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外界溝通訓練方法

外界溝通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6 06:42:02

㈠ 不會交流的人如何與外界溝通

今天我們來看看幾個問題,看看能不能幫助到你們

1.請求一個信任的親近的人幫忙,被拒絕,嘴上說沒有關系,內心卻瞬間非常地沮喪傷心,最後對方還是答應了,他說他只是開一個玩笑,但是依然無法及時從沮喪傷心的情緒走出來。

2.感覺別人不開心或者對自己不友善,會不由自主地認為自己的原因,並且覺得一定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也會因此不開心,不開心的情緒可以持續一天甚至好幾天。

3.期待得到別人的關注,但是一旦得到很多人的關注,就會恐慌,然後會逃避,選擇呆在只有自己的世界裡面。

4.如果身邊誰比自己好,例如自己沒有受到表揚而對方受到表揚,會因嫉妒而心情不好,並且情緒一般不表現出來,情況相反就會非常開心,明顯可以被別人看出自己心情不錯,覺得一天都會很順利。

5.看到別人發的朋友圈和微博,評論了沒有得到回復,會認為對方是對自己不滿,基本不敢主動問為什麼不回復,因此抑鬱很久。

6.經常受到小情緒的影響,我的生活也受到影響,包括晚上經常做噩夢,經常因為不開心而除了上網睡覺吃飯什麼都不想做。我也試過去改變自己,變得外向的結果是幾天後覺得自己很累,更加不想與人交往。我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自在一些,情緒穩定一些?

這幾個問題其實都差不多

總的來說就是自卑、自我壓抑、不善表達、容易嫉妒、情緒容易受影響且波動大、對他人戒備心很強等。

其實這就是人際關系敏感

看了這幾個問題的描述,可以感到的是你們自尊比較脆弱,當遇到挫折,比如被人拒絕,或者沒有人回復自己時,會情緒波動很大,持續時間也比較長,無法幫助有效的調節情緒,顯示出一定的心理問題。

我們說正常的自尊是有彈性的,當遭遇挫折時,能較快平復情緒。自尊穩定而健康的人,能有效的安撫自己,讓自己較快的平靜下來,比如可以說,失敗是很常見的,被人拒絕也很常見,我可以想其他辦法解決問題。而大家可能會責備自己,放大了這件事的嚴重性,這會加重情緒波動,也讓大家對失敗更加敏感,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而且你們的歸因方式有一定的問題,帶有一種孩童般的「自我中心視角」。什麼意思呢?小孩子經常是自我中心的,覺得父母吵架了,或者家裡出了什麼問題,是自己不夠好造成的。實際上,這件事也許跟自己關系不大,只是一種想像。同樣道理,如果周圍人不開心了或者對自己不夠友善,很可能是這個人的原因,不一定與題主有關,但題主會傾向於這樣去想,把自己搞得很郁悶。

其實,情緒敏感或人際敏感的人小時候可能是那種行為抑制(behavior inhibited)的兒童,容易害羞,對陌生環境恐懼和迴避,需要大人的耐心陪伴和引導,才會慢慢有人際上的安全感,能主動探索陌生環境。但如果大人沒有給予耐心的引導,做出良好的示範,而更多粗暴的批評,或者乾脆讓孩子迴避陌生環境的話,這種敏感就會持續存在,一直到成年以後。表現出一種像孩童一樣的退縮和恐懼。

那麼怎樣解決自己的人際敏感和情緒敏感呢?

1.學習觀察和安撫自己的情緒,改變看問題的視角,把挫折當做是一種鍛煉和經驗積累,而不是災難。不去迴避困難。

2.改變自我中心的歸因方式,學習多角度看待問題。別人不回應可能是別人的原因,不用把問題都歸結在自己身上。減少自責情緒。

3.學習欣賞別人的長處,也接納自己本來的面目。鼓勵自己而不苛求自己。

4.讓自己在不舒服的情境中練習,行為上不去迴避,也就是心理治療中說的暴露療法。但有時候直接暴露可能會過於恐懼,可配合一些身心放鬆的方法逐級練習,不用一開始就處在恐懼過高的環境中。

有些朋友覺得可以讓自己變得優秀來確立自己的存在感,這條路在短期好像沒有大問題,但是長期來看不可取。當你認為自己很聰明,你碰到一個更聰明的你就蔫了,同理,永遠有比你聰明漂亮時尚家境好收入好的人存在,在某個環境你覺得自己優秀只是你沒機會見到更厲害的人而已,可以保你一時優越但保不了一世優越。看過太多太多爭強好勝,心理綳得緊緊的一定要自己成功,看似很積極的人,但是在取得成績後他繼續迷失然後再為自己樹立更有野心的目標,但是整個過程內心從沒平和過永遠在過山車,他太想成功了,來肯定自己。也有人慢悠悠得享受幸福過著中等偏上的生活?到頭來我真的不知道哪種人生更幸福更智慧。並不是說不要優秀,但是為了優秀而去找存在感,拚命逼迫自己,就有點勉強吧。心態平和輕松,在此基礎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吧,前者是心態和幸福有關,應該更珍貴。

當然,說起來似乎簡單,但一個人想要改變並不容易。

大家都要努力啊。

㈡ 怎樣能增加跟外界溝通交流的機會

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應從兩個方面努力:
一是提高理解別人的能力;二是提高表達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仔細想想自己最有可能會在什麼場合,與哪些人溝通 不同的場合對於溝通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公司、聚會、會議室等,應採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另一方面,溝通的對象也決定了溝通的語言和形式。比如與同事、朋友、親戚、領導、客戶、鄰居、陌生人等溝通時,就應根據對象的不同改變溝通方式。通過這個步驟可以使自己清晰地明了需要溝通的對象和場合,以便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第二,需要客觀地評價自己是否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請你就以下問題認真地問問自己: 1.你真心相信溝通在組織中的重要性嗎? 2.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尋求溝通的機會嗎? 3.當你站在演講台時,能很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嗎? 4.在會議中,你善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嗎?
第三,你要問問自己,我的溝通方式是否合適 你要認真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在一般情況下,經常是你主動與別人溝通還是別人主動與你溝通? 2.在與別人溝通的過程中,你會處於主導地位嗎? 3.你覺得別人適應你的溝通方式嗎? 要知道,主動溝通與被動溝通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你邁出主動溝通的第一步,就非常容易與別人建立廣泛的人際關系,在與他人的交流溝通中更能夠處於主導地位。當你處於主導地位時,就會集中注意力,主動去了解對方的心理狀態,並調節自己的溝通方式,以便更好地完成溝通過程。這時候的溝通方式就是最合適的。
在使用身體語言的時候,要注意身體語言使用的情境是否合適,是否與自己的角色相一致。少做無意義的動作,以免分散對方的注意力,影響溝通效果。

㈢ 學會說話的96個溝通技巧

你好,在通常情況下,溝通是雙方的事情,但是盡量讓自己低調一些,有助於事情的順利完成。溝通需要表達充分的意圖,所以,抓住重點內容是溝通的最根本的需求所在,不能忽視溝通是管理人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管理人員在作出正確的決策之前,必須向他的上司、協作部門、下屬及同事全面准確地了解有關的一些信息。根據對有關管理人員工作時間分布的研究表明,在管理人員一天的工作時間里,有80%的時間用於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有45%的時間在傾聽,30%的時間在講話,16%的時間在閱讀文件,9%的時間在書寫報告,因此對於管理人員來講,溝通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技能。要做好溝通工作,管理人員應能靈活運用各種溝通手段與溝通形式,克服溝通中的各種障礙,在管理實踐中不斷改進溝通技能。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溝通的概述
案例分析:小孫為什麼能夠獲得車間主任們的支持?
一、溝通的定義
二、溝通的意義
三、有效的信息發送
四:溝通的四大秘訣
第二部分:高效溝通的步驟
步驟一:事前准備
步驟二:確認需求
1、問題的類型
開放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
2、問題舉例
自然賦予我們人類一張嘴,兩只耳朵,也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蘇格拉底
步驟三:闡述觀點
步驟四:處理異議
步驟五:達成協議
步驟六:共同實施
第三部分:影響溝通的障礙
一、信息溝通過程中的障礙
1、來自信息發送者的障礙
案例分析:秀才買柴
表達能力不佳
形象因素不良
從個人利益出發
2、來自信息傳遞過程中的障礙
案例分析:誰把貨弄錯了
沒有利用恰當的溝通渠道
傳遞環節過多
外界環境的干擾
3、來自信息接收者的障礙
選擇性知覺
解碼和理解偏差
拒絕傾聽
信息過量
案例分析:喬.吉拉德的一次經歷
二、信息溝通環境方面的障礙
案例分析:副總笑了
第四部分:溝通能力的培養
案例:病人面前頭別搖
一、有效溝通的原則
目的性原則
清晰性原則
簡明性原則
連續性原則
反饋性原則
二、口頭語言溝通的技巧
1、傾聽的技巧
案例分析:把手機關掉
2、說話的技巧
案例分析:孔子授徒
提問的技巧
案例分析:加雞蛋
三、書面語言溝通的技巧
書面溝通的原則
信函的寫作技巧
報告的寫作技巧
四、非語言溝通的技巧
1、身體語言溝通的技巧
案例分析:著裝壞了大事
副語言溝通的技巧
案例分析:表演
第五部分:情商與人際溝通
一、情商概述
二、自我認識與人際溝通
三、管理自我與人際溝通
四、自我激勵與人際溝通
五、識別他人情緒與人際溝通
六、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與能力
第六部分:高效溝通技巧培訓總結僅供參考

㈣ 想提高一個人的溝通能力,從哪方面做起

1、膽大:在跟別人溝通交流時不要畏首畏尾,甚至不敢主動跟人去交流,連跟人溝通的勇氣都沒有,這樣的人溝通能力肯定好不到那裡去。

2、心細:除了膽大之外,還有心細,心細可以讓你在跟他人溝通時能夠迅速整理出談話重點,更有針對性的與人去交流。因此溝通能力比較強的人往往可以快速的抓住談話重點,切入主題。

3、傾聽:傾聽是有人溝通的前提,要想和他人交流的比較愉快,首先就要學會傾聽,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中途打斷別人,雙眼要正視對方,並不時地點頭表示認同。

4、博學:平時接觸的人比較多,各行各業的都有,如果你不夠博學,可能就無法跟人有效的溝通下去,導致話不投機半句多。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多看看書讀讀報,即使和自己專業不相乾的知識也可以多了解一點。

(4)外界溝通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溝通的必要性:

1、職業工作需要溝通能力各行各業,無淪是會計、社會工作者、工程師,還是醫生、護士、教師、推銷員,溝通的技能非常重要。整體護理活動的實踐表明.護士需要70%的時間用於與他人溝通,剩下30%左右的時間用於分析問題和處理相關事務。

2、社會活動需要溝通能力人們在生活中每時每刻都離不開實踐活動,總不免要與他人溝通。但是,溝通本身也不是非常容易的事。要向他人表達一個意思,始終說不清楚;要為他人辦一件好事,但有可能弄巧成拙;本來想與他人解除原有的隔閡,但可能弄得更僵。

3、溝通也是個人身心健康的保證。與家人溝通,能使你享受天倫之樂;與戀人溝通,能使你品嘗到愛情的甘甜;在孤獨時,溝通會使你得到安慰;在憂愁時,溝通會使你得到快樂。

㈤ 提高人際交往的練習方法有哪些

有哪些提升人際交往的技巧?

人際交往是我們一輩子都要面臨的問題,當我們開始有表達意識時,就決定我們必須要學會如何和家人之外的人保持友好、有趣、輕松相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一定目的並需要使用一定的技巧。交往的技巧越好,人際關系越容易緊密維持。掌握一定的人際交往技巧,有助於提高你的處事能力。這里要歸納幾點要求:

一、認識自己的性格特點

要學會與別人相處,先要認清自己的性格特點、了解自己之後,才知道與怎麼的人相處比較容易,可以找家人、朋友共同分析自己性格的優缺點,客觀評價自己。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了解自己,比如:

《斷舍離》————關於與自己相處、獨處

《人生》————未來伴侶選擇

《平凡的世界》————職業選擇

《活著》————人生的意義

《我們仨》————美好家庭、婚姻的相處模式

《追風箏的人》————人性的脆弱

等等優秀的作品,書籍是你的隱藏的財富,也是你的以後在人際交往非常有利武器。

二、發展自己的興趣圈

交朋友一般從共同愛好開始比較容易,比如瑜伽、跑步、打羽毛球等圈子裡,能交到各行各業的朋友,選擇一兩項自己比較善於的運動,特別是在這項運動上屬於優秀者,你會吸引很多朋友共同朋友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你們會把除了運動之外的交涉,會擴展到更多關於生活、工作、愛情等領域的交流。

有哪些提升人際交往的技巧?

三、敢於克服人際交往恐懼

要勇於跳出自己舒適圈,敢於踏出主動別人交流的第一步,你就是開始訓練自己與別人相處了,在開始與人交往時,最安全的方式是學會聆聽,把交談的主動權交給對方,善於引導對方有表達自己和傾述自己的機會,同時,你也要表達自己的觀點,互相分享,這是有效溝通,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交友之道,不要單純追求功利性交往,交友互利,是人之常情,但是切勿把與朋友往來單純作為功利交往。

多出去和朋友社交,觀察一些經驗豐富的社交達人在交往中,是如何做到游刃有餘,從語言和行動上去學習,慢慢就能「駕輕就熟」了。

四、充實自己的思想

人際交往更注重的是個人的思想的交流,對於思想空洞、品味低級、毫無趣味的人,別人不會浪費時間去更這樣一個人交流的,說現實點,人際交往朋友之間的交往,除了有事相互幫助之外,還有思想交流,知識互補,情感撫慰等方面作為支撐。

所以,平時看你需要交往怎麼樣的朋友,要多看這方面的專業書籍,還有一些人際關系的心理學,比如:《自卑與超越》、《社會心理學》、《人性的弱點》等等,非常暢銷的關於人際交往的書籍,用於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更能把握與人交流舒適度。

五、懂得過濾朋友圈

一個並不是朋友越多,證明他的人際交往就越強,恰恰這種人容易陷入交友盲區,朋友越多,交際的范圍越廣,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就越多,但人的精力是限的,所以,擇友時應與那些為人正直真誠、胸懷寬廣、博聞廣見、志同道合的人為友。如果不加選擇地廣泛交際,就可能終日忙於交往,而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做自己該做的事。交友都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有所篩選,才能獲得優質的人際交往。

六、交往的深淺要適度

人際交往中一切行為要合乎分寸,恰到好處,要做到熱情適度、謙虛適度、期望適度、交頻適度。因此,朋友間的交往,無論是相處的時間、次數、距離等,都要保持恰到好處,這樣才能達到「意猶未盡,情猶未了」的意境,切莫交淺言深,讓人對你索然無味。

七、培養自己的品格

1:對待生活有正能量:一個對生活積極樂觀的人,總是能夠不自覺地去感染別人,讓別人產生好感。

2:適當的贊美:很多人都喜歡聽贊美的語言,大方又適宜的贊美對方小優點或者小細節即可,但是要注意不要過於浮誇或刻意。

3:樂於助人:當對方遇到困難的時候,你的一點點幫助,很容易給他人留下好印象。好感度倍增,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往往也是人際關系較好的人。

4:保持善良:善良是一種選擇,待人友善是一種修養,這是決定對方與你一直保持長久的交往根本。

這些優秀的品格都有利於建造你的個人形象:我們談論某個偉人時,總會給他貼一個固有標簽,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建立自己的個人形象、塑造自己的個人標簽。

㈥ 怎樣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呢

1、父母做好榜樣

孩子最早的老師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從小父母應該給孩子做好榜樣,不講臟話,對人熱情自信,常用禮貌用語,這樣孩子也會培養出良好的性格,這是與人交際給人留下好印象的基礎。

2、培養孩子主動的性格

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會主動與人交流相處。有的孩子在生人面前會比較膽怯,習慣性躲在父母旁邊,家長應該積極引導孩子,鼓勵孩子主動與人打招呼交流,在外人面前多表揚孩子給孩子自信心,讓孩子逐漸敢於與他人相處,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久而久之孩子的言行也會更加大方得體。

㈦ 如何培養溝通能力

如何提高我們的溝通能力的五個方法:
(1)開列溝通情境和溝通對象清單
這一步非常簡單。閉上眼睛想一想,你都在哪些情境中與人溝通,比如學校、家庭、工作單位、聚會以及日常的各種與人打交道的情境。再想一想,你都需要與哪些人溝通,比如朋友、父母、同學、配偶、親戚、領導、鄰居、陌生人等等。開列清單的目的是使自己清楚自己的溝通范圍和對象,以便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2)評價自己的溝通狀況
在這一步里,問自己如下問題:
·對哪些情境的溝通感到愉快?
·對哪些情境的溝通感到有心理壓力?
·最願意與誰保持溝通?
·最不喜歡與誰溝通?
·是否經常與多數人保持愉快的溝通?
·是否常感到自己的意思沒有說清楚?
·是否常誤解別人,事後才發覺自己錯了?
·是否與朋友保持經常性聯系?
·是否經常懶得給人寫信或打電話?
客觀、認真地回答上述問題,有助於了解自己在哪些情境中、與哪些人的溝通狀況較為理想,在哪些情境中、與哪些人的溝通需要著力改善。
(3) 評價自己的溝通方式
在這一步中,主要問自己如下三個問題:
·通常情況下,自己是主動與別人溝通還是被動溝通?
·在與別人溝通時,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在表達自己的意圖時,信息是否充分?
主動溝通者與被動溝通者的溝通狀況往往有明顯差異。研究表明,主動溝通者更容易與別人建立並維持廣泛的人際關系,更可能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成功。
溝通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有助於了解對方的心理狀態,並能夠較好地根據反饋來調節自己的溝通過程。沒有人喜歡自己的談話對象總是左顧右盼、心不在焉。
在表達自己的意圖時,一定要注意使自己被人充分理解。溝通時的言語、動作等信息如果不充分,則不能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如果信息過多,出現冗餘,也會引起信息接受方的不舒服。最常見的例子就是,你一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那麼一?quot;對不起"就足以表達你的歉意,如果你還繼續說:"我實在不是有意的,別人擠了我一下,我又不知怎的就站不穩了……"這樣啰嗦反倒令人反感。因此,信息充分而又無冗餘是最佳的溝通方式。
(4) 制訂、執行溝通計劃
通過前幾個步驟,你一定能夠發現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從而確定在哪些方面重點改進。比如,溝通范圍狹窄,則需要擴大溝通范圍;忽略了與友人的聯系,則需寫信、打電話;溝通主動性不夠,則需要積極主動地與人溝通等等。把這些製成一個循序漸進的溝通計劃,然後把自己的計劃付諸行動,體現有具體的生活小事中。比如,覺得自己的溝通范圍狹窄,主動性不夠,你可以規定自己每周與兩個素不相識的人打招呼,具體如問路,說說天氣等。不必害羞,沒有人會取笑你的主動,相反,對方可能還會在欣賞你的勇氣呢!
在制訂和執行計劃時,要注意小步子的原則,即不要對自己提出太高的要求,以免實現不了,反而挫傷自己的積極性。小要求實現並鞏固之後,再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5) 對計劃進行監督
這一步至關重要。一旦監督不力,可能就會功虧一簣。最好是自己對自己進行監督,比如用日記、圖表記載自己的發展狀況,並評價與分析自己的感受。
當你完成了某一個計劃,如跟一直不敢說話的異性打了招呼,你可以獎勵自己一頓美餐,或是看場電影輕松輕松。這樣有助於鞏固階段性成果。如果沒有完成計劃,就要採取一些懲罰措施,比如做俯卧撐或是做一些懶得做的體力活。
總之,計劃的執行需要信心,要堅信自己能夠成功。記住:一個人能夠做的,比他已經做的和相信自己能夠做的要多得多。

㈧ 怎麼增強語言溝通能力

(一)學會聆聽:

就是學會認真聽對方講話,剋制自己插嘴講話的慾念,不以個人的價值觀念來評斷對方的敘述。除此之外,聽的過程中還要學會沉默,學會貫注,學會設身處地體驗說話者的內心感受,做出由衷的同感反應。而且,要避免注意力不集中,機械聽取的狀態,要讓自己的思維和對方講話的節奏同步,並積極思考,積極提出問題,使溝通得以有效和繼續。

(二)學會貫註:

就是全神貫注地聆聽對方的講話,認真觀察其細微的情緒與體態的變化,並做出積極的響應。貫注還要求有效運用言語與體語來表達對說話者的關注與理解,以使其感到他講的每一句話,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重視。其中言語的表示包括「嗯」、「噢」、「是的」、「我明白了」等伴語,而體語表包括點頭、注視、面部表情變化及一定的沉默等,以加深對方對自己的信任。要避免那種「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別人說別人的,我做我自己」的現象,既不尊重別人,也不能有效地觀察對方,使溝通的效率降低。

(三)學會沉默:

就是在溝通中注意給對方一個情感獨處與反省的機會。沉默的運用也通常需要體語的配合,如點頭、注視表情變化等。但沉默運用不當就會成為對抗性的沉默,使得對方對自己的表述缺乏信任,產生溝通和交流的消極反應。對此,要善加區別,靈活應對。要避免對沉默不耐煩的表現,避免一出現沉默就急於找話題,急於給別人提建議,或者表情尷尬,不知道溝通該如何進行的狀態。

(四)學會同感:

就是准確把握說話者的情感體驗,幫助對方將淤積已久的情緒煩惱傾吐出來,以給對方帶來極大的精神解脫。「情感對焦」要求人們在言語溝通中,主動捕捉對說話者的情緒表露,多講「你感覺如何?」「你一定感覺很氣憤(開心)」之類的話語,使對方能夠盡吐心聲。要避免在對方宣洩情緒中急於安慰對方,就像好多人經常說的那樣「好了,好了,不要再哭了」,或者對他人的情緒沒有任何同感共情,只是一味做理性分析,這樣的溝通很難達到善解人意。

(五)學會反饋:

就是在對話中主動提問,積極思考,以令對方充分感到你的專注和投入,也確保你能准確無誤地理解對方的講話內容。所以,「及時反饋」會推動你在對話中不斷提問,並通過不同說法來明確對方的意思。另外,在反饋時,需要在說話中盡量採用探討商量的口吻,而非指令建議的口氣,不強加個人的信念和價值觀,以讓對方充分享有思考與自決的權利。平時,要培養自己的表達能力,要把自己的想法正確無誤地表達出來,避免出現理解了但表述不清的現象。

(六)學會總結:

就是在對話中不斷做小結,以澄清要點,概括中心,使人感覺彼此的溝通交流卓有成效。「不斷總結」會推動你在對話中回顧講過的內容,並以此來有效調整雙方溝通的內容,並確保對話雙方都充分理解對方在講什麼。而且,不斷總結可以避免出現聽說隨意、頻繁跑題、時間無效浪費的現象。

(七)學會少做批評:

就是要擺脫對話中的「救世主情結」。有的人在說話中,很容易一上來就說教對方。那樣做常會使對方感到惱火和失望,因為你尚未給對方傾訴的機會,也沒有了解到他的煩惱和苦衷,就急於指教對方,那很容易陷入主觀武斷、好為人師的溝通陷阱。因此,在溝通中,要注意換位思考,說話留有情面,並不要自我感覺太好,招人反感。

(八)學會開放對話:

就是指在對話中做到「三多三少」,多探討,少建議,多提問,少評論,多啟發,少批評。它要求人在說話中多提「你怎麼感受?」「你有什麼想法?」之類的開放式問題,少說「你一定感受很差?」「你怎麼會這么想?!」之類的封閉型話語,以使整個對話都是在平等基礎上進行的。

(九)給足面子:

就是在說話時要避免使用尖酸、刻薄和諷刺的語言,要從關心對方、尊重對方的出發點講話,避免製造尷尬或者讓尷尬延續。不需要每時每刻都急於展現自己的才華,有時裝傻就是給別人製造台階下,通常這樣別人會對你保持尊敬。當然,前提是在通常情況下。如果遇到故意刁難你的人,則沒有必要給他面子,但也不要試圖讓別人丟面子,以防自己得不償失。

(十)換位思維:

就是在溝通中盡量設身處地,替對方著想,以盡可能與對方「思想聚焦,情感並軌」。這就要求溝通的雙方做到「聽之有心,言之中肯」,一方在聽對方敘述時,全心投入並適時地做出反饋,不斷達到心靈上的「和聲」,以讓對方充分感受到對他的尊重和理解。

閱讀全文

與外界溝通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磅秤的認識方法和技巧 瀏覽:216
花崗岩石材桌子安裝方法 瀏覽:951
被子床單不曬有什麼方法 瀏覽:916
常用的hiv檢測方法有自我檢測嗎 瀏覽:532
廁所堵塞風水解決方法 瀏覽:354
仰卧起坐板使用方法 瀏覽:859
如何控制自己不做夢的方法 瀏覽:729
計算機常用單位的換算方法有 瀏覽:494
天正套坐標最簡單方法步驟視頻 瀏覽:872
兩歲寶寶快速入睡方法 瀏覽:747
垂盆草種植方法 瀏覽:556
筆記本爆盤解決方法 瀏覽:161
led樹燈連接方法 瀏覽:855
高壓線檢測方法設備 瀏覽:574
教學策略是對教學方法的執行錯在哪裡 瀏覽:479
急性前列腺炎佳治療方法 瀏覽:833
薄膜電容放大器檢測方法 瀏覽:401
植物洗發上色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46
如何判斷選擇什麼檢驗方法 瀏覽:120
盆底肌磁刺激治療方法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