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
1、例證法
例證法也叫事例論證,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論點正確的一種方法。這是運用歸納推理形式進行論證的一種方法,易於掌握,用得也普遍。
「事實勝於雄辯」,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因而幾乎每篇議論文都少不了它,特別是論證新穎的、有指導意義的論點,更需要多用它。
2、引證法
引證法也叫道理論證,是通過引用名人名言、古詩文名句、反映科學規律的俗語諺語警句等來證明自己觀點正確可信的一種論證方法。
它的好處是豐富論證的內容,增強論證的權威性,對論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文中恰到好處地引用名言警句,可使文章增添色彩,提高分數檔次。
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的區別。直接引用是指直接摘錄原材料的有關詞句,務求文字、甚至標點均准確無誤,引用時用引號表示;間接引用是指摘引或概述原材料中有關詞句的大意,不必用引號,但要注意人稱的轉換。
無論直接引用還是間接引用,它們都必須與所論述的中心論點相一致。對於引用的詞句,一定要根據文章的觀點加以分析,其方法如事例論證一樣,可以先引後議,也可以先議後引,還可以邊引邊議。
3、喻證法
喻證法是用打比方來論證論點的方法。在議論文中,設喻可以使論點更易懂、更風趣、更生動、更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喻證法能化抽象為具體、化艱深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
運用喻證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以小見大,就近取譬。要精選生活中細小的、人們熟悉的事物做為設喻的喻體。
喻體如果不是讀者常見熟知的,就達不到喻證的目的。《下蛋、唱雞及其他》一文,通篇是用雞的形象來幫助說明問題的,給人的印象是具體的生動的。
喻體不求形似,求神似。做為喻證的喻體與做為比喻的喻體不同。比喻的喻體是為了強調特徵,描繪事物,側重形似,以形比形。
而喻證的喻體是為了闡發觀點,以正視聽,力求神似,以義取形。一定要對自己所要論爭的對象和用來設喻的事物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細致入微的體味與揣摩。
精剖喻體,絲絲入扣。《拿來主義》中魯迅先生的喻證法運用得是很經典的。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用「孱頭」、「混蛋」、「廢物」來批判三種對待文化遺產的錯誤觀點和態度。
用「魚翅」、「鴉片」、「煙槍、煙燈」、「姨太太」來比喻文化遺產的幾個組成部分;用「佔有」、「挑選」、「創新」來說明批判繼承文化遺產的三個步驟。十分貼切,渾然一體,令人信服並不由得拍案叫絕。
多方面挖掘喻體含義。比喻物往往具有多方面的含義,考生在應考時可根據論題和論點的需要,通過深入挖掘後,恰如其分地加以利用。
例如前面提到的「指南針」,在那篇文章中考生將它比喻成為「理論」,而在別的文章中,有人將它比喻為「理想」,指引著人生的道路。
4、比較法
比較法也是一種常見的論證方法,分對比與類比兩種。
一、類比法
所謂類比,就是藉助某個或某幾個類似的故事、實例或寫作者安排的情境,進行由此及彼的推理。運用某個材料的引申義,通過類比,來論證文牽的觀點,這種方法簡稱類比法,也叫引申論證法。
用作類比引申的材料,一般是寓言、童話、典故、神話故事,還有自然現象和社會幽默小品。類比論證的好處,在於這些材料的本身的生動有趣及其哲理性,會使文章的觀點鮮明深刻,而且生動引人。
在運用婁比論證時,要注意如下兩點:引申的材料要完整簡潔。考場作文特點的背景,不允許你讓記敘的篇幅過長,如同例證法時對事例的敘述一樣,務必簡短而又全面。
對運角的材料要加以分析。要善於揭示,一語破的,一針見血。這同例證法一樣。例如為了論證「要成功,必須付出勞動」這一觀點,在列舉「守株待兔」寓言故事後。
還可作這樣的分析:「僥幸是一種意外,一種偶然,把一時的僥幸視為成功的必然,那是人生的可悲。要想收獲,必須付出勞動。」
二、對比法
所謂對比,就是把正反兩方面的論點和論據加以剖析對照,達到否定錯誤觀點,樹立正確論點的目的。
用正面的或正確的觀點同反面的材料或觀點進行對比,作者肯定什麼,否定什麼,就能得到直露顯豁的表現,具有很強的論證力量,能給閱卷者以鮮明的印象,為獲得高分打下基礎。
對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橫比」,一種是「縱比」。「橫比」是把同一時期的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事物進行比較。
「縱比」是把同一事物在不同時間的不同情況作比較。比如現在有些文章在論述黨的某一經濟政策的正確性時,往往講到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生產形勢,群眾生活過去與現在的變化,使用的就是這種對比方法。
對比論證有三種方法:「整體對比」「局部對比」「句子對比」。整體對比,即文章的整個本論部分,進行正反對比;局部對比,即將本論部分的某個層次進行正反比較;句子對比。
運用對比方法論證時,要根據論點的需要,妥善安排篇幅,特別是在「整體對比」時,一般應以正面為主。
5、推理法
邏輯推理是指從一個或幾個判斷推出另一個判斷的思維形式。議論文不僅要通過概念(觀點、論點)、判斷(立論、結論)的形式,更需要通過推理的形式來反映四周的現實與揭示客觀的真理。
常見的邏輯推理形式有二種: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就議論文來說,也可以稱為二種論證方法:演繹法、歸納法。
一、演繹法。演繹論證是一種由一般到個別的論證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發推導出關於個別情況的結論,其前提和結論之間的聯系是必須的。
演繹法有三段論、假言推理、選言推理等多種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論。三段論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部分組成。如大前提「凡金屬都可以導電」、小前提「鐵是金屬」、結論「所以鐵能導電」。
二、歸納法。與演繹法相反,是通過個別、特殊到一般,從微觀到宏觀的論證方法。歸納法也是舉例論證,不過所舉之例較多,然後加以論證。
㈡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有哪些
1、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作用具體有力地論證了觀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引用論證: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弓I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軼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 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
3、對比論證:征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作用:突出論證了觀點讓人印象深刻)。
寫作方法:
擬好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傳遞顯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於它位居文章結構之首,所以文章題目的優劣也會直接影響閱卷者對文章的第一印象。議論文擬題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確的基礎上力求醒目、舒暢。具體而言,可鮮明,可形象,可簡潔,可別致,可整齊,不一而足。總之,以能激發閱卷者閱讀興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為最佳。
議論文的題目要求符合文體特徵,要求鮮明,使人見其題而知其旨。觀點鮮明的文章最受閱卷者的歡迎,因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夠傳達出文章內容之大概,便於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內容。
開好頭:
高爾基說過:"(開頭)好像音樂里定調一樣,全曲的音調都是它給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議論文的開頭要講究"短、快、靚"。短,即要簡捷,最好三兩句成段,引入本論。開頭短,可避免冗長之贅,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間上突出其內容的重要性。
快,即入題要快,最好三言兩語就點明文章的基本觀點或議論的話題。因為評分標准中有"中心明確"的細則。開篇確定中心,有利於閱卷者按等計分,也有利於作者展開論述,不致出現主旨不清、中途轉換論題等作文大忌。靚,即要精彩。這也是傳統文論中所說的"鳳頭"。
精彩的開頭,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閱卷者,給閱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開頭要精彩,多用比喻、類比、排比等修辭引入論點,還可引述名言,講述寓言故事導入話題。
㈢ 議論方法有哪些方法
議論方法就是文章對於論點進行論證所用的方法
分類
1、舉例論證:舉例論證法就是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作為論據,證明論點。
2、道理/引用論證: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如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並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4、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
5、象徵論證:用物體象徵來證明論點。
6、歸納論證法:歸納論證法是通過綜合若干個別事例,概括它們的共通點,從而推斷出一個反映普遍規律的論點的方法。
7、演繹論證法:根據一般的原理,推斷出個別的結論,可以加強文章的邏輯和說服力。
常用論證方法
比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舉實例。就是用最能表現論點的具體事實作論據來證明論點。我們通常所說的擺事實、講道理,實際上就是這種方法。這種方法的關鍵之處,是要選擇最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
小強特別愛吃零食。他口袋裡總裝著糖、瓜子、巧克力豆之類的東西,上學的路上吃,課間玩的時候吃,有時上著課他都偷偷地往嘴裡塞。
事引申。就是用人們熟知的一個事理作為論據,來表現另一個道理(即文章的論點)。運用這種方法,應該注意兩個事理要有一定的聯系。否則,就不會產生相應的說服力。例如: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也是這樣的,你不努力,不進步,就會退步。因為不努力,學到的知識就少。即使是學過的知識,也會因為不努力而漸漸生疏。所以,我們在學習上,決不能有鬆懈的思想。
反證。就是不從正面來證明論點,而是從反面來加以證明。這種方法,往往能產生正面證明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運用這種方法,應注意要使反面的「結果」來觸動人心。例如:
我們應當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不講衛生,渾身哪裡都是臟的,別人見了你就會捂著鼻子,躲得遠遠的。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不講衛生會傳染很多疾病,嚴重地危害我們的健康。
對比。是將論據中截然相反的兩種事物進行比較,從而達到證明論點的目的。這種方法,往往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運用這種方法,要注意事物的對比性,也就是說這種對比,必須能有力地證明論點。例如:
李力同學是個非常勇敢的人。有一次,他上街買東西,碰上一個人大聲地喊「抓小偷」。好多人見小偷跑過來,都躲到了一邊,他卻一個箭步沖上去,抱住小偷,扭打起來……
除去以上四種最常用的議論方法之外,還有類比法、因果互證法等等。
㈣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
常用的議論文的論證方法主要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舉例論證:簡稱為例證法,即根據論點列舉事實,並通過對事例的分析和研究歸納出一個共同的結論,從而證明觀點正確性。比如小紙條們學過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就採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列舉大量的事例,來論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具體如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道理論證:道理論證,就是指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權威數據、實踐檢驗過的真理或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比如優秀作文《一杯春醪寄余心》的精選文段中引用了名人原話作為道理論據,並加以剖析:馮驥才曾道:植物死了,將生命留在種子里;作家死了,將生命留在作品裡。
更多介紹
議論文的寫作思路第1步:首先,提出什麼樣的論點(論題、現象)。第2步:接著,(然後)列舉了什麼事例或引用什麼名言或者運用正反對比等論證什麼觀點。第3步:最後,得出什麼結論或發出什麼號召等。
首先我們對於論證思路的答題方面來說,一定是要緊扣段落入手的,因為只有緊扣了段落,弄清楚段落之間的關系,才能把握整體的結構,也就是說我們只有弄清楚段落的內容。
才能繼續進行下一步的答題方面的結構進行,也就是我們需要從段落開始入手,逐步為後面的答題步驟進行一個拓展和擴充,相當於緊扣段落就是一個打地基的過程,只有段落緊扣上,才能更好的保證下面內容的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