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捨身打沙袋訓練方法

捨身打沙袋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5 14:54:43

『壹』 如何打沙袋

最好需要吊牆或架子,沙袋硬度需要強,
比較正規種的沙袋初打時一般會挫傷,反復可以鍛煉力量與抗擊打
柔韌需求比較高,壓腿必要,力量鍛煉長跑,短跑,深蹲,俯卧撐,仰卧起坐,單腿蹲起,這個比較需要平衡性與腿部力量,
擊打沙袋技巧

拳法
1.直拳
鍛煉暴發力,力量,後手直拳力量比較強,擊打沙袋
2.勾拳(擺拳)
散打中的擺拳,曲臂打擊
3.翻背拳
手臂抽擊,手腕抖動力,手背著力
4.寸拳
難度比較大的拳法,一般需要數月可以感覺到寸的力量,擊打沙袋時戒備式站立,身體所有放鬆,在接觸到沙袋同時,蹬地,轉腰推動前臂,寸拳可以打出長拳的力量,身體所有發力,

腿法
1.側踢
跆拳道中的側踹,難度比較大,威力在腿法中比較強,提膝,勾腳尖側身踢出,可以配合墊步產生慣性增加穿透力,其中分低位側踢,中位側踢,高位側踢
2.轉身側踢
與沙袋半腿距離,前後腳站立,以前腳為軸旋轉180度,以腰帶腿後腳提膝勾腳尖踢出,很具有觀賞性,動作流暢後威力強於側踢,關系轉身速度,慣性的影響,動作比較難,一般需要數月可以比較熟練踢出
3.前踢
雙腳靠緊站立,提膝,彈出,擊打沙袋下方,屈膝,還原,踢膝比較關鍵,一般腿法均需要提膝,如彈簧原理,提膝後彈出力量很大,
4.前瞪踢
提膝.正前方踹出,屈膝,還原,
5.勾踢
散打中的鞭腿,很常用,後腿勾踢力量很大,前後腳站立,後腳重心全部移動到左腳,同時提膝彈出側身擊打到沙袋側面,屈膝,分低位勾踢,中位勾踢,高位勾踢均需要身體不同程度的後傾保持平衡
6.旋踢
提膝側身一道弧形,直腿後曲腿打擊,力量不是很大,觀賞性強,角度隱蔽,需要高柔韌,高平衡,
6.轉身旋踢
巨大慣性,產生很強力量,

控腿的練習,可以提高平衡性,使動作更加流暢,力量更強,將所有腿法的最終形態靜止
單腿蹲起練習,選擇一條訓練腿,將另一腿抬起下蹲,訓練腿蹲下時,另一腿下前水平伸直,然後單腿起身,一般需要數月鍛煉可以做到單腿蹲起,起初可以藉助扶持物體做到,
建議空踢,打動作熟練一些後接觸沙袋練習,動作技巧生疏會導致擊打沙袋著力點錯誤,會產生挫傷,骨折,脫臼,

『貳』 怎樣練習打沙袋

1) 保護手腕:握拳的一定要保證拳頭和手臂有旋轉的角度,這個語言不好描述,簡單來說就是盡量保證在出拳過程中旋轉拳頭使得在擊中沙袋的時刻手背是向上的,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護手腕,否則力量較大時很容易在擊打沙袋的那一刻扭傷。當然了我看當時club里好多高手其實也沒太嚴格這樣去擊打沙袋,大概這是對保護新手的一個基本要求把。另外別忘了戴手套,比不帶安全多。

2) 發力:發力主要是在前程,後程要適當放鬆手臂避免拳速的降低,如果整個過程中一直用很大的力量,動作會十分僵硬。擊中沙袋後給力也不要太久,按照我們教練的說法是「Don't push it」,因為很多新人喜歡「推」沙袋。
3) 全身協調:每次出拳一定要注意配合全身,因為出拳雖然是手臂,但是力量是全身來的,尤其是腿和腰的旋轉。
4) 防守:不要閉眼,保持下頜放低,手得抬高。
5) 呼吸:擊打的時候一定要呼氣,就是許多訓練視頻里看到想噴吐沫似的嘴裡發出「呲呲」的聲,這是當時我和好多新手都會犯的錯誤,就是常常在出拳的一刻不呼吸,這是非常不好的,不僅不容易保持體力,還有可能傷肺。
6) 腳步:一定要移動腳步,另外訓練時如果出拳速度,出拳力量和身體平衡無法同時滿足的情況下優先保證身體平衡。
然後就是練習方式了,我當時學了最簡單的一些組合拳加腿,這些基本訓練組合Youtube/優酷之類的地方應該都有,我記得當時教練對新人的強調就是放鬆,一開始寧可打得沒力也要保證動作的規范,練習方式是一種是每次打的組合都是3~8下擊打,退回喘兩口氣,然後重復,直到喊停,休息一分鍾左右,然後再繼續上面過程,直到看到我們確實都累癱了。另外就是一人在後面頂住沙袋,另一人經全力用組合擊打,繞圈打。
希望有幫助。

『叄』 在健身房打沙袋時候應該怎麼

你好,提高出拳速度和力量,核心在腰胯。就以左右直拳為例,腰胯帶動是左右直拳連擊的力量源泉,就像汽車要靠發動機,腰胯就是出拳動作的發動機。腰胯左右擺動帶動左右出拳,通常是腰胯先動,出拳動作略微滯後。所以腰胯擺動的頻率決定了出拳的速度。至於肩背、上臂、前臂的肌肉訓練同腰胯比則次之。拳的力量也在於腰胯擺動將力量傳到到拳頭。說到拳頭的力量,其實遵循沖量原理。『沖量=質量*速度』提高沖量的法可從兩方面著手:一種是提高速度,拳由腰胯發起,逐級加速,在拳頭處達到最大。加速度大,則拳頭沖量大。加強相關肌肉的爆發力和協調性,有助於提高速度。另一種是讓的質量參與進來,比如形意拳,不只是揮揮拳頭打人,而是讓整個人揮出去打人,整身的質量運動起來,雖然速度顯著慢,但打上誰都不好受。針對你的問題,在健身中可以側重與出拳相關的腰、腿、肩、背等部位的力量訓練。在打沙袋中要用注重腰胯發力的方法,自然能增強出拳的力量。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肆』 正確練習打沙袋(拳擊)的方法

1、 保護手腕:握拳的一定要保證拳頭和手臂有旋轉的角度,這個語言不好描述,簡單來說就是盡量保證在出拳過程中旋轉拳頭使得在擊中沙袋的時刻手背是向上的,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護手腕,否則力量較大時很容易在擊打沙袋的那一刻扭傷。

當然了我看當時club里好多高手其實也沒太嚴格這樣去擊打沙袋,大概這是對保護新手的一個基本要求把。另外別忘了戴手套,比不帶安全多。

2、 發力:發力主要是在前程,後程要適當放鬆手臂避免拳速的降低,如果整個過程中一直用很大的力量,動作會十分僵硬。擊中沙袋後給力也不要太久,按照我們教練的說法是「Don't push it」,因為很多新人喜歡「推」沙袋。

3) 全身協調:每次出拳一定要注意配合全身,因為出拳雖然是手臂,但是力量是全身來的,尤其是腿和腰的旋轉。

4) 防守:不要閉眼,保持下頜放低,手得抬高。

5) 呼吸:擊打的時候一定要呼氣,就是許多訓練視頻里看到想噴吐沫似的嘴裡發出「呲呲」的聲,這是當時我和好多新手都會犯的錯誤,就是常常在出拳的一刻不呼吸,這是非常不好的,不僅不容易保持體力,還有可能傷肺。

6) 腳步:一定要移動腳步,另外訓練時如果出拳速度,出拳力量和身體平衡無法同時滿足的情況下優先保證身體平衡。



(4)捨身打沙袋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步伐訓練方法:

拳擊與中國傳統武術一樣非常重視步伐的訓練與使用,因為大部分搏擊和體育運動中力量的起始點都是從下盤發動的,例如拳王阿里著名的蝴蝶步,不僅美觀而且實用性非常強,拳擊中的步伐主要以保持重心的滑步為主:前、後滑步,左、右滑步為基礎,

每種步伐都對應不同的拳法,例如前、後滑步對應的前、後直拳,左、右滑步對應的左、右擺拳,這只是非常基礎的訓練,當你的步伐足夠嫻熟的時候任何步伐所發動的力量都可以上升到腰部,然後以腰部為軸變化出各種極具殺傷力的拳法,所以想學習拳擊必須先練步伐。

要領:例如前滑步要先提起重心同時抬起要左腳,然後把重心平行向前移動,然後左腳落,右腳跟隨前拖,記住左腳不要抬得太高,左腳腳尖不能上翹,右腳前拖不能太重,輕柔的往前一帶就可以了。

參考資料:網路-拳擊

『伍』 怎麼樣打沙袋

最佳答案檢舉 擊打沙包要領:
1、搏鬥意識:你必須設想面前站立著一位凶惡的敵人一步一步向你逼過來,你必須全力以赴地防範、反擊、重擊!徹底重創他!不能掉以輕心,馬馬虎虎、大大咧咧!一旦擊空了,立即變化應對方式,始終把沙袋想像成一個人,聲東擊西,引上擊下,晃左擊右、防禦反擊、閃躲還擊、想像豐富地打擊沙袋、實戰時你自會感到此練習帶來的益處。
2、協調放鬆。放鬆、放鬆,每天不停地強調,它使你速度更快、擊打更有力,精力更充沛,擊打時如暴風驟雨,脫離時立即放鬆,調整呼吸,在擊打之一剎那緊張,打出爆發力,緊張在擊打中是十分之一,放鬆是十分之九。打守三分鍾一組,立即放鬆肩關節、手臂,踢擊守一組,也做一些按摩動作。
3、發力要領。通過看習者打沙袋,可以看出拳手的水平狀態。蠻力推擊只能將沙袋擊遠,振盪發力、貫穿沙袋,沙袋只是高頻地震動而不是盪遠,這才是拳出擊爆發穿透擊之力,都可在沙袋上看出來。
四、擊打安排。是否要天天打沙袋?也不盡然,可每周打兩三次即可。擊打強度,可三分鍾一組,如果是為了比賽,可打6×3或9×3個回合,藉以鍛煉充沛的體力耐力。打沙袋可與空擊、跳繩結合起來。在一天的練習中,可將打沙袋安排在最後,將速度練習安排在前。打沙袋是提高、檢驗功力的重要手段,掌握正確的方法,就會使你如虎添翼。

『陸』 打沙袋怎麼打只是業余鍛煉身體

希望泰森的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轉載)
世界拳王談力量訓練
邁克泰森擁有歷史上最兇狠的拳頭。自從他進入拳擊界以後,已經有許多曾經不可一世的拳王在他的重擊下倒在拳台上。很多人感到奇怪,人類怎麼會打出如此有力的拳頭?在看過他的訓練之後,你就不會感到奇怪了。這個1。80米的立方體一直在進行力量訓練,其訓練強度之大,讓很多舉重運動員也感到驚訝。拳王是怎樣看待力量訓練的呢,還是讓他自己告訴我們吧。
拳擊手應該進行力量訓練
以前的拳擊教練總是告訴拳手,不要進行力量訓練,那會讓你四肢粗大,關節僵硬,在拳台上變成活動的靶子。幸好庫斯(庫斯達馬托,泰森的啟蒙教練和養父)不這樣認為。力量和靈活性並不是不可兼得的。索尼利斯頓(前重量級拳王,以力量而著稱)能劈縱叉,盡管他的大腿有36英寸。
用拳擊的眼光重新認識你身體的各個部位
首先是大腿。粗壯的大腿是真主給我們的最好禮物。在拳擊的每一個動作里,大腿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腿的主要任務是在重擊時發力,絕對力量越大越好,如果你能像火箭一樣啟動是最好的。你不可能每一拳都憋足了勁打,因此大腿的耐力對拳擊手並不十分重要。現在對於大腿該如何訓練就十分清楚了。以重擊能力著稱的重量級拳王的深蹲成績都在1000磅以上,腰部是力量的通道,把大腿的力量傳到上身,腰部本身也能產生很大的力量。腰部產生的力量比大腿小,但使用的頻率更高,職業拳手的每一拳都應該充分藉助腰部力量。對腰部絕對力量的要求可以低一些,但耐力不能忽視。我通常用400~500磅的重量,每組做6~10次。
脖子對於拳擊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部位。野牛一樣的脖子能起很好的減震作用。要是你的脖子又細又長,頭部被擊中時就會像梨形球一樣擺來擺去。脖子不主動發力,因此力量和耐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肌肉,也就是要把它練粗。我用頭倒立、俯卧頸屈伸來達到這一目的,完全採用肌肉訓練法。這里我不關心重量和次數,只要能長塊就行。
哪個部位是拳擊手用得最多的?大腿?腰部?肩膀?正確的答案是小腿。只要你不想成為活的沙袋,就得保持移動,小腿就要一直保持緊張。發力時小腿要有良好的彈性,才能流暢地發力。小腿最重要的是耐力,它的訓練關鍵是次數、時間。我用500磅做每組300次的提踵練習。據說阿里的訓練每組1000次,但我不知道他用的重量是多大。
以上是拳擊手的力量訓練中最重要的四個部位,它們組成了人體堅實的軀干。你可能會對我把腿部歸入軀干感到奇怪。腿部的用力方式和軀干是完全一致的,它是軀乾的延伸,而且比軀干更重要。我喜歡研究動物,我研究了霸王恐龍、老虎、熊和袋鼠,它們都是非常強壯的動物,後者雖然沒有鋒利的牙齒,卻是自然界最好的拳擊手。結果非常一致,強壯的下肢、腰部和頸部是生存的最好資本。而且上述四個部位體現了四種完全不同的要求,其他各個部位,都能歸入其中的某一類。
肩部是拳擊手最重要的部位,任何動作都需要肩部。但這決不意味著你要把肩部練得像保齡球一樣。拳台上有很多這樣的傢伙,他們讓我感到好笑,通常他們最多隻能在我面前跳兩回合。肩部並不是發力的部位,它的靈活性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肩部應該像小腿一樣練習。最好的動作是側平舉和直立上拉,我通常用5磅的小啞鈴和20磅的杠鈴,能做多少次就做多少次,通常每組不少於200次。這樣你才能一直保持規范的拳架。如果你到了第8回合胳膊就抬不起來了,對手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揍你。
拳擊手有一個部位可能是所有運動員中最發達的,就是腹肌。它要非常強壯,才能耐住重擊。這個部位的唯一要求是發達肌肉,仰卧起坐、仰卧舉腿、懸垂舉腿,需要什麼就練什麼。鋼鐵一樣的腹肌才是拳王真正的金腰帶。
背部是發力部位,但只是輔助的。對它的要求和腰部差不多,但力量上的要求更低,耐力上的要求更高,這個要求實際上和肌肉訓練的要求是很相似的。所以你能看到,很多拳手都有漂亮的背闊肌。杠鈴劃船是最好的動作。
胸部的要求比較簡單,力量、耐力要求都不高。肌肉發達些可能好些,單也很少有人被擊中胸部倒地的。總之,這個部位要求更低。過分練它反而會給出拳和防守造成障礙。卧推作為發達上身的基本練習還是應該練的,但不用花太大精力。
胳膊是最容易引起誤解的部位。胳膊本身的發力是很有限的,你越主動讓胳膊緊張,就會顯得越笨拙。胳膊應該像鉤子,而不是起重機,那是腿部該乾的事。對二頭肌和三頭肌的要求就是耐力。你可以挑一副啞鈴,然後就開始數數吧。但是前臂的要求有所不同,它是直接接觸部位,很容易受傷。對它的力量、耐力和肌肉,你都要比較留意。啞鈴腕屈伸、握力器都可以發達前臂。很多傢伙上臂很粗,比前臂粗得多,這些傢伙肯定不是拳擊手。拳擊手的前臂比上臂更重要,上臂多細都行,但前臂一定要發達。
現在你看到了,每個部位都有不同的要求,按照要求練習,你才能成為優秀的拳擊手,而不是好看不中用的人。如果你在拳台上看到胸肌、胳膊、肩膀漲得像麵包的傢伙,盡管跳上去揍他們好了。但是如果你的對手大腿和腰部粗壯,腹肌像羅馬的盔甲,脖子粗得像犀牛,那你就得當心了。了解對手的訓練,那更能說明問題。如果他能像千斤頂那樣做深蹲,像上了發條一樣做仰卧起坐,那他一定是個難對付的傢伙。如果他只是猛練卧推,或者經常照鏡子看二頭肌(展示二頭肌確實是個作秀的好辦法,我也很喜歡),那如果不是在作秀,就肯定是門外漢。
保羅戴維斯讓我給每個部位的重要性排個順序,並用力量、耐力、肌肉給每個部位的訓練分配權值,就是下面這張表:
力量耐力肌肉重要性
肩部10%80%10%1
大腿前部100%2
腰部60%40%3
脖子100%4
小腿20%80%5
大腿後部80%20%6
腹肌100%7
背部40%30%30%8
胳膊10%70%20%9
胸部50%50%10
我常用的力量訓練計劃,包括四個課程:
課程一:
1.深蹲8組每組1~6次使用重量超過1000磅,最後一組使用能夠舉起的最大重量。
2.屈腿硬拉4組每組6~10次重量為400~500磅。
3.仰卧起坐2組每組15~25次負重80磅
課程二:
1.腿彎舉2組每組3~8次重量為500磅。
2.提踵2組每組300次重量為500磅。
3.頭倒立1組訓練到力竭。
4.俯身劃船2組每組3~10次重量為135~315磅。
5.杠鈴彎舉1組每組100次重量為10磅。
6.掌心向上腕屈伸1組每組3~8次重量為60磅。
7.側平舉4組每組100~250次重量為5磅。
課程三:
1.腿舉8組每組1~6次重量約600磅,最後一組使用能夠舉起的最大重量。
2.直腿硬拉4組每組6~10次重量為400~500磅。
3.仰卧舉腿2組每組15~25次負重80磅
課程四:
1.直立腿彎舉2組每組3~8次重量為500磅。
2.坐式提踵2組每組300次重量為500磅。
3.俯卧頸屈伸1組負重100磅。
4.卧推2組每組3~10次重量為135~285磅。
5.胸前下推1組每組100次重量為10磅。
6.掌心向下腕屈伸1組每組3~8次重量為20磅。
7.直立上拉4組每組100~250次重量為20磅。
附:泰森顛峰時期的身體資料:身高1。80米,體重99公斤,腰圍34英寸(86厘米),大腿28英寸(72厘米),頸圍20英寸(50厘米),胸圍48英寸(122厘米),臂圍16英寸(40厘米),小腿18英寸(46厘米)

『柒』 打沙袋應該是怎樣的姿勢

擊打沙袋的要領:
一、打擊方法。
1、固定式打法:可讓人扶住沙袋,練習者准確地擊打。此為初級階段,以此可使習者體會拳腳發力、踢擊不明要領,發力錯誤者,在此階段常易被反作用力頂倒;出拳不明發力者,容易發現自己推擊弊病或擊打無力,站在上前一步擊中沙袋的位置上步擊打,藉以體會距離,全身整體用力,穿透力、鞭擊力、震盪發力等。如能完成具有明顯功力的擊打,則上升為打活動沙袋。
2、打活沙袋:活沙袋子比固定的難打,沙袋在晃動,你可能一時打中,一時擊空,很有威力的一拳卻發不出威力。故應體會拳法與步法的配合:追擊打、退步打、迎擊打、連續擊打、前手點打等等,打得豐富多變,方悟擊打之妙。同樣,在踢擊中,應在運動中踢擊,不必每一次都是重擊。
二、單擊與組合擊打。
進行重復的單項擊打,可牢固地掌握一拳一腳的發力,此是打沙袋初級階段應予重視的。不要一開始就亂打一氣。進行組合擊打,可先打一二手直拳,逐步過渡到多次擊打,在擊打中,要有輕重緩急變化。尤其是手腳連擊密度,不宜形成手是手、腳是腳。連環打擊,手收腳出、腳收手出、緊密連貫,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三、擊打要領
1、搏鬥意識:設想面前站立著一位凶惡的敵人,一步一步逼過來,必須全力以赴地防範、反擊、重擊,不能掉以輕心,馬馬虎虎,一旦擊空了,立即變化應對方式,始終把沙袋想像成一個人,聲東擊西,引上擊下,晃左擊右、防禦反擊、閃躲還擊、想像豐富地打擊沙袋、實戰時會感到此練習帶來的益處。
2、協調放鬆。放鬆、放鬆,每天不停地強調,會使擊打的速度更快、擊打更有力,精力更充沛,擊打時如暴風驟雨,脫離時立即放鬆,調整呼吸,在擊打之一剎那緊張,打出爆發力,緊張在擊打中是十分之一,放鬆是十分之九。打守三分鍾一組,立即放鬆肩關節、手臂,踢擊守一組,也做一些按摩動作。
3、發力要領。通過看習者打沙袋,可以看出拳手的水平狀態。蠻力推擊只能將沙袋擊遠,振盪發力、貫穿沙袋,沙袋只是高頻地震動而不是盪遠,這才是拳出擊爆發穿透擊之力,都可在沙袋上看出來。
四、擊打安排:每周打兩三次即可。擊打強度,可三分鍾一組,如果是為了比賽,可打6×3或9×3個回合,藉以鍛煉充沛的體力耐力。打沙袋可與空擊、跳繩結合起來。在一天的練習中,可將打沙袋安排在最後,將速度練習安排在前。打沙袋是提高、檢驗功力的重要手段,掌握正確的方法,就會如虎添翼。

『捌』 新手怎麼正確的打沙袋

1、首先在打沙袋前,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熱身。

7、最後一步,在結束時,進行拉伸訓練,充分伸展剛才緊張的肌肉,這樣可以減少第二天肌肉的痛。

(8)捨身打沙袋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初學打沙袋如何避免受傷

1、掌握拳法基礎

初學者應在基本掌握各種拳法動作的基礎上,再進行擊打沙袋的練習。在擊打沙袋的練習過程中,不斷改進技術動作,否則容易形成錯誤動作,難以糾正。

2、准備充分

練習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尤其是手指、手腕、肩、肘關節、腰部,以防受傷,擊打時不宜徒手做,一定要纏好護手帶,戴上專用的擊打沙袋手套或練習手套,這樣既可避免挫傷又可增加握力和用力的感覺。在擊打沙袋時,先輕後重,最好是在做2-3組空擊後,再進行擊打練習。

3、身體保持緊張

在擊中沙袋的瞬間,拳要握緊,腕關節緊張。腕關節稍內扣保持拳鋒與尺骨在一條直線上,防止受傷。這一點尤其重要。練膝、肘腿招時主要是掌握技術動作,保持身體平衡,而不是練功。因此不要發力太猛,以免受傷。

4、精力集中

擊打沙袋時精神要集中,要有實戰觀念,假設對手,以培養實戰意識。練拳時,用拳鋒正面擊打沙袋,發拳時眼睛注視擊打部位,做到出拳迅速准確有力,此時擊打沙袋的聲音清脆、短促、沙袋垂直顫動,否則是發拳用力不合理,切忌出拳時推擊。

『玖』 如何正確打沙袋

三、基本練習法
1、穩定式訓練方法:一是每次擊打前,待沙袋靜止時進行每種拳腿肘膝法的擊打;二是兩人一組,一人(助手)在沙袋背面用手或胸靠手抉穩定沙袋,另一人(練習者)在沙袋正面用拳腿肘膝法擊打;抉沙袋的助手要能看清練習者的動作,以便指出並幫忙糾正擊打動作姿勢、路線、力道的錯誤。擺盪式打法須在穩定式沙袋訓練的基礎上進行,並要對沙袋性能了解透徹,有一定的距離感,再行擺盪式的擊打,不可操之過急。擺盪式沙袋訓練時要與打比賽實踐時一樣,「練時無敵似有敵」,不但要保持正確彈性的搏擊姿勢,更應將全身心投入搏鬥狀態中,將沙袋視為一個對手進行擊打,即讓沙袋搖晃起來,然後運用各種技法配合各種步法進行輕重、長短、快慢、遠近等有節奏的擊打。
2、擺盪式沙袋訓練:分為擊退式、迎擊式和混合式三種。
(1)、擊退式:即將沙袋推開,當沙袋遠離時,練習者用步法跟上,用拳腿肘膝法單擊或連擊沙袋;當沙袋回盪時,我即後撤、左右避閃或中心下降下潛避開;待沙袋回盪遠離時,練習者即用步法跟上進行下一輪的擊打。戰術上可練習「追拳訣」戰術,即可將沙袋盪近我身,視為對手攻向我,我避開;當沙袋盪遠,可視為對手攻勢已完,撤拳撒腿,而我捕捉准時機(沙袋回盪途中)速急跟上追擊。
(2)、追擊式:即將沙袋推離,當沙袋回盪的途中我即用各種拳腿法迎擊,將沙袋於半途打回;沙袋再次回盪時,我再次迎擊它,如此反復擊打。這種練習可練習搶攻、強擊、截擊等戰術,還可提高拳腿法的殺傷力。
(3)、混合式:即將追擊式和迎擊式混合起來練習。如,將沙袋推開,待其回盪的途中迎擊打開,當沙袋在盪離的途中(尚未盪到最高點),練習者以追擊法趕上擊打。當然也可在沙袋回盪時我後撤、下潛或左右閃躲,待其盪離時我追擊等等。

四、沙袋訓練注意事項:
1.開始沙袋訓練,尤其是中、重沙袋訓練時,一定要在基本技術熟練的基礎上。在剛剛開始沙袋訓練時要先擊打輕、軟沙袋,不可過早進行重、硬沙袋的練習。
2.每次進行沙袋練習前,一定要認真做好准備活動,待體溫略有升高,全身關節肌肉、韌帶活動舒展開後再擊打沙袋(擊打力量、頻率要逐步加大、加快),防止扭傷。
3.擊打沙袋前要纏好綳帶,可帶上沙袋專用的薄手套,防止挫傷。
4.擊打沙袋時要隨時保持正確的動作,包括彈性、警戒十足的預備姿勢,快速有力、准確的擊打動作,恰到好處的距離、時機等,不可圖一時痛快,胡打亂踢一通而破綻百出,要牢記「進攻時別忘了防守,防守時要找機會進攻」「遇敵如同火燒身」之古訓。
5.擊打的正確部位是沙袋的正中面,不可打在兩側,因為擊打兩側,易使沙袋打轉,致使腕踝關節等接觸面挫傷。從戰術意義上講,在與敵對抗時,對手總是出現在你的面前,而你攻擊的主要部位也是對手的正中線(「守己中線,攻彼中線」,人體的主要要害部位都集中在中線上),這樣你擊打對手別的部位意義就不那麼大了。當然,向兩側上部擊打也是可以的,但你擊打的部位也必須是沙袋的正面。
五、擊打安排
是否要天天打沙袋呢?也不盡然,可每周打兩三次即可。擊打強度,可三分鍾一組,如果是為了比賽,可打6×3或9×3個回合,藉以鍛煉充沛的體力耐力。打沙袋可與空擊、跳繩結合起來。在一天的練習中,可將打沙袋安排在最後,將速度練習安排在前。

閱讀全文

與捨身打沙袋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食品帽佩戴方法圖片 瀏覽:578
浦公英種植方法 瀏覽:273
枇杷膏食用方法 瀏覽:408
眼睛電燒傷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969
簡單調漂方法 瀏覽:68
這8個方法來教你如何進行胎教 瀏覽:25
高二暑假鍛煉方法 瀏覽:684
網球基本技術動作及訓練方法 瀏覽:792
炎症高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04
自製木製手機支架的製作方法 瀏覽:778
手機有什麼方法開機 瀏覽:843
電纜絕緣體積電阻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694
有什麼方法減肥快速減肚子 瀏覽:692
搏擊格鬥呼吸的正確方法 瀏覽:877
腰部經絡鍛煉方法 瀏覽:499
建築磚計算方法 瀏覽:403
3歲感統失調訓練方法 瀏覽:699
如何克服丟臉的方法 瀏覽:216
快速分析問題可以應用的方法 瀏覽:54
喇叭阻抗測量方法 瀏覽: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