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通過化學史教學感悟科學方法
自然科學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是在科學家們長期的科學實踐中,逐步摸索、積累、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他們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和創造思維,具體體現在他們探索自然世界的足跡之中。化學發展史能充分展現科學發現的過程,為化學科學方法教學提供生動而豐富的材料,使學生更全面而系統地體會科學方法。
中學化學教材中涉及如拉瓦錫、盧瑟福、侯德榜、門捷列夫等眾多中外化學家,他們所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和精妙絕倫的實驗構思,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科學方法教學素材。例如,盧瑟福的原子結構行星模型很好地解釋了。粒子散射實驗,標志著人類認識原子結構的征程邁進了一大步。他所採用的實驗、模型的科學方法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在學習「質量守恆定律」時,可以提供這樣的素材:17世紀時,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在敞口的曲頸顫中加熱金屬汞,發現加熱後質量增加了,他得出結論,反應後物質質量增加。事隔百年後,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重做了密閉曲頸顫中加熱金屬汞的實驗,他發現密閉時稱量反應前後質量不變。
結合教學內容介紹化學發展史上科學家研究化學問題的科學方法,作為學生學習的範例,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仿效、去運用。從化學發展史中吸取化學思維、化學方法的精髓。
二、根據初中生認知特點進行科學方法教學
初中是學生接觸化學的起始年級。從學生學習和運用科學方法的角度考慮,完全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宏觀到微觀、由定性描述到定量表示的過程,這一過程也體現了科學方法本身的層次性。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理解科學既是知識體系,更是研究過程。掌握科學知識,理解科學過程,才能形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科學素養。同時,學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按科學研究的要求來要求學生,否則學生會因達不到要求而失去興趣。
1.通過知識教學滲透科學方法教學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於科學方法的應用處於一種自發的、無意識的狀態下,完全是靠教師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滲透在其中的。尤其是在化學教學的初始階段,如果直接將各種科學方法以顯性的形式教給學生,並要求他們機械識記,學生不但難以理解,而且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首先應根據教學內容確定科學方法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創設情境,在學生不經意間引入某種科學方法,誘導學生自主能動地去了解和運有科學方法,真正把握某種科學方法的精髓。將科學方法教學的內容滲透在知識教學中,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掌握方法。在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建立、發展,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不斷完善和應用過程中,以及各知識點相關聯的地方,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科學方法。因此抓住知識和方法的結合點是通過知識教學滲透方法教育的關鍵。
2.促進知識網路的形成
化學知識涉及的面寬且量大,內容分散,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而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心強、易沖動、學習的韌性與持久性欠缺,要達到激發學生興趣、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建立知識網路、使學習更具持續性和連貫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化學科學方法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幾種認知規律,建立一個知識網路。
為了系統掌握所學元素化合物知識,就必須找出各種元素的單質、化合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並根據這些知識體系,建立一個完整的網路,從而將單一的知識系統化、網路化,以便牢固掌握。而基本理論的學習則要善於聯系實際,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將所獲得的一些知識串起來,進行整理,從而形成固有的規律。
三、通過實驗探究強化科學方法教學
在實驗教學中進行滲透是科學方法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實驗中經常要用到各種科學方法,實驗的過程也往往是科學研究過程的縮影,實驗探究更是科學探究在化學教學中的具體化,是化學教學中最常見、最主要的探究法。
例如,對燃燒條件的探究、紫色石蕊小花為什麼變紅的探究(是二氧化碳,是水還是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物)等等實驗探究中就體現了實驗條件控制的方法。由於科學方法的培養是在具體的活動中進行的,學生就能在運用科學方法的實踐中體驗和領悟科學方法,這些對科學方法的認識也就能動態地存儲在學生的意識中。
總之,學生一旦掌握了科學方法,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科學方法作為正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蘊含有極大的知識價值,它能夠將科學知識轉化為能力,必將使當前的化學教學能盡快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化學學科發展的需求、學生終生發展的需求。
❷ 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幾種化學教學方法:如講授、演示、實驗、練習、討論和自學輔導等。
根據初中化學教材內容,可採取下以教學方法:
1.提倡以實驗為主的「引導發現法」或「邊講邊實驗法」進行概念、理論知識的教學。
課堂上一般以實驗創設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意識,以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以探究問題為學習動力,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進行分析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從而發現、形成概念。例如,在學習質量守恆定律時,首先由教師演示測定白磷燃燒前後質量變化的實驗,然後由學生分組測定白磷燃燒前後質量的變化。通過多組學生的實驗事實導出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教師還可以藉助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從微觀去分析化學反應,揭示質量守恆定律的原理。這樣,從宏觀到微觀,從實踐到理論,自然形成,學生學習起來興趣高,學習內動力大,對理論問題認識清楚。
2.提倡採用「邊講邊實驗法」及「對比遷移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把一些實驗引入課堂中,採用「邊講邊實驗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這種方法是教師在傳授某種物質的性質時都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實物,教師演示實驗時,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提出問題,啟發學生自覺觀察的積極性,並要求觀察時認真細致,逐步培養觀察能力。有條件的要在演示實驗後,再讓學生親自做一遍實驗。例如在「氧氣的性質」的教學中,教師做好C,S,P和Fe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是學生認識氧氣化學性質的關鍵。當教師演示實驗後,可讓學生把學生實驗「氧氣的性質」放在課堂上做,以增強感性認識。當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後,教師可用「對比遷移法」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內在聯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製法和用途間的聯系。
3.提倡用「講練結合法」進行化學用語、化學計算等的教學。
化學用語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化學用語和化學計算是初中的難點,教材在編排上注重難點的分散。因此對這些難點的教學適宜採用分散教學,宜採用教師精講、學生勤練的「講練結合法」,這種教學法避免教師「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教學活動。在化學用語的教學中,教師精講,提出練習任務,說明練習的目的和要求,並經常地讓學生寫每一個元素符號或化學方程式時要會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現象。在化學計算的教學中,教師要講明練習的方法並作出必要的示範,由學生獨立練習,教師進行分別輔導,練習之後學生相互交流或討論,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最後教師要在檢查練習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糾正和講解。另外化學計算的練習還要目的明確,題目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技能逐步完善。
4.提倡用以自學為主的「導讀法」、「討論法」進行敘述性內容的教學。
新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文字表述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且圖文並茂,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可以自己學懂,對於這種類型的教材內容,採用以自學為主、閱讀、討論、演講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事先編制自學提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學提綱自行閱讀,讀後解答自學提綱中提出的問題、練習題,然後學生互相討論矯正,教師在學生自學時巡迴輔導、重點指導、釋疑解難、收集信息。在學生相互矯正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共性問題進行點拔、啟發或講解,最後也可讓學生演講、小結。這種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進行閱讀訓練。通過不斷地培養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可得到逐步提高。
5.靈活處理「家庭小實驗」和「選做實驗」、「常識性介紹」和「選學內容」等內容。
由於學校及家庭的實際條件限制,使一些「家庭小實驗」學生在家做時會產生困難。在教學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採取課內、學生與家庭相結合的方法,克服了困難,充分發揮「家庭小實驗」及「選做實驗」的優勢,又發揮了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新教材編入的「常識性介紹」及「選學」內容,語言敘述豐富有趣,學生願讀、易懂,且常常以形象逼真科學的圖表描繪。這些內容可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豐富學生的知識。如果把這些內容同以往教學一樣放在課堂上由教師講,既造成教學課時上的緊張,又發揮不了教材特點,因此,在教學上也要靈活處理,採用詳講與學生自學,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法,既能解決課時緊張的矛盾,又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❸ 初中化學怎麼學好
1。明確的目的性的學習化學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中學階段的必修課,它是古往今來眾多國內外化學家化學品的科學研究和實踐成果,它合並了一些知識基本的化學概念,基本理論,知識的元素和化合物,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無機物質的分類和相互關系,它是充滿唯物辯證法的原則和內容,它推出的優秀品質許多科學家和他們的職業生涯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事實和嚴謹的研究。化學在工業和農??業生產,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人們的服裝,食品,注意具有重要的作用,全行業,從化學是分不開的。
2。要預覽
上課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時間來有意識地預覽老師第二天上課前談論的內容。了解後第一個預覽,講座等良好的學習方法。預覽的諸多好處:(1)它可以加強有針對性的講座,有利於發現問題,抓住重點和難點,以提高講課效率;(2)它可以提高記課堂筆記的水平,知道這一點,應該不記,記的細節是什麼縮寫(3)它可以節省檢討後,課堂和家庭作業時間。准備獨立思考和聽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縮短審查後,課堂和家庭作業時間;(4)它可以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在排練過程中自覺或不獨立思考能力,繼續堅持,一定的自我學習能力將得到改善。
預覽:(1)閱讀。了解新課程的基本內容和重點閱讀的文本不應該讀下來或用鉛筆在書上做一些標記,以提醒自己集中精力,注意階級意識的目的,採取老師講,他們不??明白的問題,詳細比較的區別是什麼自己的想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2)鋪平了道路。文本閱讀理解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接觸已學到了與之相關的基礎知識,如果你已經忘記了要及時審查,他們是必要的,因此,為了使舊的和新的知識收斂,舊與新,進修;(3)設置優先順序,困難和疑惑。閱讀有關清除新知識的理解障礙的練習後的思考文本的基礎上,嘗試回答在這個過程中尋找新的課程集中在困難和疑問。如果你有潛力,你也可以做預習筆記。
3。聽
,每個上課內容是學習過程中的核心環節,是學習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類可以掌握所學的知識,確定關鍵的學習效果。電源在課堂上,課後如果你已經掌握了在課堂中所學到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課後復習和做作業的好處是並不難,如果你不注重在課堂上,當堂不明白,幾分鍾能夠解決的問題,在課堂上,課後可能需要幾分鍾的時間趕上。因此,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好每節課,關鍵是要學習好功課。講座必須集中精力,集中精力,不僅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的想法和反復的重點和難點。邊聽課,做筆記的同時,遇到不很明白或不把它寫下來的地方做一些標記,課後及時問老師問同學們。同時,我們一定要注意聽同學回答老師提問,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回答:「哪點正確的,什麼是不全面的,准確的,並指出錯誤的地方,所以也使自己的理解知識這樣他就可以判斷。課堂教學是教學和學習的雙向活動,學生們主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講座,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擾和分心,他的眼睛老師的老師告訴演示實驗,積極思考仔細觀察,了地板和及時的內存,密切關注的老師在課堂上認真課堂練習的時間,努力學習當堂消化,當堂記住。
4。和記黃埔認真做好筆記
要學化學,記筆記也是很重要的。記筆記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提高效率的講座,課後復習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做筆記,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記筆記。因此,仔細聽,你也應該記好筆記。記筆記的類型:
(1)補充說明。做補充筆記告訴新的類老師約重,組織教科書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重點進行說明,筆記邊閱讀,邊聽,邊書標老師上標記的說重點,和的輪廓和亮點經典邊講邊寫在黑板上寫了下來,但關鍵的規律性,在書本或筆記本電腦的實質內容和啟發性的地方簡要老師講書上的例子寫了幾句話下來,教訓再檢討的思考。
(2)實驗室的筆記本電腦。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專注於化學原理驗證實驗或掌握的化學性質或物質的操作方法。簡明的說明,補充說明,老師做了一個演示實驗現象,並解釋了實驗中的插圖的書,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直接補充,老師寫下的邊緣說話優先順序的實驗室制氧氣的裝置圖:( 1)葯物不能積聚在該管的底部,並平鋪在試管底部記住:增加的加熱面積,葯品受熱均勻,易於逸出氣體,(2)的試管中加熱,為什麼應首先酒精燈來回低於加熱在試管中,然後加熱集中在葯品份?記者:「試管受熱均勻,不容易折斷。
(3)更正說明。運動,或論文評分講課教師糾正學生的作業或論文指導課程的」常規武器「的解題思路,法律,技術和方法。講座不只是復制正確的答案,用紅筆訂正的關鍵,也不要擦去錯誤的解決方案,為了便於比較,找出正確答案導致錯誤的答案後,在一段時間內也可以完成之前錯誤的問題,然後重做了一遍,看是否真正掌握了。需要注意的是做的工作或問題,差距在簡潔的「眉批」或「注意事項」
(4)系統的筆記。評論摘要類,教師教材內容概括這本書並沒有,所以做了系統說明。每邊被一分為二,一半寫在黑板上的內容,另一半的記錄的解釋,並結合課後復習整理,修訂和補充,作為一個整體,以深化和鞏固知識,提高感性知識的能力和全面的復習。票據的形式: ①綱要的文字表述,適用於教科書總結的主要內容或歸納,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點;②大綱,適用於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化學式,關系或關系圖表示,編制和互變的計算知識的推廣;③圖表,文字,表格,圖表來表達的相關概念適用於該物質的化學性質,基本原理和實驗進行分類對比。
5。仔細觀察和動手實驗
義務教育成立81演示實驗,將10名學生做實驗和9個學生做實驗,還安排了13個家庭小實驗的化學課本因此,通過這些演示和學生實驗,學會觀察操作,教師演示實驗,好學生實驗,獨立的現象,有一個良好的實驗課程,是學習化學的基礎。
首先,在課堂上要認真觀察老師做了一個示範的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化學實驗是很生動,很直觀,並在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象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學生如果只圖腕錶,看的現象,而不是盲目的思想,看完後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無助改善學習,觀察到有一個明確的目的。觀察實驗前,要清楚地觀察到了嗎?是什麼范圍呢?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就是所謂的明確觀察的目的,明確的目的,抓住重點觀察觀察。即使仔細,全面,例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演示實驗,實驗目的驗證的氧化 - 還原反應,對銅的氧化銅的氫氣還原。所觀察到的第一,看到當反應物是一種無色的氫氣和黑色的氧化銅粉末,在反應的條件下被加熱,產物是水,和明亮的紅銅色。
其次,上好學生實驗場,必須進行課前准備,實驗,實驗原理和步驟的明確目的。實驗自己的手中,而不是旁觀者,認真實驗內容安排每一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的重點,嚴格按照實驗要求,反復實踐的基本操作,耐心,仔細觀察在試驗過程中的各種現象,這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准確,忠實地記錄下來。
6。課後及時復習
的
教訓的,超過10分鍾,檢討完成後,,有時像電影「走了過來。評論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的審查可以鞏固知識。
及時審查,不能再拖延。回顧不明白的問題,應及時問老師,所以,學習無法生存的障礙,毫無疑問,成功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復習,注意應支付的教科書,但也讀的講義反復閱讀,而閱讀的回憶老師解釋說,側面了解這本書的內容。
7。完成作業
功課嚴重的是一個極好的機會來練習,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必須親自,並不得復制別人的工作。節後練習和章節的復習題,必須認真完成,不能馬虎。功課審查後,為了少花錢多辦事。必須採取主動,能獨立完成每個作業,認為要求,毫無疑問地,並盡可能所做的工作在你的頭上,因為沒有內存有沒有堅實的知識與心的記憶將練習使得完美,勤於實踐的基礎上,「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