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用統計學方法對會展行業的分析

用統計學方法對會展行業的分析

發布時間:2022-04-30 20:16:07

㈠ 會展業發展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建議

會展業發展的相關因素和作用日益凸現會展業涉及工業、農業、商貿等諸多產業,對結構調整、開拓市場、促進消費、加強合作交流、擴大產品出口、推動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等發揮重要作用。具體體現在:

第一,能產生強大的互動共贏效應。會展業不僅能帶來場租費、搭建費等直接收入,而且還能拉動或間接帶動數十個行業的發展,直接創造商業購物、餐飲、住宿、娛樂、交通、通訊、廣告、旅遊、印刷、房地產等相關收入;不僅能集聚人氣,而且能促進各大產業的發展,對一個城市或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和催化作用。據有關統計表明,一個好的會展對經濟拉動效應能達到1:9,甚至更高。
第二,能獲得優質資源。會展業匯聚巨大的信息流、技術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意味著各行業在開放潮中,在產品、技術、生產、營銷等諸方面獲取比較優勢,優化配置資源,增強綜合競爭力。會展業發展可以不斷創造出"神話",博鰲效應就是其中的一個最典型範例,窮鄉僻壤的博鰲建成國際會議中心後,以其良好的生態、人文、治安環境,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會議組織者、參會者、旅遊者等。
第三,能提升支持力度。各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製造業要生存和提升競爭力,需要相關服務行業的協作,加快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更離不開會展業的支持和助力。其中會展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服務內容,作為特殊的服務行業,會展經濟能服務於和增強城市面向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所以,會展經濟有巨大的效能。

會展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順應規則,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進入wto後,政府痛下決心順應規則,轉變職能,退出對市場經濟運作的直接干預管理。政企不分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而企業可盼的關系協調、信息傳遞、市場規范等服務與管理的職能將由行業協會來實施。因此應發揮協會組織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和協調。盡早成立全國性的會展行業管理組織,並採用計算機網路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覆蓋全國的信息網路;理順與海關、稅務等相關部門的關系,取消價格多軌制,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展覽環境和競爭秩序,在操作上力爭盡快實現規范化,並與國際慣例逐步接軌。另外,政府職能的轉變並不意味著市場的完全自由化,相反政府的宏觀調控會對展會的質量和會展公司的資質進行市場化、動態化和評估和認證,逐步從審批制過渡到標准制和登記制。使會展業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據悉,目前我國政府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展覽業管理方面的相關法規,一些地方政府也在著手會展業的立法工作。如國內展覽業的第一個地方法規--上海展覽法規,已進入起草階段,主要內容是理順行政主管部門和海關、商檢、工商、稅務等部門之間的法律關系,克服多頭管理的弊病,也將考慮展覽公司辦展的資質要求和法律程序。

(二)改進服務水平,加快人才培養。會展業屬於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它不同與第一、二產業,是一個營銷的過程,關鍵是人才、客戶和服務,對資金的需求並不突出。服務水平的提高不僅要提高軟體服務,如設立相關的服務商、法律咨詢機構、專業觀眾檢錄系統,還要改善硬體設施建設,如設立郵局、必備的商務服務部門和專線交通等。加入wto後將有更多的外資和展覽管理人員進入中國,將會帶來國際會展業的先進經驗、理念。有了好的理念,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會展人才,制定規則和制度,提高軟硬體服務。會展專業人才奇缺是制約會展業發展的瓶頸,因此加快會展專業人才培養迫在眉睫。有關部門應及時組織舉辦展覽專業人員的培訓班、講座。這種培訓班、講座非常重要,因為大專院校學習的學生從現在起少則3年,多則4到5年才能掌握專業理論,日子久遠,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從事展覽工作的人員大多具有實踐經驗而缺乏理論知識和先進、現代的展覽管理手段,若能通過短期培訓,可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三)會展應走向產業化和品牌化。加入wto後,隨著我國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外國會展公司的大舉進入加劇了我國會展市場的競爭,促使了我國會展業面向市場,在競爭中進行跨地區、跨部門的戰略重組,組建展覽集團、實現資本擴張,提高企業組織規模,走上產業化之路。

如何進行展會評估展會評估流程及方法

進行展後評估可以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是提高辦展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進行展會評估可以在確定評估的方法和步驟後,設計合理的調查問卷,搜集有關信息,最後通過對有關材料的分析,得出展會效果評價,並對下屆展會的舉辦提出一些好的建議。 展會評估是一個有計劃、有步驟的動態過程,必須循序漸進。通常,一項展會評估包含以下程序: 1、確立展會評估目標展會評估的主要目標是了解展出的效率和效益。由於會展效果的評估涉及到會展工作項目與工作成果之間的復雜的關系,導致了展會評估目標的復雜化。所以在進行展會評估時應該根據展出目標確立評估的具體目標和主要內容,並依據評估目標的主次,排列優先評估或重點評估的次序。 2、選擇規范的評估標准會展效果的評估標准系統包括整體成效、宣傳效果、接待成果、成交結果等。評估時應該根據展出目標確定展會評估標準的主次。比如展出目標是推銷,就應該把成交結果作為主要評估標准。劃定評估標準的主次以後,還應該使其規范化。評估標準的規范化是指評估標准必須明確,客觀、具體、協凋和統一,也就是,明確評估標準的主次、重心;客觀地制定切合實際的評估標准;量化評估標准,使之具體化、可操作性強;評估標准之間必須協調並能長期統一,使評估結果更為准確。 3、制定評估方案根據會展效果的評估目標及標准,確定各階段具體的評估內容和評估方案,包括各段時間安排與抽樣分布、評估的對象和方法、人員安排和經費預算等等。制訂評估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1)根據評估項目、對象和方法制定評估方案,明確人員分工,安排各項必要措施。 (2)設計製作各種測評問卷及情況統計表,如參展商問卷調查表、觀眾問卷表和展覽會舉辦情況統計表等。 (3)小范圍預測,修改測評問卷。 (4)對測評人員進行培訓,考慮測評困難及問題防範措施。 4.實施評估方案 (1)通過收集現成資料、安排記錄、召集會議、組織座談、利用調查問卷向參觀者收集情況等方式收集各種信息。 (2)整理收集的信息,處理分析數據。 5、撰寫評估報告根據不同階段的效果測評,匯總分析,對整個展覽活動過程的效果進行總體評價,寫出評估報告。報告內容一般包括評估項目、評估目的、評估過程與方法、評估結果統計分析、評估結論與可行性建議及附錄等。 展會評估內容包括: 1.展台效果優異評估如果展台接待了70%以上的潛在客戶,而客戶接觸平均成本低於其他展台的平均值,其展台效果就是優異。 2.成本效益比評估這里的成本效益比內涵比較廣,可以是此次展覽的成本與效益相比,也可以是此次的成本與效益與前次或類似項目相比,還可以是展出的成本效益與其他營銷方式相比等等。例如展出開支為20萬,展出效益(展覽成交額)為8000萬,那麼成本效益比為l:400。 3、成交評估這里的成交是指消費成交和貿易成交兩種。對貿易性的展覽會而言,成交評估是展會評估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成交評估的內容一般有: (1)有無達到銷售目標; (2)成交額; (3)成交筆數; (4)意向成交額; (5)實際成交額; (6)與新客戶成交額,與老客戶成交額; (7)展覽期間成交額; (8)預計後續成交額,等等。 4、接待客戶評估這也是貿易展覽會最重要的評估內容之一,包括: (1)參觀展台的觀眾數量,可以細分為接待參觀者數,現有客戶數和潛在客戶數。其中潛在客戶數是重點。 (2)參觀展台的觀眾質量。按照評估內容和標准分類統計觀眾的訂貨決定權、建議權、影響力、行業、區域等,然後根據統計情況將參觀觀眾分為「極具價值」、「很有價值」、「一般價值」和「無價值」等情況。 (3)接待客戶的成本效益。計算方法是用展覽總支出額除以所接待的客戶數或者所建立的新客戶關系數。 5、調研評估即通過展出對市場和產品有無新的了解和認識,有無更明確的發展和努力方向等來進行評估。 6、競爭評估指對在展覽工作方面和展覽效果方面與競爭對手相比較的表現的評估。 7、宣傳公關評估。具體包括宣傳公關有無效果,效率、效益多大,是否需要增加投入提高展出者形象,以及形象對實際成交有多大關系等。展會評估是一個很復雜的體系,其中有些內容還具有一定的爭議性,所以評估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審慎選擇,謹慎操作。 展會評估報告 展會評估報告是一定類型的載體,反映市場狀況的有關信息並包括某些調研結論和建議的形式。展會評估報告是展會評估活動過程的直接結果。 展會評估報告必須具備以下要求: 1.語言簡潔,有說服力。 2.報告必須以嚴謹的結構、簡潔的體裁將調研過程中各個階段收集的全部有關資料組織在一起,不能遺漏重要的資料,但也不能將一些無關資料統統寫進去。 3.注意仔細核對全部數據和統計資料,務必使資料准確無誤。 4.報告應該對展會評估活動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明確的結論或建議。 展會評估報告可能因評估的具體內容而有所分別,但一般來說都應該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1、評估的背景和目的 在評估背景中,調研人員要對評估的由來或受委託進行該項評估的具體原因加以說明。說明時,最好引用有關的背景資料為依據,分析展覽活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2、評估方法包括: (1)評估對象說明從什麼樣的對象中抽取樣本進行評估。 (2)樣本容量抽取多少觀眾作為樣本,或選取多少實驗單位。 (3)樣本的結構根據什麼樣的抽樣方法抽取樣本,抽取樣本後的結構如何,是否具有代表性。 (4)資料採集方法 (5)實施過程及問題處理 (6)資料處理方法及工具指出用什麼工具、什麼方法對資料進行簡化和統計處理。 (7)訪問完成情況說明訪問完成率及部分未完成或訪問無效的原因。 3、評估結果 評估結果是將評估所得資料整理出來。除了用若干統計表和統計圖來呈現以外,報告中還必須對圖表中的數據資料隱含的趨勢、關系和規律加以客觀描述,也就是說要對評估結果加以說明、討論和推論。評估結果所包含的內容應該反映出評估目的。並根據評估標準的主次來突出所要反映的重點內容。一般來說,評估結果中應包含以下內容:展台效果;成本效益比成交筆數,成交額;接待客戶數量;觀眾質量等等。 4、結論和建議 要用簡潔明晰的語言作出結論。如闡述評估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有什麼實際意義。必要時可引用相關背景資料加以解釋、論證。建議是針對評估結論提出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以獲得更好的效果,或者是如何處理已存在的問題,最好能提供有針對性的行動方案。

㈢ 做會展需要具備哪些專業技能

1.調研能力。調研是策劃的前提和基礎。在策劃一個會展項目之前,首先要對市場進行調研,以掌握大量的信息,否則會展策劃只能是閉門造車,無法滿足主辦方的實際需求。如策劃一個服飾展,就必須了解市場上的服飾流行趨勢以及生產商、銷售商的相關情況。因此,在培訓過程中,學員需要學習掌握會展市場調研的流程和方法、市場信息收集的途徑與信息分析的工具,以及調查資料的整理和統計分析方法等。
2.策劃能力。
策劃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會展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場館的選擇、會展主題的確定、展會的布置。會展策劃包含了方方面面諸多要素。即會展策劃培訓涉及到會展項目在各個階段、各個層次的策劃原則、方法和程序,學員通過培訓應該對會展策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並要學會相關方案的撰寫。撰寫、審查展會商務文案(撰寫辦公電子郵件、非格式化參展、合同公司對內對外經濟合同、展會項目可行性報告、 展會項目組織實施方案、展後總結報告、重要對外公函、為官方或半官方機構代擬稿、審查 參展/參觀邀請函、格式化參展合同、展商服務手冊)
3.銷售能力
這就是會展營銷的任務了。如果不能招來眾多參展商,那麼之前的策劃准備皆為空談。因此,會展營銷培訓課程主要教授學員科學的會展營銷理念、營銷知識和營銷方法。
調研、策劃和營銷是舉辦一個展會的前期工作,在展會正式開始以後,會展策劃人員要將更多的精力投人會展運營管理工作以確保展會順利進行,這是會展策劃工作的關鍵所在。在培訓過程中,學員將系統地學習會展現場服務與管理、會展財務管理、會展現場信息化管理以及會展危機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識。
4.社會公關能力
主要表現在編寫或審查展會電話銷售展位、電話邀請觀眾話術、商請展會主辦、協辦、支持機構、與展會服務提供商談判、與展會合作方談判(包括收購項目談判)、審查展會銷售合同、拜訪大客戶、統籌管理參展售後服務、展會現場服務、接受采訪媒體、應媒體邀約寫稿宣傳公司或項目
5.語言表達能力
這里包括普通話標准,語言表達流暢幽默,精通外語,語言溝通能力強。

閱讀全文

與用統計學方法對會展行業的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方法減肥快速減肚子 瀏覽:691
搏擊格鬥呼吸的正確方法 瀏覽:876
腰部經絡鍛煉方法 瀏覽:498
建築磚計算方法 瀏覽:402
3歲感統失調訓練方法 瀏覽:698
如何克服丟臉的方法 瀏覽:213
快速分析問題可以應用的方法 瀏覽:51
喇叭阻抗測量方法 瀏覽:428
會計常用的三種核算方法 瀏覽:711
教案教學方法都有哪些 瀏覽:695
兒童食用蜂蜜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08
中國勇士訓練方法 瀏覽:960
貧血的類型和治療方法 瀏覽:280
白芷的食用方法與禁忌 瀏覽:814
888x25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493
美的暖風機的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717
大學論文食品選出最佳配方方法 瀏覽:315
中期舌癌的治療方法 瀏覽:544
隱形防護網報警器安裝方法 瀏覽:733
紅胎記治療方法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