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小學教資常用的教學方法順口溜

小學教資常用的教學方法順口溜

發布時間:2022-04-30 13:22:16

⑴ 2021年教資考試科目二常考點口訣大全【2】

19、德育方法


(1)說服教育法。


(2)榜樣示範法。


(3)鍛煉法。


(4)陶冶法。


(5)品德評價法。


口訣:說服榜樣們一起煉陶瓷品


20、德育的途徑


(1)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2)社會實踐活動


(3)課外活動


(4)共青團組織的活動


(5)班會、校會、周會、晨會


(6)班主任工作


口訣:一教(教學)、二班(班會+班主任工作)、三活(社會實踐活動+課外活動+共青團組織的活動)、四會(班會+校會+周會+晨會)


21、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1)確立班集體發展的共同目標


(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4)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5)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口訣:隊伍有目標有秩序,組織活動養班風


22、班級管理的原則


(1)方向性原則


(2)全面管理原則


(3)自主參與原則


(4)教管結合原則


(5)全員激勵原則


(6)平行管理原則


口訣:方自平教學生兩全發展


23、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原則


(1)教育性原則


(2)客觀性原則


(3)有效性原則


(4)可接受性原則


(5)冷處理原則


口訣:有客人在,教育可以先冷處理


24、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策略


(1)沉著冷靜面對


(2)機智果斷應對


(3)公平民主處理


(4)善於總結引導


(5)保證教學進度


口訣:吃雞(機)公煲(保),要有冷飲(引)


25、班主任如何對學業困難學生進行教育


(1)幫助學生鍛煉學習毅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激活學習動機,消除厭學情緒


(3)爭取家長和社會各界力量的有效支持,構建良好的支持系統


(4)改進學生評價方式,構建良好的支持系統


口訣:習慣和動機,家長評價看這個


26、班集體具備的四個特徵


(1)明確的共同目標


(2)一定的組織結構


(3)一定的生活准則


(4)集體成員之間相互平等、心裡相容的氛圍


口訣:結婚(氛)標准


27、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1)了解和研究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3)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4)樹立教師威信


(5)發揚教育民主


(6)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口訣:兩個學生和素未(威)謀面的民工鬧矛盾


28、良好師生關系的特點


(1)尊師愛生


(2)民主平等


(3)教學相長


(4)心理相容


口訣:教學心理,師生民主


29、教學的基本任務


(1)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發展學生智能,特別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造力。


(3)發展學生體力,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4)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口訣:雙技+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30、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1)激發學習動機。


(2)領會知識。


(3)鞏固知識。


(4)運用知識。


(5)檢查知識。


口訣:零(領)幾(激)年,靠運(運)氣撿(檢)了個公(鞏)文包


31、我國目前教學原則


(1)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原則。


(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3)直觀性原則。


(4)啟發性原則。


(5)循序漸進原則。


(6)鞏固性原則。


(7)因材施教原則。


(8)量力性原則。


口訣:直起(啟)弓(鞏)尋(循)英(因)里(理)糧(量)食(思)


32、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含(間接性規律)


(2)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發展性規律)


(3)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雙邊性規律)


(4)掌握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教育性規律)


口訣:教師間接發現一雙學生談戀愛


33、教學方法的種類


(1)語言性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


(2)直觀性教學方法:演示法、參觀法。


(3)實踐性教學方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法。


(4)研究性教學方法:討論法、發現法。


口訣:動嘴(語言)、眼(直觀)、手(實踐)、腦(研究)。


動嘴:教授在講壇(談)讀書。


動眼:眼饞(參)。


動手:2次實戰演練。


動腦:討伐(發)。


34、教學方法選用的依據


(1)考慮教學方法自身的特點和功能,靈活選擇,綜合運用。


(2)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習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3)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4)依據學生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5)依據現有的教學媒體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口訣:自媒體特火的內幕(目標)


35、班級授課制優缺點


(1)優點:


①有利於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


②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③有利於發揮學生集體的作用。


口訣:主導集體經濟


(2)缺點:


①學生的主體地位或獨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②不利於培養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③教學面向全班學生,強調的是統一,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口訣:探索主體差異


36、一堂好課的標准


(1)目的明確。


(2)內容正確。


(3)方法得當。


(4)結構合理。


(5)語言藝術。


(6)氣氛熱烈。


(7)板書有序。


(8)態度從容。


口訣:明確內容;方法合理;語言熱烈;板書從容


以上就是關於2021年教資考試科目二常考點口訣大全的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技巧、備考攻略等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哦!

⑵ 2021年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記憶口訣

【導語】說到2021年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知識點眾多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想要好好進行知識點記憶,就需要藉助一定的方法進行,口訣記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那麼2021年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記憶口訣有哪些?下面就來給大傢具體介紹一下吧。

1、20世紀以後教育的特點

①教育的終身化。

②教育的全民化。

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

⑤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口訣】全民多現身

2、簡述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

政治經濟制度對制約作用,具體體現在:

①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

②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③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口訣】兩權一目的(兩圈一畝地)

3、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主導作用的表現

①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方向做出社會性規范。

②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③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④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口訣】嚴(延時價值)規范(社會性規范),塑(加速個體發展)個性(發展個性),總之要發展。

4、發達國家學制改革發展的主要趨勢

①義務教育的范圍逐漸擴展,年限不斷延長

②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

③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

④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

【口訣】義務要延長,高等要大眾,職業要統一,終身要建立。

5、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依據

①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②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

③人們的教育思想

④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口訣】社會和個人兩方面

6、課程標準的含義及作用

課程標準的概念:

課程標準是國家根據課程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某門學科內容及其實施、評價的指導性文件。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框架:

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實施建議、附錄。

其核心部分是課程目標。

課程標準的作用:

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口訣】概念+結構+作用

7、我國現階段的教學任務

①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②發展學生智能,特別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造力

③發展學生體力,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④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口訣】雙基+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8、教學過程特殊性的具體表現

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其特殊性具體表現為:

①認識的間接性

②認識的交往性

③認識的教育性

④有領導的認識

【口訣】建(間接性)交(交往性)育人

9、上好課的具體要求

①目的明確

②內容正確

③方法得當

④結構合理

⑤語言藝術

⑥氣氛熱烈

⑦板書有序

⑧態度從容

【口訣】明確內容;方法合理;語言熱烈;板書從容

10、啟發性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

①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②教師的講授應抓重點、難點、關鍵。

③設置問題情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

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

【口訣】主(主動性)抓(抓重點)情境(設置情境),培方法(培養思維方法)

11、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貫徹要求

①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

②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③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

④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口訣】小聯(聯系實際)在鄉(鄉土教材)下訓練運(運用知識)輸技能(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

12、教學方法選用的依據

①考慮教學方法本身的特點和功能,靈活選擇,綜合運用。

②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習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③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④依據學生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⑤依據現有的教學媒體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口訣】依學生,依目標,依內容,依媒體,依自身

以上就是2021年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記憶口訣匯總,希望對2021年考生能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對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如何記憶存在疑惑,或者有更好的方法,歡迎前來交流,祝大家2021年考試成功!

⑶ 教資知識點太難背科目二記憶口訣get!

1.20世紀以後教育的特點


①教育的終身化。


②教育的全民化。


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


⑤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口訣】全民多現身


2.簡述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


政治經濟制度對制約作用,具體體現在:


①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


②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③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口訣】兩權一目的(兩圈一畝地)


3.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主導作用的表現


①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方向做出社會性規范。


②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③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④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口訣】嚴(延時價值)規范(社會性規范),塑(加速個體發展)個性(發展個性),總之要發展。


4.發達國家學制改革發展的主要趨勢


①義務教育的范圍逐漸擴展,年限不斷延長


②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


③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


④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


【口訣】義務要延長,高等要大眾,職業要統一,終身要建立。


5.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依據


①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②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


③人們的教育思想


④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口訣】社會和個人兩方面


6.課程標準的含義及作用


課程標準的概念:


課程標準是國家根據課程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某門學科內容及其實施、評價的指導性文件。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框架:


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實施建議、附錄。


其核心部分是課程目標。


課程標準的作用:


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口訣】概念+結構+作用


7.我國現階段的教學任務


①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②發展學生智能,特別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造力


③發展學生體力,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④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口訣】雙基+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8.教學過程特殊性的具體表現


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其特殊性具體表現為:


①認識的間接性


②認識的交往性


③認識的教育性


④有領導的認識


【口訣】建(間接性)交(交往性)育人


9.上好課的具體要求


①目的明確


②內容正確


③方法得當


④結構合理


⑤語言藝術


⑥氣氛熱烈


⑦板書有序


⑧態度從容


【口訣】明確內容;方法合理;語言熱烈;板書從容


10.啟發性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


①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②教師的講授應抓重點、難點、關鍵。


③設置問題情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


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


【口訣】主(主動性)抓(抓重點)情境(設置情境),培方法(培養思維方法)


11.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貫徹要求


①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


②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③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


④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口訣】小聯(聯系實際)在鄉(鄉土教材)下訓練運(運用知識)輸技能(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


12.教學方法選用的依據


①考慮教學方法本身的特點和功能,靈活選擇,綜合運用。


②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習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③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④依據學生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⑤依據現有的教學媒體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口訣】依學生,依目標,依內容,依媒體,依自身


以上就是關於教資科目二記憶口訣的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技巧、備考攻略等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哦!

⑷ 教資考試重難點+記憶口訣,必看!(1)

一、教育觀

1、素質教育觀的定義和內涵

①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②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③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④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⑤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口訣:“提素”“個性”“創”“兩全”

2、新課改的教學觀

①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②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③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④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口訣:四個轉向

3、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要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②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③適應時代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

口訣:全面建設個性接班人

二、學生觀

1、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內容

①人的發展同其所處的社會生活條件是相聯系的

②舊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發展

③機器大工業生產提供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可能

④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條件

⑤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途徑

2、“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1)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主體.是不以教師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①學生在教育活動中處於主體地位;

②學生具有個體獨立性,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

③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具有主體的需求與責權。

(2)學生是發展的人,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①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規律性;

②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3、學生是具有個性與差異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獨特性

①人的全面發展是以承認學生差異和個性發展為基礎,

②學生的個性與差異要求切實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口訣:二獨一發

4、教育公正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①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要以教育機會均等為基本原則

②有差異的學生的共同發展

三、教師觀

1、教師角色的轉變

①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②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③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④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口訣:“促進”“研究“開”“社區”或 四者一社區

2、教師行為轉變

①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與贊賞

②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③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④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口訣:你我他它

四、教師職業道德

1、《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包含了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六大內容。

①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②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③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④教書育人——教師天職和道德核心

⑤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⑥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口訣:“三愛”“兩人”“一終身”

2、教師職業行為規范

教師職業行為規范,主要涉及以下五個方面:教師思想行為規范、教師教學行為規范、教師人際行為規范、教師儀錶行為規范、教師語言行為規范。

3、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處理好的幾大關系

①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②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系

③教師與同事的關系

④教師與教育管理者的關系

以上就是16個教資筆試中常常遇到的知識點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小編將為大家持續更新,記得查看哦!

⑸ 考教師資格證筆試德育方法有記憶口訣嗎實在背不下去了!

德育原則順口溜記憶法

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是學校和教師進行德育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需要注意與教學原則相區別。

德育原則包括:導向性原則、疏導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想結合的原則、知行統一原則、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而因材施教原則在教學原則里也有。可以通過順口溜:「向導至尊,正因機智」來記憶。

1.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基本要求包括:(1)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與現實性結合起來。

2.疏導原則

疏導原則也稱因勢利導原則,與導向性原則不同,疏導原則指的是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的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向上。比如: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你,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所以基本要求有:(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想結合的原則

這一原則即嚴慈相濟原則,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要盡量多的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所以在對學生的教育中要把愛與嚴有機結合起來。所以要求:(1)教育者要關心和愛護每一個學生;(2)教育者也要根據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標對學生一個要求,認真管理,對學生要有合理而嚴格的道德要求。

4.知行統一原則

這個原則也就是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意思。比如廣告:媽媽我給您洗腳。所以在實施此原則時要求:(1)要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的認識;(2)要組織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3)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要堅持此原則;(4)教師也要以身作則,做好示範。

5.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

此原則要求教育者:(1)堅持正面教育原則;(2)堅持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3)學校要建立健全的學校規章制度和集體組織的公約、守則等。即德育工作要正面引導學生,要能調動學生接受駕馭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並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要疏堵結合。

6.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長善救失原則)

《學記》中提到:「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所以要求教師在運用這一原則的時候要注意:(1)要用一分為二的眼光、客觀得評價學生;(2)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將學生思想里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3)要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的能力,啟發他們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揚優點。

7.教育影響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教育影響的一致性也就是教育合力,教師要注意運用家庭社會的教育,實現教育合力。連貫性是指在時間上的連續,比如在小學時學習品德與社會,初中是思想品德,高中時政治,大學學習毛概和馬列等。要求教育者:(1)充分發揮教師集體的作用;(2)爭取家長和社會的配合;(3)保持德育工作的經常化和制度化,處理好銜接工作。

8.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年齡段和不同個性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要求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年齡特徵進行教育。俗語常說:(1)視其所以,視其所由,察其所安;(2)夫子施教,各應其材;(3)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德育原則備考指導:一句話巧記德育原則

下面中公講師通過一個故事和一句順口溜帶領考生快速掌握記憶方法。

一、德育原則

1、導向性原則: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德育目標要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

2、疏導原則:講明道理,疏導思想,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表揚激勵、正面教育,肯定學生的進步。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教育者要有責任感,尊重、關心愛護學生,根據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標,對學生嚴格要求,認真管理。

4、知行統一原則:理論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認識,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促使他們加深情感體驗,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評價學生堅持知行統一,教育者要以身作則、嚴於律己。

5、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想結合的原則:堅持正面教育,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健全學校規章制度和集體組織的公約、守則,嚴格管理,認真執行。

6、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要一分為二、全面分析、客觀評價學生的優點和不足。

7、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發揮教師集體作用,爭取家長、社會的配合,保持德育經常性和制度化,處理好銜接工作。

8、因材施教原則: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根據年齡特徵有計劃進行教育。

二、陶行知四顆糖的故事

陶行知有這樣一則教育學生的故事: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導向原則、知行統一原則)男生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高興地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的原則)男生驚訝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疏導原則)

陶行知用四顆糖就令這個男生自覺愧疚,充滿悔改之意,這個故事裡充分體現了德育原則其中的疏導、導向原則,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原則,知行統一原則,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等。可見靈活運用道德教育的原則,會讓教師的德育工作開展地更加順利,對學生的品德培養大有裨益。下面,教考生用一句話就記住這八個德育原則。

三、一句順口溜巧記德育原則

順口溜:「陶行知正面疏導一連的學生:積極守紀律,才有尊嚴。」這句順口溜來記憶這八大原則,「陶行知」即知行統一原則,「正面」和「守紀律」即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疏」即疏導原則,「導」即導向原則,「一連」即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積極」即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才」即因材施教原則,「學生」和「尊嚴」即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⑹ 教師資格證科目二口訣

教師資格科目二知識點繁雜,記憶難度大,備考時,需要藉助記憶技巧。下面將科目二的高頻考點進行總結,並配有記憶口訣:

1、教育人物三字經

蘇產婆:蘇格拉底的「產婆術」

盧自然:盧梭「自然主義」教育

裴心理:裴斯泰洛齊」 教育心理學化」口號

洛白板:洛克的白板說

贊發展:贊可夫的發展性教學

納構發:布魯納的結構主義和發現學習

姆三維:布魯姆的三維目標

瓦範例:瓦·根舍因的範例教學

蘇全面:蘇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諧發展」

特規范:赫爾巴特是規范/科學教育學之父

威兒童:杜威的以兒童為中心

美教育:誇美紐斯《大教學論》,標准教育學獨立

6、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傳遞、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傳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選擇、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創造文化的作用

口訣:兩傳擇新促文化

7、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原因

(1)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活動。

(2)學校教育是通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相對而言效果較好。

(3)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響學生發展的各種因素。

口訣:母(目的)雞(計劃)組(組織)團鑽(專門)孔(控制)

8、學校教育的獨特功能

(1)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作出社會性規范。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4)學校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口訣:歸(規范)家(加速)寄(即時)腌(延時)菜(才能)

9、學習的主要理論

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貓。

斯金納的老鼠,苛勒的猩猩抓香蕉。

(對應的心理學實驗: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桑代克的試誤說,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柯勒頓悟說。)

布魯納:「我發現!」奧蘇泊爾:「我接受! 」

加涅:「我來把學習分類。」

1.布魯納:現代認知學習理論,重視人的主動性和已有經驗的作用,重視學習的內在動機與發展學生的思維,提倡知識的發現學習。

2.奧蘇貝爾:認知一接受學習,又稱「有意義的學習」,認為新知識要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聯系,與機械學習是相對立的。

3.加涅:把學習分為語言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態度。口訣:只(智)認報考語。

10、心理發展的主要理論

發生認知皮亞傑,最近發展維果斯基。

1.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16歲)。口訣:記內容-敢(感)牽(前)巨(具)星(形);記年齡-愛(2)奇(7)藝(11)
2.維果斯基最近發展理論:學生現有水平與可能的發展水平間的差距為最近發展區。

11、學習動機理論

需要層次馬斯洛,成就動機阿特金,

成敗歸因是韋納,自我效能班杜拉。

1.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口訣:生理安全是自尊和歸屬感的基礎

2.阿特金森:力求成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

3.韋納:三維度(內在和外在歸因、穩定性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和不可控歸因),口訣:內外穩定才可控。

六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外界環境),口訣:能(能力)努力絕不任(任務)憑身(身心)外(外界)運氣

4.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論,指人們對自己能否成功從事某哦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

12、提高記憶能力的方法

1.明確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2.理解材料的意義,少用機械記憶

3.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深度理解

4.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材料

5.運用多重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量

6.注重復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口訣:目的意義精加工,組塊編碼重方法

13、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維持好奇心;

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口訣:歸因有難度,根據情景來獎懲

14、促進學習遷移的策略

1.精選教材;

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口訣:三教(教材、教學內容、教學程序)策略(學習策略)

15、簡述如何組織復習以防止遺忘

1.及時復習

2.合理分配復習時間

3.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合

4.復習方法多樣化

5.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復習

6.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相結台

口訣:官(感官)方(方法)記(識記)憶(回憶)-集(集中)分(分散)與集(及時)合(合理)

16、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1.問題情境

2.思維定勢與功能固著

3.原型啟發

4.已有的知識經驗

5.動機的強度

口訣:知識固定在那,情景啟發不同的學習動機

17、常用的心理輔導方法

1.強化法

2.代幣獎勵法

3.行為塑造法

4.示範法

5.厭惡療法

6.系統脫敏法

口訣:強(強化)行(行為)脫(脫敏)離組織勢(示範)必(代幣)令人生厭(厭惡)

18、德育原則

(1)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

(2)因材施教。

(3)長善救失。

(4)導向性。

(5)疏導性。

(6)知行結合。

(7)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8)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

口訣:一連營(因)長,雙導三結合

19、德育方法

(1)說服教育法。

(2)榜樣示範法。

(3)鍛煉法。

(4)陶冶法。

(5)品德評價法。

口訣:說服榜樣們一起煉陶瓷品

20、德育的途徑

(1)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2)社會實踐活動

(3)課外活動

(4)共青團組織的活動

(5)班會、校會、周會、晨會

(6)班主任工作

口訣:一教(教學)、二班(班會+班主任工作)、三活(社會實踐活動+課外活動+共青團組織的活動)、四會(班會+校會+周會+晨會)

21、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1)確立班集體發展的共同目標

(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4)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5)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口訣:隊伍有目標有秩序,組織活動養班風

22、班級管理的原則

(1)方向性原則

(2)全面管理原則

(3)自主參與原則

(4)教管結合原則

(5)全員激勵原則

(6)平行管理原則

口訣:方自平教學生兩全發展

23、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原則

(1)教育性原則

(2)客觀性原則

(3)有效性原則

(4)可接受性原則

(5)冷處理原則

口訣:有客人在,教育可以先冷處理

24、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策略

(1)沉著冷靜面對

(2)機智果斷應對

(3)公平民主處理

(4)善於總結引導

(5)保證教學進度

口訣:吃雞(機)公煲(保),要有冷飲(引)

25、班主任如何對學業困難學生進行教育

(1)幫助學生鍛煉學習毅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激活學習動機,消除厭學情緒

(3)爭取家長和社會各界力量的有效支持,構建良好的支持系統

(4)改進學生評價方式,構建良好的支持系統

口訣:習慣和動機,家長評價看這個

26、班集體具備的四個特徵

(1)明確的共同目標

(2)一定的組織結構

(3)一定的生活准則

(4)集體成員之間相互平等、心裡相容的氛圍

口訣:結婚(氛)標准

27、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1)了解和研究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3)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4)樹立教師威信

(5)發揚教育民主

(6)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口訣:兩個學生和素未(威)謀面的民工鬧矛盾

28、良好師生關系的特點

(1)尊師愛生

(2)民主平等

(3)教學相長

(4)心理相容

口訣:教學心理,師生民主

29、教學的基本任務

(1)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發展學生智能,特別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造力。

(3)發展學生體力,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4)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口訣:雙技+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30、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1)激發學習動機。

(2)領會知識。

(3)鞏固知識。

(4)運用知識。

(5)檢查知識。

口訣:零(領)幾(激)年,靠運(運)氣撿(檢)了個公(鞏)文包

31、我國目前教學原則

(1)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原則。

(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3)直觀性原則。

(4)啟發性原則。

(5)循序漸進原則。

(6)鞏固性原則。

(7)因材施教原則。

(8)量力性原則。

口訣:直起(啟)弓(鞏)尋(循)英(因)里(理)糧(量)食(思)

32、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含(間接性規律)

(2)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發展性規律)

(3)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雙邊性規律)

(4)掌握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教育性規律)

口訣:教師間接發現一雙學生談戀愛

33、教學方法的種類

(1)語言性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

(2)直觀性教學方法:演示法、參觀法。

(3)實踐性教學方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法。

(4)研究性教學方法:討論法、發現法。

口訣:動嘴(語言)、眼(直觀)、手(實踐)、腦(研究)。

動嘴:教授在講壇(談)讀書。

動眼:眼饞(參)。

動手:2次實戰演練。

動腦:討伐(發)。

34、教學方法選用的依據

(1)考慮教學方法自身的特點和功能,靈活選擇,綜合運用。

(2)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習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3)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4)依據學生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5)依據現有的教學媒體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口訣:自媒體特火的內幕(目標)

35、班級授課制優缺點

(1)優點:

①有利於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

②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③有利於發揮學生集體的作用。

口訣:主導集體經濟

(2)缺點:

①學生的主體地位或獨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②不利於培養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③教學面向全班學生,強調的是統一,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口訣:探索主體差異

36、一堂好課的標准

(1)目的明確。

(2)內容正確。

(3)方法得當。

(4)結構合理。

(5)語言藝術。

(6)氣氛熱烈。

(7)板書有序。

(8)態度從容。

口訣:明確內容;方法合理;語言熱烈;板書從容
作者:李扶搖

⑺ 教師資格證考前必背順口溜:學生觀和教師觀

【導讀】目前,2020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馬上就要開始了,想必大家都准備好了吧,在臨考之前,如果還想要有所提升,那麼就需要掌握一些記憶的技巧,比如通過順口溜進行考點記憶,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教師資格證考前必背順口溜:學生觀和教師觀,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學生觀

口訣:二獨一發

學生是發展的人;

學生是獨特的人;

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教師觀:

教師角色的轉變口訣:「促進」「研究「開」「社區」;

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教師行為轉變口訣:你我他它

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與贊賞;

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素質教育的內涵

常用德育原則

導向性原則;

疏導性原則(循循善誘原則);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

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

因材施教;

課堂與生活相結合;

長善救失;

靈活施教。

記憶口訣:一連營(因)長,雙導三結合。

以上就是教師資格證考前必背順口溜:學生觀和教師觀,希望大家到目前為止已經牢記了,也希望大家臨考之前及時進行心態調整,做好考試准備,加油!

⑻ 教資面試教學方法有哪些

自資格證統考以來,面試皆採用結構化答辯(5分鍾)+無生試講(10分鍾)+答辯(5分鍾)的形式。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的基本手段,因此若想要在面試中脫穎而出,了解教學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里以小學數學為例,給大家分享以下5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法、啟發式教學法、討論法、講練結合法、類比法、演示法等。在試講的過程中,各種教學方法相輔相成,每節課都會用到多種教學方法。下面對各種教學方法一一介紹。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一種最古老的教學方法,也是迄今為止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師講、學生聽,這也是每次上課都會運用到的教學方法,也是各位學員最為熟知的教學方法,因此在本文中就不舉例贅述。但是華圖教研團隊提醒廣大考生,在資格證小學數學面試試講的過程中,一定不要整個試講過程只運用講授法,因為講授法體現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容易束縛學生,不利於學生主動、自覺的學習,這與新課程標准中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不相符,因此華圖教師提醒廣大考生注意。
二、啟發式教學法
啟發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通過啟發、引導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變成有趣的課堂活動,既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又是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以促進身心發展的教學方法。啟發教學法是義務教育新課程標准中提倡的學習方法之一,因此建議廣大考生在無生試講的過程中採用該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用非常廣泛,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教師讓同桌二人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商店裡有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幾支?教師啟發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自己發現計算方法,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計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數,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
+( )=
15,因為9+6=15,所以15-9=6。這樣,人人動腦筋嘗試發現,方法多種多樣,人人都獲得了成功。接著教師出示同類的問題,啟發學生把這種演算法應用到同類問題中。這樣教學,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達到了學思結合。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偽以獲取知識的方法。討論法和上述啟發式教學法一樣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但是華圖教師提醒廣大考生,討論法雖是新課程標准提倡的教學方法,但是並不是所有問題都適合在資格證面試考試時作為學生討論的話題。在資格證面試短短的10分鍾內,讓學生討論的問題一定是教學內容的重點或難點,不能為了討論而討論,浪費無生試講寶貴的時間。此外要求討論的問題要有吸引力、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討論結束時要進行小結。例如:《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中,內角和是180°的推導過程是教學重點亦是教學難點,所以在教學該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討論證明內角和的方法,然後讓學生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動手實踐證明,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出證明方法及結論。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且寓教於樂,利於學生吸收。
四、講練結合法
講練結合法指的是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對於小學數學的教學而言,指的就是學生的練習應與教師的講解緊密結合,學生是通過教師的講解來理解知識,通過練習來鞏固新知識。華圖教師提醒廣大考生,資格證面試雖然僅僅10分鍾,但是整個教學過程必須是完整的,因此在小學數學10分鍾的無生試講過程中,廣大考生除了要有對知識的講授之外,務必要加入適當學生的練習,這不僅僅是教師用來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環節,對於考試而言,也是考官檢驗考生教學效果的環節,因而對於考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此之外,華圖教師還提醒廣大考生注意,練習題的設置一定要合理,不僅要與所講授的知識點緊密結合,而且練習題的難度要適當,若有多道練習時,一定要注意由易到難。
五、演示法
演示法指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實物、教具,進行示範性實驗,或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演示法常配合講授法一起使用,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觀察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減少學習中的困難有重要作用。華圖教師提醒廣大考生,在運用演示法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演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演示,演示的內容應該是學生不熟悉、不知曉的內容,或是學生難於理解的難點內容,這樣才不會抑制學生想像思維的發展。例如《三角形面積》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自己發現三角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系,需要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自主發現並總結出他們之間的關系,教師並不需要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前演示推導的過程,但是當學生自主操作發現了規律之後,為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教師可以演示推導過程並加以講解,幫助基礎不好的同學加以理解。同樣是教師的演示,但是演示的先後順序不一樣,達到的教學效果完全不同,因此華圖教師提醒廣大考生在資格證面試試講的過程中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⑼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學原則有什麼口訣

記憶口訣(將關鍵字串聯):直起弓,尋找一英里外的狐狸當糧食。

1、直觀性教學原則: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讓學生直接感知學習對象。這一原則是針對教學中詞、概念、原理等理論知識與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間相互脫離的矛盾而提出的。

2、啟發性教學原則:指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鞏固性教學原則:指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安排和進行專門的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牢固地掌握和保存。這一原則是為了處理好教學中獲取新知識與保持舊知識之間的矛盾而提出的。

4、量力性教學原則(可接受性原則):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5、循序漸進教學原則(系統性原則):指教學活動應當持續、連貫、系統地進行。這一原則是為了處理好教學活動的順序、學科課程的體系、科學理論的體系和學生發展規律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而提出的。

6、因材施教原則:因材施教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教學對象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進行差異性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自己最好的發展。

7、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這一教學原則是指教學活動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和統一,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驗證理論,使學生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識,並在這個結合的過程中學會運用知識。

8、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指教學要在科學的方法論的指導下進行。這一原則是為了將教學中科學知識的傳授學習與思想品德教育統一起來而提出的。

⑽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學原則有什麼口訣

這里,為大家提供一個口訣:支(直)起(啟)弓(鞏),努力(力)尋(循)找一英(因)里(理)以外的鱈(科學)魚。

在考綱中,需要掌握的教學原則有八個:直觀性、啟發性、鞏固性、因材施教、系統性(循序漸進)、量力性(可接受性)、理論聯系實際、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

可以通過一首小詩,將上述八個教學原則串起來,以幫助大家記憶:

八大原則速覽
1.直觀性教學原則: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讓學生直接感知學習對象。

2.啟發性教學原則:指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鞏固性教學原則:指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安排和進行專門的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4.量力性教學原則(可接受性原則):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

5.循序漸進教學原則(系統性原則):指教學活動應當持續、連貫、系統地進行。

6.因材施教原則:因材施教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教學對象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進行差異性的教育。

7.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這一教學原則是指教學活動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和統一,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驗證理論,使學生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理解、掌握知識。

8.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指教學要在科學的方法論的指導下進行。這一原則是為了將教學中科學知識的傳授學習與思想品德教育統一起來而提出的。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資常用的教學方法順口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這8個方法來教你如何進行胎教 瀏覽:24
高二暑假鍛煉方法 瀏覽:683
網球基本技術動作及訓練方法 瀏覽:791
炎症高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03
自製木製手機支架的製作方法 瀏覽:777
手機有什麼方法開機 瀏覽:843
電纜絕緣體積電阻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693
有什麼方法減肥快速減肚子 瀏覽:691
搏擊格鬥呼吸的正確方法 瀏覽:876
腰部經絡鍛煉方法 瀏覽:498
建築磚計算方法 瀏覽:402
3歲感統失調訓練方法 瀏覽:698
如何克服丟臉的方法 瀏覽:213
快速分析問題可以應用的方法 瀏覽:51
喇叭阻抗測量方法 瀏覽:428
會計常用的三種核算方法 瀏覽:711
教案教學方法都有哪些 瀏覽:695
兒童食用蜂蜜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09
中國勇士訓練方法 瀏覽:960
貧血的類型和治療方法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