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助聽器---聽障兒童口舌操的方法及作用
聽障兒童的口部鍛煉和舌部鍛煉是發音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讓聽障兒童掌握發音器官的不同活動部位和活動方法,幫助聽障兒童體會發音要領、掌握發音技巧,為清楚、流利的說出每一個字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形成正確的語音。
一、口部鍛煉的方法
我們說話時,嘴唇可圓可扁,可伸可啟,這些不同的運動產生出不同的聲音,語音正確與否,與雙唇的運動有著極大的關系。聽障兒童在剛學習說話時,有的嘴唇不會用力,有的位置不對,所以說出的話含糊不清。針對這一特點,對聽障兒童進行口部鍛煉尤為重要。
(一)張口練習
1、基本動作:雙唇自然張合,打開時口型要到位,動作柔和,舌頭平放,不要來回轉動、後縮或隆起,雙唇打開時,不要發出咂嘴聲。
2、作用:幫助聽障兒童克服說話時嘴緊,張不開的毛病。
(二)雙唇練習
1、基本動作:雙唇閉攏,向前突出,然後自然地恢復原狀。(唇部的這些動作可結合相應的發音練習如:發「i」時,要把雙唇拉開,發「e」時,雙唇扁平,發「o」時口型保持圓形不動,而發「u」時,雙唇撅起。)
2、作用:練習唇部的扁、圓、拉、撮,活動唇部肌肉,鍛煉雙唇的力量,使雙唇靈活,為發好雙唇音做准備。
(三)咀嚼練習
1、基本動作:打開嘴,通過大幅度的咀嚼活動下頜。(或閉上雙唇,通過大幅度的下頜運動來進行同樣的咀嚼運動。)
2、作用:提高下頜的靈活性、協調性,放鬆構音肌群的緊張,增加發音器官運動的靈活性。
(四)唇齒練習
1、基本動作:下齒輕咬上唇,然後上齒輕咬下唇,慢慢送氣打開。
2、作用:鍛煉唇、舌、齒之間的配合,為發唇齒音做准備。
二、舌部鍛煉的方法
舌頭是發音器官的主要組成部分,舌頭的動作很靈敏,可以前伸後縮與上升下降。聽障兒童由於聽力障礙,語音發展緩慢,舌頭運動少,舌肌得不到應有的鍛煉,肌肉僵硬,很不靈活。如果舌頭的動作跟不上語言節拍的速度,有的音就發不出來,或是發的不準確,因而舌部鍛煉十分必要。
(一)抵腮練習
1、基本動作:舌尖用力頂左腮,頂的越鼓越好,然後用同樣的方法頂右腮,一下左,一下右,反復練習。
2、作用:鍛煉舌肌,使舌頭靈活。
(二)伸縮練習
1、基本動作:舌尖放下齒背,舌頭向嘴外慢慢伸,伸得越長越好,然後快速縮回來。
2、作用:練習舌的靈活性,主要是對舌尖的鍛煉,對發好舌尖音會有幫助。
(三)捲舌練習
1、基本動作:舌尖頂住上齒齦,舔著上齶往後鉤,鉤得越深越好,但不要把舌頭坤疼,然後舌頭舔著上齶慢慢恢復原位。
2、作用:練習舌頭的伸縮能力,增強舌頭的靈活性。
(四)翹舌練習
1、基本動作:把嘴張開,舌頭慢慢向上翹起至齒齦和硬齶的交界處,然後向下彈開,類似發「拉」的音,舌頭上翹要到位,向下彈開時要有力。
2、作用:練習舌頭、舌面、舌根,使舌部肌肉轉動靈活,為發好翹舌音做准備。
(五)舌部練習
1、基本動作:閉上雙唇,用舌尖「洗刷」牙齒外表面,舌尖需從上牙外表面向下牙外表面分別做順時針旋轉運動和逆時針旋轉運動。
2、作用:鍛煉舌肌的運動。
口舌鍛煉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訓練時應該與聽覺訓練、發音訓練、語言訓練緊密配合,同步進行。口舌鍛煉要堅持每天練習,最好早晚兩次,長期的練習會變得枯燥乏味,老師或家長最好利用器具、音樂或發聲物作為伴奏,同時加上有趣的動作,或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如:舔糖塊練習舌的伸縮、上翹等;利用頭飾練習張嘴、撅唇、哼鳴等活動,口部鍛煉操中利用頭飾如:小豬的頭飾,模仿小豬的嘴, 撅起雙唇,發「豬」的音;羊、牛、貓等頭飾,練習發「m、n音;醫生的頭飾,發好」a「的音,利用不同的頭飾,來增強幼兒練習的興趣。
通過各種有趣的動作、活動,提高孩子練習的興趣。相信通過日積月累、持之以恆的科學訓練,聽障兒童一定會形成良好的語音習慣,並會用清晰的語言來表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