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中葯敷肚子的正確方法

中葯敷肚子的正確方法

發布時間:2025-10-11 19:52:22

① 不一樣的小兒中葯敷臍療法(非同尋常)

小兒中葯敷臍療法小兒中葯敷臍療法是將葯物加工後置放於患兒臍部的一種外治方法。選方用葯與內治法相同,惟給葯途徑改口服為臍敷,對兒科證治尤為適宜。其操作方法如下:

1.根據不同病症,配齊葯物。將葯物搗爛、切碎或研細備用,取適宜的賦形劑調制劑。
2.患兒取仰卧位,先將臍部及周圍用溫熱水擦洗干凈,再用毛巾熱敷1 2分鍾,使局部充血,隨即將葯末或葯餅、葯糊等填敷臍中,用膠布或綳帶包紮固定。
3.用熱水袋隔衣於臍部熱熨半小時,以助葯力內行。
4.夜敷晨取,一般以12小時為度。

5, 秋季腹瀉:肉桂9g,五倍子12g,冰片6g,研末,用溫開水調成糊狀,敷於臍部,膠布固定,24小時更換1次葯糊。3天為1個療程。
6,厭食:神曲、炒麥芽、焦山楂各10g,炒萊菔子、炒雞內金各6g。研成細粉用開水製成糊狀,敷臍,12小時更換1次,7天為1個療程。

7,遺尿:五倍子、五味子、菟絲子按2:1:3配製,研末裝瓶備用。用時加醋調敷臍部,次晨取下。一般敷3 5次即可控制症狀。
,8, 痢疾:吳茱萸3g,黃連、木香各6g。研成細末,溫開水調敷臍,12小時更換1次,5天為1個療程。

8, 口瘡:細辛6g,研末,以米醋調成糊狀,敷臍中,12小時更換1次,連敷4 5天。
9,夜啼:硃砂6g,五倍子6g,共研細末,蜜製成餅,處敷臍中,綳帶膠布固定,12小時更換1次,7天為1個療程。
10, 盜汗:五倍子、生龍骨各10g,硃砂6g。先將前二葯共為細末,硃砂另研後入,混勻裝瓶備用。每次3g,熱醋調糊,敷於臍中,上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睡時敷貼,次日起床去葯,3天為1個療程。

閱讀全文

與中葯敷肚子的正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表哥數據分析方法 瀏覽:805
拉鏈頭一般怎麼上最簡單方法 瀏覽:947
蔥怎麼種植最好方法 瀏覽:90
麻將明杠計算方法 瀏覽:533
子線連接8字環的活扣連接方法 瀏覽:872
代數求值的常用方法 瀏覽:733
平躺腿部鍛煉方法 瀏覽:916
空氣進氣量檢測方法 瀏覽:152
佩妮的正確佩戴方法 瀏覽:298
孕婦天熱降溫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55
洗衣液活性含量計算方法 瀏覽:282
訪談法研究方法如何寫 瀏覽:292
如何用化學方法製作透明標本 瀏覽:67
口琴如何練習吹奏方法 瀏覽:925
門簾塑料安裝方法 瀏覽:8
中葯敷肚子的正確方法 瀏覽:981
男生長個兒吃什麼最好方法 瀏覽:963
父母如何判斷孩子的學習方法 瀏覽:265
簡單剪紙對稱圖案大全及方法 瀏覽:505
小肌肉群訓練方法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