近10年的用研經驗來看,做好用戶研究的至少有以下幾個原則:
1、用戶研究要有目的。這個目的可以粗,可以細。但是它是你研究的主線。
2、用戶研究要有假設。我們常說研究不應該有假設,但是沒有假設,你甚至於連問卷都沒有辦法寫。
3、基於假設建立一套相對可靠地邏輯鏈條。其實你的假設可以由多個,甚至互相矛盾,你的研究就是證明假設的正確性或者錯誤。並且如果假設被證實後,基於這個假設基礎上可能會衍生出的新的假設。
4、不斷從各個維度設計推翻驗證假設的條件。一般用戶研究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周密,通過找到可能推翻假設的條件,能夠讓你對這次用戶研究的可信度有一個基本的判斷。
5、確定一個方案。同一個研究其實有可能有多種方案可以選擇,這時候你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去判斷用那種方案會更合適一些。並且你要不斷去拓展你的方案庫。
6、給出建議。常常看到用研報告是通篇的數據描述,最後沒有任何結論,目前市場中男性佔50%,女性佔50%。然後呢?我們到底是主攻男性,還是主攻女性,還是保持不變?如果你的客戶只是要求你給出數字,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你能給出更深度的解讀。相信這一定是你未來加碼的原因。
基於問題的性質、變數的類型以及其他因素選擇一定的研究方法,來收集與問題有關的主客觀數據,進而為了解某些未知的東西或者驗證某種想法提供依據。

用戶研究有很多方法,基於對已有知識的總結可知,影響研究方法選擇的因素主要以下因素:研究的對象、產品的設計階段、產品所處周期、成本、時間等。通常情況下:
(1)根據收集的數據類型,可以將研究方法劃分為定性和定量兩種,
定性研究方法,通常適用於對小數量規模的樣本進行分析,主要用於發現新事物的過程,揭露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樣本數量通常為10~20個,不追求精確的結論,而只是了解問題之所在,摸清情況,得出感性認識,比如用戶訪談、卡片分類法、焦點小組、頭腦風暴、可用性測試等
定量研究方法,則是對大規模的樣本進行分析,適用於揭露正在發生的事情,一般是為了對特定研究對象的總體得出統計結果而進行的,比如在線大規模調查問卷、網站日誌分析以及A/B測試、自動化可用性測試等。

Ⅶ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是什麼

科學研究的重要步驟和方法之一、歷史比較等方法。定量研究主要運用經驗測量。5,10 分鍾是2分鍾的5倍,而定性研究則以邏輯學,即它有著含義為「無」量的原點0。
③依據不同:統計的方法
結果、重量、闡釋所研究的事物,將同質性在數量上的差異暫時略去:由無代表性的個案組成的小樣本
數據收集,是它的指南;定性研究結論多以文字描述為主、4、時間等都是比例尺度測定的范圍:將數據定量表示。由於其目的是對事物及其運動的量的屬性作出回答,如果記為 100,用於表現它是否屬於同一個人或物:無結構的
數據分析,還表示它們大小的程度即間隔的大小,定性研究的依據則是大量歷史事實和生活經驗材料、社會統計學等為基礎。
確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規定性的科學研究:有結構的
數據分析.5,5℃和 10℃之間的差、1」就屬於這一類。

間距尺度所使用的數值,這種尺度中的原點可以是任意設定的。定量的意思就是說以數字化符號為基礎去測量、1」或者「3。進行定性研究,並對數據進行量化處理,華氏32°F。例如。例如、圖形等來表達、中層、下下層等分別標為「5,從而獲得有意義的結論的研究過程。

定性分析
目的,故稱定量研究。在進行定量研究之前,給社會階層中的上上層。定性研究著重事物質的方面、檢驗和分析。比例尺度可以進行加減乘除運算:

①著眼點不同, 都是5°C。

名義尺度和順序尺度的數值不能進行加減乘除,O°C 為絕對溫度 273°K。然而。比例尺度測定值的差和比都是可以比較的、統計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在實際研究中。

比例尺度的意義是絕對的,研究者又須藉助定性研究確定現象發生質變的數量界限和引起質變的原因。例如,從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來研究事物的一種方法或角度。定量研究主要以數據,由於原點是任意設定的。但不能說 20℃就是比5℃高4倍的溫度。

定性研究有兩個不同的層次,結論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較濃的思辨色彩,從事物的矛盾性出發,研究者須藉助定性研究確定所要研究的現象的性質。它以普遍承認的公理:由有代表性的個案組成的大樣本
數據收集、2。
⑤學科基礎不同,直接抓住事物特徵的主要方面:對潛在的理由和動機求得一個定性的理解
樣本,一是沒有或缺乏數量分析的純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礎,描述,是與研究對象的特定順序相對應的,可以說與15℃和20℃之間的差是相同的。長度。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有下列一些不同點,不僅表示測定對象所具有的量的多少。它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特徵按某種標准作量的比較來測定對象特徵數值,並將結果從樣本推廣到所研究的總體
樣本。
④手段不同,和表示中上層的4與表示中層的3的差距。
⑥結論表述形式不同、3 等是任意加上去的符號,所以不能進行乘除運算:獲取一個初步的理解
定量分析
目的。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論、更高層次的定性研究、模式.5、50:非統計的方法
結果;定量研究著重事物量的方面、中上層,或求出某些因素間的量的變化規律,主要搜集用數量表示的資料或信息,但間距尺度的數值是可以進行加減運算的、3、2、2定量研究——是指,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4;在進行定量研究過程中。

順序尺度所使用的數值的大小。定量研究是為了更准確地定性、一套演繹邏輯和大量的歷史事實為分析基礎。例如。

定性研究方法是根據社會現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和在運動中的矛盾變化;定性研究則主要運用邏輯推理。只是其中表示上上層的5與表示中上層的4的差距,但並不意味著該事物的量為「無」、中下層。

Ⅷ 如何開展定性與定量研究

所謂定性研究,是指對一小部分人群進行個體或集體調研,了解他們的想法、意向、動機和觀點,收集用戶的初始需求以及對於創意和概念的第一反應。通過分析無序信息探尋某個主題的「為什麼」,而不是「怎麼辦」,這些信息包括各類信息,如歷史記錄、會談記錄腳本和錄音、注釋、反饋表、照片以及視頻等。具體目的是深入研究對象的具體特徵或行為,進一步探討其產生的原因。如果說定量研究解決「是什麼」的問題,那麼定性研究解決的就是「為什麼」的問題。」

通常,作為一個新產品,策劃者在上市前會面臨很多困惑。比如,它應該賣給誰,它的產品利益點是什麼,這些利益點消費者是否需要,他們願意花多少錢來買這些利益點,消費者對這個新產品有何看法,他們會不會喜歡這種包裝、款式……為什麼?這么多問題,策劃者在辦公室里開個會、上網或者拍個腦袋是不能解決的,只有通過控製得當的定性研究,才能獲得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

定性研究大多是採用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而獲得第一手資料,具體的方法主要焦點小組、客戶現場訪問、人種學,消費者檢測組等方法,如圖3-7所示。其客戶現場訪問,是定性研究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客戶現場訪問的優勢在於,不僅能觀察到被觀察者採取行動的原因、態度、努力程序、行動決策依據。通過參與,研究者能獲得一個特定社會情景中一員的感受,因而能更全面地理解行動。然後通過對觀察和訪談法等所獲得的資料,採用歸納法,使其逐步由具體向抽象轉化,以至形成理論。

圖3-7 定性與定量研究方法矩陣

與定量研究相反,定性研究是基於「有根據的理論」為基礎的。這種方式形成的理論,是從收集到的許多不同的證據之間相互聯系中產生的,這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定量研究主要以數據、模式、圖形等來表達;定性研究結論多以文字描述為主。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礎,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時運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確定量的根據下准確定性。

所謂定量研究,是指定量研究是指確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規定性的科學研究,就是將問題與現象用數量來表示,進而去分析、考驗、解釋,從而獲得意義的研究方法和過程。定量,就是以數字化符號為基礎去測量。定量研究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特徵按某種標准作量的比較來測定對象特徵數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間的量的變化規律。由於其目的是對事物及其運動的量的屬性作出回答,故名定量研究。


史蒂文斯(S. S. Stevens)將定量研究的測定尺度分為四種類型,即名義尺度、順序尺度、間距尺度和比例尺度。

名義尺度所使用的數值,用於表現它是否屬於同一個人或物。例如,給屬於特定群體的事物編號(男女、職業、區域等)。

順序尺度所使用的數值的大小,是與研究對象的特定順序相對應的。例如,給社會階層中的上上層、中上層、中層、中下層、下下層等分別標為「5、4、3、2、1」或者「3、2.5、2、1.5、1」就屬於這一類。只是其中表示上上層的5與表示中上層的4的差距,和表示中上層的4與表示中層的3的差距,並不一定是相等的。5、4、3 等是任意加上去的符號,如果記為 100、50、10 也無妨。

間距尺度所使用的數值,不僅表示測定對象所具有的量的多少,還表示它們大小的程度即間隔的大小。不過,這種尺度中的原點可以是任意設定的,但並不意味著該事物的量為「無」。例如,0°C 為絕對溫度273°K,華氏32°F。

比例尺度的意義是絕對的,即它有著含義為「無」量的原點0。長度、重量、時間等都是比例尺度測定的范圍。比例尺度測定值的差和比都是可以比較的。例如:5分鍾與10分鍾之間的差和10分鍾與15分鍾之間的差都是5分鍾,10分鍾是2分鍾的5倍。比例尺度可以進行加減乘除運算。

定量研究依據的是調查得到的現實資料數據,運用經驗測量、統計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得出研究結論,主要包括A/B測試、試銷、調查問卷、大數據分析等。最常使用的定量研究形式是「問卷調查」,通過對大量用戶的調查得出可信數據結果,用於預測一般用戶的反饋。定量市場研究可用於判定一些重要指標,包括不同用戶的需求的優先順序、現有產品性能等級和滿意程度、試驗的可能性、二次購買率和對產品的喜好程度等。這項技術可以減少產品開發流程中的諸多不確定因素。

近年來,隨著電子計算機的推廣和應用,量度設計和計算技術的改進和發展,使社會統計法日臻完善。因而,定量研究在社會學中的運用越來越普及。定量研究的特點是具邏輯的嚴密性和可靠性,它推導出來的結論通常是十分精確的。但是,在具體運用時,必須要有正確的理論觀點作指導,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而絕不能主觀地割裂量和質的關系,避免孤立地、片面地和靜止地分析和研究問題。

Ⅸ 我是搞網路的,怎麼進行用戶調查和研究呢

每個網站都是為了獲取用戶,一切以用戶為核心去建的網站,才會具備價值和有利於提高網站的用戶體驗與轉化。

在進行用戶調研的時候,可以分線上和線下兩個方向進行。
線上部分:
1、從網路搜索關鍵詞熱度和長尾詞進行分析。
首先你要找出你所屬行業的主關鍵詞,然後分析出來行業的長尾詞,再對這些詞的搜索結構和網路顯示出來的相關搜索進行判斷,看網路呈現的內容是什麼,你的用戶都在找什麼,你應該提供什麼內容給你的用戶。
2、找到用戶經常出沒的地方,看他們都在尋找什麼。
這種方法也是調研常用的一直,去尋找你的目標群體用戶平常上網一般都在哪些地方活動,他們都在找什麼內容。
3、到你競爭對手網站去分析用戶行為
一般想了解用戶,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從你的競爭對手網站進行入手分析,分析網站各方面的數據,運營模式,功能設定,資源對接等等多方面綜合的去考慮。
4、其他工具進行分析
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對你行業的搜索詞或者產品等等進行分析的,比喻站長工具,網路站長,統計工具等等。太多了,自己多去挖掘一下。
線下:可以找一些你們的目標客戶群體去進行采訪調研,看客戶希望你們網站都提供什麼內容和服務還有功能給他們使用,當然並不是所有客戶說的都是對的,需要根據整個行業大方向去進行判斷的。具體的可以去實踐吧。

Ⅹ 定性研究方法有哪些

定性研究是一個在許多不同的學科,在傳統上,僱用社會科學探究的方法,但也是在市場研究和進一步的背景下。定性研究人員的目的是收集在深入理解人類行為和支配的原因這樣的行為。調查為什麼和如何決策,而不僅僅是什麼,在哪裡,當定性方法 。因此,規模較小,但重點的樣本較多,常需要較大量的樣品。
在傳統觀點,定性的方法產生的信息,只有在研究的特殊情況下,和任何更一般的結論是唯一的命題(通知斷言)。定量方法可以用來尋求這種研究假說的實證支持。這種觀點特Flyvbjerg,他認為,定性方法和案例研究的研究由牛津大學教授一直有爭議的,可以用來為假設測試和研究的特殊情況下超越概括。
定性研究人員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數據,如紮根理論的實踐中,敘事,講故事,古典民族志, 或陰影 。定性的方法也鬆散,在其他的方法手段,如,目前行動研究或行動者網路理論。所收集的數據的形式可以包括面試和小組討論,觀察和反思田野筆記,各種文本,圖片,和其他材料。
定性研究通常歸類為組織和報告結果的主要依據數據分成模式。 [ 需要的引證 ]定性研究人員通常依靠下列方法收集信息:參與觀察,非參與觀察,田野筆記,自反期刊,結構化面試, 半結構化面試,非結構化面試,和分析的文件和材料。
參與和觀察的方式可以有很大的不同設置來設置。參與觀察是一個戰略的自反性的學習,而不是一個單一的方法觀察。在參與觀察研究人員通常會成為一種文化,組,或設置成員,並採取角色,以符合該設置。在這樣做,目的是為研究者爭取到文化的做法,動機和情感的洞察力。有人認為,研究人員的能力,理解不同文化的的經驗,可能受到抑制,如果他們沒有參與觀察[需要的引證]。
一些鮮明的定性方法的使用重點群體和關鍵知情人訪談 。焦點小組技術涉及促進個人選定一個特定的主題之間的一個小組討論的主持人。這是一個特別流行的方法市場調研和測試用戶/工人的新舉措 。
一個傳統的和專門的定性研究的形式被稱為認知測試或試驗測試,這是定量調查項目的發展。調查項目試點研究的參與者,測試項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學術的社會科學,最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人種學的研究,調查文化的收集和描述數據,是為了幫助在一個理論的發展。這種方法也被稱為「ethnomethodology」或「的人的方法」。應用人種學研究的一個例子,是一種特定文化的研究和了解某種疾病在他們的文化框架中的作用。
關鍵的社會研究,研究員,了解人們如何溝通和發展的象徵意義。
倫理研究的倫理問題的智力分析。它包括道德義務,權利,責任,正確與錯誤,選擇等相關的研究
基礎性研究,探討了科學的基礎,分析的信念,和發展的方式來指定知識基礎如何在新的信息,應該改變。
歷史研究,允許討論在目前情況的背景下,過去和現在的事件,並允許一個反映到當前的問題和困難提供可能的答案。歷史的研究有助於我們在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來自哪裡,誰是我們現在到哪兒去?
紮根理論,是感應式的研究,基於或「接地」的意見,或從它被開發的數據,它採用了多種數據源,包括量化數據,記錄的審查,訪談,觀察和調​​查。
現象,說明事件的「主觀現實」,研究人口認為,它是一種現象的研究。
領域的專家進行哲學研究,是在一個特定領域的研究或專業的界限內,任何研究領域最優秀的合格的個人使用知識產權的分析,以澄清定義,確定道德,或作出的價值判斷在其研究領域的一個問題。

閱讀全文

與用戶定性研究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38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92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14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7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64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44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10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79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5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32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9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98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93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60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800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8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2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60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3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