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本人想辦一個小型麵粉廠,不知要什麼設備,大約需要多少資金
小麥--清理--著水---潤麥----入磨---研磨篩理----配粉----包裝
1.清理:主要是清理小麥的中的秸稈,石頭,破損麥等影響麵粉出率的雜質。主要設備有:打麥機,去石機,風選,精選等,根據小麥的品質及制粉要求,各種麵粉廠會有些區別
2.著水:小麥清理好後需要著水,使小麥的水分達到一定含量,可以提高麥皮的韌性,降低小麥胚乳的機械強度,這樣在研磨時,使麥皮不宜磨得很碎而影響麵粉品質,而調質的胚乳使得磨粉機的磨輥磨損降低,同時降低能耗。一般高筋麥著水要多一些,低筋麥相對少一些。
3.潤麥:著水的小麥在麥倉里要存放一定時間,一般在8~24小時,根據小麥品種,溫度而異。高筋麥一般時間要長一些,冬天潤麥時間也長一些。著水和潤麥後的小麥稱為入磨麥,入磨小麥的水分控制在14~16%。如果太高,會影響後道篩理。
4.研磨篩理:分心磨系統和皮磨系統,磨粉機將小麥破碎成大麩皮,小麩皮,大胚乳,小胚乳,粗粉細粉,然後不同的料又進入不同的磨粉機研磨,同時配合篩理和清粉。這是個很復雜的過程,需要通過有經驗的粉師調整,達到最優的效果。最後得到麵粉(1~3種),粗麩,細麩。
5.配粉:由於專用粉的需求,一種小麥磨製的麵粉往往達不到客戶的要求,通過不同小麥粉按照一定比例的混合,可以調整成品麵粉的各種粉質特性,達到客戶要求。
6最後是包裝。
設備的產能,配置不確定,成本因此不能一言而論。
⑵ 節節麥用什麼葯打效果好
您好!甲基二磺隆!是目前防除麥田惡性禾本科雜草如節節麥最有效的葯劑!年前用葯效果最好,每畝用量30毫升!年後用葯只能抑制生長!
用葯時要注意:打葯後三天不能出現寒流,不能出現降雨,田間不能有積水!不重噴不漏噴!小麥拔節後嚴禁使用!目前試驗揚表系列較敏感,建議先做試驗再推廣應用!
⑶ 野麥子什麼時候打好
小麥播種30—45天,是打野麥子的最佳時機。也就是在11月初至11月20號防治效果最好。此時,大部分雜草已經出齊,而且,草齡較小,容易防治。
野麥子並不是一種草,而是分為雀麥、野燕麥、節節麥,三種雜草習性不同,除草劑選擇錯誤不僅沒有效果,還非常容易出葯害。
(3)臨沂打麥有什麼好方法擴展閱讀:
小麥種植病蟲害防治措施:
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適時播種,使開花期避開雨季,防止疫病。輪作倒茬,進行秋深耕、壓青砘等,可有效防治蟲害。選曬拌種,增強抗病、抗蟲能力。
田間及時拔除病株。病蟲害大量發生時,可用化學方法防治,要使用低毒、低殘留的農葯,蚜蟲防治:5月底6月上旬蚜蟲大量發生時,用8000倍液的溴氰菊酯或40%的樂果600倍液噴霧,用葯液40-50千克/667平方米。
黏蟲:用50%的敵敵畏乳劑的800-1000倍液噴霧。用葯液40-50千克/667平方米。
⑷ 臨沂糝湯的做法是什麼
做法:
1、大麥仁250克洗凈,用清水浸泡回軟;凈老母雞10隻清洗干凈,焯水。
2、取一大鍋,放入清水 25千克,大火燒開,放入雞和大麥仁,大火燒開,改小火熬煮3-4小時,將雞撈出,將雞肉撕成小細條。
3、鹽、蔥米各750克,姜米1500克,五香粉、 黑胡椒粉各150克,醬油1千克提前調拌均勻;麵粉5千克加入清水調成稀糊。
4、先將調好的調料倒入煮麥仁的鍋內,大火燒開,改小火,將調好的麵粉糊倒入 鍋內,用小火慢慢熬制(防止糊底),湯再次燒開後即可開非常小的火保溫。
5、取雞絲少許放入碗內,倒入熬好、燒熱的湯料,淋入少許芝麻油調味。客人可以根 據自己的喜好,放入少許香菜末或醋調味即可。
⑸ 農村打麥子的工具叫什麼
槤枷。
拼音:lián jiā。
脫粒用的農具。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板構成,用來拍打穀物,使子粒掉下來。
槤枷起源於我國,歷史悠久。據《國語·齊語》記載,早在公元前七世紀,當時的齊國(在今山東半島),首先使用槤枷打麥。槤枷,那時稱「枷」或稱「拂」。從唐朝算起,這種打場的農具定名為「槤枷」,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明代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所著《農政全書》,對「槤枷」作了專門記述。現在,各地油菜、麥子等穀物脫粒主要使用脫粒機,但在偏遠鄉村,槤枷依舊是脫粒的主要工具。
(5)臨沂打麥有什麼好方法擴展閱讀: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很多以前用的農具也慢慢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1、鐮刀
最主要的收麥工具。用鐮刀割麥子,分「走鐮子」割和「圍鐮子」割。
「走鐮子」就是彎著腰,左手摟麥,右手握鐮,向右後方割拉。男人們一般都採取這種姿勢,速度快,但麥茬較高。「圍鐮子」是婦女們常常採用的姿勢,半下蹲,雖然效率較慢,但割出的麥茬比較低,累了還可以就勢座下歇歇。
2、架子車
一種交通、運輸工具。具有悠久的歷史,繫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農村主要運輸及交通工具,是農民的重要生產資料。因其製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在農村發展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3、轆軸
打場是用碌碡將曬乾的穀物反復滾壓輾打,使糧食與秸稈和糧糠分開。打場結束後,用木叉將秸稈挑出後,剩下的是糧食與糧糠,便可以開始揚場了。
⑹ 用麥粒釣魚最佳方法是什麼
1、生麥粒泡曲香酒
麥粒用來製作餌料的一大好處在它只具有植物的清香,顆粒偏大,第一沒有小雜魚喜歡的葷腥味,第二嘴小吃不掉,第三重力大下沉速度快,是釣鯽魚躲小魚的一款好餌料。
2、用晶瑩如玉的熟米粒做過釣餌
煮麥粒需要的時間特別長,在製作時為節省時間可以選用高壓鍋,讓麥粒煮熟,但不要到開花的程度,撈出後趁溫熱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再添加不同魚類喜歡的商品餌,讓每一粒都裹上餌粉,不僅起到誘魚的作用,還能達到留魚的效果。
3、麥粒發酵餌料
煮熟麥粒與以上相同,用高壓鍋把麥粒煮熟但不要到開花的地步,然後撈出晾到不燙手,之後可以在其中加入溫水溶解的酒麴或者酵母,加入一些味精,把煮麥粒的水一些加進來,一起放到倒入保鮮袋中等待其發酵,在夏天一般3天時間就可以完成,為防止發酵過度可放到冰箱冷藏,最好一周內用完。
老麥粒直接發酵配方
材料准備:老麥粒五斤、白糖半斤、酵母3g。
製作過程:老麥粒煮指零星開花(高壓鍋大約40分鍾左右),撈出瀝干拌入白糖,不燙手之後放入酵母,然後用塑料袋裝起來密封發酵。發酵過程夏天大概三天左右即可,原則就是有濃郁的甜酒香味就可以拿出來使用。
使用方法:直接打窩即可,也可以混入商品餌料裡面抽窩,也可以混合菜子餅麵粉麩皮之後裝填海竿爆炸鉤。 也可以直接用發酵好的麥粒直接作釣,一次掛兩粒即可。
目標魚:鯽魚、鯉魚、草魚等。
⑺ 在麥子地里打野麥子什麼時候打合適
小麥播種30—45天,是防治野麥子的最佳時機。也就是在11月初至11月20號防治效果最好。
施葯
1、選好最佳防治時期
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小麥幼苗長至4片葉,這是麥田除草的最佳時期。此時雜草大部分剛出土,抗葯性差,防治效果好,一次施葯可基本控制全生育期的雜草,並且因施葯時間早、除草劑殘留少,對後茬作物影響也小。
但在冬季低溫時使用除草劑,其葯效明顯長於高溫時使用除草劑,一般需要12~15天才會出現草枯的現象。而在夏季高溫階段防除農田的狗尾草,一般在5~7天之內全田雜草便會全部枯死。因此,用葯後要耐心等待,只要時機把握得好,葯液噴到位,一般不需要重新用葯。
2、嚴格控制用葯劑量
不可隨意減少水的用量。在噴灑時要均勻,不重噴,不漏噴,所有的雜草上都要噴上除草劑,否則會徒勞無效;如果除草劑用量過大,會使作物產生葯害,造成污染,甚至對後茬作物造成不良影響;若劑量過小,對雜草防治效果差,起不到除草保麥的作用。因此,在施用除草劑時一定要嚴格掌握劑量,一般畝用葯量為30~40公斤。
3、注重噴葯質量
使用除草劑時,要嚴格按照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由於冬季氣溫較低,時常伴有大風,故不利於葯效的發揮,所以應抓住晴天溫度相對高的時段施葯。這時雜草的生理代謝比較旺盛,有利於葯劑在雜草體內傳導,容易收到較好的除草效果。
(7)臨沂打麥有什麼好方法擴展閱讀
年前用葯的好處
1、用葯量小、成本低,冬前除草時,雜草小用葯量小,防治簡便省工,可降低用葯成本,冬前化學除草成本僅占春季常規用葯除草成本的2/3;
2、麥苗對雜草的覆蓋度小,冬前麥苗未封壟,田間郁閉度小,雜草裸露,著葯面大;
3、防除效果好,冬前雜草組織幼嫩,抗葯力差,可提高防除效果;
4、對後茬作物安全性高,冬前使用除草劑,葯液的分解時間長,從而對後茬作物安全性高;
5、噴葯效率高,冬前化學除草可以解決春季除草時行走困難、噴葯效率低、質量難保證等問題。
6、對豬殃殃、看麥娘、野燕麥等越冬性惡性雜草,春季防治的效果 差,而冬前除治效果佳。
7、越冬性雜草秋天和小麥同時出土,爭奪養分,冬前除草可以保障小麥更多地吸收營養,利於冬小麥形成壯苗,提高產量。
⑻ 請客野麥子什麼時候打好
野麥子10月底至11月中旬打葯最合適。一般在小麥3-5葉期時,大部分野麥子均已出苗,且組織幼嫩、抗葯性較差,可每畝地用3%甲基二磺隆20ml,配合烷基乙基磺酸鹽助劑60ml兌水30kg噴灑在田中。噴葯時氣溫不能低於10℃,可選擇晴天的中午噴灑。
野麥子打葯後幾天可以澆水
1、使用小麥除草劑之後差不多需要3-5天才可以澆水。因為小麥除草劑的葯效在3-5天內即刻見效,在這種情況下,3-5天後即可澆水。
2、但也有一部分葯劑比較特殊,這一類葯劑滅殺雜草的速度比較慢,可能會需要一周至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才會見葯效,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過7天後才能澆水。
3、不能在低溫的情況下施葯,這樣會導致葯效發揮較慢,死草速度也會比較慢。如果在春季施葯一定要經常觀看天氣預報。因為春季氣候經常變化,一定要避免大風寒流等惡劣天氣。
⑼ 什麼叫「打麥場」做什麼用的
農村的用來打麥子和穀子的場地,就是一塊整的很平的場地。將田裡收割來的小麥或者稻穀鋪在地上用牛拉著石磙將麥子和穀子碾掉。現在一般是用拖拉機直接在上面碾了。
⑽ 臨沂糝的製作方法。
最早的糝是用麥米做的。先將麥米在水中浸泡一夜,使其柔軟易爛,然後用事先熬好的雞湯(可適量加水)熬煮。煮到麥米軟而不失筋道湯汁濃稠的時候,加入姜和大量的胡椒粉,然後改用小火煮2-3小時,再將熬湯時煮熟的雞肉撕成細絲,將雞蛋打成糊狀放在碗里,再在碗中放入榨菜、香菜、少量的香油、鹽、味精,將滾熱的糝直接沖入碗內即成.
主料選用
肉、麥米、蔥、姜、五香粉、鹽、麵粉、雞蛋、香菜
配料選用
砂仁、公丁香、陳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香、小茴香、玉果、廣桂、白芷、良姜、花椒、醬油等
製作步驟
1、選凈肥老母雞10隻(約18千克),大麥仁2千克,水70千克,蔥、姜、細葯料包、醬油、鹽、胡椒粉、味精、麵粉等各適量。
2、將甑鍋加水,放入老母雞旺火燒沸,撇去浮沫。
3、下入大麥仁、料包、蔥、姜小火煮2小時,雞熟撈出晾涼;雞肉撕成絲放碗中。
4、雞骨架放入鍋中同麥仁等小火煮2-3小時,撈出雞湯中的骨架、蔥姜、
葯包,下入醬油、鹽、蔥姜水,以稀面水勾成薄羹,盛入放有雞絲的碗中,澆入醋、香油即成(約200碗)。牛肉糝的主要配料及比例與雞肉糝基本相同,為了去
膻,要增加一些香料。製作時用木柴燒開後改用文火熬4-8小時左右(根據肉的老嫩程度決定),制出的牛肉糝湯精而味濃。製作羊肉糝時,頭天晚上把水燒開,
將洗干凈的羊肉入鍋(水開後將羊肉入鍋熬制出的湯清),煮2小時左右,撈出熟羊肉,下入麥米,開鍋後將爐火封閉,第二天凌晨將爐火捅開,開鍋後下入蔥姜,
又開鍋後,將鹽、醬油、胡椒粉、五香粉攪勻一並入鍋,再開鍋,將麵糊下入煮熟。飲用或出售時,將味精下入鍋中攪爛,碗中放熟羊肉片,澆上糝湯,點上香油和
醋,方可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