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研究是對事物全面整體的理解,不限於量化的部分,因此,比較適合應用到一些很難量化或者不能量化的教育現象中,例如,對教師職業道德狀況、教師的信念、教師對教材的使用、教育方法的改革、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同學科課程的實施情況以及學生的焦慮心理等的研究。
此外,由於質的研究強調研究者對研究過程和結果的影響,研究者在與被研究者的互動關系中,通過對各方面材料的歸納分析,然後對被研究者的行為進行解釋和意義建構,其探討的核心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因此,它比較適合對較小的樣本以及具體的對象進行研究,而在教育研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對「教學案例分析、特殊兒童教育以及學生個案分析」等的研究。
❷ 屬於質的研究的研究方法
1. 實地勘察調查法
實地勘察調查法是質性研究中的一種方法,它涉及專門機構或人員利用科學原理和技術進行現場勘查。作為觀察法的衍生,它旨在提供未經剪輯的、客觀的觀察結果,幫助研究者獲得准確和全面的信息,為後續研究奠定基礎。
2.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質性研究中的一種深入探究方法,它關注對單一個體或組織的持續調查。通過個案研究,研究者能夠更客觀地描述和理解研究對象的特徵和行為。除了個案研究,質性研究還包括敘事研究、訪談法等多種方法。
3. 訪談法
訪談法是質性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數據收集手段,補充了問卷調查的不足。它允許研究者深入探討被訪談者的內心想法和感受,從而收集到更為深入和有價值的信息。在質性研究中,除了訪談法,還包括觀察法、焦點小組討論、文獻研究、歷史研究、紮根理論、敘事分析、行動研究和多元方法等。
定性研究與質性研究的區別
定性研究與質性研究是社會科學領域的兩種不同研究範式:
1. 研究方法的區別
定性研究通常採用訪談、觀察、文獻分析等主觀性較強的方法,側重於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主觀理解和解釋。相比之下,質性研究更傾向於使用案例研究、實地調查、民族志等方法,強調對研究對象具體情境和細節的深入探究。
2. 研究目的的區別
定性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研究對象的行為、觀點和想法,從而獲得對某一現象或問題的深刻見解。質性研究則側重於對研究對象具體情境和細節的探究,通過對行為、言語和情境的具體分析,來提供對某一現象或問題的詳細描述和理解。
3. 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區別
定性研究通常通過主觀性較強的訪談、觀察和文獻分析等方法收集數據,並運用文本分析和內容分析等技術進行數據分析。而質性研究則多採用歸納和分類等數據分析方法,通過實地調查、案例研究等手段收集數據,側重於對數據的具體描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