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黨的科學思想方法案例分析

黨的科學思想方法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2022-05-01 11:33:35

❶ 中國共產黨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思想方法是指人們在一定世界觀指導下觀察、研究事物和現象所遵循的規則和程序。是關於主觀反映客觀即認識世界的方法。思想方法與世界觀、認識論是一致的。因世界觀不同存在著不同的思想方法。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根本的思想方法。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也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立場觀點方法的集中體現。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和宗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集中體現。
二、工作方法是指人們在實踐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目的和效果所採取的辦法和手段。黨的工作方法是指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中,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而創造出來的一整套的科學的工作方法,是黨的無產階級性質和世界觀在黨的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體現。主要包括:
1、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方法;
2、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密切聯系群眾的方法;
3、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於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
4、抓工作中心環節,統籌工作全局的方法;
5、抓典型帶一般的工作方法。
這些工作方法,對於正確實現黨的領導,保持黨同群眾的密切聯系,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都起了重要作用。當然,黨的工作方法必須隨著黨的中心任務的變化而不斷充實,應該適應新形勢和任務的要求,在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工作方法,推動黨的領導工作的順利進行。

如何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與工作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本領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增強科學發展本領,善於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開創發展新局面。」

怎樣增強科學發展本領?

者從物質數理科學(純數學和物理科學)的理論工作者的思想方法上分享一些心得:

理論研究發現,純數學和物理科學思想的最高境界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主義唯物辯證法中。即列寧《哲學筆記》:「統一物[筆者按:宇宙統一於物質]之分為兩部分以及對它的矛盾著的部分的認識,是辯證法的實質(是辯證法的『本質』之一,是它的主要特點或特徵之一,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點或特徵)。」

毛澤東《實踐論》:「離開實踐的認識是不可能的。」物質數理科學的理論工作者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堅持從客觀實際的物質實踐出發依靠唯物辯證法思想助力基礎科學研究、敢於挑戰並破解物質數理科學理論難題、提出原創基礎理論和作出原創發現、引領世界科學發展新方向。

詳見《依靠唯物辯證法增強科學發展本領》: http://mp.weixin.qq.com/s/f6e8DHI_SAing85PH_Kyjw

❸ 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科學內涵1000字

黨的思想路線的科學內涵是: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指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
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亊物,「是」就是客觀亊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 「是」就是事物的規律,「求是」就是認真追求、研究事物的發展規律,找出周圍事物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工作的向導。
學習馬克思主義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國革命,「矢」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要找「矢」,就是為了要射中國革命這個「的」。
這種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種態度,有實事求是之意,無嘩眾取寵之心。這種態度,就是黨性的表現,就是理論和實踐統一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作風」。

實質和核心:實事求是內在的包含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際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內容,。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前提和基礎;理論聯系實際,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方法;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驗證條件和目的 。
黨的思想路線也叫認識路線,是中國共產黨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導原則和思想基礎。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確立了一條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即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黨的思想路線是黨制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的基礎,也是我們正確理解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保證。

❹ 如何理解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科學內涵

毛澤東曾經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對「實事求是」做了通俗易懂的解釋,他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鄧小平強調:堅持實事求是,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
實事求是是我黨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
第一、實事求是內在的包含一切從實際出發、理淪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內容。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前提和基礎;理論聯系實際,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方法;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驗證條件和目的。
第二、實事求是也內在的包含著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等內容。要做到實事求是,必須解放思想。
由於實事求是是我黨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我們通常把黨的思想路線簡明的概括為「實事求是」,把黨的思想路線稱作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❺ 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是保持黨的性質的決定因素。 以上摘自:《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思想政治)(必修)(三年級全一冊)》2008年3月第三版,2008年7月河南第一次印刷。第三課,我國的政黨和政黨制度,第一節,中國共產黨的性質,78頁正數第二段。 屬於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新增加的內容。 就這些了。

❻ 中國共產黨人的科學技術人才思想是怎樣的

科學是系統地、成功地認識客觀世界的存在及規律的知;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大大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是不斷的發展的,當某一時代的科學技術滿足不了;產業技術革命進程,漫長而久遠,但對整個人類社會帶;所有這些變革的「始作俑者」,都是技術進步和科技創;不僅如此,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還代表著一個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中華民
-
科學是系統地、成功地認識客觀世界的存在及規律的知識與方法.現代技術是建立於科學基礎之上,為實現人的一定目的而形成的改造客觀世界的知識、技能、設施與方法.所以現代科學技術就是系統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識與方法.
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大大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越來越成了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成為第一生產力.科技發展和創新與國家政治、經濟及民眾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在社會中所起的推動作用越來越重大.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馬克思曾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並且說:「固定資本的發展表明,一般社會知識,已經在多麼大的程度上變成了直接的生產力.」馬克思還深刻地指出:「社會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並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鄧小平根據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現狀,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已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
社會是不斷的發展的,當某一時代的科學技術
滿足不了社會發展的需要時,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規,而是創新.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本質特徵和獨有品格.依靠創新,人類擺脫了史前的愚昧時代,邁進文明的門檻;依靠創新,人類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當今世界,創新尤其是科學技術的創新,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動力源,成為民族興旺的助推器.
產業技術革命進程,漫長而久遠,但對整個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卻往往是翻天覆地的.三次重大科技革命推動了整個社會各個放面的快速發展,可以說是近現代人類認識世界的基礎.近現代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已歷經了五個主要階段,即工業革命之初的早期機械時期、蒸汽動力和火車時期、電氣和重工業時代、石油化工和航空技術時代,而眼下,以信息通信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並向其他產業廣泛滲透,導致了人類社會從生產組織到商品消費等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推動人類進入以信息生產和消費為主要特徵的新經濟時代.

❼ 《中國共產黨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方法概念

1.思想方法與世界觀、認識論是一致的。因世界觀不同存在著不同的思想方法。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根本的思想方法
追答
2.
馬克思的歷史辯證法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的科學的歷史辯證法,是馬克思對社會歷史辯證發展過程的正確揭示。它的形成經歷了兩次偉大的思想轉變,首先實現了從黑格爾唯心主義向~般唯物主義的轉變,於是形成了他的入學主體辯證法;又從人本異化史觀轉向以生產實踐為基礎的唯物史觀,於是最終揚棄人學主體辯證法而形成了科學的歷史辯證法。此時,他成功地解決了自己哲學中的三大理論難題:既消除了唯心主義又發揚了辯證法的能動性;既消除了自然唯物主義機械性,又堅持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既批判了資本主義,又使共產主義成為科學。歷史辯證法的形成為《共產黨宣言》的產生和發表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同時《共產黨宣言》是歷史辯證法的系統而經典的表達。

❽ 用實例說明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重要性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根本要求。它要求我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做到使主觀符合客觀,要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來決定我們的主觀思想和行動,要從客觀存在的情況出發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地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

(8)黨的科學思想方法案例分析擴展閱讀: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一是要做「求實、務實、踏實的實幹家」,不靠本本靠實踐,靠實事求是、多干實事、干出實績來取信於民。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事實是真理的依據,實干是成就事業的必由之路。這也是『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真諦。」

二是不能做紙上談兵、華而不實的「書獃子」,更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理論著作和資本主義發展經驗,而要充分考慮中國的社會實際。

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必須長期堅持。

❾ 簡述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並結合實際分析如何堅持這一思想路線

即指導黨的實踐活動的思想方式和必須遵循的思想原則。
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它的核心是實事求是。進入新世紀,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我們黨在領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成為關系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歷史性課題。江總書記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站在時代的高度,正確回答了這一重大歷史性課題。「5·31」講話,不僅進一步豐富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而且為我們提供了正確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解決這一歷史課題中的科學思想方法。講話強調,貫徹「三個代表」要求,「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保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這是對「三個代表」思想精神實質的高度概括。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把握江總書記在解決這一歷史性課題中的科學思想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深刻領會「三個代表」思想的精神實質,深刻認識「三個代表」思想的偉大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以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這種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與時俱進的精神,是解決這一歷史性課題的關鍵

江總書記在「5·31」講話中指出:貫徹「三個代表」要求,「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他要求全黨必須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講話在這里是從貫徹「三個代表」要求的角度提出問題的,但它透射出江總書記解決時代課題最為根本的思想方法。

進入新世紀,我們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在許多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走勢趨緩,經濟全球化和地區經濟一體化加速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技力量在經濟增長和綜合國力較量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在兩種制度斗爭中我們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形勢和考驗。經過20世紀90年代的發展,進入新世紀,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社會經濟結構、階層構成發生了深刻變化。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濟發展增加了新的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在思想政治領域和黨的建設上也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

在變化了的新形勢下,如何克服前進道路上面臨的矛盾和困難,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江總書記在講話中立足於發展地看問題這一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提出四個「一定要」,即我們一定要看到《共產黨宣言》發表一百五十多年來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發生的重大變化,一定要看到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發生的重大變化,一定要看到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工作、生活條件和社會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一定要充分估計這些變化對我們黨執政提出的嚴峻挑戰和嶄新課題。他明確指出,要使黨和國家的事業不停頓,首先理論上不能停頓。否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丟掉老祖宗,是錯誤的、有害的;教條式地對待馬克思主義,也是錯誤的、有害的。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證明,社會實踐在不斷地提出問題,馬克思主義理論也在不斷地解決新的時代課題中發展著,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就在於與時俱進。在改革和建設深入發展和國際形勢變化面前,要解決諸多新的矛盾和現實問題,不僅馬列和毛澤東著作中沒有現成答案,甚至鄧小平著作中也沒有現成答案,必須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去回答新的問題、指導新的實踐。正如江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的,我們一定要適應實踐的發展,以實踐來檢驗一切。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這是在發展了的形勢面前唯一正確的選擇。

講話把「與時俱進」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並列起來,並將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弘揚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提高到「是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保持先進性和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決定著中國的發展前途和命運」的高度,具有很強的時代針對性。進入新世紀,變化了的國際國內形勢要求我們必須從理論到實踐都要與時俱進,不能故步自封,否則就會被歷史所淘汰。我們只有以與時俱進的精神和方法去觀察問題和認識問題,才能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不斷推動社會主義事業勝利向前發展。

二、以發展的眼光對待黨的先進性,提出了「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這一重要論斷,為我們認識和解決「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歷史性課題指明了方向

貫徹「三個代表」要求,「核心在保持黨的先進性」。這是江總書記思考解決「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這一歷史課題的要害所在。在發展變化了的形勢面前,黨能否保持其先進性,決定著黨的生存和執政地位,決定著黨能不能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庄嚴使命。因此,「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最核心的問題是要解決黨繼續保持其先進性的問題。
解決黨的先進性問題,有一個如何認識黨的先進性的問題。講話第一次提出了「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這一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重要觀點。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推動歷史發展的最終決定性因素是生產力。生產力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不同時期先進生產力的內容是不同的,因而生產力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而不是抽象的。由此決定了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階級和社會集團的先進性也是具體的歷史的而不是抽象的。我們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的先進性來自工人階級的先進性,來自工人階級所代表的生產力的先進性。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我國改革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推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結構和經濟成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工人階級的狀況和成分也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時代的發展已賦予其先進性許多新的特點和內容。因此我們在認識黨的先進性問題時,必須堅持歷史的具體的觀點,而不能把黨的先進性看成是一種先天的自然權利,或者是一經獲得就一成不變;而是要與時俱進、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容。

「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這一觀點,是江總書記通過對原蘇聯、東歐共產黨和世界上其他一些政黨興衰成敗歷史的敏銳觀察和對我們黨在新的形勢下面臨的新問題深入思考後提出來的。蘇聯、東歐共產黨也曾經是工人階級的先進政黨,創造過輝煌的業績,但是由於它在黨建設理論上的僵化,在變化了的形勢面前不能正確對待黨自身的發展,沒有使黨的先進性很好地體現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不能在變化了的形勢面前,革新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使黨的工作充滿活力。這就逐漸喪失了黨的先進性,因此走向垮台也就不足為怪了。蘇聯、東歐劇變的教訓從黨的建設的角度來看,一個工人階級政黨是否先進,不在於自封,也不在於過去有過多少輝煌的成績,而在於能否與時俱進,始終做到「三個代表」。只有始終站在歷史潮流的前頭,做到「三個代表」,才能得到歷史的認可,人民的認可。

在我國,經過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的發展,社會的經濟結構、社會階層構成、工人階級隊伍的成份,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來認識和保持我們黨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使黨的性質體現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維護和實現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成為黨的生存、發展和鞏固執政地位的根本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具體地歷史地看待黨的先進性質,不能很好地依據新的變化解決這個問題,仍然固守過去的認識和結論,同樣會被歷史的發展所淘汰。

江總書記提出的「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觀點,其方法論意義就在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從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國內生產力發展的現狀出發來認識和解決黨的先進性問題,而不能靜止地一成不變地看待黨的先進性。這就抓住了當前黨的建設的要害,為解決「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這一歷史性課題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我們黨今後的建設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方法。按照這一思路,黨的建設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抓住保持黨的先進性質這個核心,堅持黨的建設與歷史同行,與時代共進,不斷獲得生機與活力。

三、把理論創新與實踐落實統一起來,以推動中國社會歷史發展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三個代表」的落實標准和價值追求

貫徹「三個代表」要求,「本質在執政為民」。這是江總書記思考解決「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這一歷史課題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執政為民,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們黨的性質決定的。執政為民是工人階級執政黨的顯著特徵和與其他政黨和本質區別,也是工人階級執政黨保持其執政地位的根本原因。在世界政黨發展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些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各種非無產階級的執政黨,但是由於其階級或集團利益的局限性,不可能隨著時代的發展繼續保持其先進性,也不可能把執政為民作為黨執政的本質要求,因而難免走向衰落的厄運 。工人階級政黨與其他一切政黨的區別就在於沒有任何自己的私利,為人民謀利益是它存在的唯一價值和目標追求。當然這並不是說工人階級政黨的這種價值觀是天賦的和自然而然的,而是要通過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才能獲得。這就要求工人階級政黨特別是在執政後,要不斷進行保持自身先進性質的錘煉,把執政為民作為自己的最高職責,切實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否則就會失去自己的存在價值,也會被歷史所淘汰。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工人階級執政黨的垮台,從根本上說也是沒有處理好為誰執政的問題。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執政為民是黨的宗旨在執政條件下的本質要求和體現,是黨的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個代表」要求以與時俱進的精神,解決在新的形勢下保持黨的先進性質問題的根本目的,就在於使黨始終成為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使黨始終做到執政為民。這就是「三個代表」思想賦予我們黨的建設的價值所在和目標追求。

「5·31」講話不僅提出了貫徹「三個代表」要求的本質在執政為民,而且提出了如何判定一個政黨的活動是否做到了執政為民的方法和標准。講話提出的必須把黨的先進性「放到推動當代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中去考察,放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奮斗中去考察,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實際作用」的思想,既是看待黨的先進性的根本方法和標准,也是我們認識黨是不是做到執政為民的根本方法和標准。黨的先進性要在推進歷史發展的實際作用中去考察,同樣,黨是不是做到執政為民,也要在推進歷史發展的實際作用中去考察。從這個根本方法和標准出發,江總書記要求,「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把握住這一點,就從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願望,把握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

政黨作為上層建築領域的實體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認識一個工人階級政黨的先進性質和歷史作用,必須把它放在與社會經濟基礎和社會生產力的相互關系中去考察,看它對社會歷史發展所起的實際作用,看它對創造社會歷史的主體即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的尊重和利益的滿足程度。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就必然得出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執政的根本目的,黨的建設的一切活動,黨的一切工作,都要落實到國家發展和人民願望的實際中去,都要接受實踐的檢驗,接受人民的監督和評判等重要結論。這是一條在黨的建設上的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這種認識方法,這種看待黨的歷史作用的客觀思路,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評判各級黨組織工作功過是非的思想武器
如何堅持:

閱讀全文

與黨的科學思想方法案例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奔小康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931
小龜王摩托車漏汽油解決方法 瀏覽:924
加工尺寸檢測器具使用方法 瀏覽:825
小米運動天氣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94
食品帽佩戴方法圖片 瀏覽:578
浦公英種植方法 瀏覽:275
枇杷膏食用方法 瀏覽:408
眼睛電燒傷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969
簡單調漂方法 瀏覽:68
這8個方法來教你如何進行胎教 瀏覽:25
高二暑假鍛煉方法 瀏覽:684
網球基本技術動作及訓練方法 瀏覽:792
炎症高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04
自製木製手機支架的製作方法 瀏覽:778
手機有什麼方法開機 瀏覽:843
電纜絕緣體積電阻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694
有什麼方法減肥快速減肚子 瀏覽:694
搏擊格鬥呼吸的正確方法 瀏覽:879
腰部經絡鍛煉方法 瀏覽:501
建築磚計算方法 瀏覽: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