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臨床研究六種分組方法

臨床研究六種分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0 17:13:02

『壹』 臨床試驗中競爭入組是什麼意思

入組的意思就是可以申請參加部分醫院進行的抗腫瘤治療的臨床試驗。一般來說,某種新葯或者新的治療方案即將上市之前,會招募部分腫瘤患者,根據不同的葯物、治療經歷和病情情況,分別編入不同的治療組,臨床醫生會隨時觀察治療情況並登記分析。如果您打算入組,建議先咨詢當地腫瘤科醫不少臨床醫生都參與過葯物研究中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CT)。隨著臨床研究自身的發展、醫學協同研究網路的建立以及醫生研究能力的提升,醫生研究團隊主導的多中心臨床研究(包括RCT和其他觀察性研究)數量也在逐漸增多。由於多中心臨床研究需要多個本質上相互獨立的醫療機構協同工作,其設計實施體系的設計復雜有至關重要。在實施體系中,各參研中心如何協同入組研究對象是關鍵問題之一。

目前,多數臨床醫生主導的多中心臨床研究都採用了事先分配各中心研究對象數量的方法。固定各中心研究對象例數給研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性:

1、當研究設計隨機分組時(如RCT),可用的隨機分組方法較多。比如可以採用隨機信封的方法,事先給每個中心提供隨機分組的載體。

2、各中心任務明確,便於監控各中心的研究對象收集情況。如在同一中間時點進行監察時,很容易發現某中心研究對象收集(或入組)完成比例低於其他中心。

3、通常研究對象數量是基於各中心實際就診患者數量分配,因而以此督促中心同步完成任務,基本能夠保證研究對象的連續納入。至少各中心納入患者在實際就診患者中的構成比類似。

4、在多中心的橫斷面研究或隊列研究中,通常希望所選研究對象有較好的代表性,因此以固定例數督促各中心連續入組,為後續的處理留下了較多空間。

雖然固定中心入組例數為研究管理提供了明確的依據,但是實際實施過程中並不能保證各中心按實際需求入組患者。最常見的情況是,一些中心研究對象收集的過程異常順利,早早就完成了所有任務;也會有一些中心由於患者明顯少於預期數量、研究管理跟不上、醫生工作過於繁忙影響了對象收集等等諸多原因,導致研究對象收集工作進展緩慢。這時就會帶來很多問題。比如在多中心觀察性研究中,一些疾病的發生可能與季節相關,因此納入時間的不同很可能帶來偏倚,導致納入快的和納入慢的中心,一些疾病的發生情況存在差異;相反,不同季節到醫院就診的患者特徵也存在差異,同樣也會帶來偏倚。此外,隨著時間的變化,一些臨床常規的治療措施也會發生變化。如何避免各中心納入研究對象的時間差別過大呢?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採用競爭入組的方法納入研究對象。即事先並不確定每個中心的入組患者例數,而是確定一個統一的研究對象納入截止時間。各中心同時納入研究對象,直到研究對象總數達到預計數量時終止納入。生,了解您是否符合入組臨床試驗的條件,第一可以評估是否適合使用最新的治療方案和葯物,第二醫生可以隨時監測患者的病情,對於已經耐葯或者暫時沒有最新治療方案的患者來說,新的嘗試無疑也是一種治療的希望,但也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您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加入臨床試驗,祝治療順利。

『貳』 葯物臨床試驗必須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隨機化原則

隨機化是臨床科研的重要方法和基本原則之一在科研設計中,隨機化方法包括兩種形式。

第一隨機抽樣:指被研究的對象從被研究的目標人群中選出,藉助於隨機抽樣的方法,使目標人群中的每一個體都有同樣的機會被選擇作為研究對象。

第二,隨機分組:將隨機抽樣的樣本(或連續的非隨機抽樣的樣本)應用隨機化分組的方法,使其都有同等機會進入「試驗組」或「對照組」接受相應的試驗處理。

這樣就能使組間的若干已知的或未知的影響因素基本一致,使能被測量和不能被測量的因素基本相等,平衡了混雜因素,減少了偏倚的干擾,增強組間的可比性。

二、對照組設立

臨床試驗的目的是評價某種葯物或治療措施的療效,必須設立對照組。因為臨床治療中所獲得的療效可能由葯物引起,也可能是非葯物的因素如休息、疾病或症狀自愈等。

三、盲法原則

在臨床試驗中,如果試驗的研究者或受試者都不知道試驗對象分配所在組,接受的是試驗措施還是對照措施,這種試驗方法稱為盲法試驗。盲法還用於對研究資料的分析與報告盲法是為了有效地避免研究者或者受試者的測量性偏倚和主觀偏見。

(2)臨床研究六種分組方法擴展閱讀:

葯物臨床試驗是確證新葯有效性和安全性必不可少的步驟。進行葯物臨床試驗需要多種專業技術人員的合作。一個好的臨床研究隊伍不僅應包括醫學、葯學、葯理學、生物學、生物統計學等專業人員,還應包括非醫學專業的但富有經驗的文檔管理人員。

為了充分發揮這些人員的作用,他們應當充分了解葯物臨床試驗的研究過程和有關的法規、標准和原則。

『叄』 實驗性研究中基本隨機化分組方法有哪幾種

實驗性研究中基本隨機化分組方法有簡單隨機化、區組隨機化分層(或分段)隨機化、分層區組隨機化及動態隨機化等。

『肆』 談一談臨床研究中的隨機、對照、盲法、重復這四個基本原則的內涵和形式

摘要 隨機化的原則。隨機化的原則是指每個個體都有同樣的機會進入不同的試驗組或對照組中,對每個納入對象的種屬、年齡、體質、性別、營養健康等情況要闡述清楚、明確,保證各處理組間在大量不可控制的非處理因素的分布方面盡量保持均衡一致而採取的一種統計學措施。隨機化可通過隨機數字表或計算機軟體實現,未經過隨機化分組的研究通常會產生偏倚。因此,在臨床科研實際中,為避免出現實施偏倚,必須應用隨機化隱藏和雙盲。

『伍』 臨床研究怎樣隨機方法

可採用分層隨機、分段隨機的方法。運用統計軟體,按參加單位病例分配數及隨機比例生成隨機數字分組表後進行分組。這個工作專業性較強,一般由臨床試驗統計單位負責。

『陸』 臨床試驗主要分幾期

臨床試驗主要分4期

1、Ⅰ期臨床試驗

包括初步的臨床葯理學、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及葯代動力學試驗,為制定給葯方案提供依據。包括:耐受性試驗:初步了解試驗葯物對人體的安全性情況,觀察人體對試驗葯物的耐受及不良反應。 葯代動力學試驗:了解人體對試驗葯物的處置,即對試驗葯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消除等情況。

2、Ⅱ期臨床試驗

治療作用初步評價階段。其目的是初步評價葯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為III期臨床試驗研究設計和給葯劑量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此階段的研究設計可以根據具體的研究目的,採用多種形式,包括隨機盲法對照臨床試驗。

3、Ⅲ期臨床試驗

治療作用確證階段。其目的是進一步驗證葯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評價利益與風險關系,最終為葯物注冊申請的審查提供充分的依據。

4、Ⅳ期臨床試驗

Ⅳ期臨床試驗為新葯上市後由申請人進行的應用研究階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廣泛使用條件下的葯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評價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與風險關系以及改進給葯劑量等。

(6)臨床研究六種分組方法擴展閱讀

IV期臨床試驗技術特點:

1、Ⅳ期臨床試驗為上市後開放試驗,不要求設對照組,但也不排除根據需要對某些適應症或某些試驗對象進行小樣 本隨機對照試驗。

2、Ⅳ期臨床試驗病例數按SFDA規定,要求>2000例。

3、Ⅳ期臨床試驗雖為開放試驗,但有關病例入選標准、排除標准、退出標准、療效評價標准、不良反應評價標准、判定療效與不良反應的各項觀察指標等都可參考Ⅱ期臨床試驗的設計要求。

『柒』 臨床科研設計的基本原則

1 隨機的原則( randomization)

隨機指被研究的樣本是從所研究的總體中任意抽取的,也就是說從研究的總體中抽取樣本時,要使每一個觀察單位都有同等機會被分配到觀察組或對照組。隨機的意義有3 點: (1) 隨機可以消除選擇性偏倚,也就是說,可以消除在臨床研究中由於選擇研究對象(將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不當而使研究結果偏離了真實情況的偏差; (2) 隨機可以增加觀察組和對照組之間的可比性; (3) 隨機研究經統計學處理可以得到可靠、真實的結果。

隨機的方法介紹以下幾種:

1.1 簡單隨機法 可以按擲硬幣的正反面,某些證件的末位單、雙號(身份證除外) 等來確定每一個研究對象被分配到觀察組或對照組。但是以上的方法都可能參有不隨機因素。正規的簡單隨機法是根據隨機數表來確定每一個研究對象被分配到觀察組還是對照組。在應用醫學統計學書中的隨機數表之前,要先確定自某行或某列開始,然後依次按奇、偶數把研究對象分配到觀察組或對照組。

1.2 區組隨機法 簡單隨機分組在研究對象數較少時,可出現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研究對象數不等。為了克服這種缺點,提出了區組隨機法,是按時間順序,將全部對象分成相等的若干區組,再將每個區組的研究對象隨機分組。這樣,既可使觀察組和對照組研究對象的數目相等,又遵循了隨機分配的原則。例如將24位患者分為A(觀察組) 、B(對照組) 兩組,先將24 位患者按入院時間順序分為6 組,每組4 位,可有6 種排列方式,即

其優點不僅可以進行組間對照(甲組兩個階段與乙組兩個階段之和進行對照;甲、乙兩組新療法與對照療法進行對照) ,還可以進行自身對照(甲、乙兩組兩個階段各自對照) ,這樣不僅降低了對比時的變異度,提高評價效率,同時還可以節約樣本。

這種方法要注意:第一階段的干預作用不能影響第二階段,如果第一階段即被治癒或已死亡,則不能進入第二階段的研究。

2.4 歷史對照 這是一種非隨機、非同期的對照研究方法。觀察組採用新的干預方法,其對照資料來自於文獻資料或研究者本單位的歷史資料。對比時須注意兩組的病情特點和預後因素應相似。該方法易實施,符合臨床醫師的醫德觀,患者易於接受,因與歷史資料相比較,可節約時間和科研經費,但各種偏倚不容易控制。

2.5 潛在對照 有時臨床研究可無對照。如斷肢再植的第1 例成功與從未有過的成功事實相對照等即為潛在對照。

3 盲法的原則( blind)

在臨床試驗中有三個基本角色,即受試對象、執行者和設計者(監督者) 。他們當中的一個、二個或三個不知道研究對象接受的是何種干預措施(被分配在觀察組還是對照組) 時稱之為盲法。盲法的意義在於:可消除測量性偏倚。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3.1 單盲臨床試驗 該臨床研究設計是使研究對象不知道研究因素是什麼而研究人員知道。其優點是避免了研究對象的主觀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影響,缺點是不能避免研究人員的主觀因素對研究結果所引起的偏倚。如果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暗示或引導研究對象按其研究的意圖回答問題或增加某些處置,必將影響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結論的正確性。

3.2 雙盲臨床試驗 這種臨床研究設計是使研究對象和研究執行人員都不知道研究因素是什麼,而設計者知道(不具體操作) ,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研究對象和研究執行人員主觀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影響。與單盲設計相比,雙盲設計較復雜,執行起來較困難,但其研究結果更客觀、可靠。

3.3 三盲臨床試驗 臨床對該方法尚有爭議, 此方法是設計者、研究執行人員和研究對象都不知道研究因素是什麼,雖然可以更客觀地評價研究結果,但削弱了對臨床研究安全性的監督。

3.4 非盲臨床試驗 在臨床研究中,有些研究,如手術與非手術或幾種手術方法的療效研究等可用非盲臨床試驗,即研究對象和研究者都了解分組情況。此法較容易實施,容易發現研究中的問題以便及時處理並判定研究是否繼續進行。其主要問題是產生偏倚。

『捌』 臨床研究的種類

臨床研究分為多種。人們用研究來檢驗腫瘤預防、篩檢、治療和方法能否改善腫瘤病人生存質量。人們用臨床研究來評價可能有效的腫瘤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個病人進入一項治療研究並不意味著他僅僅接受實驗性治療,情況經常是新葯物或新療法與有效的葯物或方法結合應用,來觀察是否有額外的效果。
葯物臨床研究包括臨床試驗和生物等效性試驗。

『玖』 科研分組方法有幾種

一、完全隨機設計

又稱成組設計,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一是採用完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全部同質受試對象隨機分配到各個處理組,各組分別接受不同的處理。

二是分別從不同的總體中進行隨機抽樣,觀察同一指標,進行對比研究。在進行此類研究時,一定要注意影響研究指標的主要非處理因素各組應齊同可比。

二、配對設計

在醫學科研中,配對設計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異體配對,將受試對象按照條件相同或相近配成對子,採用分層隨機化的方法,將每個對子的兩個受試對象隨機分配到不同的處理組;二是自體配對,同一個受試對象使用兩種不同檢測方法進行檢測或同一個受試對象的不同部位觀察同一指標。

三、隨機區組設計

隨機區組設計又稱配伍組設計,通常是將受試對象按性質相同或相近分成若干區組(或稱配伍組),採用分層隨機化的方法,將每個區組的各個受試對象隨機分配到不同的處理組接受不同的處理。

隨機區組設計是配對設計的擴展,因此,同一個受試對象使用多種不同檢測方法檢測,比較各方法是否存在差異,亦為隨機區組設計。

四、重復測量設計

醫學實驗常有重復測量的記錄,即相同指標在不同時間點進行多次測量,這種在給予一種或多種處理後,在多個時間點從同一個受試對象重復獲得某指標觀察值的設計稱為重復測量設計。因此,重復測量設計可以了解實驗過程中觀察數據隨時間變化趨勢。

除比較不同時間點的差異外,重復測量設計還可以比較不同處理組間的差異、不同處理組隨時間的變化趨勢的差異。

『拾』 常用的醫學研究方法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現況研究 優點:簡便易行;樣本在總體中的分布均勻,代表性比較好;抽樣誤差一般小於單純隨機抽樣。 局限性:總體較大時,抽到的個體分散,資料難以收集;總體各單位排列有某種規律、而且與研究結果有關時,若利用該排列抽樣,可產生系統誤差(偏倚)。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分層抽樣 將調查的總體按照某種特徵分成若干層,然後在每層中進行隨機抽樣的方法。 可按年齡、性別、職業、種族等分層 在各層內再進行隨機分組 層 層 層 總體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分層抽樣 優點:抽樣誤差小;便於對不同層採用不同的抽樣方法;便於對各層獨立進行分析;當層間變異大、層內變異小時,最適合用分層抽樣的方法。 局限性:總體較大時,抽到的個體分散,資料難以收集,不適於大型流行病學研究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現況研究 整群抽樣 從總體中隨機抽取若干群體為抽樣單位,對其中所有人進行調查的方法。 將總體分成若干群組 以群組為抽樣單位進行隨機抽樣 被抽到的群組中的全部個體均為調查對象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現況研究 cluster sampling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現況研究 整群抽樣 優點:易於組織、實施方便,易為研究對象所接受,節省人力和物力。 局限性:抽樣誤差較大,通常要比其他方法增加1/2的樣本含量,分析工作量也較大。 . 預防醫學 第二節 描述流行病學方法 現況研究 多級抽樣 抽樣過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可採用以上任意一種方法抽樣,即將上述抽樣方法綜合運用,優勢互補。常用於大型流行病學調查。 先將總體分成若干層,然後整群抽樣 按行政區域逐級進行整群抽樣。從總體中抽取范圍較大的單元(一級抽樣),從一級單元中抽取范圍較小的單元(二級抽樣),依此

閱讀全文

與臨床研究六種分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34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87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08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59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39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05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74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0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28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4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88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5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57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799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8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1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59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3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4