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葫蘆絲C調,高音哆怎麼吹
高音哆是葫蘆絲上的一個高音音符,通常由大拇指按住底部的第五個孔,而其他手指都關閉孔位。下面是如何吹奏高音哆的步驟:
准備葫蘆絲:確保葫蘆絲是已經調好的C調葫蘆絲。
握持葫蘆絲:將葫蘆絲握在雙手之間,將大拇指放在底部,並用其他手指輕輕捏住管身,以穩定葫蘆絲。
吹氣和指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高音哆的吹奏:
使用大拇指覆蓋底部的第五個孔。
用其他手指關閉其他孔,確保只有第五個孔是打開的。
嘴巴輕輕包住吹口,不要用力咬住。
吹氣時要注意吹氣的強度和音調的准確性。適度的吹氣強度和正確的指法會產生清晰的高音哆音符。
調整音高:根據需要微調吹氣的力度和指法,以確保音符的音高准確。
練習時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獲得清晰的高音哆音符,因此請耐心練習。如果您是初學者,建議尋求一位有經驗的葫蘆絲老師的指導,他們可以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和技巧,以幫助您更好地掌握吹奏高音哆。
❷ 葫蘆絲的具體教法
葫蘆絲,音色亮麗而又柔腸百轉,旋律富有詩意和舞蹈性,是我國雲南特有的優秀少數民族樂器之一,近年來通過葫蘆絲製作者們對葫蘆絲的進一步改良和開發,以及各種媒介的傳播。再加上葫蘆絲的音域較窄,發音較容易,指法簡單,嘴上技巧簡練,葫蘆絲的學習周期相對較短,一兩年就能學會幾首難度不等的樂曲,學生學習時比較容易上手,因此受到越來越多音樂愛好者的關注和喜愛。下面我就葫蘆絲教學談談一些感受。
一、葫蘆絲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少年兒童學習音樂、認識事物的傾向和需求的原動力。少年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一般是從「有趣」至「樂趣」最後為「志趣」三個層次。「有趣」是少年兒童對學習音樂直接產生興趣的「幼芽」,表現在一旦學生看到某種樂器獨特外形和奇妙音響時就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想過過癮,這種好奇心理是有限度的,不穩定又容易自我轉移或消失。「樂趣」是少年兒童學習音樂興趣發展、形成的中層次,他們在「樂趣」的心理因素的影響下,開始對事物的本質內容產生求知慾望。怎樣培養學生學習葫蘆絲的興趣呢?營造氛圍、激發情趣。利用校園廣播或在活動課時間編排專題節目插播葫蘆絲的經典名曲,讓學生感受到葫蘆絲的音樂美;在宣傳櫥窗中開辟專欄介紹葫蘆絲的構件和演奏特色,讓學生充分認識樂器,引起學生對葫蘆絲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求學的慾望,就會認真學練並積極參加音樂的實踐活動。
二、葫蘆絲教學常用方法
1、講解示範法。這是葫蘆絲教學新授課中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是教師結合樂曲,簡介樂器的特點和基本演奏的方法。主要通過教師本人規范而科學地示範演奏,從而獲得較理想的效果。既能形象示範,又能面授機宜;既能講清演奏要領,又能及時糾正學生錯誤;既方便、靈巧、有趣,又能立竿見影獲得器樂教學實效。
2、合奏指導法。此法又稱器樂合奏綜合教學法,通常是指教師在個別輔導學生的基礎上,將不同的樂器集中進行合奏練習的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主要培養學生對多聲部音樂作品的聽辨能力與合奏能力,以及集體主義的協作精神。
3、趣味游戲法。此法亦系常用的器樂教學方法之一,能融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於一體。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通過玩玩唱唱,吹吹打打,使學生獲益於趣味游戲之中。
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莫塞爾曾說過:「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體驗音樂的橋梁」,事實上它本身就是一個廣泛的音樂學習領域,在這一領域內,它為我們音樂教學提供了獨特而令人高興的音樂教育價值、效果的可能性。兒童們充滿著喜悅的心情,在教師的指導下,一定能將這種可能性逐漸變成自己的東西。這精闢的論述,道出了器樂教學的寶貴價值與意義。器樂教學在音樂教育體系中既是學生學習音樂和表現音樂的重要手段,又是開發其智力的重要途徑。以上談的是本人的一些淺見。當然在自始自終的實踐中,是離不開教師正確的指導、准確的示範的。但願我們的葫蘆絲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共同來弘揚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